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華東地區遭遇水災,本港 「演藝界賑災基金」為籌款所拍攝了《豪門夜宴》。影片集合了當時幾乎所有的一線二線明星,共有二百多位,除了當時沒有檔期的成龍和周潤發之外,一線電影演員全部到齊。
那一年,一個未來將躋身一線的少年正在蹲監獄。1990年,他年少無知,跟著壞孩子去搶劫,加上在監獄裡打架,刑期被延長到22個月。
到年底,刑滿出獄的少年經過影院抬頭一瞥,《豪門夜宴》還在上映,電影海報上眾星雲集,仿佛港片的光輝永無盡頭,他哪會想到,有一天,那星光會暗淡,而他會撐起場面。
29年後,早已息影的演員黃夏蕙在社交平臺發文寫道:「寒天飲冷水,點滴在心頭!一直被人說『藝人無情』,這句話是錯的!我昨天和好姐妹魏秋華、徐寶鳳去香港演藝人協會,領取了一筆抗疫基金,這份心意是用言語表達不出來的,只可以在內心深處感受到,這一杯暖水好溫暖。」
在此之前,一場從4月底發起的「電影工作者疫境支援計劃「四處籌款,才一個多月,第一批款項就發給了部分底層演藝人。黃夏蕙和多名演員在個人社交平臺曬出的,正是收到香港演藝人協會的9000元支票。
而那個牽頭籌款的演藝人協會會長,正是那個當年曾經坐監的少年,黃夏蕙們一起對他喊話:「古天樂,我們一起愛死你!」
古天樂的確可愛,據說這筆巨大善款所有不足部分,全部由古天樂自掏腰包補足。
這個會長,不僅要出力,出出錢,還要聯合10家港片頂級公司以及電影發展基金,合計投資3900萬港幣開拍公益電影,繼續為電影基層人員籌款。
而這部電影傳說中的片名,正是《新豪門夜宴》。
當那個少不更事的少年終於撐起了港片。我想問的問題是,在那些港片和古天樂命運的危急時刻,到底誰是那個為其改命的貴人?
《豪門夜宴》時期的入獄少年:「我希望有天抬頭對修女說,我沒令她失望」
1991年,港片江湖發生一件大事,所有90年代初叱吒風雲的港星,全部被堆進一部喜劇大片《豪門夜宴》裡,那也是港片第一次向內地影迷展示本港電影人的團結。
光是編導,就集合了王晶、陳嘉上、高志森、徐克、黃炳耀等等。
明星陣容,更是集結了張國榮、洪金寶、曾志偉、關之琳、張學友、梁家輝、張曼玉、趙雅芝、鞏俐、惠英紅、郭富城、黎明、林子祥、劉德華、劉嘉玲、梁朝偉、梅豔芳、吳君如、吳孟達、李嘉欣、譚詠麟、Beyond、王祖賢、黃百鳴、任達華、葉倩文、袁潔瑩等200多人。
這部短短四天時間完成拍攝、全員義演的電影,最終本港票房2192萬港幣,靠的就是熠熠星光。
片中最閃耀的當時得令的周星馳。他一出場,曾志偉就帶著一副豔羨的語氣說「原來星爺就是周星馳」,而周星馳以一副「賭聖」的派頭跟曾志偉有一段對話:
曾:又是這種招式,可不可以變一變呢?周:你不喜歡?曾:不是!
