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創作了華語樂壇第一歌曲,更是一個站在鄧麗君背後的男人

2021-02-08 淘漉音樂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


自古以來,月亮便是華夏人的浪漫幻想。它可以觀賞,可以把玩,可以訴衷,可以寄情,寂寞時還可以把它喚下來共同飲酒。



而在現代樂壇,有一首與月亮有關的歌皎潔似夢,柔情似水,流淌在無數華人的心房。


雖然有數以百計的音樂排行榜,然而這首歌卻經常雄霸榜首,就像月亮一樣永懸高空。


相信許多人已經猜到了這首歌,它就是《月亮代表我的心》。



自從鄧麗君演唱此歌后,此歌先後被數百位中外歌手翻唱,成為了流傳度最高的華語歌曲之一。


今天要講的大師便與這首歌有關,正是他創造了這首「華語一歌」。


他就是作曲家翁清溪。


乍聽他的名字你肯定很陌生,但他的音樂真的如同清溪般潺潺淙淙洗滌人心。


△翁清溪


翁與莊


在華語樂壇,有許多著名的詞曲組合,比如張宇十一郎,姚若龍陳小霞,方文山周杰倫。


而在他們之前,莊奴與翁清溪的詞曲組合風靡華人世界。


莊奴是中國三大作詞人之一,翁清溪則是臺灣大名鼎鼎的音樂教父,從上世紀60年代起便叱吒風雲。


正是翁清溪與莊奴二人的聯手,成就了永恆的歌后鄧麗君。二人為鄧麗君創作了多首名曲,直至今日仍傳唱不衰。


△莊奴


比如《小城故事》,這首歌純淨、甜美而溫柔,猶如倒映著滿天星月的流水,讓人沉迷陶醉。


此歌本是同名電影的主題曲,發布後蟬聯中文歌曲擂臺陣三周冠軍。


由於此歌造成了巨大轟動,精明的廠商甚至把鄧麗君的圖片印在了電影海報的核心位置,非演員的鄧麗君居然比兩位主演還要醒目。


小城故事多,充滿喜和樂。

若是你到小城來,收穫特別多。

看似一幅畫,聽像一首歌,人生境界真善美這裡已包括。




再比如《原鄉人》,這首婉轉深情的歌訴發了臺灣同胞對於祖國的眷戀和向住。


一曲原鄉人,唱哭了兩岸無數同胞!


