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彬
玄彬與孔劉、姜東元、蘇志燮一起被稱為「韓國四大公共財產」。
觀劇有感
題材與創意:創意起點很高,韓國人的腦洞真是大,穿越到彼此的身體中,卻保留自己的意識和回憶,如《秘密森林》;穿越古今,人鬼相戀,和外星人相戀,如《鬼怪》、《來自星星的你》;穿越進漫畫,寫活角色,和真人戀愛,如《W兩個世界》;這次,則是穿越到電腦遊戲中,置身真實的場景,玩虛擬的遊戲...
定位: 稱此劇為科幻懸疑劇比起奇幻劇更為貼切。
編劇的野心:此韓劇還綜合運用了戀愛、推理、懸疑、商戰等多種元素,吸引到方方面面的觀眾,不僅包括先鋒的遊戲玩家,還有熱衷於愛情幻想的韓國家庭主婦,以及喜愛懸疑推理的小說迷們等等。
可韓劇終歸是韓劇,宋載正編劇縱有鬼才,卻無奈眾口難調,恐怕也很難將先鋒的遊戲想像力、拖沓的愛情故事、驚悚的推理懸疑、以及植入廣告商的商業利益,等多方訴求完美無瑕地雜糅起來。因此,觀眾多元化的注意力,反被引向一處,即從精巧的編劇中尋找可能的Bug:在遊戲界,尋找與利用Bug,其實構成了挑戰遊戲系統權力的新的遊戲方式-Counterplay。
故事背景:
2月末的巴塞隆納本該人頭攢動——來自世界各地的電子廠商在這裡展示最炫目的科技,全球的科技愛好者與消費者絡繹不絕。然而,受新冠疫情影響,科技界的「奧斯卡」2020年世界移動通信大會最終被迫取消。
多維世界
遊戲世界、現實世界、現在回憶過去、站在未來回憶故事軸上未發生的事中主人公對於過去的回憶...
多時空、多線敘事,拍出了懸疑劇的效果,但倒敘、閃回插播過多,同一件事每個人的視角來一遍,越到後越注水..
邏輯設定
1世界(真實世界),未進入遊戲時的世界。
2世界(遊戲世界), 玩家只有帶上眼鏡參與到遊戲裡才能看到的世界。此世界玩家與1世界融合,NPC,NPC:Non-player character,不與1世界融合。
- 玩家被NPC殺死會復活(當前等級經驗值歸零)。玩家殺死NPC後NPC消失。
- 玩家殺死玩家,則殺人的玩家進入3世界,被殺的玩家在真實世界中死去並進入4世界變成復仇NPC。
3世界(玩家真實世界),3世界是4世界的復仇NPC來找1世界玩家時存在的世界。
此世界玩家與1世界融合,復仇NPC不與1世界融合。為什麼叫玩家真實世界,因為玩家同樣與1世界真實世界融合。
- 3世界玩家殺死4世界的復仇NPC可以獲得經驗,復仇NPC會消失不定時復活再來復仇。
- 被4世界NPC所殺則在1世界真實死亡,並進入到4世界成為復仇NPC。
- 2世界玩家與3世界玩家同盟也會被動進入3世界遭到復仇NPC追殺。
4世界(玩家遊戲世界),純遊戲世界。此世界因完全脫離真實世界所以玩家和NPC都不與1世界融合,但可進2和3世界。
4世界的復仇NPC殺死3世界的玩家後,3世界進入4世界且在1世界死亡。為什麼叫玩家遊戲世界,因為不僅有死去的玩家變成的NPC,也有遊戲NPC。
小結:
也就是殺死遊戲中的NPC沒關係,可以獲得經驗,但殺死其他玩家,則進入了一個永遠被復仇和追殺的世界,被其他玩家所殺,則在真實世界中死亡。
- 車代表之所以在真實世界裡死亡,是因為他在遊戲中被玄彬所殺。
- 被殺者進入4世界且可以進入3世界追殺玩家且能在2世界裡升級,這就是為什麼車代表可以追殺玄彬而且顯示等級從3級升到4級, 而劉代表未戴眼鏡是在1世界和3世界裡,戴上眼鏡則進入123世界)
AR遊戲
一、敘事背景
