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饅頭姐,是名媒體從業者,對心理學很感興趣,於是便考了證,想多寫寫,多聊聊,多聽聽。額,自我介紹有點糙,但還是很歡迎來撩,一起聊。微信:Woshimantoujie
1
微博有個熱搜,,點進去一看,是8月1日晚,郎朗和妻子吉娜愛麗絲現身機場,吉娜愛麗絲拿著大包小包,還拎著行李箱,而同行的郎朗則兩手插兜,什麼也沒拿。
隨後,此事引發了熱議。主要聲音是批評郎朗不夠紳士,太不心疼老婆了。
有人覺得,從這個細節就能判斷他不是那麼愛老婆,甚至有人覺得這樣的婚姻長不了。
還有人諷刺他懷孕了麼?
果然彈鋼琴的手幹不了粗活,可他老婆不也是彈鋼琴的嗎?他的手是上了保險嗎?真是太飄了!
很快,郎朗也發微博做出了回應:我以後得多幫我老婆提些行李。
然而,網友並不買帳。
有人表示,男人就應該多幹點事。
有人表示,太沒誠意,什麼叫做幫,就應該你拿,再說了,行李又不是沒有你的,而
且,什麼叫做「多」,你根本就沒拿。
還有人覺得,郎朗結婚時說得天花爛墜,怎麼愛妻子什麼的,如今看來男人的嘴騙人的鬼,根本就是光說不做的大男子主義。
眼見著熱搜出來,有人也就此事做了調查:你怎麼看郎朗沒幫老婆拿行李一事?
寫稿時有95.5萬人參與討論,其中,42.1萬人覺得男方不夠紳士,取得了壓倒性勝利。剩餘的有20萬人表示,這取決於夫妻相處的方式,23.3萬人覺得,夫妻倆的事與旁人無關。
看到這兒,我腦子裡突然冒出個想法:如果拍到的是郎朗背著大包小包和行李箱,而妻子則兩手空空,大家的反應又會是什麼樣子呢?
一種情況是,這事兒可能就不是新聞了,因為在很多人看來,丈夫就應該體貼,就應該拿著行李嘛,理所應當,又有什麼可說的?
一種情況是,郎朗可能會被當做模範丈夫。你看,彈鋼琴的手也能為了妻子扛行李,和當初結婚時說的一樣一樣的,說到做到,真是個好男人啊。你看,什麼都自己扛著,捨不得老婆辛苦一丟丟,還保護老婆彈鋼琴的手,嫁給他的女人真是幸福啊。
夫妻同行,丈夫拿不拿行李,事情的走向完全不同,對丈夫的評價,對這段婚姻的猜測,走向了兩個極端。
我覺得這事兒還挺有意思的,評論背後的心理很值得玩味。
2
這件事爭議的一個重點是,丈夫必須是拿行李那個人,不管行李中有沒有自己的。因為這既是紳士風度的表現,更是一個丈夫應盡的職責。
當然,拿不拿行李這件事還可以替換成拎包、擰瓶蓋、開車門等等各種男性有可能在體力上佔優勢的行為。
先說紳士風度這件事。
我查了下,未必完全準確,但可以參考。紳士風度是西方國家公眾,特別是英國男性公眾所崇尚的基本禮儀規範,而且有具體的做法指導。這種文化是基於,在英國,女性接受男性的尊重和保護,是天經地義的禮儀傳統。據說,英國內政部還曾經向男子發出「十誡公告」。
這些資料裡,有一個關鍵詞是「女性接受男性的保護」,我猜想,大概率是基於男性天然的身體和力量優勢,以及男性佔有更多的資源和權力。如今,資源配置在朝著平衡的方向發展,女性的工作機會、收入、社會地位等也在提升。
至於體力方面,除了天然的力量懸殊外,講真,一些男性的身體素質還真未必有女性好。尤其中國男人的身材,真的是一言難盡啊。前些年熱議的中國男人配不上中國女人,我個人覺得,這很大一部分的依據是男女外形的管理差異。經常能見到女人身材棒棒,至少沒有很多贅肉,衣著得體,但是,男人大腹便便,油油膩膩,還光膀子。。。這畫面,太不和諧了。。。
目測郎朗妻子應該屬於那種經常健身的人,力量訓練應該也不錯。真要比起力氣,不定誰能贏呢。
那麼,是否女人接受男人的保護是否真的是「天經地義」的呢?這一點也是值得商榷的。畢竟,這不是唯一的好的標準,也不是必須要做的要求。可以做,也可以不做。做了,可能會被表揚超有紳士風度。不做,可能只是不符合一部分人對於兩性相處的要求而已。
此外,未必所有的女人都希望被男人幫助吧。有些女性很獨立,堅持自己的事自己做,甚至還熱衷於幫男人去做,可能是喜歡,可能是習慣,也可能是擅長,總之,她們不需要,她們可以自己搞定。
再說這是否是一個丈夫必須盡的義務呢?