我張開一雙翅膀,背馱著一個希望

飛過陌生的城池,去到我嚮往的地方

在曠野中我嗅到芬芳,從泥土裡我攝取營養

為了吐絲蠶兒要吃桑葉,為了播種花兒要開放



除此之外,翁清溪和莊奴為鄧麗君創作的經典歌曲還有:《小路》、《原鄉情濃》、《春風滿小城》、《無情荒地有情天》。


可以說,沒有翁莊二人的聯手,歌后鄧麗君將減少許多光芒。


金手指


縱觀翁清溪的一生,他不僅成就了鄧麗君,還捧紅了許多歌手,有幕後金手指的盛譽。


從上世紀60年代,凡是被他看中的歌手,經過他的妙手點化全部走紅,不愧為一代宗師。


△翁清溪


1974年,臺灣歌手高凌風發布了首張國語專輯《女朋友》,從此一舉走紅,成為了七八十年代臺灣最具代表性的歌手。


在這張專輯中,有兩首歌曲廣為傳唱,一首是同名主打歌《女朋友》,另一首則是被眾多歌手翻唱的《大眼睛》,而這兩首歌都由翁清溪創作。


你也許沒有聽過高凌風《大眼睛》的原唱,但很可能聽過後來由天王劉德華翻唱的版本。這首歌清越悠揚、靈動唯美,就像駕一葉扁舟行駛在溫柔的眼波。


你的眼光,似乎對我訴說

好時光,千萬不要蹉跎

不管你心裡是否有個我,我永遠為你祝福,願你快活

我可以不知道,你的名和姓

我不能不看見,你的大眼睛


△高凌風


1980年,翁清溪為臺視連續劇《秋水長天》創作了同名主打歌,交由初出茅廬的王芷蕾演唱。


在此之前,王芷蕾已經發布了第一張專輯《情深深》,但無奈反響平平。


而伴隨著《秋水長天》的播出,同名主打歌響徹臺灣,王芷蕾也成為了著名歌手。


王芷蕾的聲音輕柔亮麗,將這首歌唱得七分悽楚三分激昂,訴發著如秋水長天般的無盡相思。直至今日,聽起來仍觸人心扉。


依舊是秋潮向晚天,依舊是蘆花長堤遠

多少雲山夢斷,幾番少年情淚

盡付與海上無際風煙,早化作遠方漁火萬點


△王芷蕾


除了鄧麗君、高凌風、王芷蕾外,翁清溪成就的歌手還有許多。


鳳飛飛、陳美齡、餘天、劉文正、崔苔菁、鍾鎮濤、鄒娟娟等人,他們都受到了翁清溪的賞識提攜,恭敬地稱翁清溪為老師。



大宗師


在中國古代,有大師與宗師之分,何為大師何為宗師呢?


大師能夠創造為一種風格的傑作,而宗師則天馬行空無可羈絆,能夠創造出多種風格的經典。


翁清溪一生中捧紅了眾多歌手,他與歌手間並非簡單地合作,而是根據每一位歌手的特點量身定製。



比如前面所提到的《大眼睛》,這首歌中有著「嘿嘿嘿嘿、巴啦巴啦」這樣的唱段。而之所以有這幾個字是因為高凌風咬字不清,所以才加入了這一唱段。


再比如崔苔菁的《愛神》,崔苔菁是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美豔性感的歌壇巨星,有「東方瑪麗蓮」之稱。


這首歌聽起來妖嬈華麗、嫵媚性感,像一朵山中的野玫瑰般鏗鏘熾熱,與崔苔菁堪稱絕配。


如果讓鄧麗君、鳳飛飛來演唱,肯定少了幾許風情萬種的嫵媚。


△崔苔菁


更能體現翁清溪創作風格的,要數他「湯尼」之外的藝名作品。


翁清溪的藝名有許多,除了最常用的湯尼外,還有波度、光陽、公羽等,每個藝名都是截然不同的風格。


年輕的時候,翁清溪曾在美軍俱樂部裡當樂師,薪水的計算必須要用英文名,於是他就想了一個最簡單最不會記錯的「TONY」,中文簡稱湯尼。


後來這個藝名下的作品越來越多,他本人又組建了「湯尼大樂團」,這個藝名就成為了他的正式藝名。


△翁清溪以湯尼為藝名下創造的作品


然而,翁清溪有著一顆不安分的心,他總是會把自己的愛好發展成為一種風格。


年輕時的他非常崇拜法國一部電影中的主角雅賊波度,於是給自己起了個藝名「波度」,此藝名下的作品只求大快心意,全都是調皮搗蛋的戲謔風格。


後來他為自己取了個藝名「光陽」,因為他發覺自己的某些作品借鑑了別人的風格,雖算不上抄襲但他的潛意識排斥這些作品,而凡是這類作品都歸入了光陽名下。

 

