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身戎裝書丹心 三尺講臺系國運——相逢是首歌

2020-12-23 華夏經緯網

馮媛媛,河北石家莊人,1982年2月出生,2008年8月參加工作,2010年12月入黨,陸軍工程大學石家莊校區軍政基礎系講師,發表學術論文12篇,參編教材6部。

軍校教員和學員既是師生,又是「上下級」關係,無形中多了些威嚴。但在我印象裡,文職教員馮媛媛永遠是一臉微笑,從不輕易動怒。學員們說,馮教員身上獨特的氣質,可能和她畢業於音樂學院有關。

2013年3月,我在軍械工程學院(現陸軍工程大學石家莊校區)讀大三,一門「基層文化工作」的選修課令我很感興趣,內容包含歌曲教唱、音樂鑑賞等,教員正是馮媛媛。

「雖是選修課,內容卻是一名軍官的必備素質。」第一堂課上,馮教員一開口就說到了「要害」。我格外珍惜那20個課時,還主動申請當課代表,做好上傳下達等工作。一次,馮教員講到樂器常識時,在課堂上播放了一首交響樂的片段,然後拋出一個問題:「哪位學員來回答一下這段曲子由哪幾種樂器合奏?」

當時正值暮春,學員們剛經過高強度軍體課的「摧殘」,陡然聽到如此悠揚悅耳的交響樂,便不自覺昏昏欲睡,一下子陷入冷場。見狀,我趕快舉手示意,儘管答錯了兩種,但也算「解了圍」。我們的師生友誼也逐漸深厚,2013年10月,中央音樂學院民族樂團到學校駐地舉行民樂會,馮教員專門給我買了票,帶我到現場聆聽,讓我至今難忘。

選修課程結束後,馮教員也不再教我們了。但在往後的軍校生活中,性格溫和的馮教員成了學員們的「知心大姐」,大家有什麼難事都喜歡跟她說,有了開心的事也願和她分享。

大四那年,學院成立了20多個特長俱樂部,在馮教員的推薦下,我當選為器樂俱樂部主任。除了由幾位教員教授二胡、竹笛、吉他等樂器演奏外,俱樂部還要經常組織匯報演出。有一次,俱樂部與當地一所大學的俱樂部開展聯誼,馮教員知道後,主動幫助我們籌備晚會,剖析注意事項,工作之餘常到學校禮堂指導節目彩排。最終,演出很成功,還受到了學院領導肯定。我知道,這一切離不開馮教員的辛勤付出。

大學時的選修課程,在後來的工作中很快「派上了用場」,也應驗了馮教員當時的那句話。2014年7月,我畢業後被分配到南疆軍區某團擔任新兵排長,可我的軍事素質、管理能力還不如排裡的班長,一時間很難找到「存在感」。一次,新兵營組織新兵入營文藝晚會,教導員李金峰在周末行政例會上,冷不丁地問:「誰會組織晚會?」

「唐帥,他在軍校搞過……」我還在猶豫,一旁的戰友早已脫口而出。

就這樣,我成了晚會得力的「幕後工作者」,也為後來調到團宣傳部門打下了基礎。

畢業後,從排長到宣傳幹事,連隊政治指導員,再回到宣傳崗位,每次轉崗,我都會第一時間向馮教員匯報。她總是像好朋友一樣替我高興,也會嚴肅地提出要求。不忙時,我總是給馮教員打個電話或發條微信,捎上一句問候,馮教員也經常關心我在部隊的情況。2020年3月的一天,馮教員打電話過來,說教研室要開一門關於「落實《軍隊基層建設綱要》」的新課程。她負責的基層文化工作的課程也是其中一部分,並且她被確定為授課的「首發教員」之一,感覺壓力很大,希望能從基層尋找一些靈感。電話裡,她詢問我對課程的建議,這讓我既興奮又感動。

如今,我已經在野戰部隊摸爬滾打六度春秋,但軍校求學的場景仍不時在我腦海中縈繞。第36個教師節如期而至,那位亦師亦友的馮教員讓我很惦念……

(本文刊登於《軍嫂》2020年第9期,圖片由作者提供)

來源:軍嫂微平臺   作者:唐帥

 

