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智齒,有兩個經久不衰的話題,一個是智齒只有聰明的人才長,一個是拔了智齒臉會變小。
所以,拔掉智齒會變蠢嗎?
拔完智齒臉真的變小嗎?
要解答這兩個問題,首先我們得搞清楚智齒是怎麼長出來的。
智齒其實是有點類似闌尾,算是人類進化過程中被忘掉了歷史遺留問題。古代人類的頜骨比現代人類的要大得多,無論是頰舌面還是近遠中面都更長,可以容納更多的牙齒。後來呢,我們的食物也越來越精細,頜骨缺少充分的咀嚼刺激也慢慢退化變小。結果牙還是那麼多的牙,窄小的頜骨無法承受過多的牙齒,可骨頭已經不是過去那麼大的骨頭了。這一縮小,長在最後面的智齒就沒有生長空間啦。
所以,儘管智齒聽起來顯得很重要——比「門牙」「犬牙」「後槽牙」好聽一些——但它和智力發育沒有任何的關係,更多時候是搗蛋鬼一般的存在。長智齒的我們其實就是進化不完全的形態,長了不會變聰明,拔了也不會變蠢。
那麼接下來就是要驗證拔智齒會不會臉變小?我們都知道很多明星,比如說大冪冪就曾經都稱其拔掉智齒後臉變小了,並不是因為整容。
智齒都是長在牙槽骨上面的,通俗易懂的形容,拔掉智齒就像是在骨頭裡面挖了個洞,而骨頭的外形都沒有變,所以臉還只能是原來的臉,當然不會突然變小啦,至於明星臉變小的原因,你就可以盡情想像了。
所以,可以像我一樣理智好嗎?我臉大我驕傲。
那麼還有一個大家非常關注的問題,那就是智齒一定要拔嗎?
如果智齒正位萌出,完全在正常咬合位置上且能行使功能,就還算「健康」。但它存在的前提是自己能夠充分清潔到智齒的每一個牙面,保持它的牙體完整和牙周清潔。
但是一般來說,大部分的智齒都很頑皮,更多是臥倒,或者頂到前面的大牙之類的。放任下去就有引起冠周炎、蛀牙口臭,甚至會影響周邊牙齒,或引起更嚴重的疾病。而且由於位於口腔最裡面的位置,很少有人能真正充分清潔智齒,所以有些醫師提出「預防性拔除智齒」的概念。
雖然你一廂情願的認為智齒發炎了忍一忍就過了,但它也不一定給你機會,該疼哭還是會疼哭。
1、導致旁邊的第二磨牙齲壞甚至影響其牙髓健康狀態;
2、形成牙周袋藏納食物,反覆發炎,甚至發生由智齒冠周炎擴散到間隙的感染;
3、無法正常實施咬合功能甚至影響正常咬合功能;
4、牙列擁擠,這種影響會持續終身,導致正畸後的牙齒重新回到不整齊的狀態;
5、形成含牙囊腫,危及健康。
所以,出現以下情況,可以考慮去拔掉這搗蛋的智齒啦。
智齒齲齒
如果智齒發生了蛀牙,儘管咬合面不深的蛀牙可以補,但由於智齒功能的可有可無,可以選擇拔除;鄰接面蛀牙效果不一定良好,也建議拔掉。若需要根管治療,更建議直接拔除。
影響鄰牙造成其病變
這類患者通常沒有明顯感覺,因為第二磨牙的病變時緩慢發展的,但如果拍攝根尖片或曲面斷層片則可清晰看到由於智齒萌出位置異常,頂著第二磨牙造成食物嵌塞,由於清潔不易,第二磨牙開始慢慢齲壞甚至牙根吸收,嚴重時甚至會影響牙神經的狀態引發不適或疼痛。
冠周炎症
智齒的萌出位置不足常常會導致牙齦覆蓋在其遠端等方位,食物嵌塞或生長性原因都會導致牙齦的紅腫疼痛,甚至感染導致膿腫。為避免更嚴重的全身性感染,建議在炎症消退後儘快拔除。
智齒不易清潔
這就是前面提到的「預防性拔除」。由於萌出空間不足,智齒通常位置不正,又因為是最後一顆牙齒,所以常造成清潔牙齒的困難,容易發生蛀牙。
無對頜牙
如果智齒對面沒有相對應的用以咬合的智齒的話,會不斷生長,過度萌出並伸長,進而影響咬合。
阻生型智齒
若萌出位置歪斜,嚴重影響鄰牙健康或智齒本身健康導致炎症,則需要需要儘快拔除。
作為病源引起其他病變
智齒無法正常萌出可能會引發牙源性囊腫,甚至形成惡性病變,為預防此類疾病則需要拔除。
正畸前準備
智齒會對全牙列施加擠壓性的影響,為保證正畸治療的效果,通常要拔除智齒。
出現以上情況,應根據正規口腔醫院和牙醫的專業判斷下,綜合考慮是否需要拔除智齒,如果存在確實怕痛的人,可以在醫院進行口腔局部麻醉,現在稍微好一點的醫院都會微創拔牙的,如果你的智齒拔除難度比較大,那一定要找資深有經驗的醫生喲!比如說我們雅貝康,小編就只能幫我這裡了~
本文部分內容來自網絡,僅用於分享。
點擊「閱讀原文」,了解本月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