雖然不知道評論裡有多少是女性多少是男性,但之前有過統計,微博的用戶絕大部分是女性,所以女性還是會佔比挺好的。從這一點來看,可以反映出這是很多女性對另一半的期待和要求。她們希望伴侶能夠體貼,溫柔,能夠盡其所能為自己承擔一些。
每個人都會對另一半有很多期待,而這背後對應的則是自己的內心需求。相同的期待背後,可能對應著不同的需求。
有的人可能是照著父親來找丈夫,父親就是溫柔體貼,所以,丈夫也需要滿足這個需求。有的人可能接收到的理念就是男人應該照顧女人,這是理所應當的。還有的人則可能是希望通過這樣的行為讓自己感到被重視、被寵愛。
但是,這些期待是否一定會被滿足呢?
如果對方恰好和你的理念相投,也覺得做這些是自己分內之事,自然沒問題。可是,也會有人覺得,大家都是獨立的個體,每個人都應該為自己的事情負責。
見過小情侶逛街,一個女孩見別人的男友為女友拎包,她也要求自己男票照做,遭到了拒絕,兩個人大吵一架。男孩很茫然,說以前都是各拿各的,今天這是怎麼了?而且,當初男孩看上女孩也是因為她獨立自主,雙方相處很舒服。
每對伴侶都有自己的相處模式,沒必要用別人的相處來要求自己的伴侶,也無需把男人該做什么女人該做什麼規定成一個模板。
因為本身就沒有誰對誰錯,也沒有哪種好哪種壞,關鍵在於,雙方能夠達成一致,彼此感到舒服。
3
這件事還引發了另一種討論,就是透過不拿行李這個細節,很多人判斷郎朗不夠愛妻子,對妻子不好,婚姻不會長久。
這個讓我想起了有一段時間特別流行的一類標題:什麼什麼決定了什麼什麼;一個人愛不愛你,怎麼怎麼樣就知道了;婚姻幸不幸福,看這件事就知道了……大意就是,一個細節決定一段婚姻,一件事決定一個人,如果做不到,就是不好、不愛、不長久。
毫無疑問的是,如此以偏概全做出的絕對性的判斷是不能信的,也是沒有根據的。而且,即便有一定的因果關係,往往也只是通過某個人的某件事來作為論據,只能說明彼時彼刻彼件事是那樣的,不具有普遍性。
但是,就是這樣的文章就是有人願意看,願意討論:對對對,就是這樣的!對對對,太準了!簡直火得一塌糊塗。
大家不知道這種結論不靠譜嗎?我想大概率都是知道的,但為什麼還會願意相信呢呢?因為直接拿一個標準來判斷,簡單粗暴不用動腦,藉此給自己一個早就想要的答案,心裡也就舒坦了。至於是否要離開那個人,斷了那段關係,另說。
當然,不可否認的是,毀掉婚姻的很多時候未必一定是出軌、家暴等這些大事件,更多的就是一件兩件三四件的芝麻小事堆積而成。但,一定是積少成多促成的,而非簡單的一個行為、一件事就決定一段婚姻的生死。
但是,確實有很多人會在很多小事上糾纏不清,把一件事上升到愛不愛。不給妻子拎行李就是不愛了,不給老公面子就是不愛了,電話沒有及時接就是不在乎了,沒給婆婆好臉色就是不尊重老公了……不能做到就事論事,是很多爭吵沒完沒了的重要原因。
人都有多面性,世界也是多元化的,我們需要更加多元的視角來看待彼此,看待關係,這是給對方的寬容和尊重,也是給自己的解放和釋懷。放下許多所謂的應該和標準,才能感受真實的關係,收穫屬於獨家的幸福。你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