至於「公羽」,則是其姓「翁」的拆分。在人類的世界,女性要比男性更具美感。但在動物的世界,公類鳥獸的羽毛往往更亮麗光鮮。此藝名下的作品即是公羽般多姿多彩。


這些截然不同的風格,共同構成了多面的翁清溪。


他既可以淺斟低唱,歌楊柳岸曉風殘月;又可以張揚狂放,嬉笑怒罵皆成妙曲。



三求學


看到這裡,肯定有人心生疑問,為什麼翁清溪這麼厲害?他是不是一個天才?沒錯,他確實是一個天才,而且是像仲永那樣的天才。


仲永在五歲的時候從未見過筆墨紙硯,但卻哭著要這些東西,然後賦詩一首名震鄉裡。


翁清溪有著類似的經歷,當他在小學四年級時,同學拿了一個只剩口琴心的破口琴,其他人都吹不出來,但翁清溪稍微琢磨便吹出了旋律。


△鳳飛飛


翁清溪從此迷上了音樂,僅用一年便成了口琴高手。後來的他被當地樂隊邀請入隊,他在隊裡的時候,沒有老師教導,卻把樂隊的樂器全都弄懂了。


伴隨著名氣的不斷提升,許多人找他來學音樂。但由於翁清溪純屬無師自通,他擔心自己的音樂不紮實,於是前往歐洲學習古典的管弦技法。


返回臺灣後,他開始為電影配樂,並組建了「湯尼大樂團」。由於他本身天資奇高,又到歐洲系統地學習過音樂,所以他很快就在電影圈內闖出了名堂。


△陳蘭麗


他的收入節節攀升,名氣越來越響,很多導演點名讓他做音樂。


但是翁清溪卻再次感到知識欠缺,他仍然不夠專業。於是在1973年,37歲的翁清溪前往美國波士頓百克裡音樂院進修爵士樂。


二度留學歸來的翁清溪成為了當時臺灣樂壇最專業的音樂人,他提攜了許多有潛力的歌手。


創作了一系列不朽的經典:鳳飛飛的《巧合》、陳蘭麗的《葡萄成熟時》,劉文正的《門裡門外》等佳作。



△劉文正


與此同時,他還成為了眾多導演的御用配樂人,這其中最為人稱道的是他與導演李行的合作。


他們的作品風靡東南亞,比如《碧雲天》、《小城故事》、《早安臺北》、《浪花》、《原鄉人》。


然而令誰也沒想到的是,在1985年,年近50歲的翁清溪再次前住美國南加大研讀電影配樂。


此時的他已經是臺灣公認的宗師,金手指的大名響徹業內。但他仍然虛懷若谷,在美國學習最前沿的知識,並印證自己的音樂理念。


△李行


就這樣一個原本無師自通的男孩,通過不斷地學習探索,成長為近代臺灣樂壇的大宗師。


翁溪清的成功讓我們看到了仲永的另一個未來,當天才以堅韌不拔的毅志去鑽研,他會成為整個民族的驕傲。


天才尚且千錘百鍊,我輩更應鍥而不捨!



月無聲


天若有情天亦老,時光無情萬古流。


不幸的消息最終傳來,2012年8月,一代音樂傳奇翁老逝世。


由於翁老生前淡泊,從來不屑宣傳,因此在內地很少有人知曉他的名字。但他就像一座聳雲的高山矗立在東南,讓我們恭敬瞻仰。


翁老淡泊到什麼程度呢?當他20多歲時為電影配樂,由於沒有名氣,電影公司把他創作的音樂都掛上了別人的名字,但是翁老卻從不在意。


因為他愛音樂,根本就無視名利,更煩因名利和別人牽扯不清。後來的他由於極其專業,再也沒有電影公司敢侵佔他的作品,觀眾們才漸漸知曉他的名字。


對於他的成就,著名導演李行曾經有過這樣的評價:


「翁清溪最厲害的地方就在於同世代的其他作曲家只會作曲,不會編曲。但是他會,都是他在收攤子,也成就自己的事業。」

 

翁老雖逝,但他的音樂就像是萬千溪水,讓世界更加溫柔美麗、生動活潑。從此之後,每看到一條溪水,都會不由自主地想到翁清溪。


離人無語月無聲,明月有光人有情。別後相思人似月,雲間水上到層城。


月無聲,人有情,願翁老似月,逍遙雲間水上崑崙層城!


