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年輕的時候,覺得到處都是人,別人的事就是你的事,到了中年以後,才覺得世界上除了家人已經一無所有了。」——王小波
更可悲的是恰恰是這個家人,有時也會變得陌生。
曾在網上看到過這樣的問題:「兄弟姐妹就是小時候多個玩伴,長大後多個親戚走,你贊同嗎?」
不少人會贊同這種說法,尤其是兄弟姐妹成家之後,各人有了各自的家庭,世界上的家人早已成了配偶和孩子。如果再有一雙偏心的父母,那麼曾經的那個原生家庭,再也不是家了,甚至會分崩離析了。
剛剛播出的《奇葩說》中有這樣一個辯題:「我很愛我的女朋友,但她是個扶弟魔,我該分手嗎?」辯手冉高鳴的持方是我該分手,以一票之差贏了比賽。
在我看來,與其說是贏了辯論,不如說是贏了持方。這道題目能出現在這個如此受歡迎、如此關注當下的語言類節目中,足見扶弟魔的現象之多,否則也沒有辯論的必要。
女孩芳芳也有一個弟弟。
芳芳一直不認為自己的父母是扶弟魔,但沒想到她33歲這年,媽媽竟然提出了這樣的要求。
芳芳上大學之前都沒有出過縣城,家在東部某沿海地區的農村,但他們那屬於經濟欠發達地區。父母能供芳芳上大學,已經是很吃力。
芳芳有一個比自己小10歲的弟弟,她媽媽自知養兒子壓力大,在芳芳上高中的時候就和她說:「等你結婚,我就只給你兩鋪兩蓋,我和你爸能供你上學已經很不容易了,你看你同學媛媛,還沒上完初中,家裡就不讓她上學了。」
芳芳說:「我什麼也不要,你放心吧。」芳芳也真是這麼想的,看到父母在農村掙那份辛苦錢很不容易。
芳芳考上了一所二本院校,讀了漢語言專業,考取了教師資格證。因為有弟弟,芳芳直接打消了讀研的念頭,畢業後立馬工作,順利地考上了市裡那所最好的中學,成了一名語文老師。
芳芳性格內向,學生時代別說早戀了,就連暗戀也沒有,也從沒有一個男生主動追求過她。按裡說芳芳雖然不是美女,但也耐看,可就是沒有談過一個男朋友。
工作之後,很多人給芳芳介紹對象,她們學校的女老師在當地的相親市場上還是很搶手的,但芳芳卻一直沒有找到合適的結婚對象。
芳芳是很樸實的女孩子,從沒化過妝,也不怎麼買衣服。平時都住在學校宿舍,吃飯也大多在食堂。每月工資從剛畢業時的3000多,漲到現在的5000多。
芳芳工作之後,工資一直自己拿著,工作10年,芳芳已經有40多萬存款。她用30萬在市裡首付了一套120多平的房子,其餘部分用自己的公積金貸款,每月扣了公積金還需要自己還2000多。
買了這套房子,芳芳覺得自己雖然還沒有對象,但卻有了一個屬於自己的家,住在學校宿舍畢竟不方便。芳芳拿出剩下的10萬多,簡單的將房子裝修了一下。雖然裝的簡單,但屋子裡的每一個地方都是自己冥思苦想設計的,她對這套房子注滿了感情。
等裝修好,又通了幾個月風,芳芳準備住進去的時候,媽媽突然來到學校找她,這麼多年,媽媽還是第一次來學校找她。她嚇了一跳,心想這是出了什麼事,沒想到媽媽說完來意之後,芳芳簡直呆住了。
原來他弟弟在大學期間就談了一個女朋友,畢業一年多之後還沒找到工作,卻讓女朋友未婚先孕了。女方家很強勢,還想揍他。這可把她媽媽嚇壞了,女方家說不挨揍就要結婚,30萬彩禮,一分不能少,還要買好120平以上的婚房。
媽媽說弟弟上大學期間花了不少錢,除了生活費,還隔三差五的找理由要錢,這幾年真沒攢幾個錢。30萬彩禮也要東借西借才能夠,房子是直接買不上了。她就想到了芳芳的這套房子,希望芳芳能把房子給弟弟,讓他先結婚。
媽媽苦苦哀求,還流了不少淚,說自己真是走投無路了。看芳芳還沒點頭,媽媽居然說:「別人家的女兒都是把工資交給父母的,這麼多年,我都沒問你要過。我把你養大,你怎麼也應該孝敬我,現在只有你能救我和你爸、你弟了,你不能見死不救啊!」
芳芳懵了,不知道該怎麼辦了。到了這時候,芳芳再傻也知道為自己考慮,我自己辛苦工作掙來的房子,為什麼要給弟弟?但她現在還沒有對象,父母和弟弟終究是自己的親人,要是和他們鬧翻,過年都沒有家回了。
芳芳說她要考慮考慮,媽媽還想說什麼,芳芳說她還要上課,就讓媽媽走了。
媽媽走後,小時候的一幕幕在她的腦子裡「放電影」,在沒有弟弟時,媽媽也把她抱在懷裡,親親她。但有了弟弟之後,媽媽再也沒有抱過她,再也沒有給過她一個母親的溫情。她冷眼旁觀,有時候甚至覺得媽媽和弟弟親密的讓自己很多餘。
想到這裡,芳芳決定了,房子是自己的,誰也不給。他們三個才是一家人,雖然自己還沒結婚,但早就把自己當成「潑出去的水了」。即便給了,那個家也早已不是自己的港灣,還讓自己失去了房子。
媽媽聽到芳芳不同意之後,馬上說:「我和你斷絕母女關係!」芳芳早就料到了,她看出媽媽對自己好也是想讓自己補貼家裡,雖然父母沒要自己的工資,但這些年芳芳也沒少給家裡錢,每年10000總是有的。
斷絕就斷絕吧。
經過這件事,芳芳突然意識到結婚的緊迫性,關鍵是生育的緊迫性,她要有自己的孩子。
對於相親,芳芳改變的心態,認真思考了好友勸她的話:「找個什麼樣的?有份穩定的工作,能和你一起養家,踏實和你過日子,沒有惡習,能自律,不出軌,關心你和孩子,就是好男人,你找個這樣的就行。別說什麼感覺,也別強求什麼物質條件!」
一旦有了這樣的想法,芳芳發現找對象也不是那麼難的一件事情了。沒過多久,芳芳就和一個公務員結婚了,雖然他家庭條件不好,人長得也不高,更談不上帥氣,但芳芳覺得他很踏實。
婚後,芳芳生了自己的女兒,堅決不要二胎,難得老公也同意。自己成長的痛可不想讓女兒再受,她怕自己也會偏心。
父母總會有些偏心吧,畢竟每個孩子不一樣,就像有讀者留言說:「我會偏心大女兒,因為大女兒調皮,小女兒懂事。」「有了兒子之後,我會偏心兒子,女兒大了,兒子小更需要照顧。」
若很難做到一碗水端平,至少不要讓一個孩子去犧牲自己,成全另一個孩子。
作者:
圖文無關,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必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