《阿》劇作為探索AR遊戲敘事的先鋒韓劇,把中世紀歐洲作為敘事起點,這亦是對遊戲史的尊重與致敬。因為該劇雖然採用的是最前沿的AR遊戲架構,但它的世界觀背景仍然是韓國遊戲業起家時的拿手絕活:MMORPG(Massively Multiplayer Online Role-playing Game)遊戲。這類遊戲的內在邏輯即是古希臘-羅馬市民社會的風土人情與價值倫理。《阿》劇正本清源,自應獲得讚譽。
二、技術探討
VR技術可以讓玩家進入到遊戲,AR技術則巧妙將現實場景和遊戲相結合(不同於電影《頭號玩家》是真人進入遊戲世界,《阿爾罕布拉宮的回憶》是在「現實次元」疊加「遊戲次元」)
戴上眼鏡能看到增強的現實,這一點兒也不難理解,眼鏡本身只是遊戲視覺的輸出終端,它傳遞的影像是僅包含當前實景還是疊加了虛擬物象完全取決於後臺的系統。如果這遊戲已經成為現實,值得讚嘆的是系統對實景中某些物體的精確識別以至能達到「契合觸發」的效果。
目前遊戲中的單調簡單根本不算是弱點,劉代表作為精明的投資人,完全看重的是此遊戲的技術閃光點,至於豐富其情節構成是獲得開發權之後的事。所以不要因為目前遊戲模式單一而急忙吐槽,給它留有發展空間吧別太性急!
但遊戲中武器(或其他物品)的實際觸感如何解決?有兩個方法:一是製造一款手套與眼鏡配套使用,二是採用特製掌貼,這兩種的思考方式其實是一樣的,用它們來接收來自系統的「仿觸覺」信號。
但劇中顯然並沒有表現這樣的裝備,所以在仔細思考後有了以下的技術猜測:
1.仍然是精確識別的問題,系統能對玩家手部的形態以及空間位置進行實時追蹤,在滿足物品取放的地點要求時,可根據手掌的精確高低和握持形狀,來將虛擬物品與玩家手部作配對鎖定,完成這一步後,在眼鏡中看到的就是與自己握緊的手高度同步的武器或其他器物。
2.重量感用短暫的時間遲滯來仿造。用一個簡單的例子來說明:滑鼠人人會用,當滑鼠指針很靈敏,隨著移動迅速跟進的時候你會覺得這個滑鼠移動時很滑很輕;相反,當滑鼠指針有遲滯時你就會感覺移動起來很澀很重。就是同樣的道理,用精確的遲滯時間來模仿重量感。
我們討論時一度有過重大疑惑,是劇情bug還是創作者的技術盲點導致的並不嚴謹的細節表現?這個問題就是關於對遊戲中武器(或其他物品)的實際觸感如何解決。
我們聊起這個時首先考慮,如果是我來做會用怎樣的技術實現。有兩個方法:一是製造一款手套與眼鏡配套使用,二是採用特製掌貼,這兩種的思考方式其實是一樣的,用它們來接收來自系統的「仿觸覺」信號。
但劇中顯然並沒有表現這樣的裝備,所以在仔細思考後有了以下的技術猜測:
1.仍然是精確識別的問題,系統能對玩家手部的形態以及空間位置進行實時追蹤,在滿足物品取放的地點要求時,可根據手掌的精確高低和握持形狀,來將虛擬物品與玩家手部作配對鎖定,完成這一步後,在眼鏡中看到的就是與自己握緊的手高度同步的武器或其他器物。
2.重量感用短暫的時間遲滯來仿造。用一個簡單的例子來說明:滑鼠人人會用,當滑鼠指針很靈敏,隨著移動迅速跟進的時候你會覺得這個滑鼠移動時很滑很輕;相反,當滑鼠指針有遲滯時你就會感覺移動起來很澀很重。就是同樣的道理,用精確的遲滯時間來模仿重量感。
三、未來可能:監控社會
讓我們重新審讀那些在網絡討論中被忽略的細節。每當玄彬(Zinu)失聯時,技術組組長崔陽柱總會被電話問及玄彬(Zinu)的位置,只要仔細咀嚼劇情,就可憶及崔陽柱一直在電腦上密切觀察玄彬(Zinu)的實時情況。換言之,玩家一直處於被監視的狀態中,任何時候都可作為數據被調集。
