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峽導報(記者 薛洋 @臺海大師兄)中天新聞臺是否會關臺?這兩天成為島內街談巷議的熱門話題。臺灣「通訊傳播委員」(NCC)舉行聽證會,而出席的鑑定人說法幾乎一面倒,對中天新聞臺持續發放執照相當不利。在民進黨當局的持續「綠化」下,NCC儼然淪為打擊異己的「東廠」,如果這次換照不予核准,已創辦26年的中天新聞臺將在年底關臺。
由港商創辦,幾度易手
中天新聞臺,是旺旺中時媒體集團中天電視旗下的新聞頻道,老闆是前臺灣首富、旺旺集團董事長蔡衍明。不過在創臺之初,中天新聞臺的背景完全不是這樣。
中天新聞臺的前身為「傳訊電視」中天頻道。1994年,港商于品海創辦傳訊電視,總部設在香港柴灣。同年10月,于品海推出兩個中文資訊頻道,其中CTN中天頻道即為今日的中天新聞臺,該臺網羅《中國時報》以及「老三臺」(中視、華視、臺視)等各媒體新聞工作者,陣容相當強大。
于品海
1995年,中天頻道憑藉日本阪神大地震以及李登輝「出訪」中東兩件大事打響知名度。尤其是阪神大地震,由於發生在凌晨,老三臺均無快速反應,中天頻道搶得頭籌,24小時跟進報導震災消息,在業界和觀眾中間獲得好評。
臺灣開放戒嚴後,各類媒體紛紛湧現,加劇了同行之間的競爭,很多陷入生存危機。1996年4月不堪虧損,于品海將中天頻道經營權賣給和信辜家。2000年1月,「中天頻道」正式更名「中天新聞臺」,當年年底辜家又將經營權賣給象山集團。兩年後,象山集團無力經營,改由《中國時報》集團入主,2005年定頻在臺灣有線電視第52頻道。
綠營上臺,中天日子不好過
2008年11月,在大陸深耕的臺商蔡衍明買下《中國時報》集團以及旗下被稱作「三中」(中時、中視、中天)的媒體事業,並成立旺旺中時媒體集團。
由於蔡衍明的大陸臺商背景,綠營千方百計將旺中集團「抹紅」。2012年,「臺獨」學生甚至組織「反媒體壟斷聯盟」,把矛頭指向旺中集團以及旗下媒體,中天更被推上風口浪尖。
蔡衍明
在2014年的春天,臺灣爆發反服貿運動。除了「服貿」之外,島內憤青還將中天新聞臺視為眼中釘,有人甚至在其SNG採訪車貼上小字報;中天記者在直播連線時,也經常受到示威者的辱罵、幹擾。反服貿運動即將落幕時,學生團體還鼓動示威者「散步」前往臺北市內湖,包圍中天電視臺所在的時報廣場大樓。
2016年,民進黨當局上臺後,中天新聞臺的日子更不好過,動輒遭到投訴、罰款。2019年3月,中天新聞臺的一則報導,因稱臺灣黑熊是「兇猛又具攻擊性」而大熊貓「可愛、療愈」,被指責是「貶臺灣捧大陸」,相關報導最後被迫下架。
從2019年至2020年,中天新聞臺因「節目內容不當」遭NCC開罰,累積罰款約千萬元新臺幣,居臺灣所有新聞臺之冠。
三大原因,中天關定了?
臺灣電視媒體生存環境惡劣,尤其是像中天這種被貼上「親中」標籤的電視臺。旺中集團的一位同行曾告訴大師兄,辦電視臺很燒錢,要不是老闆口袋深,真的很難撐下去。蔡衍明有錢,維持一個媒體集團運營難度不大,現在的問題是,民進黨當局想用行政手段強行讓中天新聞臺關臺。
綠營為何跟中天過不去,主要原因大概三個,第一,中天新聞臺被歸為「紅媒」,關掉中天可以向「基本教義派」交心;第二、中天被視為2018年—2019年韓流興起的幕後推手,最終讓民進黨丟掉已掌權20餘年高雄市;第三、和臺「行政院長」蘇貞昌的私仇。蘇2018年選新北市長時,被中天質疑政治操守,蘇懷恨在心。
民進黨當年是打著「爭取百分之百自由」的旗號尋求民眾支持的,如今上臺了卻赤裸裸的打壓中天、打壓言論自由,連很多綠營政治人物都不認同,紛紛表態「執政者要有包容不同聲音的雅量」。
雖然島內主流民意支持中天新聞臺能順利換照,但前景似乎並不樂觀,先是臺「行政院」之前曾表態稱「執照不是世襲」,再是聽證會上的鑑定人也是一面倒的批判中天。
蔡英文當局會不會仗著自己聲望居高不下,強行將中天新聞臺關掉,完全有這種可能。畢竟在當下的臺灣,民進黨只要想幹,幾乎沒有幹不了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