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封建社會,女人的地位是非常低的,她們鶯鶯燕燕,只為討好男人,這樣才能求得自己的苟安。比如四大美女西施、貂蟬、王昭君、楊玉環,窮盡一生讓自己更迷人,卻終究難逃悽慘的下場。
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滸傳》就是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成書:可想而知,其中的女人大多都沒有好結局。其中,最為精彩的一段要數宋江怒殺王婆惜,宋江本有恩於王婆惜,為何後來惱羞成怒,痛下殺手?背後又有哪些必然原因?
《水滸傳》中的女人
縱觀整本書,施耐庵塑造的一百單八將,都是一頂一的豪傑,他們劫富濟貧,有膽有謀,即使是梁上君子時遷也被刻畫得惟妙惟肖、淋漓盡致。
他們舞刀弄槍,拯救蒼生,讓每一位讀者都拍手稱快。然而,深思這一百單八將背後的女人,卻大多都孤苦伶仃,被塑造成了罪惡的典型,其中尤以潘金蓮、閻婆惜、潘巧雲尤甚。她們不守婦道,水性楊花,最後被梟首之時慘狀讓每一位讀者也歷歷在目。
事實上,作者羅貫中是有意為之,「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在人世間,尤以男歡女愛最惹得相寄遙思,特別是那些翩翩公子、長得有點姿色的女人。這無盡的溫柔鄉,恰是剛烈的對立面。愛有多深,恨有多深;恨有多深,越能顯示出內心的剛強。
所以,《水滸傳》中的女人,被淪為了男尊女卑時代、為了襯託一百單八將英雄氣概的背景:作者有意將其描繪得多麼寡義廉恥,這樣所刻畫的英雄就多麼俠肝義膽。
就宋江來講,閻婆惜只是一個好看的花瓶
拿宋江和閻婆惜的故事來講。
閻婆惜,本名閻惜嬌,長得一副好姿色,可惜出身不好。後來一家人淪落到,閻婆惜憑藉人俊聲音甜美,還好書畫,寫得一副好文章,成為鄆城有名的歌妓,討得一眾男人喜歡。
然而,即便是這樣,卻也依舊無法改命。父親死後,竟攢不夠銀子為其安葬。此時「及時雨」宋江趕到,不僅幫著安葬了老父親,還一下子施捨了十兩銀子。
這個小小的舉動,讓閻婆惜十分感動,也贏得了她的母親閻婆的歡喜。歌妓是吃青春飯,不是長久之計,閻婆便張羅將女兒送給宋江,做了外室。
這本是「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的感人故事,但是此後兩個人的人生發生了一百八十度的逆轉。
當閻婆惜歡天喜地地搬進宋江為她置辦的宅院當中時,她萬萬沒想到:宋江居然是「性冷淡」。
原來,宋江在也算混得不賴,國家正式編制人員,有房,出手闊綽,朋友甚廣。但是在感情上卻是一個實打實的大老粗:結交各路兄弟還可以,但是不解風情,年近30時還沒討得個老婆。
追究根源,在於宋江一心只為事業,兒女私情只是過眼雲煙,將閻婆惜納為外室只是面子上好看:開始的時候還去閻婆惜房間走走,後來隔的時間越來越長。
這樣對閻婆惜更談不上憐愛了
然而,此時閻婆惜正是一個花季少女,一想到男女之事難免寂寞:可偏偏嫁的郎君是這般模樣。
閻婆惜對宋江的好感一天天消失殆盡;時間久了,竟由愛生恨。
宋江見她這般不識好歹,竟去的次數更少了。
恰逢宋江帶著同僚張文遠來家中喝酒,讓他沒想到的是張文遠竟然給自己帶了一頂綠帽子。
這張文遠不是宋江,長得一表人才,見到美女只有垂涎欲滴的事;他與閻婆惜很快勾搭上了,竟背著宋江行苟且之事了起來。
怒火中燒
花容月貌的妻子,宋江不懂得憐惜,卻中了張文遠的意:兩人你儂我儂,如膠似漆。心思不在這上面的宋江儘管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卻在內心不斷積蓄怒火。
可偏偏此時,閻婆惜不知好歹:當她看到晁蓋寫給宋江的信件和贓款之後,竟勒索他了起來:宋江怒氣之下,將閻婆惜送上了黃泉路;而他也順理成章地上了梁山。
縱觀閻婆惜一生:出身差,這是命不好;遇見宋江,卻不被憐愛,這是遇人不淑;最後慘死閨中,這是不自量力。如此,縱使有一副好姿色,怎能有好時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