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的神片那麼多,我獨愛《燃情歲月》

2020-11-19 迷影人生

1994年是世界電影史的奇蹟,在這一年中產生了諸多的偉大電影,如《肖申克的救贖》、《阿甘正傳》、《這個殺手不太冷》、《燃情歲月》、《低俗小說》、《霸王別姬》等等。

而在這些經典電影之中最能撥動我心弦的,不是當年的奧斯卡之作《阿甘正傳》,也不是那部在多年以後高居無數影單榜首的《肖申克的救贖》,而是那部看似不起眼的西部傳奇《燃情歲月》。

這部電影當年雖然在第67屆奧斯卡上僅僅只是獲得了一個最佳攝影的獎項,但是多年以後憑藉著自身富有深意的劇情和人文主義關懷,它不斷引起評論界的廣泛熱議,也逐漸形成近乎兩極的評價。

讚揚是它的人,說這部電影表面上是一部帶有濃厚羅曼蒂克色彩,同時又多愁善感的悽美愛情電影,實際上卻以小見大,透過一個白人家庭和印第安智者的眼光,審視了美國近乎一個世紀的歷史,是不可多得的佳作。

厭惡這部電影的人則說,電影的故事情節俗套而沒有新意,人物感情脫離現實,整部電影雜糅而又做作。

特別是電影當初在美國上映時的遭遇,實在是令人痛惜。

不僅各大媒體和評論家給了這部充滿浪漫和人文主義情懷的影片以較低的評價,而且就連很多普通觀眾都覺得這部電影的人物感情發展過於俗套和虛偽。

糟糕的評論導致這部電影即使後來獲得奧斯卡的最佳攝影,也無法改變商業收益較低的現實。

但多年以後,當我首次看到這部電影,便深深為電影中三兄弟間的深情厚誼,以及共同愛上一個女人兄弟的痛苦與無奈所吸引,一直沉浸在電影中那個神秘而自由的世界無法自拔。

兄弟、父子、戀人三種關係間此起彼伏、糾葛不斷的感情線索,美的無話可說的構圖以及動人的音樂共同成就了這段盪氣迴腸的西部歲月。

最值得一提的是,導演在敘事技巧和構圖創意上的前瞻性,使電影的結構構圖和敘事技巧即便是放在現在也絲毫不會顯得落伍。

電影中的每一幅圖景都好似一幅可凝固的油畫,帶著一種被自由和狂野浸染了的洛可可風格。

而影片高潮處所運用的平行蒙太奇手法,則毫無違和感的將三條情節線完整清晰的展示在同一組鏡頭畫面之中,最難能可貴的是這一做法將導演所要表達的愛情、親情、仇恨、嫉妒、悲傷等多種情感在同一刻全都如烈火般燃燒並升華在觀眾面前。

作為影片第一男主的崔思汀,他在親情、愛情、理性、自由中的掙扎,一方面展現出一個男孩的勇敢、執著與憂鬱。另一方面也帶給我們以心靈深處的觸動和震撼。

從電影一開始他躍馬馳騁出現在眾人目前,並向蘇珊投來充滿深情的目光。觀眾就可以清楚的感受到這個人物身上放蕩不羈卻又充滿真情的一面。

同時從他幼年與熊的意外遭遇,以及後來失去弟弟之後的內心抉擇,我們又能體會到這個人物保持自我、追逐心靈自由的堅決。

什麼是生命所不能承受之重?

