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著奶娃上「疫」線——王偉夫婦的抗疫故事

2020-12-22 新華網客戶端

  新華社鄭州5月17日電 題:抱著奶娃上「疫」線——王偉夫婦的抗疫故事

  新華社記者李鵬

  丈夫遠在另一個村莊值守,王偉抱著孩子,孩子抱著奶瓶,漫長冬夜裡堅守在四面透風的防控卡點帳篷內。疫情期間,河南省南陽市唐河縣東王集鄉鄭溝村村口發生的這一幕感動了許多群眾。

  這位抱著奶娃上「疫」線的母親就是鄭溝村駐村第一書記王偉。2017年11月,接到組織部門選派駐村幹部的通知,分別在唐河縣統計局和教體局工作的王偉、王海淼夫婦,不約而同地向各自單位提交了申請書,並雙雙得到批准。

  這對他們家庭是一道難題:父親臥病在床,女兒剛上高中,小兒子只有7個月大,二人派駐的鄭溝村和大河屯鎮秦崗村又都是偏遠鄉村,一旦駐村,全家老幼就顧不上了。看出兩人的為難,患病的父親給二人寬心:「扶貧是國家大事,你們走你們的,但要記住一點,不能給單位和家人丟臉!」

  年近八十的老母親因突發心臟病住院卻不能守護,父親患食管癌還要帶著年幼的孫子生活,夫妻二人數月見不著面……駐村兩年多,王偉和王海淼把全部精力放在了兩個貧困村上,也換來了兩個村脫貧大變樣。

  兩年多來,鄭溝村貧困發生率降至0.44%,公路、群眾服務大廳、農家書屋、農民學校、標準化衛生室等基礎設施全部補齊,人均純收入增加至7000元以上;秦崗村貧困發生率降至0.8%,產業扶貧覆蓋全村勞動力,八成以上群眾用上了清潔天然氣。

  今年初,突如其來的疫情給夫妻二人帶來新的嚴峻考驗。唐河縣所在的南陽市毗鄰湖北,是河南疫情防控的「南大門」。大年三十晚上,正吃團圓飯的王海淼看到電視上嚴峻的疫情形勢,騰地一下站起來對王偉說:「形勢不等人,趕緊準備回村。」

  把患病的父親和還在吃奶的兒子託付給正上高三的女兒,王偉夫婦大年初一就趕回了村。在抗疫一線堅守近一個月後,隨著女兒網上複課備戰高考,年幼的兒子成了夫婦二人最大的牽掛。為了不影響女兒學習,防疫責任在肩的王偉做出了帶著奶娃上「疫」線的決定。

  顧不上小家,王偉把精力都放在了群眾身上。2月9日傍晚,正在疫情防控卡點執勤的王偉接到村民李書忠哭著打來的電話,說自己的女兒躺在床上昏迷不醒。情況緊急,王偉扔下正在吃奶的兒子,聯繫完120和村醫,就往李書忠家跑。在進行臨時搶救後,王偉又一路把李書忠女兒護送到了南陽市就診,並為拿不出治療費的李書忠一家申請了3萬元的「小天使基金」。

  「要是沒王書記,疫情這個特殊時期,我孩子能不能及時就診、保住性命,還真難說。」想起當時的情形,李書忠既後怕又感激。在王偉夫婦盡心盡力的值守下,儘管處在河南防疫重點地區,但二人所在的鄭溝村和秦崗村沒有發生一例疑似和確診新冠肺炎病例。

  隨著疫情逐步穩定,5月的豫南進入農忙季節,王偉和王海淼又馬上投身到緊張的復工復產中。鄭溝村新饒家庭農場的鮮桃種植扶貧基地裡,王偉和幾個貧困戶一起鋪設管道,為已經掛果的桃樹灌溉。而在10公裡之外的秦崗村,王海淼正在黃牛養殖扶貧基地商談擴建的事。「去年淨掙300多萬元,今年我打算再擴建4個廠房。」基地負責人湯明磊對王海淼說。

