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書南/編輯:弘文
全文870字,閱讀約需2分鐘
中印邊境的爭端到現在仍舊沒有解決,不論是印度還是中國,都在邊境陳兵布陣,雙方的軍事對峙已經持續半年之久。當然,為了解決問題,中印兩國的軍長級別會談也召開了8輪,只不過印度一方始終沒有拿出誠意,使得會談效果欠佳。印度媒體近期發現,解放軍正在加強邊境布防,印度現在是騎虎難下,不願撤軍,但駐紮邊境卻十分難熬。只能說,早知今日何必當初。
印度媒體關注邊境變化
來自《印度斯坦時報》的消息稱,近日,中國正在加強邊境地區的防禦。比如在喀喇崑崙山口,解放軍就修建了十多個防空洞,另外,印媒還指出,有大批坦克運輸車正在駛往邊境,這就意味著,解放軍正在部署大量坦克到前線地帶。還有一點新發現是,中國修建了多個觀測裝置,這樣解放軍就不用冒著嚴寒外出巡邏,而是只需要在監控室裡值班,就可以看到邊境地區的一切情況。
印度自找苦吃
現在邊境地區的緊張局勢雖然有所緩解,但是中印兩國的軍隊始終都沒有撤離,這完全是印度一方的責任。印度多次在邊境挑起事端,造成中印兩國的部隊戰士爆發肢體衝突,最後引發了軍事對峙。印度不僅不反思自己的問題,反而不斷增兵邊境,向中國展示自己的強硬,但中國不惹事也不會怕事,印度要鬧,中國奉陪到底。雖然現在在邊境地區,印軍的部隊規模要比中國更大,但是這並不是冷兵器時代比人數的時代,中國在武器裝備以及後勤保障方面的優勢是印度無法比擬的。
印軍會不戰自敗
比如,解放軍可以使用坦克運輸車來把主戰坦克運送到前線,但印度卻只能使用步兵戰車,這是由於印度的運輸能力不如中國。再比如,高原邊境的氣溫十分低,防寒服是必備物資,但印度時至今日也沒有為邊境部隊配全,甚至有網絡照片顯示印軍士兵只能睡在大雪之中。其實,印度和中國是可以成為很好的合作夥伴的,印度正在高速發展之中,中國則是印度學習的榜樣,中國是製造全科,印度則還在起步階段,和中國合作,印度可以更好更快地發展,但很遺憾,莫迪選擇了另一個方向,那麼結果也會由印度自己來承擔。
(本文為原子之城原創,圖片素材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部分參考來源:環球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