責任編輯:唐詩絮

相關焦點

  • 專題策劃丨一身戎裝書丹心 三尺講臺系國運——師生「說」
    專題策劃丨一身戎裝書丹心 三尺講臺系國運——師生「說」 2020-10-11 17:2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專題策劃丨一身戎裝書丹心 三尺講臺系國運——「炮味」英語教授
    雖然2017年底已從南京炮兵學院(現為陸軍炮兵防空兵學院南京校區)外訓系翻譯室專業技術四級譯審的崗位上退休,但他似乎並沒有比在職時空閒多少。但第一次和炮兵軍事教員一起站上講臺,季壓西才發現,面對炮兵,自己就是個徹頭徹尾的「門外漢」。炮兵教員講課時用的軍事專業術語,自己竟然完全不知其義,只能趕鴨子上架,炮兵教員講一句,就硬生生從字面上翻譯一句。偏偏教室後排坐著專程從北京趕來的總部外事秘書——他是軍中翻譯界的一位老前輩。
  • 教師節詩詞:講臺三尺育精英。浮沉才子遍天下,莫忘恩師教誨聲
    3.教師節感吟文/行者三尺教鞭立講臺,曾經頻說育英才。如今多少沽名客,只為尋思苟利來。註:老師請勿對號入座。6.教師節題聯:文/冷眼看花三尺講臺立足,傳薪傳火,能教鐵樹開桃李;一聲布穀催耕,育德育才,擬讓青苗出棟梁。
  • 春蕾詩詞第五九期 三尺講臺傳道業,一支粉筆寫春秋
    七絕·致園丁文/寒山雪寒窗夜半影尤真,三尺講臺聊寄身。但見雲天鷹展翅,誰曾回望守巢人。七絕·教師頌文/同心講臺三尺度春秋,粉筆銀霜飛滿頭。傾注丹心施雨露,滿園桃李復何求。一生勞苦功名淡,三尺講臺桃李紅。瀝膽嘔心傾智慧,傳薪遞火育精英。且觀春色人興旺,無悔辛勤從教情。
  • 【觀點聲音】讓教師安心站好「三尺講臺」
    教師的職責是教書育人,讓教師把時間和精力放到主業上去,守好「三尺講臺」主陣地,才是遵循教育教學規律的好做法。因此,不論是學校,還是教育主管部門和其他相關單位,都應該關注教師工作的重心,儘量整合優化各項工作,摒棄與教學無關的社會性事務,徹底減輕教師的負擔,讓教師真正把工作重心轉移到教學上,把時間精力花費在學生成長和自身的專業水平提高上。
  • 【先進工作者】陳淑麗:三尺講臺上的播種者
    作為班主任教師,陳淑麗崇尚愛的教育,以「關愛之心、奉獻之心、平等之心、寬容之心」對待每一個學生。勤奮、務實、上進的她,將一如既往的在三尺講臺上傾灑熱情,播下希望的種子。同期聲:碭山中學教師  陳淑麗:能被評為宿州市先進工作者,我內心感到無比的驕傲和自豪,同時也倍感壓力,在今後的工作中,我會和同事們再接再厲,手握一支粉筆,腳踏三尺講臺,心懷滿腔熱情,培育桃李萬千,共譜碭中輝煌。
  • 一塊黑板,三尺講臺,她的二十年!
    一塊黑板,三尺講臺,她的二十年!故事從這裡開始 24年前因為童年時曾經來廈門旅遊留下的美好記憶,我來到了美麗的海濱城市廈門,從此走上三尺講臺當了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
  • 辛勤耕耘三尺講臺 默默奉獻教育事業——松嶺區壯志學校牛麗榮
    辛勤耕耘三尺講臺 默默奉獻教育事業——松嶺區壯志學校牛麗榮 2020-09-17 18:5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封面人物——黃市平,三尺講臺寫春秋
    三尺講臺寫春秋——記邊城高級中學數學教師黃市平「教書育人三十載,事必躬親育學子。」多次榮獲優秀教師稱號的黃市平老師,正是這樣兢兢業業走過了三十年的教書育人職業生涯。黃老師就是這樣平凡而崇高,在三尺講臺辛勤耕耘的教育者。文圖:校辦編輯:劉紅春審核:蒲宏清來源:邊城高級中學微信公眾號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
