《慶餘年》中的範閒自入京都之後,可謂是經歷了「打怪升級」系列,在京都遇見了一個又一個麻煩,隨著問題的逐一解決,範閒無論是在心智還是在經驗與武力方面,都有了不少提升。
這些與他相鬥的人之中,權力最大的無疑是皇室中人。無論是太子、長公主、二皇子,任挑一個,範閒對付起來都頗為吃力。如果將三個人的鬥爭值分高低,那無疑是善於偽裝的二皇子排第一,智商明顯被碾壓一些的太子排最末。
太子本人智商不夠用就算了,手下之人也不見得有多聰明,太子門下的郭保坤就是一個例子。郭保坤與範閒第一次相識,是在酒樓附近,因為紅樓之事起爭端。郭保坤也不過正是知道紅樓是範閒所寫,作為太子的門下之人,去擠兌範閒討好太子罷了。
不過卻落得了個當街無趣。也為此引得了範閒參加詩會,原本還算剛入京都無太大名聲的範閒,倒是因為在詩會上的一首詩,成為了南慶北齊人人皆知的詩神。郭保坤這個存在,明明是個反派,卻更像是一個助攻了。
之後範閒又為了幫助滕梓荊追查家人下落,將郭保坤痛打一頓。原本在郭保坤看來,被範閒自報家門毒打一頓,打起官司是必贏的。沒想到範閒被各種大佬相助,這麼不佔理的一場官司,徒留被打的像木乃伊一般的郭保坤,範閒仍是安然無恙。
當然這其實還算是小打小鬧,郭保坤這種智商,心中再氣,也無法將範閒怎樣。真正讓郭保坤心中對範閒恨之入骨的,是因為自己的父親與長公主勾結出賣言冰雲被抓,郭保坤求情又被範閒拒絕。原本只是為了討好太子而與範閒作對的郭保坤,此後才真的是因為自己而對範閒充滿恨意。
為了報復範閒,知道範閒要去北齊,郭保坤便僱了殺手前去刺殺範閒,不成想這幫殺手身手實在一般,並且智商是和郭保坤不相上下。不僅沒能殺得範閒,並且這些人都慘死在燕小乙手下。郭保坤的復仇計劃也就這樣夭折。但是在這之後,郭保坤也與範閒達成了交易,按照範閒所說去做一些事,這樣範閒就可以答應幫郭保坤救他父親。
郭保坤想當初也是一公子哥兒,在北齊為了父親,倒是什麼都願意去做。最至範閒離開北齊時,郭保坤按照範閒的指使留了下來。但是當初那麼恨他,為何郭保坤到最後會如此選擇?
其實郭保坤又何嘗不知道自己根本鬥不過範閒,並且也知道範閒的智慧與人脈,郭保坤如果真的想救父親,只有聽從範閒的話這一條路可走。就如司理理當初面對逼供也不招認一般,只因他們都認定範閒是能幫助自己之人,畢竟這些人再恨範閒,範閒的能力是不可否認的。為了救自己的父親,為了一個「孝」字,郭保坤便只能信任範閒,按照他的指使留在北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