在崔思汀因為受不了靈魂深處的煎熬而選擇出走以後,你就能看到這種靈魂所不能承受的重量有著怎樣的威力。

很多人看到崔思汀出走這一片段的時候,會無法理解弟弟的死亡為什麼會造成他如此之大的改變。

或許可以這樣來看,在崔思汀的一生至始至終存在著兩個面,一個是努力在親情與愛情中維繫著愛意並且甘於生活的人,而另一個則是他內心深處所追求的自由和野性。

摯愛的弟弟在自己眼前痛苦的死去,哥哥因為嫉妒與他反目成仇,蘇珊更是用自殺來成就自己對他未果的愛情,父親對他長久的等待等來的是蒼老和癱瘓……就其一生的遭遇而言,崔思汀身上背負著太多的羈絆與不幸,正是這些悲劇因素一次又一次衝擊著他努力在維繫的那個甘於生活的形象,讓他一次又一次的無法平息自己的內心,最終完全聽從於野性的呼喚。

正如片中的印第安智者「一刀」所形容和描述的那樣,崔思汀的心中一直住著一頭熊,當他自我放逐時,是因為這頭熊在他的心中咆哮……

結尾,已然是耄耋之年的「一刀」為崔思汀充滿傳奇色彩卻又平凡的一生做了總結:

「疼愛他的人均英年早逝,他是石頭,他和他們對衝,不管他多希望去保護他們。他死於1963年9月,秋天,月圓之時,他最後露面的地方是在北方,那兒仍有許多待捕獵的動物。他的墓並沒有記號,但沒有關係,反正他常活在邊緣之地,在今生和來世之間。」

影片中的崔思汀讓我憶起了毛姆在《月亮與六便士》中所刻畫的那個寧願放棄看似光鮮亮麗的富庶生活,甘於在太平洋小島作畫終老的畫家。

書中那段關於孤獨的註解又何嘗不是崔思汀的真實寫照呢?

「我們每個人生在世界上都是孤獨的。每個人都被囚禁在一座鐵塔裡,只能靠一些符號同別人傳達自己的思想;而這些符號並沒有共同的價值,因此它們的意義是模糊的、不確定的。

我們非常可憐地想把自己心中的財富傳送給別人,但是他們卻沒有接受這些財富的能力。因此我們只能孤獨的行走,儘管身體相互依傍卻並不在一起,既不了解別的人也不能為別人所了解……」

除了刻畫細膩而生動的崔思汀,影片對其他人物的刻畫也都帶著深深的同情。「今天帶給你快樂的源泉,或許明天就會成為造成你痛苦的根源。」

正像泰戈爾曾經在自己的詩集中所寫的那樣,電影中的三兄弟、蘇珊和老父親,他們動人的悲情故事都是發自於彼此之間深厚而真摯的愛意。

在歲月的衝刷和積澱下,那跨越戰爭、家庭。年代的抗爭與吶喊漸漸消退,留下的只是時間磨平了一切的痕跡。最讓人潸然淚下的,是在不斷遭遇不幸所帶來的痛苦折磨之後,一眾人物在故事結尾,在命運捉弄之後的變化與重生。

山繆爾作為年齡最小的弟弟,從小深受兩個哥哥的喜愛。溫文爾雅、書生意氣的他使得蘇珊在一開始就深深愛上了他。

書生意氣、充滿血性的他即便擁有了摯愛的妻子以及一個感情深厚的家庭仍然在電影開始不久,帶著保衛祖國的志向奔赴戰場,並使得兩個哥哥不得不為了照看他而隨同前往。

他的執意註定了他在電影中悲劇性的結尾。可以說山繆爾的死亡成為了整個故事真正開始的導火索,被為家庭後來的悲劇和分散做下了鋪墊。如果山繆爾沒有執意參戰,或許他的未婚妻、父親和兩個哥哥就不會發生那麼多的不幸和分隔。

蘇珊的溫柔、動容和美麗使得她在電影中一出場就成為了三兄弟的心中所屬。但她真正所深愛的,不是她的未婚夫山繆爾,也不是深愛著她的大哥阿爾弗雷德,而是那個放蕩不羈的崔斯汀。

崔思汀的突然離去和決絕,讓蘇珊最終放棄自己得出的誓言和期盼,最終選擇了阿爾弗雷德。可是在看到崔斯汀歸來並且有了妻兒、愛情和幸福的那一刻,她從心底裡生發出一種愛而不得的悲傷和缺憾。