淘漉音樂原創 | 轉發無需多言 | 轉載聯繫授權

 〖作者介紹〗

令狐空,淘漉音樂籤約作者。中州人氏,喜令狐衝之瀟灑磊落,慕孫悟空之睥睨神佛,故名令狐空。雖為宅男,然不肥也。逐光影之美,極書樂之趣。常神飛天外,臥雲海山嵐。畢生追求者,雙足踏遍華夏土,兩瞳看盡中國山。與諸君姝共勉!

Because you have a story

千淘萬漉的文章 點讚轉發才有光芒


相關焦點

  • 他創作了華語樂壇第一歌曲,更是一個站在鄧麗君背後的男人.
    自從鄧麗君演唱此歌后,此歌先後被數百位中外歌手翻唱,成為了流傳度最高的華語歌曲之一。今天要講的大師便與這首歌有關,正是他創造了這首「華語一歌」。正是翁清溪與莊奴二人的聯手,成就了永恆的歌后鄧麗君。二人為鄧麗君創作了多首名曲,直至今日仍傳唱不衰。
  • 莊奴:一個站在鄧麗君背後的人
    今日凌晨,華語歌曲「詞壇泰鬥」莊奴老師在重慶逝世,享年95歲。提起莊奴,可能很多人不熟悉,但是應該沒有人不熟悉鄧麗君的那首《甜蜜蜜》,是的,這首歌的歌詞就是出自莊奴之手。而在他九十餘年的人生裡,他也並不僅僅給鄧麗君寫歌,還留下了三千餘首膾炙人口的歌詞。
  • 華語樂壇最不可或缺的5位歌手,沒有他們,華語樂壇不知會怎樣?
    鄧麗君對華語流行音樂的影響可以說是前無古人,後者至少現在也暫時還沒出現,鄧麗君出現之後才有了真正意義上的華語流行音樂,還為亞洲不同流行音樂間的交流做出了重要貢獻。鄧麗君也是華語樂壇第一位具國際影響力的巨星,在日本和東南亞國家人氣都非常高。
  • 華語樂壇最不可或缺的5位歌手,沒有他們,華語樂壇不知會怎樣?
    鄧麗君對華語流行音樂的影響可以說是前無古人,後者至少現在也暫時還沒出現,鄧麗君出現之後才有了真正意義上的華語流行音樂,還為亞洲不同流行音樂間的交流做出了重要貢獻。鄧麗君也是華語樂壇第一位具國際影響力的巨星,在日本和東南亞國家人氣都非常高。
  • 整個華語樂壇的黃金時代,半壁江山的歌曲都是由同一個日本女歌手創作的
    中國泛媒體先鋒   極具深度的公號興趣決定高度  遇見即改變  時代精神本文綜合自:日語學習、世界華人周刊等在上世紀70年代末到90年代,華語樂壇曾經出現了一個黃金時代1992年,還只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歌手的王靖雯(王菲)將中島美雪的《ルージュ》翻唱成《容易受傷的女人》,這一舉動使得專輯《COMING HOME》的銷量衝破白金,更是為她贏得1992年香港無線電視臺勁歌金曲十大金曲獎等獎項
  • 放眼整個華語樂壇誰能穩壓周杰倫?網友:除了鄧麗君,再無他人
    當年周董的橫空出世,打破港臺長期翻唱國外歌曲的尷尬局面,真正把華語樂壇引向了流行方向,從此掌控了華語樂壇近20年。也被公認為是21世紀以來,音樂性與商業性結合得最好的歌手。不敢說華晨宇20年後能否達到周杰倫的高度,單說以前的樂壇人物,我們來看看有幾位能在音樂綜合方面能夠接近或者穩壓周杰倫的。放眼華語樂壇能寫歌能唱歌的天王級歌手。
  • 華語樂壇的第一才子!周董那些為別人創作的歌曲!
