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韜武略,成英雄氣概;保家衛國,鑄戎馬精神;攜筆從戎,共築強軍夢;青春風華正茂,參軍捍我國防。部隊是一個大熔爐,它讓青年學生成長成才,砥礪前行,它磨練了青年學生的意志,讓他們有一個地方去施展才華,成就事業。
下面就讓我們一起領略一下投身軍隊——青島理工大學學子的別樣青春!
堅守在世界屋脊上的獵鷹
個人簡介
安宏平2015年就讀於我校高職學院藝術設計專業。當年9月,剛入學不久的他應徵入伍,成為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的一員,服役於西藏自治區阿里地區直屬大隊武警特戰隊。兩年來,他以自己出色的表現贏得了部隊領導的肯定,先後榮獲三等功1次、優秀義務兵2次、嘉獎4次。
個人經歷
安宏平:邊防線上的反恐戰士「有人說當兵後悔兩年,不當兵後悔一輩子。兩年裡有苦有累、哭過笑過,但從沒有後悔過,我為自己是一名軍人能在祖國的邊疆站崗放哨、守護國土而自豪。」剛從部隊歸來、正在辦理返校手續的安宏平說。
西藏阿里,一個常年冰雪的神奇屋脊,平均海拔4600米。剛到這裡,和其他的新兵一樣,安宏平頭疼眼花,吃了吐,吐了吃,好不容易才闖過了缺氧關。
部隊的訓練就像這海拔一樣標準高要求嚴。54個極限訓練科目,每一次的「魔鬼周」,每一次的反恐任務,都是一個嚴峻的挑戰與考驗。他說,當時也不知道從哪裡來的衝勁,為了完成任務,從沒退縮,從沒畏懼過,即使危險隨時可能發生。也正是在反反覆覆的摸爬滾打中,他的意志得到了磨練。
他已不記得多少個日日夜夜,執勤任務站在刺骨的寒風中,紛飛的大雪飄落在身上,紅了臉龐,溼了軍裝,不知不覺中身體已經在顫抖。但一想到軍人肩負的神聖使命,一看到人行道過時崇敬的眼神和那溫暖的微笑,他覺得,這一切都是值得。
就這樣被苦累和疲憊一日日的磨練,他原本浮躁的心開始變得深沉下來。他開始真正明白,究竟什麼是兵,什麼是軍隊,什麼是國家和人民,什麼是安全的幸福生活。當兵入伍、攜筆從戎不是激情澎湃的想像,而是日復一日的堅守著平凡的崗位,付出辛勞和汗水。
受過檢閱的戰士
個人簡介
陳明於2015年在我校報名參軍入伍,被分配到中國人民解放軍北京軍區,服役於陸軍某裝甲野戰部隊。
個人經歷
陳明:2015年9月朱日和閱兵時守衛在離習主席200米的距離
因為陳明在校學習的是音樂表演專業,所以他很快成為連隊重點培養的文藝骨幹。陳明利用在學校學習的專業知識,擔任全旅唯一的流行樂隊「正能量樂隊」的主唱、歌曲創作兼鍵盤手。在陳明逐漸融入部隊的過程中,他一邊和戰友一起正常訓練,一邊尋找創作靈感,他被軍營純正濃厚的紅色精神感染,創作了一首軍旅題材歌曲《無名碑》。
2016年8月1日,他帶領樂隊在旅「八一文藝晚會」上演唱了這首歌,反響熱烈,受到了部隊首長及戰友的好評。這首歌曲歌頌了為祖國和人民獻出青春和生命的革命前輩,以及正在平凡崗位上默默奉獻的無名英雄們,同時也表達了陳明作為一名大學生士兵對每一位革命先輩和戰友們的由衷敬佩和感動之情。
2017年5月,陳明所在的旅接到赴朱日和參加建軍九十周年沙場閱兵的任務。陳明因「政治思想過硬,軍事素質過硬,文化素質過硬,奉獻精神過硬」,被光榮的選拔為閱兵期間負責習主席安全警戒任務的士兵。「在距離習主席200米的崗位執行警戒任務!祖國和人民把這光榮的任務交給了我!」陳明感到萬分的榮幸。
閱兵工作結束後,陳明所在部隊馬上接到了戰術演習的任務,陳明又隨單位迅速投入新工作的緊張狀態中。直到9月1日,距離退伍還有3天。陳明作為旅先進連隊和迎檢連隊的一員,又接到全軍的「出連儀式」示範任務。
現如今回到母校,陳明表示將繼續保持優良作風,努力爭當退伍士兵的優秀標杆、學習成才的榜樣標杆、國防教育的示範標杆。
新疆鐵站雷達兵,不忘初心續前行
個人簡介
胡震,共青團員,現為青島理工大學建築與城鄉規劃學院一名學生。2016年參軍入伍,2018年退役復學。服役期間獲得優秀學兵及嘉獎各一次。
個人經歷
胡震同學熱愛祖國,熱愛人民,有著較高的政治思想覺悟,積極要求進步。在部隊工作時,胡震同學積極參加有關部隊建設的各項活動,為部隊出謀劃策。在新兵連期間,因為刻苦努力訓練被評為訓練標兵,被任命為副班長,協助管理班級事務。