  • 三尺講臺映丹心——納雍縣奢溝小學「三語」教師楊斌速寫
    楊斌是苗族,懂苗語,從小生活在彝寨,也懂彝話,加上漢語,他成了名副其實的「三語」老師。 陽光村苗族婦女馬豔的漢語不熟,帶著孩子到奢溝小學報名讀書。那孩子從沒聽過漢語,聽到老師講漢語,嚇得大哭,躲到媽媽身後,就是不進教室。楊斌用苗語安撫孩子,幫助孩子走進教室。
  • 三尺講臺四季晴雨路,一支粉筆兩袖清風人
    你自己都不知道一周能看見自己的孩子幾次,你也很想多陪陪他,可自從你站上了三尺講臺,你便清楚地知道,你的愛再也不能只給一個人。但你從未抱怨過,因為你把學生也當作自己的孩子,所以拼了命地對他們好,可付出並不一定都有回報,有時候帶來更多的是質疑和謾罵。
  • 名師匯 | 劉飛雪:春風化雨潤花蕊 三尺講臺寫春秋
    名師匯 | 劉飛雪:春風化雨潤花蕊 三尺講臺寫春秋 2020-05-13 03: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一身警服顯正氣 三尺講臺展風採——轎子山監獄開展思想政治課教學...
    12月15日,轎子山監獄罪犯思想政治課教學比武如期舉行,來自基層一線的11名民警教師分別登上「模擬課堂」的三尺講臺,緊扣愛國主義的主題現場開講。參賽選手們主題鮮明,內容豐富的精彩講解,用心製作的課件,贏得評委的一致好評。經過課堂化教學、監區文化闡述、業務知識考核三個環節的較量。
  • 耕耘三尺講臺 守望滿園花開——記棗莊39中和雅教師隋炳麗
    和雅教師隋炳麗耕耘三尺講臺 守望滿園花開隋炳麗,漢族,本科,畢業至今工作14年,現任八年級歷史教學工作,擔任八年級6班班主任,中學二級教師。有一群人年復一年,耕耘於三尺講臺,用智慧詮釋責任,關愛每一個學生,在等待中堅持,只為滿園花開,他們就是教師。14年前,少不更事的隋炳麗背井離鄉來到了臺兒莊,有幸成為一名教師。14年的教學生涯中,隋炳麗感受了辛酸和疲憊,也收穫了成績和欣慰。
  • 古明菊:一束燭光映初心 三尺講臺話使命
    古明菊:一束燭光映初心 三尺講臺話使命 來源: 中國電力新聞網      日期:20.01.15  一束燭光映初心 三尺講臺話使命  ——中國能建西北電建所屬四公司優秀共產黨員古明菊在四公司舉辦的「三嚴三實」微黨課評比中,古老師獲得第二名的好成績,四公司「中國夢·勞動美」演講比賽獲得二等獎。在2018年年底,集團深化改革公司機構重組,針對黨委書記郭宏星《論新形勢下的轉變觀念》重要發言,古明菊擔任人力公司機關黨小組組長,通過學習園地、網站撰寫心得等各種學習形式,做好觀念轉變工作。古明菊曾多次榮獲公司黨務工作者、優秀共產黨員、以及優秀通訊員的稱號。
  • 崇明這位老師,三尺講臺二十載,無私奉獻……
    王東霞,三尺講臺二十載,粉筆人生寫春秋。她宛如這樣的一棵樹,用枝繁葉茂、滿樹芬芳滋養著鄉村學生。 愛生愛崗,以德為先。
  • 第一次「進監獄」的淘大講師和她高牆內的三尺講臺
    從市區驅車20多公裡,行至杭州最大的監獄,穿過一扇扇高大的鐵門,陽光灑在身上的那刻,她長呼了一口氣 :「原來裡面是和我們一樣的世界,有講臺有操場,還有陽光。」這是蘇蘇老師對高牆的第一印象。那一刻,站在三尺講臺,她拿出了自己作為一名老師的堅定:「當真正把注意力放在你的學員身上時,對於老師來說其實不同的只是授課地點,課程內容才是作為老師真正要投入和關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