複雜而又糾結的心情讓蘇珊以至於在崔斯汀的妻子意外死亡後,選擇了自殺來結束自己悲劇一般的人生。

很多觀眾在看完電影以後,常常發出她的到來就是一個錯誤的結論,然而在我看來,錯的並不是她,而是令人難以預料的命運和時代變遷。

崔思汀在弟弟死後的歸來又離去,是電影中的第二個轉折點。

拋下已然許身於他的蘇珊,獨自去遠方追尋心中的渴望,蘇珊既驚訝於他的離去,同時又對他所承受的痛苦和折磨充滿了同情。幾年的時光,物是人非事事休這一名句用在崔思汀身上絲毫不為過。

電影最感人至深的一段劇情就在崔思汀歸來並推開門的那一刻展開。

曾經縱橫疆場的老父親白髮蒼蒼,患了痛風。面對自己最得意的兒子,此刻的他卻說不出一句話,但他在胸前掛著的小黑板上寫下了世間最溫暖的詞句「AM HAPPY」。父子情深說的一點兒也不為過。

阿爾弗雷德在千鈞一髮時的開槍是這部電影給我帶來的最大震撼,甚至超過電影中崔思汀的數次變化。作為大哥的阿爾弗雷德為了山繆爾的死,為了蘇珊在電影之中,一直與崔思汀,甚至是自己的父親鬧得不可開交。

可這並不能使他改變自己對崔思汀和父親深深的親情紐帶。

當他開出槍的那一刻,他向弟弟和父親最終證明了自己的心意——他仍然愛著弟弟,也仍然愛著自己的父親。

同樣,他也深深愛著那個心中一直求而不得,並最終選擇離去的妻子蘇珊,愛讓他在電影之中一直充滿執念,也是愛最終讓他真正懂得了放下。

儘管故事劇情上顯得俗套而又狹小,並且對兩個母親、蘇珊以及伊莉莎白在故事中的表現顯得侷促而輕率,但本片依舊不失為一部經典之作,它仍然能夠激起你內心深處那洶湧不斷的渴望。

最後,我想,用毛姆在《月亮與六便士》中的一句名句來作為這篇文章的結尾,會比較恰當。

「我總覺得大多數人這樣度過一生好像欠缺點什麼。我承認這種生活的社會價值,我也看到了它的井然有序的幸福,但是我的血液裡卻有一種強烈的願望,渴望一種更狂放不羈的旅途。我的心渴望一種更加驚險的生活。」

相信如果你看過這部電影,那麼電影中那湛藍的天空、流淌的小溪、蔥鬱的山脈以及蒼茫大地上席捲而過的駿馬,伴隨著洞簫和陣陣微風或許在某個不知名的夜晚,也能夠激起你對自由和曠野的渴望。

