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值春節,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大家紛紛居家自我隔離。然而,長春市綠園區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環衛運輸處的一名壓縮車司機卻勇當疫情面前的「逆行者」,承擔起了運送醫院生活垃圾的重任。
58歲的劉世輝就是今天故事的主角。疫情之前,劉世輝的工作是每天收運綠園區內的生活垃圾。農曆大年初四,本該在家休息的劉世輝得知區裡要對轄區內醫院的生活垃圾執行「三定」收運,就放棄假期主動請纓,承擔起為吉林省疾控中心、吉林省肝膽病醫院和綠園區人民醫院收運生活垃圾的重要任務。「我自願加入抗擊疫情一線環衛工作,安全執行運送醫院生活垃圾的任務。我覺著自己心挺細的,肯定能幹好這項特殊的工作!」
抗擊疫情工作開展以來,綠園區轄區內的吉林省肝膽病醫院成為新冠狀肺炎醫療救治定點醫院,綠園區人民醫院則設有發熱門診,雖然這兩家醫院的醫療垃圾都有特殊收運渠道,但為了確保疫情期間轄區內的安全,綠園區還是決定將轄區內醫院產生的生活垃圾採用「三定」的方式收運:即「定人」每天安排專門人員收運醫院產生的生活垃圾,垃圾堆放區域嚴格進行消殺;「定車」,由指定的密封車對收集來的生活垃圾進行密封運輸至垃圾焚燒發電廠進行集中處理,每天車輛作業前後,駕駛人員要對車輛進行全面清洗和消毒;「定向」,密閉車輛由吉林省疾病控制中心出發經九六四醫院——綠園區人民醫院——吉林省肝膽病醫院——綠園區中醫院最後卸至發電廠,中間除收運垃圾外,車輛不做任何的停留。
劉世輝平時工作負責、細緻,「三定」工作正需要這樣認真心細有責任感的人。每天出車前,他都會花20多分鐘的時間全副武裝自己,測試體溫,然後穿上防護服、佩戴口罩、護目鏡和手套,攜帶消毒水。「這些一樣都不能少,所有的防護,不僅是對自己的保護,也是對周圍人的尊重和負責。」
每天7時準時出發開始工作。
在每家醫院的指定生活垃圾收運點,他都會嚴格按照規程操作,確保在垃圾裝運的過程中不散落、不遺留,垃圾裝運完畢後,劉世輝還會將垃圾堆放處進行消毒處理,處理完畢後,再馬不停蹄地奔赴一下一家醫院。
每天10點前,劉世輝會把這些垃圾送往垃圾焚燒發電廠,那裡有專人對這些垃圾進行處理後焚燒,之後,劉世輝則回到環衛運輸處對車輛進行清洗和消毒,認真填寫車輛消殺記錄,最後才是對自己的清潔和消毒。
疫情面前,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顧慮,有諸多的牽掛和不舍,樸實的劉世輝不怎麼會表達自己,他說自己只是這支默默奉獻的環衛隊伍中的普通一員,雖然自己不是共產黨員,但春城就是他的家,家有困難了,他就要迎難而上。
長春晚報記者 王娜
編輯 三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