    華語樂壇的第一才子!周董那些為別人創作的歌曲!說起夏天的歌曲,你會想到哪首歌?是否有人會想到25歲的周杰倫為温嵐創作的《夏天的風》。旋律一響起就能讓人感受到藍天白雲,夏天溫暖的風迎面吹來,非常有畫面感。
  • 華語樂壇排行前五的殿堂級女歌手,王菲第二,第一名歌曲曾被禁播
    張惠妹是女歌手中少見的有創作能力的歌手(但是作品很少),出道15年來她以及她的音樂獲得了無數榮譽他是臺灣首位登上時代雜誌亞洲版封面的歌手,華語樂壇最有影響力的重要人物之一。全部專輯總銷量在臺灣超過1000萬張,亞洲銷量更達到4500萬張,是亞洲華語流行女歌手銷售紀錄及演唱會人數紀錄保持人。這些成就足以證明他在歌壇的分量。
  • 這首華語樂壇的經典歌曲,被許多歌手翻唱,只為致敬鄧麗君
    其實這首歌是來源於印度尼西亞的一首民謠,當時鄧麗君所在的公司選中了這首民謠之後,就把他交給了莊奴進行填詞,莊奴拿到這首民謠之後,哼唱了五分鐘,這首《甜蜜蜜》就出現在世人的眼前,也成了華語樂壇難得的經典歌曲。
  • 華語樂壇
    當中劉家昌的創作班底獨領風騷,劉更憑藉培育或引薦多位日後叱吒七八十年代臺灣華語樂壇流行巨星,尤雅、鄧麗君、費玉清、甄妮、劉文正、鳳飛飛、黃鶯鶯等,成為不爭的七十年代華語樂壇教父。其時,華語流行音樂的影響力遠遍新加坡,馬來西亞及印尼, 而鄧麗君的歌聲亦傳至中國大陸。在當時高度政治敏感下,鄧麗君的歌曲一度被中國大陸政府視為(資產階級)的「靡靡之音」,引起了當時「白天聽老鄧,晚上聽小鄧」的說法。
  • 徐小鳳和鄧麗君,華語樂壇無法複製的兩大頂尖級女歌手
    鄧麗君和徐小鳳毋庸置疑,華語樂壇的興盛,是從香港和臺灣開始的,他們在一定程度上引領了華語樂壇。咱們聊聊這兩地曾經的兩位殿堂級的歌手,徐小鳳和鄧麗君。縱橫樂壇近半個世紀,徐小鳳創下無數記錄。在她名下有數十張的白金銷量唱片,早期她曾經一晚上連演13場,也有在一年裡出版七張唱片的高產紀錄,所有錄製歌曲的長度加起來,足夠電臺連續播放3天3夜。徐小鳳的出場費曾比四大天王的總和還要高。她是梅豔芳的偶像,更是劉德華周潤發膜拜的對象,他們都還跪拜過她,以示對她尊敬和崇拜。
  • 華語樂壇那些最具實力女歌手排名榜單揭曉!鄧麗君名列榜首!
    對於中國的眾多女歌手,我們每個人心裡都有一個實力排行榜。下面小編為你們帶來了華語樂壇那些最具實力女歌手排行大盤點,快來看看有沒有喜歡的哪一位?第一、鄧麗君   鄧麗君,一代歌后,臺灣歌唱家。20世紀80年代初,她輕柔的歌聲漂洋過海來到祖國內地,深深震撼了人們的心靈,也深深影響了幾代人的成長。鄧麗君,無可爭議的歌后,時代的絕唱!
  • 一個中島美雪養活半個華語流行樂壇?
    喜愛華語流行音樂的朋友,一定會對鄧麗君、徐小鳳、王菲、任賢齊的經典歌曲如數家珍。但你可能不知道,有不少讓人聽出耳油的中文歌,原來都是翻唱自同一個人的創作,而且她還是個外國人。其實,我們都是聽她的歌長大的中島美雪,這個名字或許你會覺得陌生,但只要耳邊響起下面這些旋律, 你會知道,她一直陪伴在我們身邊!比如鄧麗君的《漫步人生路》。
  • 在華語樂壇,鄧麗君的地位,為什麼比王菲更加不可取代?