相關焦點

  • 1994年的神片那麼多,我獨愛《燃情歲月》
    1994年是世界電影史的奇蹟,在這一年中產生了諸多的偉大電影,如《肖申克的救贖》、《阿甘正傳》、《這個殺手不太冷》、《燃情歲月》、《低俗小說》、《霸王別姬》等等。而在這些經典電影之中最能撥動我心弦的,不是當年的奧斯卡之作《阿甘正傳》,也不是那部在多年以後高居無數影單榜首的《肖申克的救贖》,而是那部看似不起眼的西部傳奇《燃情歲月》。
  • 燃情歲月,青春已在遠處
    《燃情歲月》是由愛德華·茲威克執導,安東尼·霍普金斯、布拉德·皮特等主演的經典影片。該片於1994年12月23日美國上映,講述遼闊的西部草原,一位父親和他的三個兒子的溫情故事。該片中音樂與影片主題始終融合一體。整部影片的基調是悽美悲壯的,《燃情歲月》的音樂製作緊緊抓住悽關悲壯的主題,體現了憂鬱悽涼的風格,使該片表現出了獨特的張力。
  • 美國電影《燃情歲月(1994)》高清中字
    以下文章來自:doremi微號 (微信號:gh_e2de305bfe0a)美國電影《燃情歲月(1994)》高清中字
  • 詹姆斯霍納:《燃情歲月》虐哭布拉德皮特,世上再無《我心永恆》
    ,為《燃情歲月》、《鐵達尼號》、《勇敢的心》、《阿凡達》《啟示錄》《美麗心靈》等片配樂;創作的《燃情歲月》配樂曾虐哭布拉德·皮特;為《鐵達尼號》配樂以及創作的《我心永恆》,曾創造了電影配樂銷量及獎項之王。
  • 電影 《燃情歲月》
    片名:燃情歲月(Legends of the Fall)(1994)國家/地區:美國語言:英語類型:劇情/愛情導演:愛德華·茲威克>主演:布拉德·皮特/安東尼·霍普金斯/艾丹·奎因《燃情歲月》,又譯《秋日傳奇》,是愛德華·茲威克執導的一部電影,由安東尼·霍普金斯、布拉德·皮特主演,於1994年12月23日在美國上映。
  • 東南大學的影音時光-電影《燃情歲月》
    皮特的這部:《燃情歲月》。時光如夢一轉眼,到南京已經20多年了。從94年進入東南大學開始,太多的回憶,都留在了時光的穿梭機中。校園中央大道的法桐,依舊在秋天的風中,絮毛紛飛。旁邊雞鳴寺的櫻花依舊在春光裡,絢爛地綻放。
  • 音樂點燃秋日時光:《燃情歲月》
    燃情歲月(1994) Legends of the Fall 愛德華·茲威克主演: 布拉德·皮特 / 安東尼·霍普金斯 / 艾丹·奎因 / 朱莉婭·奧蒙德 / 亨利·託馬斯 類型: 劇情 / 愛情 / 戰爭 / 西部上映日期: 1994
  • 燃情歲月——一生必看的一部電影
    電影名:燃情歲月評分:××年份:1994國家/地區:美國>類型:愛情、戰爭1994年,電影史上最偉大的年份,誕生了無數經典電影。然而,在群星璀璨的1994年,《燃情歲月》依舊是那麼的耀眼。該影片以一刀之口講述了一家人幾十年的故事。
  • 野蠻的率真與怯懦的理由:電影《燃情歲月》
    野蠻的率真與怯懦的理由:電影《燃情歲月》(觀看影片可點擊底部「閱讀原文
  • 1994年,電影史上最好的一年
    最近和朋友聊起電影,說到很多經典的片子都是1994年前後拍的。於是我就搜了一下,發現很多美國電影網站上早就有專家寫文章講到這個神奇的現象,有人把1994年稱為電影史上最好的一年,也有人認為是1995年。
  • 1994年,老天說想多看些電影,於是就有了這些偉大的影片
    《阿甘正傳》和《肖申克的救贖》應該不用多說,都可以算是歷史上最出色的電影之一。《低俗小說》則是昆汀•塔倫蒂諾最好的作品,影片使用的環形結構敘事形式新穎且別具一格,也給之後導演在敘事結構上帶了新的啟發。再來看看1994年第67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提名名單:《烈日灼人》、《暴雨將至》、《飲食男女》、《絕代妖姬
  • 1994年,還真是個神奇的年份,竟然出了這麼多神作