周:你看厭了嗎?曾:不是我的意思,這是大家的意思。
周:不過說起來,我自己也覺得有點膩了。
這段自嘲一看就是出自編劇之一王晶的手筆,完成的是對當年一系列賭片的自嘲。
但當時的粒粒巨星名單中,當然不可能有古天樂。
電影上映時,古天樂正在坐監。
他15歲離開校園,艱難謀生,送外賣,端盤子,切菜,還曾在酒樓洗蛇。也結交了一群不務正業的「兄弟」。
這群「兄弟」挑了一個月黑風高夜,剛把一女子的背包搶到手,便遇上了街邊巡邏的阿sir。挑頭的幾人瞬間跑沒影,卻忘了站在街角望風的古天樂。
古天樂真要感謝這些兄弟,若非他們跑得快,斷無來日的古天樂。
當年古天樂面對警方就一句話,「和別人沒關係,一切都是我策劃的。」
他還把女友交給兄弟照顧,結果沒幾天收到消息,女友變成了大嫂。
他控制不住情緒,在獄中開始打架。
監獄的規矩是,打一次架,加一個月刑期。就這樣,他的刑期加到了22個月。
直到他在監獄遇到一位70歲的修女。每周六、周日,他去上課,修女都會教他做人說:「人生經常面對不同的挫敗,只要有勇氣,敢去面對,敢去承認,總有一天會再次站起來。」
但站起來哪有那麼容易,出獄後古天樂做過很多份工作,搬運工、服務員、保安,後來在模特公司當「星探」挖掘廣告新人。
有一回,老闆接到一個大單,他帶著一堆模特資料趕過去,一個個介紹,介紹完了,客戶抬頭一看:「我看你自己更合適,你來拍吧!」
再後來,拍MV又找不到人了,古仔又自己頂上,就這麼出演了張信哲《愛如潮水》、劉德華《情人》、黎明《夏日傾情》。
到這時候,TVB當然已經發現了這塊璞玉,可邀請他加入TVB時,他拒絕......原因是:沒把這當正職,只是覺得能掙外快很開心。
這一次要感謝廣告公司老闆,因為經營不善,公司居然倒閉了。
沒辦法,古天樂只有作為旁聽生加入無線培訓班,第一部劇就拍了《婚姻物語》,鄭伊健演男一,他演男二,十年後,徐克導演的《蜀山傳》中,這套陣容將會重現。
一部劇以後,古天樂已經成為本港頂流,當年本港流行閃咭,類似今天的流量測試,有一天,記者問他:「成為閃咭之王,是什麼感受?」
可以說,遲早會有一部劇,會讓古天樂走紅。
他自己在自傳裡寫:「進了這個圈子,常見到許多演員爭演主角。我出道以來,幾乎很少演配角,除了前兩部電視劇之外。」
古天樂演配角的無線劇,真的只有兩部,接著他就擔任了一部戲的男主角。
也是這部劇,拉響了古天樂改變命運的前奏。
該劇的內地版主題曲中,胡兵唱到,「 那次是你不經意的離開,成為我這許久不變的悲哀。」——《神鵰俠侶》。
但當年古天樂的演技根本扛不住。老牌監製李添勝不得不一次次喊NG。
古天樂說:「當時完全不知道自己在幹嘛,很落寞似的,臉部肌肉不斷顫抖,心跳得飛快......」
比演技稚嫩更糟糕的是——害怕。
他當時做夢都怕自己曾經坐牢的事被捅出來。
怕什麼來什麼,他之前入獄的黑歷史真的被扒了出來,那段時間,古天樂幾乎自閉。
就在這時候,他遇上了人生又一個貴人——TVB製作部副總監梁家樹的太太芭芭拉,在她的力挺下,古天樂渡過難關。
接下來,創造了幾代人集體記憶、至今無法被超越的95版《神鵰俠侶》開播。
當觀眾第一眼看到古版的楊過,幾乎一秒鐘都不要,就足夠認定:這就是書裡走下來的「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過兒。
白古幾乎是為這個角色而生的,因為他的扮相,「一見楊過誤終生」才有了說服力,即使是中年版的楊過,依然眉宇間溫爾儒雅,灰白的雙鬢看起來英氣逼人,俠骨柔情又桀驁不羈,讓人過目難忘。
但古版楊過的好,一定要在日後才更能感受到,各版楊過中,只有古天樂能演出金庸先生筆下帥而不自知的感覺。
比如楊過在郭襄面前摘下面具的場面,這是霸總曉明版的:
這是古天樂版的。
之後他又出演了《圓月彎刀》,這部劇不僅留下了平平無奇古天樂的典故,更成為白古的顏值巔峰。真正是面如冠玉、目似朗星。
如果當時有熱搜這種東西,光是這顏,應該就足夠熱搜霸屏一整月。
現在這幫流量小生,怎麼可能是當年白古的對手?