新兵連畢業後,胡震同學因為表現出色被推舉為學兵班班長,帶領十個同年兵進入了空軍第一通信訓練旅的著陸引導雷達這個號稱最難的專業學習。一開始學習十分困難,但是他發揚了不怕苦的精神,鑽進課本教材廢寢忘食,進入設備模擬室苦練技術。最後在專業教員的幫助引導下,終於克服了難點、混淆點,學習也慢慢走上正規。最後畢業時,專業考試獲得了排名第一。
新兵下連後積極學習軍事科目和戰術知識,經過層層選拔和考核之後,被授予「優秀雷達引導員」結業評價,成為兵齡最小的雷達站副臺長。在每年一度與兄弟部隊合訓的期間,做到「零失誤」,於2017年12月評為旅優秀士兵,獲旅級嘉獎一次。
胡震同學平日裡積極參加學校舉辦的各類文體活動,曾經是學院學生會體育部幹事,圓滿完成了運動會等各項活動的組織工作。在班級中,充分發揮自身的優勢,為班級貢獻了自己的一份力量,並帶領同學們認真學習、刻苦鍛鍊。他退伍不褪色,在校期間也一直抽自己的課餘時間鍛鍊身體,保持自身的良好身體素質,隨時準備著「若有戰、召必回」!
礪鷹心猶在,奮飛正當時
個人簡介
劉程博,共青團員,2016年9月於吉林省長春市空軍航空大學航空基礎學院入伍,為飛行與指揮系航空兵學員,退伍後於2018年考入青島理工大學,現任土木183班班長,軍事愛國者協會會長。
個人經歷
2016年劉程博懷揣著青春夢想,入伍至吉林省長春市空軍某大學,修習飛行與指揮系專業。經過部隊日益艱苦的嚴格訓練,他榮幸的參加了中俄空戰對抗「國際金飛鏢」比賽開幕式。2017年在經歷半個月的傘訓之後,圓滿完成了兩次800米高空跳傘任務,同年七月在長春市某山林,秉持著「流血流汗不流淚,掉皮掉肉不掉隊」的精神,日均八萬步,腳走成行軍腫,咬牙成功完成為期15天的野戰生存訓練及行軍任務。
在部隊的種種意志磨練和經驗,使他得到了極大的成長。2018年劉程博退役後成功考入了青島理工大學。他把軍人的意志精神帶到學習中去,利用業餘時間抓緊學習,大一學年成功將成績排名提高至33/305,綜合測評排名7/305,同時獲得優秀學生獎學金、宏茂獎學金,獲得優秀學生標兵稱號,發表期刊論文一篇。
他積極參加各類志願服務活動,作為海軍建軍節志願者,為國家的重大軍事活動貢獻力量;疫情期間一馬當先成為社區志願者、青島理工大學聯防聯控志願者,被評為「疫情防控優秀志願者」。在2019年大學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中擔任「星火追夢人」支教調研團隊領隊,帶領團隊成員前往陝西西安開展社會實踐調研活動,榮獲團中央專項、省級重點團隊。
作為軍事愛國者協會會長,他積極鼓動大家參軍入伍,帶領協會成員配合校武裝部做好徵兵宣傳。即便如今已經脫下軍裝,但礪鷹的意志始終伴隨著他成長,部隊的磨練讓他在成為一名優秀學生幹部的路上更加煥發光彩。
巾幗風採,退伍不褪色
個人簡介
劉洋, 2013年9月參軍入伍,服役於火箭軍96723部隊,是一名飛彈操作號手,2018年9月退出現役,在部隊服役五年期間,參與多次野外駐訓任務和一次實彈發射任務,並獲一次「優秀義務兵」、兩次「優秀士官」、三次「嘉獎」和一次旅「三級操作號手」的獎勵,並且考取國家三級心理諮詢師。退出現役後於2019年考上青島理工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研究生,並在學校舉辦的「第一屆研究生演講比賽中」獲得二等獎,同年考取了高中教師資格證。
個人經歷
劉洋同學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始終堅定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始終堅持以中共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有強烈的使命感、責任感。退出現役以後,保持部隊觀看新聞的好習慣,堅持創新性的學習黨的理論知識,堅持與時俱進。積極參加青年志願者活動,在這次疫情來臨之時,主動聯繫宜春市退役軍人事務局,提交志願者申請書,要求抗「疫」在前線,始終相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堅持傳遞正能量。
