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自作者「毒舌醜爺—郭銀龍」的影評,版權歸作者所有-
《蕩寇風雲》算是這幾年以來,我看過的國產古裝電影裡最客觀真實的一部,而且是難得所有人物都立得住的電影,沒有去刻意抹黑富於爭議的角色,僅這一點,《蕩寇風雲》就可謂驚喜。 如果換了比較浮躁的做法,很可能《蕩寇風雲》就成了又一部「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的雞血片,然而這次導演陳嘉上沒選擇走這條捷徑,而是選擇了踏實做人物,這也使得角色本身成了《蕩寇風雲》最大的亮點。
這裡舉例一些細節:戚繼光收了胡宗憲的禮錢去練兵。要知道,歷史上的戚繼光也是會貪汙和收紅包的,影片沒替他遮掩這事,禮錢收了,但用在了練兵上。再比如說歷史上富於爭議的人物,胡宗憲的獨白,「想當一個好人卻又必須扮演一個惡人」的矛盾感,讓這個角色呼之欲出。 當然,全片我最喜歡的還是倉田保昭扮演的反派「老狐狸」和小出惠介扮演的「少主」,因為編劇壓根沒把這兩人當成反派去寫,所以這倆人成了極其成功的反派。如果換位思考,「老狐狸」不但忠心,而且睿智,時不時還拽兩句《孫子兵法》,讓這個人物不但豐滿,更十分可愛。全片看下來,我是找不出對「老狐狸」的一絲恨意的,反而會為他的命運擔心。而「少主」這個角色,即使直接換成是偶像劇中的主角也毫不為過,武士精神與熱血中二並存,結局和「老狐狸」的一番對話也是令人淚目。在我看來,倉田保昭的表演是極其成功的,不但賦予了這個角色無懈可擊的外形和神韻,更有著鮮活而偉大的靈魂。只有反派強大到這種地步,主角擊敗他才有意義。就這一點上,本片其實是要比同類題材的《鳴梁海戰》做的要好的。  無論是倉田保昭還是小出惠介,所飾演的角色都是多維度且智商在線的。
日本老演員倉田保昭飾演精於戰術的倭寇頭目
小出惠介(左二)飾演的少主武士精神與熱血中二並存
木幡龍、小出惠介
萬茜扮演的戚夫人與戚繼光之間的奇聞異事也是亮點,這裡面看起來十分荒唐的幾個情節,基本都是出自歷史,當然,歷史上的戚繼光表現得比電影裡誇張多了,動不動就以頭搶地,喜感十足。千萬別覺得戚繼光怕老婆這事很誇張,歷史上比這誇張多了。
另外,服裝和道具的講究是影片的一大亮點,尤其日本武士的盔甲和刀,都是堪稱一流水準的道具,不愧是《亂》的美術和田惠美所做的大師級作品。而戚家軍的專屬武器「狼筅」的還原也是頗為用心。當然,可惜這裡有幾個地方沒講清楚:「狼筅」的出現是為了克制武士刀,而戚繼光也根據武士刀進行技術反推,改進了自己軍隊的佩刀。「狼筅」對武士刀的克製作用展現得並不明顯,因為直接被「老狐狸」想出了克制的方法。而日本風格的明軍佩刀,則是直接投入了使用,並沒有加以說明——當然,沒說明不代表沒有,仔細看的話,戚繼光的佩刀在最後的確是換了。畢竟是黑澤明的御用美術,全片有幾段戲確實在視覺上達到了黑澤明的境界。
既然是趙文卓和洪金寶兩大功夫巨星的首度合作,自然少不了說到功夫場面,而這也是陳嘉上的長項。事實上,雖然洪金寶的戲份並不多,但難得有一場趙文卓和洪金寶切磋武功的戲,拍得也頗具觀賞性。而最後趙文卓和年過古稀的倉田保昭的對打也是頗有看頭:兩大功夫巨星的首度碰撞的確不會令人失望。
《蕩寇風雲》最大的驚喜之處,便是客觀對待歷史,這也讓所謂的「抗日神劇」黯然失色。記得《血戰鋼鋸嶺》有位觀眾說過:「如果敵人不強大,為何還需要八年抗戰……蠢化敵人,就是侮辱自己。」任何戰爭題材的作品,忽略了戰爭的真實性本身,是根本沒法拍好的。這也是《蕩寇風雲》最值得褒獎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