  最近,王偉和王海淼一家被全國婦聯評為「全國抗疫最美家庭」。王海淼說:「都是應該做的事兒,只要群眾健康平安,腳下有路、兜裡有錢、心中有勁,就是我們最大的心願!」

相關焦點

  • 抗疫影片《在一起》「疫」線愛情故事
    為致敬在大難面前無數個無名英雄,抗疫微電影《在一起》將在9月14日全網溫暖上映。該片以抗擊疫情中的真實故事為原型,講述了外賣小哥小傑在抗擊疫情中所發生的諸多故事,展現疫情面前平凡英雄的無私奉獻精神。抗疫微電影《在一起》以武漢封城前後一個外賣小哥的故事為切入點,通過抗疫一線的真實故事再現疫情下的一群平凡人樂觀、積極、奮進的精神力量。
  • 《在一起》江蘇開機,「廣播員」王偉真情演繹平民英雄
    以「抗疫」期間各行各業真實的原型人物、故事為基礎,每個故事分別由一位編劇和一位導演主創,每個故事均由真人真事改編。通過藝術加工,塑造 「抗疫」一線可歌可泣的平民英雄群像,以鮮活形象展現「抗疫」人民戰爭的英雄事跡,弘揚中國人民團結一心、同舟共濟的精神風貌。
  • 「時代報告劇」《在一起》開機,王偉再現疫情防控廣播員溫情時刻
    日前,由編劇六六、秦雯、高璇、任寶茹、馮驥,導演張黎、安建、沈嚴等加入該創作的全面反映抗疫的「時代報告劇」《在一起》在美麗的江蘇宜興湖鎮邵東村開機,主創人員悉數到場。以「抗疫」期間各行各業真實的原型人物、故事為基礎,每個故事分別由一位編劇和一位導演主創,每個故事均由真人真事改編。通過藝術加工,塑造 「抗疫」一線可歌可泣的平民英雄群像,以鮮活形象展現「抗疫」人民戰爭的英雄事跡,弘揚中國人民團結一心、同舟共濟的精神風貌。
  • 武漢籍演員王偉《在一起》出演村長,戰「疫」中顯大愛
    該劇以武漢金銀潭醫院張定宇院長為原型,講述了疫情期間醫護人員攜手抗疫的故事。劇中第三單元《同行》,講述兩個「逆行者」的故事:武漢封城,身在外地的呼吸科醫生樂彬(楊洋飾)和檢驗科醫生榮意(趙今麥飾)結伴逆行,歷經坎坷,最終回到武漢貢獻力量的故事。
  • 抗疫展現場,一場特殊的分享會
    湖北日報訊(通訊員沈檔)12月4號上午,在「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專題展覽」現場,「檔案裡的戰疫故事」分享會舉行,十多位曾經奮戰在抗疫一線的平民英雄講述了自己的故事。今年4月起,湖北省檔案館面向社會公開徵集抗疫檔案。截至目前,徵集到物品2萬多件、照片3.7萬張。
  • 【疫線故事(111)】人間四月天,我們微笑著再次上陣
    編者按:  己亥末庚子春,一場來勢洶洶的病疫由荊楚大地席捲全國,各地紛紛拉響警報,打響了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為充分展示身處疫情防控戰線的醫護工作者舍小家顧大家、救死扶傷與病魔鬥爭到底的精神,由山東省衛生健康委員會支持,大眾網·海報新聞發起「疫線故事——我的愛對你說」特別策劃,讓廣大醫務人員作為主人公,講述在湖北武漢、黃岡前方醫療隊援助期間自身的感動、感悟和感受,講述在一線工作生活期間難以忘懷的人和事,講述自己與疫魔鬥爭、在這場全國戰疫戰場上的感人瞬間。
  • 我的抗疫故事|抗疫三字經
    小編:1月30日起,錢江晚報·小時新聞發起徵集,請杭州全市中小學生一起來寫「我的抗疫故事」。消息發出後,我們收到了很多投稿。孩子們文字讓人感動,更讓人振奮。大家講述自己寒假「抗疫」生活中的所見、所聞、所感,有家人或身邊的醫生護士抗擊疫情的感人故事,有和父母的宅家趣聞,看新聞感想等,還配了精美圖片、漫畫或視頻。投稿會在「小時新聞」和大家分享,優秀作文有機會在《錢江晚報》上刊登。快加入進來吧!投稿截止2月17日,投稿方式見文末「相關推薦」。下面,來看看部分優秀徵文。
  • 抗疫故事|一家三口齊上「疫」線,每日睡眠不足5小時
    湯建春小心翼翼地走上前,為妻子和孩子的口罩裡放上一個藥包,並叮囑二人,「防疫一線,一定要保護好自己。」唐香軍是赤嶺路街道廣廈新村衛生服務站站長,湯建春在衛生服務站當藥劑師,兒子湯凱麟是長沙醫學院中醫專業大三的學生。自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爆發以來,他們一家三口齊上陣,奮戰在「疫」線,擔起了社區居民健康的守護者。
  • 「戰「疫」說理」講好中國抗疫英雄故事 展現真實立體的中國
    廣大醫護人員和人民群眾的抗疫故事,無不彰顯著忠誠、執著、樸實的英雄品格。當前及今後一段時間,我們要講好中國抗疫英雄故事,並以此來強信心、暖人心、聚民心,匯聚共克時艱的磅礴力量。 一、講好忠誠、執著、樸實的抗疫英雄故事抗「疫」一線,不缺英雄。
  • 26件作品再現抗疫感人瞬間!2020康有為文化節之抗疫畫展舉行