劉洋同學無論是在當軍人還是做學生,毫不懈怠的把學習放在第一位,她始終認為:只有不斷學習,才能與時俱進。在做學生期間,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多次獲得校一等獎學金。通過自己的勤奮練習,熟練掌握飛彈操作技能,多次參與野外駐訓任務,在2017年參與實彈發射任務,通過自身的努力,獲得了「旅三級操作號手」榮譽,並且獲得一次「優秀義務兵」、兩次「優秀士官」、三次「嘉獎」。
2018年退出現役後,在江西省新江南職業培訓學校學習技能,並於同年11月以第一名的成績留校任教。在江西省上饒市參與數次軍事夏令營訓練和多所學校的軍事訓練,擔任總教官一職。雖然退出現役,但是退伍不褪色,堅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只要從自己做起,做好自己,相信自己像一顆小火種一樣,一定會形成燎原之勢。
攜筆從戎報國志,百戰歸來再讀書
個人簡介
馬浩偉,共青團員,現為青島理工大學環境與市政工程學院學生,於2017年入伍,服役於中部戰區81集團軍某炮兵旅,服役期間獲得三等功一次,優秀學員一次,嘉獎,優秀士兵各兩次,並獲得旅隊頒發的「最美三山傳人」稱號。2019年退役復學,獲得「山東省優秀學生」稱號,現任校軍事愛國者協會副會長和校友志願者協會採訪部部長。
個人經歷
出生於軍人世家,參軍入伍是他長久以來的夢想。經歷了一年的大學生活,從小紮根心底的軍營夢讓他義無反顧的投身軍營。新兵連期間在旅隊組織的新兵軍事技能考核中取得第二名的好成績,獲得旅隊嘉獎一次。新兵下連後,他被旅隊選中到陸軍某學院進修學習,並獲得學院頒發的「優秀學員」稱號。服役期間,先後參加了兩次大型演習,七天時間學會坦克駕駛,五天四夜奔襲三千多公裡,一路上合眼一共不到十個小時,安全抵達演習場後,他被選中參加中外友好對抗賽。他還被選拔參加了集團軍兩次軍事技能比武,在比武中取得了集團軍第一名並榮獲三等功。在旅隊組織的「感動三山人物」評選活動中,被評為「最美三山精神傳人」。兩年時間,一個三等功,兩個優秀士兵,兩個嘉獎,一個優秀學員,他沒有辜負親朋和老師的期望,也為自己的軍旅生涯交上了一份滿意的答卷。
雖然現在他退出了現役,但部隊教會他的吃苦耐勞,嚴謹細緻,不拋棄不放棄的精神將會影響他的一生。退伍不褪色,回到校園他依然時刻以軍人的作風要求自己,按時起床,把被子疊成豆腐塊,每天堅持鍛鍊,用自己的行動證明,軍營不光能磨練體質學習技能,更會錘鍊精神,造就外貌品行。即使脫下軍裝,也脫不下一身錚錚鐵骨。他現任軍事愛國者協會副會長和校友志願者協會採訪部部長,努力將愛國擁軍思想推廣普及到每一名大學生心中。
進藏英雄傳人
個人簡介
亓鳳陽2005年就讀於我校經貿學院經濟學專業,2009年畢業應徵入伍到南疆軍區某部。
個人經歷
海拔5418米,人即便空手徒步,也相當於負重30多公斤;四季飄雪,終年冰封,冬季最低氣溫達到-40℃。在這全軍最高的哨卡、也是世界上最高的駐兵點河尾灘,有我們理工人的身影——他就是河尾灘邊防連指導員亓鳳陽。2011年11月,作為大學畢業生士兵,亓鳳陽提幹成為一名軍官。2012年7月,任職培訓結束後他主動申請到戍邊一線,來到海拔4200米的喀喇崑崙山腹地、美麗的班公湖畔,開始了戍守邊防的生涯。從排長、副連長、參謀、連隊政治指導員,亓鳳陽一步步紮實走來,三年的時間裡迅速成長為一名連隊主官,近年來先後榮獲優秀士兵、優秀機關幹部等榮譽稱號,3次被評為優秀基層幹部,2次被評為軍事訓練先進個人。2016年6月30日,亓鳳陽擔任連隊指導員,帶領換防部隊進駐海拔5400多米的河尾灘邊防連守防。連隊戰士們從當兵走進大山那天開始,一守就是一年。白天兵看兵,晚上看星星,大家終日面對的就是那無邊無際的群山和茫茫雪原,沒有強烈的使命意識和忠誠擔當是待不住的。就是在這片「高寒極地」,亓鳳陽帶領官兵們深深紮下了根,他們忠於使命、鐵心戍邊,為維護邊境地區安全穩定和祖國領土完整,正在默默奉獻著青春、熱血和汗水。作為理工人,我們為有這樣一位為國戍邊的優秀校友而自豪!
