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民謠賺9億,不僅紅遍中國還被寫進教材,這是什麼神仙歌曲?
現在的年輕人都喜歡唱歌,並希望有朝一日自己能夠成為歌星,歌星這個行業真的好嗎?一首歌究竟能夠掙到多少錢?相信在很多人的心中都曾不止一次地想過這個問題吧。
畢竟像現在的明星最低的標配都是豪車豪宅,由此可以得知像演員、歌手這一類的明星職業非常賺錢,對於他們來說,一部影視劇或者是一首歌曲,拿百萬片酬和製作費,是再尋常不過的事情了。或許你會感覺這種收益有點誇張,其實,這種收益在某些歌曲面前甚至還不值一提。
相信提到《老鼠愛大米》這首歌曲,很多人都能耳熟能詳,畢竟當年楊臣剛憑藉這首歌,狂賺了1.7個億。
如此龐大的天文數字,讓楊臣剛賺得盆滿缽滿,也奠定了他在華語樂壇中不可撼動的地位。雖然,這1.7億並不能全部歸他個人,但是光是利潤分成就足以讓楊臣剛餘生衣食無憂了。
此外,另外一首網絡神曲《一萬個理由》,也取得了不菲的成績,據統計,當時這首歌被廣泛應用為彩鈴,光是彩鈴銷售就達到了1.2億次,按照當時的的一首彩鈴2元錢的價格計算,這首歌打破了記錄,盈利足足有2.4億。
當然,這還不包括版權費以及後續持續的商演費用。然而,說到中國華語樂壇中的王者,卻並不是上面提到的兩首歌。
曾在上個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有一首民謠憑藉優美樸實的曲風瞬間紅遍了中國的大江南北,不僅風靡大街小巷,還被挑選進入了浙江省音樂小學教材當中,成為了很多人必學的一首民謠,它的名字叫做《外婆的澎湖灣》。
相信即使是現在說到這首歌,許多年紀稍長的老人還依舊能夠哼出它的歌詞和韻律,畢竟這首歌當時幾乎是家喻戶曉。
甚至可以毫不誇張的說,這首歌無論是歌詞和是韻律都已經和人們的潛意識融為了一體,無論時間如何流逝,這種記憶永遠都不會抹去。
其實,《外婆的澎湖灣》首歌演唱者是著名歌星潘安邦,早發行地在中國的臺灣省,當時給這首歌定性為校園民謠歌曲,後來在內地央視春晚播出之後,就一炮走紅。
那麼這首《外婆的澎湖灣》究竟賺了多少錢呢?對此並沒有準確的說法,但是大家都一致認為這首民謠所有的收益加在一起已經不止9億了。
這個數字估計是整個華語樂壇中收益最高的一首歌曲了,而且沒有之一,有些網友甚至將這首神曲稱之為「前無古人後無來者」,認為其最大的成功因素,就是這首歌能夠引起人們的共鳴。
可惜令人遺憾的是,這首歌的演唱者潘安邦已經於13年病逝,想要再聽到其本人的現場版已經成為了遙不可及的夢想,只能是通過一些錄音版本或者是一些翻唱歌手中回憶這首經典的歌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