到此為止,《豪門夜宴》四年後,古天樂終於拿到了通往《新豪門夜宴》的第一張入場券。
在那些常迷茫自卑的日子裡,古天樂時常想起當年獄中修女的話,然後睡一覺,繼續拼。
後來古天樂曾說:「我希望要是有天在街頭碰到她時,能夠抬頭挺胸地告訴她,我沒有令她失望。」
也許從修女第一次看到當年那個迷茫少年眼中閃耀的光開始,就知道他絕不會讓自己失望。但港片最黑暗的時光,卻正在路上。
非典時期的古天樂:港片多了個喜劇之王
2003年,港片第一次遭遇至暗時刻。
春天,港島遭遇非典。第22屆金像獎頒獎禮5天前,張國榮自殺。
就在那屆金像獎,四大天王齊步上臺,清唱《英雄本色》主題曲《當年情》緬懷張國榮。那天郭富城哽咽破音,但不會有人笑話他。
接下來,曾志偉的發言堪稱金像獎經典,「今天我們家裡有事,我們不可以自亂陣腳」。
張震來頒獎,成為半個月內唯一一位到港遊客,吳君如調侃他,張震說,「人的恐懼最可怕。我不怕,我來了!」還反問吳君如,「你怕不怕?」吳君如瞪圓雙眼說,「怕什麼,我家裡還有半包米!」
但其實當年的港片也快只剩半包米了。
港片黃金時代已經過去。
到了90年代,中國臺灣製片商,紛紛選擇了撤資。失去了金主的港片電影產業,很快便走向衰落。新藝城、德寶等影企巨頭,均選擇轉投地產等行業,武俠片這一本港年產量最大的影片類型,在資本撤出後,幾乎絕跡。
就在這時候,古天樂卻一頭撞進電影業。
他在無線原本正如日中天,1999年的《刑事偵緝檔案IV》中,黑古正式登場。
他將表面冷酷、獨斷孤傲,內心卻熱情細膩的徐飛警長飾演得絲絲入扣。憑藉該劇成為了TVB史上最年輕的視帝。
2000年出演《創世紀II天地友情》中的大反派張自力,又將一個邪魅陰狠、本該人人喊打的反派,演出了悲情底色,成為「年度我最喜愛的電視角色」。
到了2001年更不得了,被視為穿越劇鼻祖的《尋秦記》火遍兩岸三地,他憑「項羽他爹」項少龍再度拿下視帝,同時奪下「我最喜愛的男主角」獎。
但就在此時,無線內戰升級,梁家樹一派落敗,當年力挺他的芭姐離職,於是在《尋秦記》之後,古天樂便立刻離開TVB,轉戰影壇。
但當年的港片影壇,已經沒有大片給古天樂演了。由於資金不濟,當年港片最流行的類型主要是愛情片和喜劇片。
於是古天樂除了和邱禮濤合作恐怖電影《陰陽路》系列,拍的最多的就是《絕世好Bra》《河東獅吼》《百年好合》這樣的愛情喜劇。
當年的港片愛情喜劇女王鄭秀文,合作最多的一是劉德華,二是古天樂。
港式愛情喜劇,笑料多且自成一體,觸摸到本港社會的市井文化、草根情結,那個在愛情喜劇中如魚得水的古天樂,其實和今天的嚴肅刻板的古天樂大相逕庭。
連王晶都蓋章:周星馳之後,港片終於有了會演喜劇的男演員。
非典當年,54部港片上映,多達一半都是喜劇,其中不乏古天樂的作品。
然而這樣一個古天樂,可能永遠無法更進一步,當市場風變,他的天賦和努力,必須在更合適載體中得到兌現。
而非典後的第二年,古天樂總算遇到牛掰導演了。
這個導演一上來,就要求「古天樂永遠腳步不穩,以拖著腳步、鞋底不離地的方式走路」。
這位導演,就是終於令古天樂演技開竅的貴人——杜琪峯,這部電影叫《柔道龍虎榜》。
從此開始,在杜琪峯的調教下,古天樂的演員形態,才慢慢像樣。
但杜琪峯小成本黑幫片時代的到來,也宣告港片最黑暗的時光,就要開始了。
港片至暗時刻:一人撐起半個港片江湖的「爛片王」古校長
港片,就像潮流中的浮萍,經濟勢能及文化遷移的波動,都深深地影響著這浮萍的命運。
1993年,本港全年的觀影人次達到了4500萬,全港共有影院190家。但到1999年時便已銳減至2000萬和60家。
2018年,本港歷史票房榜前二十的電影已經均是進口片,排片最靠前的華語影片《寒戰2》,排到了二十名開外,票房僅6600萬港幣。
絕望如影評人列孚,甚至發出了那句經典的哀嘆:港片已死!