    幾十年來,華語歌壇女歌手層出不窮,很多人都給人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也奉獻出很多不朽的經典之作。如果從這些人當中找出一位女歌手,她是其中的最大公約數,在從小到老的歌迷心中都獲得認可,那應該只有鄧麗君一個人可以做到。
  • 華語樂壇的4大女歌星,那英僅排第二,第一是一個文化符號
    1987年起呈半隱居狀態並淡出樂壇。1995年5月8日,鄧麗君因支氣管哮喘發作於泰國清邁逝世,同年香港十大中文金曲頒獎禮追認授予鄧麗君「金針獎」,全日本有線放送大賞、日本有線大賞、日本唱片大賞分別追認授予鄧麗君「特別功勞賞」。1996年,臺灣金曲獎追認授予鄧麗君「特別貢獻獎」。2007年,鄧麗君成為日本古賀政男音樂博物館「大眾音樂殿堂」表彰者。鄧麗君是中國流行音樂界的裡程碑 。
  • 華語樂壇30年來的創作歌手,他排第一我服
    碰巧小編看到了一份關於華語樂壇創作型歌手的排名,雖然其中看來有很多爭議,但是關於排名的第一人絕對很多人都會贊同。一起來看看這份排名都有誰吧。吳青峰因為組合蘇打綠而被眾多人知道,吳青峰的聲音溫柔又細膩,作為蘇打綠的主唱,他是當之無愧的全能型音樂才子,作詞作曲編曲演唱都能一手兼任,創作實力十分厲害。
  • 華語樂壇最重要的5個歌手是……
    周杰倫具備最佳的旋律創作能力和最全面的音樂風格,除了頂尖的創作能力外,他還有水準之上的唱功。對比同樣創作頂尖但唱功寒磣的羅大佑,足以體現周杰倫強大的綜合實力。用「一個時代」概括周杰倫的影響力最準確,沒有任何一個歌手能像他一樣稱霸華語樂壇15年。
  • 華語樂壇傳唱最多「一人一歌」百年聽不厭的歌曲
    也創作出許多金曲至今還是膾炙人口,基本每一位歌手都有自己的成名金曲,「何為金曲」小編看來不僅伴隨其出道成名,更主要是其歌曲的影響力和意義非凡,也更是整個華語音樂中傳唱最多、年代最久的經典金曲,今天一起來說說這些巨星和金曲吧!
  • 華語樂壇4位創作型天才歌手,一位是音樂鬼才,一位是音樂教父!
    華語樂壇從來都不缺乏創作天才,早在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香港和臺灣樂壇就誕生了不少創作型歌手,也許是由於時代的局限和受市場的影響,那個年代的創作型歌手並不是都很吃香。到如今,詞曲的創作者越來越受到重視,創作型歌手開始大量湧現,形成一種百花爭鳴的景象。我們來看看華語樂壇4位創作天才歌手有哪些?
  • 左宏元:譜寫華語樂壇不朽經典
    臺灣的左宏元與莊奴,香港的顧嘉輝與黃霑,他們在華語樂壇的地位如同我們耳熟能詳的喬羽和閻肅一樣,都是「泰山北鬥」般耀眼的大師。左宏元與已故詞壇巨擘莊奴在臺灣,左宏元被譽為「流行歌壇的標杆舵手」,他創作了《千年等一回》《踏浪》《千言萬語》《美酒加咖啡》《青青河邊草》等兩千多首暢銷流行歌曲,與已故的詞壇巨擘莊奴等老一輩音樂創作人一起,共同奠定了臺灣流行音樂的基調;同時,左宏元在臺灣又被尊稱為「樂壇伯樂」,作為鄧麗君的恩師,是他慧眼識珠,讓14歲的鄧麗君從眾多歌手中脫穎而出,成為第一個把鄧麗君帶進商業唱片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