對於AR遊戲而言,監視是必要的。因為遊戲與現實的連通性,使得遊戲商必須基於玩家的位置信息監視突發狀況,這是AR遊戲企業不得不承擔的責任(《Pokemon Go》時常因為不可預測的社會突然事件,而調整遊戲數據)。《阿》劇在劇末也扼要提出了NEXT所帶來的社會負面影響。也正是基於監視,遊戲商才能發現與採集劇中的那些負面影像信息。這就隱喻了AR遊戲往往伴隨著基於位置信息的種種監視。
男主角
目前的bug主要有以下幾點①遊戲可以殺人②遊戲可強制玩家登錄③追殺可以無限循環④遊戲可以造成真實的痛感,但沒有表面傷痕。⑤玩家之間一旦結盟就被終身綁定。如果他不解決這些問題,遊戲真的上線將帶來毀滅性災難。所以他先順應遊戲的規則,瘋狂練級,為的是能達到改變它的目的。
他開始摸索遊戲的規律,從發現封閉狹小的空間可以阻擋NPC的進攻(至少在戰鬥力缺失的條件下,這無疑是保命的唯一方法),再來他知道睡眠時可以獲得短暫安寧,於是他開始用酒和藥物麻痺自己,至少要先讓自己活下去。在不斷殺掉車亨碩的過程裡中,發現他的級別也在不斷提升,他意識到要想戰勝他只有升級這一條路。後來他發現天天靠著殺車亨碩也TM升的太慢了,總不能一直在新手村打野豬吧,他需要走出去找別的途徑,於是他回到資源豐富的韓國打怪升級。當他意識到他的現代兵器,當和秘書結盟之後,他知道了連結盟都是不可逆轉。包括後來接到營救master的任務,遊戲更大程度的失控,現實也變得荒唐,但是這些都沒有打亂他內心的秩序,他知道他的使命就是去探索這個遊戲的規則,然後打破它。
玄彬清楚地知道,如果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在遊戲中死亡,那麼身處玩家層的自己也會「連坐」而死,在這款致命遊戲中,玩家被剝奪了屬於玩家的權利,而墮落為故事層的角色。
《阿》劇用AR這種特別的遊戲形式,創造性地發揮了日本學者東浩紀所謂遊戲現實主義這一理論,把玩家降級為角色,同時將感受死的殘酷性的權限也下放到角色所處的故事層,一面讓觀眾體驗角色面臨死亡時的恐懼,另一面又讓觀眾體驗到遊戲角色死亡時,身處元敘事層的玩家本應產生、卻從未產生的悲傷。
評論吐槽
韓劇還是東方玄學入腦,扶不起邏輯科幻。
- 每看完一集就各種看分析帖,各種腦洞大開,現在只覺得自己像個傻逼,太天真了,竟然想在一部奇幻偶像劇裡找邏輯。
- 幸好我從第一集就知道以宋編的尿性,她是不會把坑填上的,而是以『玄幻』解釋一切。看著大家寫上千字的分析,我就知道他們想多了,宋編要是能有這樣的腦洞和邏輯,還當什麼編劇呀,直接當下一個東野圭吾好了。
- 編劇才是此劇最大的bug
樸信惠怎麼樣都是貧窮苦命女,玄彬怎麼演都是霸道總裁,熟悉的總裁配方加上愛上小冤家配方...
編劇宋載正
情景喜劇《順風婦產科》
穿越愛情劇《仁顯王后的男人》
懸疑穿越劇《九回時間旅行》
奇幻愛情懸疑劇《W-兩個世界》
科幻懸疑劇《阿爾汗布拉宮的回憶》
韓劇爛尾
為什麼韓劇多爛尾?
1.韓國的電視劇市場是高度商業化的流水線產業。有人甚至大膽猜測這是不是韓國編劇的陰謀,把所有人力腦細胞集中在前面幾集,吸引到了首批觀眾之後,到了後面就開始用AI寫稿。
2.一般的韓劇劇本都是邊寫邊拍,雖然創意十足,但慢慢的弊端就顯現出來了
讓我有這樣感覺的劇集包括《愛在哈佛》、《W兩個世界》、《秘密花園》;其他還包括《鬼怪》、《奶酪陷阱》、迷霧》等,高開低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