越來越多本港影人,唯有北上。此消彼長間,港片本土商業片市場則進一步萎縮。
越是港片危急時刻,越需要有人站出來。
而古天樂,既成為這時期港片的代言,也是港片歷史的見證者。
從《柔道龍虎榜》開始,古天樂正式從喜劇轉型深耕於港產警匪片領域的銀幕時代——從合作杜琪峯的《毒戰》《鐵三角》,到麥兆輝莊文強的《竊聽風雲》,再到鄭寶瑞葉偉信的《殺破狼》,以及陳木勝的《掃毒》系列、《使徒行者》系列,他一個人的電影清單,幾乎就是港產警匪片的演變史。
古天樂也的確不是一個表演天才,不是天才,那就努力。
拍《門徒》為了演好毒梟癮君子,他就研究毒販的真實生活,模仿他們的日常,那個張靜初混蛋老公,觀眾看了就想打他;
拍《毒戰》,他揣摩飾演的大毒梟在最後一刻被執行死刑的心理,臉上抽搐的肌肉和求生欲的眼神處理,已經足夠資格拿下影帝,只可惜那年遇上的《寒戰》的梁家輝。
但在這些佳作之外,他的電影作品中還有一半的評分低於6分,2017年,網易出了一份報告《我們分析了1.6萬部電影,找出了華語電影爛片王》直指古天樂榮獲 「爛片之王」。
包括他的貴人杜琪峯在內,許多人勸他少接戲,多花時間認真挑選好劇本,但他只是委婉回應:「我要拍戲,有很多人需要我。」
直到爾東升放出那張古校長捐助學校圖,人們才知道,古天樂說的「很多人需要我」,說的是誰。
這個已經廣為人知的故事中,2008年汶川大地震後,古天樂在目睹許多孩子無家可歸之後,成立了「古天樂慈善基金會」,為災區重建捐款100萬元。並在第二年代表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為災區捐贈2000萬元的物資。
從2009年開始,古天樂在貴州、四川、雲南等地捐建學校和愛心水窖。截止到2020年,已建成123所學校。
有一部分網友質疑,他捐贈的小學都是以自己的名字冠名,這還能叫低調?
當人們問起古天樂,為什麼要在每所學校都寫上自己的名字?古天樂簡單回覆:「以後有什麼事,可以直接找我!」
實際上還有一個原因,第三方機構慈恩會規定,個人捐款項目必須以捐款者姓名命名。
從此以後,古天樂又多了一個眾人皆知的外號——「古校長「。
每當古天樂有新片上映,電影一旦口碑不佳,一定會出現這樣許多條評論——「古校長又沒錢蓋學校了」。
這真是古天樂拍爛片的原因嗎?一定是。但這就是全部原因嗎?絕對不是。
重點藏在古天樂曾說過的另一句話裡:現在影壇遠未走出低谷,我現在還有戲拍,應該好自珍惜。況且,港片要走出低谷,產量是要上來的,我們中生代演員要是不拍,那就更慘了。
這幾年古天樂都在拍什麼呢?來來去去,警匪片而已。
為什麼警匪片還能留下?大抵內地同類型電影,尚不能取代港產警匪片的市場地位;而之所以內地警匪片取代不了,一個重要原因,何嘗不是電影那幾位主演:古天樂、劉德華、劉青雲、張家輝。
古天樂一直拍一直拍,港片還在內地市場保有一席之地,如果他都不拍了呢?港片最後的半壁江山還會在?