生命禁區的看門人
個人簡介
邱曉磊2015年9月報名參軍成為一名武警戰士,來到武警西藏總隊阿里支隊改則縣中隊,主要擔負武裝巡邏、大慶安排、藏疆邊境執勤以及看守勤務。
個人經歷
邱曉磊:守護祖國西大門在被稱為「生命禁區」的阿里,有一個叫扎貢的執勤點,長年駐紮著一支武警部隊,他們在離天最近的地方,默默地守護著祖國的西大門,用青春詮釋著當代最可愛的人。邱曉磊,就是其中的一員。
扎貢卡點位於阿里高原腹地,海拔高度5300米。執勤點自然條件惡劣,駐守在這裡的官兵都有著大自然賦予的天然勳章——高原紅。長期的風吹日曬,邱曉磊的臉、嘴唇和手上不同程度的開裂,有的裂口還帶著鮮紅的血絲。
阿里年平均氣溫零下2攝氏度,最低達到零下40攝氏度,為了取暖,戰士們裡三層外三層,帳篷內先用木板做鋪墊,上面蓋兩床被子,外加大衣。不能上網,不能打電話,也不能手機上網,邱曉磊和戰士們唯一「消磨」時間的方式就是訓練。
某天深夜,邱曉磊站12點的大夜崗,他要在一天中最冷的時刻巡視卡點。漫天飛舞的雪花中,邱曉磊發現遠處有機械的聲音,影影綽綽中有人影閃動。他迅速上前查看並及時發現和制止了一起惡性盜採國有礦產資源的案件。並因此而榮立三等功。
在部隊服役期間,邱曉磊抓獲非法盜礦人員20餘名,立三等功1次,先後獲嘉獎2次、優秀士兵2次、維穩工作先進個人1次。
特戰精英展雄風,鬥爭精神在理工
個人簡介
謝惠陽,男,共青團員,1997年8月出生,現為青島理工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學生,與2016年入伍,2018年退役,服役期間參加過實兵實彈綜合演練,高強度抗寒訓練,抗高溫海練。現擔任環設183班團支書。
個人經歷
謝惠陽2016年加入海軍陸戰隊,成為一名特種兵,他把思念化為動力,常常自我加壓,入伍期間參加過實兵實彈綜合演練,抗寒訓練,兩次海練,通訊兵大比武等重大任務,均有出色表現。
退伍復學後也不忘初心,在完成學習任務同時,仍堅持每天早起疊被子,整理內務。他將部隊的內務衛生標準帶入到學校生活中。他是一名全面發展的學生,入學以來非常注重德體智全面發展,兩年多的大學生活,他不斷努力進取,在思想、學習、工作、實踐等方面都取得了豐碩的成果,用實際行動影響了一批大學生。
在部隊中養成了批評與自我批評的優良作風,能夠真誠的指出同學的錯誤缺點,也能夠正確的對待同學的批評和意見。
巾幗不讓鬚眉,努力成就未來
個人簡介
張芝君,共青團員,現為青島理工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學生。曾擔任校軍事愛國者協會宣傳部部長,學院班級助理,院教學辦助理員等職務。在部隊榮獲優秀義務兵及嘉獎,在校獲得國家勵志獎學金,山東省藝術基本功大賽三等獎、全國計算機二級證書等獎項。
個人經歷
張芝君同學在2016年高考結束後,被徵兵宣傳所吸引,在收到大學錄取通知書後,第一時間報名參軍,經過層層競爭選拔,成功成為一名光榮的中國人民解放軍女戰士。
服役期間,她積極上進,努力克服各種困難,從開始的成績墊底,到後期的全優,付出了自己艱辛的努力,得到了連隊領導的表揚,在平時訓練中認真積極,和戰友互幫互助,共同完成各項訓練任務。新兵集訓結束後被分配到話務崗位,在工作中認真學習業務知識,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近千餘號碼,幾十種電腦操作,多種排查手段,熟記於心,能力水平日益成熟,圓滿完成了新老交接的任務,得到了首長、領導的一致肯定。
在外訓演習期間,根據連隊的任務調整,執行信息保障的其他任務。高原野外的環境惡劣,一方面要克服缺氧帶來的身體不適,一方面還要按時保質完成各項工作任務,承擔著身體與心理的巨大壓力,在訓練中一次次磨礪,在執行任務中一次次成長, 2017年底獲得「優秀義務兵」及嘉獎的榮譽。
2018年退役復學後,在輔導員及同學們的幫助下,她及時調整心態,用部隊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堅定理想信念,不斷充實提高自己;她在學習上刻苦努力,態度認真,專業成績始終保持在年級前10名,並獲得2019年國家勵志獎學金,2019年9月參加山東省藝術基本功大賽,獲得省級三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