    26件作品齊齊亮相,再現大家齊心抗疫的場景。廣州日報佛山全媒體傳播中心負責人鄧柱峰表示,此次線下畫展是廣州日報佛山全媒體傳播中心在疫情期間舉辦的網上抗「疫」聯展的延續,將在廣佛兩地引起強烈反響。談畫展:「作品質量很高,影響力大」12月6日10時許,「2020第十七屆康有為文化節之抗疫畫展」開幕式正式舉行。開幕式上,廣州日報佛山全媒體傳播中心負責人鄧柱峰表示,之前的線上畫展在廣佛兩地引起很大的反響。
  • 「我的抗疫青春故事」奮戰「疫」線的青春警色
    青年有擔當勇當逆行者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疫」中 ,在人民最需要的關鍵時刻,全市廣大青年民輔警主動肩負起青年生力軍的職責使命,勇挑重擔,逆向而行,用責任和擔當書寫著無悔青春年華正值五四青年節即將到來之際,讓我們一起走進那些奮戰「疫」線的青春警色。01丨晝夜堅守隔離點2月10日,根據全市統一部署,長沙市公安局開福分局四方坪派出所轄區的金匯國際大酒店被指定為新冠肺炎密切接觸人員醫學觀察隔離點,當天晚上就會有第一批隔離人員入住酒店。
  • 【戰「疫」必勝】支援「抗疫」故事多
    【戰「疫」必勝】支援「抗疫」故事多 2020-08-23 21: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藍白搭檔」在「疫」線|夫婦二人約定:在一線與疫情戰鬥到底!
    今天,我們來認識一對夫妻,他們一個是醫生一個是警察,在此次抗疫工作中,他們都衝在前線。夫妻二人在不同的崗位上為戰「疫」奮鬥郭振能和黃肖嫻,夫婦二人一個從警一個從醫,正月初三開始,提前結束假期正式投入防疫崗位。
  • 「守城者」王偉:他比張文宏更早說,「共產黨員先上」
    王偉就是這樣的人。身為入滬車流量最大的高速檢查站站長,大多數人還談疫色變時,這個訥於言辭的中年民警挺身而出,帶著一群平均年齡超過50歲的「老將」,將崗位逆推3公裡,把黨旗插在車道上,為身後2000多萬上海人民守護城池。整整56天,他像一枚釘子,始終釘在崗位上。
  • 山藝歐美同學會代表參加「講述抗疫故事,堅定『四個自信』」線上...
    6月30日,歐美同學會(中國留學人員聯誼會)在北京舉行「講述抗疫故事,堅定『四個自信』」線上交流會。山東省歐美同學會在濟南設分會場,組織留學人員代表觀看了線上交流會。我校與會人員認為,交流會內容充實、形式生動,通過聆聽專家們的抗擊疫情故事,深刻感受到全國人民「團結一心、同舟共濟」的精神風貌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制度的強大力量。表示一定認真學習領會會議精神,積極引領學校廣大海歸教師們肩負起責任和義務,凝聚力量,共克時艱,以藝術之聲堅定全國人民戰「疫」必勝的信念。
  • 「疫」線統戰人(52) | 陳衛琴:甘為抗疫螺絲釘,哪裡需要去哪裡
    「疫」線統戰人(52) | 陳衛琴:甘為抗疫螺絲釘,哪裡需要去哪裡 2020-03-23 14: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在一起》還原十個真實的抗疫故事
    ,全部取材於抗疫期間的真人真事,從普通人的視角,以克制內斂、真實還原的鏡頭風格復刻了「雖熟悉但又陌生」地發生在抗疫過程中的故事。《生命的拐點》中,譚松林和柳小可夫婦,原型是金銀潭醫院的塗盛錦和曹珊夫婦,他們為了方便工作,避免傳染家人,曾在車裡住了23天;兒子救治期間,一直陪護在側,得知兒子去世後,提出捐贈遺體供醫學解剖的老母親;還有為方便工作剪去長發的女性醫護人員……  《在一起》通過一個個真實又感人的故事,謳歌了疫情期間無數普通人犧牲小我、犧牲小家、成全他人、成全大家的奉獻精神
  • 弘揚抗疫精神! 戰「疫」英雄白玉粉走進校園宣講戰疫故事
    說起英雄的故事以往只存在於影視劇與書本中10月16日戰
  • 臺鈴抗疫影片《在一起》14日全國上映 「疫」線愛情故事
    為致敬在大難面前無數個無名英雄,由臺鈴集團傾情製作的抗疫微電影《在一起》將在9月14日全網溫暖上映。該片以抗擊疫情中的真實故事為原型,講述了外賣小哥小傑在抗擊疫情中所發生的諸多故事,展現疫情面前平凡英雄的無私奉獻精神。
  • 展現一線抗疫故事,東城抗疫紀錄片入藏首博
    今天上午,抗疫專題紀錄片《我們在一起》光碟捐贈儀式在首都博物館舉行。《我們在一起》是疫情期間本市第一部全面展現各行各業一線抗疫的專題片。捐贈現場,東城區和北京電視臺共同將《我們在一起》4集紀錄片光碟捐贈給首都博物館收藏,並獲頒首博捐贈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