    《肖申克的救贖》上映日期: 1994-09-10很棒的一部電影,一部完全不需要女主女配的電影。有時候想想,我們國產片為什麼走不出國門,我覺得廣電也有一定責任,這不許拍那不許拍,就比如這類型的電影,很喜歡這類型的越獄題材,還有美劇的越獄,我看的第一部美劇,真的好好看。我們國家的電影或電視劇,基本沒有關於這種類型的題材。
  • 1994年,還真是個神奇的年份,竟然出了這麼多神作!
    《肖申克的救贖》 上映日期: 1994-09-10 很棒的一部電影,一部完全不需要女主女配的電影。有時候想想,我們國產片為什麼走不出國門,我覺得廣電也有一定責任,這不許拍那不許拍,就比如這類型的電影,很喜歡這類型的越獄題材,還有美劇的越獄,我看的第一部美劇,真的好好看。
  • 那些來自1994年的經典電影
    《阿甘正傳》和《肖申克的救贖》應該不用多說,都可以算是歷史上最出色的電影之一。《低俗小說》則是昆汀•塔倫蒂諾最好的作品,影片使用的環形結構敘事形式新穎且別出一格,也給之後導演在敘事結構上帶了新的啟發。再來看看1994年第67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提名名單:《烈日灼人》、《暴雨將至》、《飲食男女》、《絕代妖姬》、《草莓和巧克力
  • 神奇的1994電影年
    1994,這一年誕生了無數經典電影!好多人還在為《肖申克救贖》沒拿到當年的奧斯卡獎而嘆息!巧合的是1995年是世界電影100周年,很多人都猜測也許是導演們都想在百周年拿獎。無論如何,導演們用心織夢的電影都是藝術!這一年,是藝術的井噴。作為資深影迷,你還記得當年的那些經典影片嗎?我們不妨一起回顧下,看看是否還有你錯過的那些經典。
  • 為什麼1994年出現那麼多好電影?電影人難得的饕餮盛宴
    有人說1995年是世界電影100周年吧,很多導演想在95年拿獎。所以無數電影天才在這一年誕生了他們偉大的作品:無可厚非,在那一年對於喜愛電影的人,那一年帶給大家都是難得的饕餮盛宴,那麼我們今天就簡單的盤點下那一年的輝煌:馬其頓的曼徹夫斯基《暴雨將至》《暴雨將至》是由馬其頓、法國、英國聯合製片的113分鐘戰爭影片。
  • 刺激1994
    一個奧斯卡當然不足以評判一部電影的歷史地位,電影的魅力本身就在於個性化的感受,阿甘討巧的題材優勢在一幫年近古稀的評委那裡的確要更討巧,但又能怎麼辦呢,誰讓《阿甘》是那麼一盒多彩的巧克力呢,它讓人心情愉快,遠離塵囂,一個不夠智慧的人永遠要比充滿智慧的人更加無所畏懼,從阿甘的角度回望垮掉的一代,和那些年的瘋狂實在是太聰明不過的做法。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不曾有慮,仍可一得。
  • 【經典】電影《燃情歲月》音樂
  • 典藏佳片 1994年,好萊塢「佳片年」神奇在何處?
    如果把電影比作一個姑娘,那麼1994年,一定是她的18歲。一晃20年過去,在遇見、追求、追隨她的人中,這一年的風華,這一年的記憶,美好的無可替代。  但就近20-30年影史來看,1994年的神奇之處並不會因為專業評論的不認可而黯淡。這一年出品了劃時代的動畫片《獅子王》,經典的動作片《生死時速》和《真實的謊言》、經典的政治驚險片《燃眉追擊》,金·凱瑞喜劇三連發《變相怪傑》、《阿呆與阿瓜》、《神探飛機頭》;Cult神作《瘋狂店員》,另外還有《天生殺人狂》、《艾德·伍德》、《夜訪吸血鬼》、《燃情歲月》等一系列各種風格的佳片出現。
  • 上帝愛電影之1994
    回顧1994年,你會發現一件奇怪的事情。許多被人們喻為經典甚至是畢生摯愛的電影,都在這一年呈井噴似的大量湧現,而且不論商業片、文藝片、勵志片還是喜劇片、驚悚片、無釐頭....可謂佳片雲集,天才扎堆。 或許那一年上帝也想看電影了! 所以,1994年---原本普通的一個年份,被賦予了經典的力量。下面就讓我們來檢閱一下,1994年地球上究竟誕生了哪些經典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