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受社工關注的影片《米花之味》
又有新消息了!
↓ ↓ ↓
此片已入圍即將在8月30日開幕的威尼斯影展
並且是目前唯一一部入圍「威尼斯日」競賽單元的華語影片
作為大陸首部社工題材影片
其取材90%來源於真實生活
影片以一位雲南滄源本地社工李小菲為原型,講述了在外工作多年的年輕母親葉楠,因留守家鄉兩年沒見的12歲女兒無人教管而決定暫時辭工返鄉,彌補曾欠缺的母愛。而由於一直在外地打工,太久沒有回家,母親與孩子太久沒有見面、交流,從而產生隔閡,在重塑母女關係的過程中,得到了社工的幫助。
《米花之味》劇照
影片通過一個簡單樸素的故事
展示了一個一直被「誤解」的職業
「社工」
「直白地講社工是做什麼的,可能不會那麼感染人,我希望把社工工作中遇到的困難,包括自身的矛盾、糾結放在故事裡。」
《米花之味》導演鵬飛曾說
導演鵬飛
7月23日
在青海西寧第11屆FIRST青年電影展上
《米花之味》首次內部放映
並獲得一致好評
下面就跟隨小編看看網友們的評論吧!
劉瀟陽:冷靜克制的影像敘事,旁觀者一般地看待民俗和民風,自然表現而不探討。不作大起大落,卻依舊有很大的內在情緒。音樂參雜著當地特色聲音,對氛圍有很強的勾勒效果。像是日式敘事一樣,大量鏡頭內部的調度讓戲生動好看。喜歡。
蜉蝣:好驚喜的一部,在有限成本裡幾乎做到了最好。母女關係、宗教、城鄉、少數民族,敘事量不少,外來人的介入關係也處理得俏皮巧妙。音樂加分。導演是蔡明亮的編劇和洪尚秀的助理,但影像風格似乎沒受太多影響。
把噗:貧瘠的影像寫實從未過時,只是大多數年輕導演們尚未具有捕捉複雜現實的能力;我們應該慶幸有了一部通過「反現實」美學建構的鄉村民族電影,這是另一條通向更高級真實的道路。拍得如此俏皮可愛,想認識導演惹。#未來之星#立flag
……
看了網友的評論你是不是也有一睹為快的衝動啊!
小編一樣有期待
作為本片的製作人
中國社會工作聯合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國家開放大學社會工作學院院長、《公益時報》社社長劉京曾表示
「目前政府層面對社工高度重視、社會對社工有很大的需求,但在社工服務落地的過程中還有矛盾,比如社會認知的不夠等等。傳統的宣傳方式偏重說教,不容易被接受。電影是非常好的一種表現形式,通過電影,可以潛移默化地讓大家理解什麼是社工、對社工的需求在哪裡,將社工的理念滲透到社會的各個層面。」
導演/編劇:鵬飛(80後導演,旅法學習電影八年,曾與國際著名導演洪尚秀、蔡明亮一起工作。導演處女作《地下香》榮獲72屆威尼斯電影節歐洲和地中海影評人協會評選的最佳影片、芝加哥電影節新銳導演競賽單元金雨果獎)
領銜主演/聯合編劇:英澤(高中畢業於英國著名女校巴德得明頓中學,本科畢業於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社會政策和犯罪學系,同時獲得英國皇家藝術學院舞臺表演證書,2016年夏在美國哈佛大學進修哲學研究生學分課程。曾主演《地下香》)
攝影指導:廖本榕(《郊遊》、《不散》、《愛情萬歲》)
聲音指導:杜篤之(《刺客聶隱娘》、《花樣年華》、《一一》)
造型指導:王佳惠(《郊遊》、《臉》)
電影配樂:鈴木慶一(《座頭市》、《極惡非道》)
電影剪輯:陳博文(《一一》)
◯ 感謝您對公益時報的關注,如需轉載請在公眾號回復「轉載」取得授權。
來源| 公益時報責任編輯| 於俊如
微信編輯| 吳麗萍
官網:www.gongyishibao.com
微博:@公益時報
長按識別二維碼獲取更多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