就這麼演,演到《殺破狼·貪狼》,古天樂飾演一個警察和父親,他千辛萬苦終於尋找到失蹤女兒的下落,見到的卻只是一具冰冷的遺體,幾秒鐘內,讓悲傷、自責、憤怒、震驚,到沉重的父愛,各種情緒都溢出屏幕。
憑藉這些,他終於拿下了第37屆金像獎最佳男主角,宣布的那一刻,古天樂站在臺上,舉起獎盃又放下,說了一句「怎麼去做好演員?每一場戲每句話都不放棄」。
其實他真正不放棄的,何嘗不是港片本身。
杜琪峯曾說:「古天樂是港片的最後一位小生」,不是說,港片就真都沒有小生了,而是再也沒有能把港片扛在肩上的小生了。
所以打死不退的古天樂,才顯得那麼難能可貴。
別人勸他放棄,可他卻說:「只要戲不是太差我就拍吧,能幫一點是一點吧。其實我就是想為港片做點事。」
是,古天樂一直演,觀眾遲早看膩古天樂,但至暗時刻,如果連最會發出的一束光都熄滅了,會怎樣?
就真的沒有光了。
上半年只拍出一部港片,但港片還有一個平平無奇古天樂
沒人想到,港片至暗時刻背後,是更深的至暗時刻。
非典之年,尚有54部港片上映,然而2019年,全年拍完上映的港片只有 46 部。
2020年前五個月,拍完一部——林家棟主演的《半捲菸》。
導演鄭寶瑞說,今天的港片,比死還難受。
的確,如果說港片發展本身是一部電影,現在絕對已經到了谷底時刻,再不翻身,電影就要演完了。
拯救港片的英雄在哪裡?結果,帶給整個行業希望的是——平平無奇古天樂。
一個人的選擇,根本上還是拴著他的觀念。
時代轟轟烈烈的震響,搖撼著路面。聰明的、汲汲營營的、見風使舵的,從來不少,但凡有一點聰明就該知道,面對積重難返的港片,最正確的做法,是抽身。
但從當年和「兄弟」望風被抓還一個人扛下所有罪開始,古天樂從來不是什麼聰明人。
他就是港產江湖片裡,最笨的那種人。時代說:快閃!他呢,動也不動。
採訪時有人問他,你知道網上有一句很流行的話叫做「平平無奇古天樂」嗎?
他說「我知道。」
「你看到這句話覺得好笑嗎?」
「不會啊,我真的覺得自己平平無奇。」
古天樂,真的就是平平無奇啊。
流量時代,博客早已被更便捷的社交平臺代替,他每天一篇從不間斷,每篇的閱讀量大部分時候只有幾百,不足十年前的百分之一。
但他說,因為答應大家一直寫下去。
這是什麼?「忠」而已。
他以前曾搬出去過家,住在飯店,但沒幾天就不習慣了,又偷偷摸摸地搬回家。
他在片場的話不多,每次工作結束,便馬上消失,連慶功宴與聚會都很少參加。
因為他答應了老媽要一同喝湯。
他自己花錢不多,但有一次花了5000萬港幣買了艘遊艇送給母親當禮物,遭遇群嘲,他只說:「沒什麼好回應的。」
這是什麼?「孝」而已。
藍潔瑛去世,大半個港娛選擇沉默的時候,是古天樂出面,帶頭處理了這位被港媒嘲諷了半生的孤獨女人的身後事;
「鬼婆」羅蘭年老,一生無兒無女,他每逢新年便去她的家中拜訪,叮囑有事一定要第一時間聯繫自己;
李兆基患癌,直到去世,他的友人依舊對古天樂感激不已。
其實這有什麼呢?一個「仁」字而已。
上世紀80年代,劉偉強看了古惑仔漫畫想買,吳志雄跟他說,作者就是我兄弟,第一期寫的就是我。
但由於沉迷於賭博,這個曾經無限風光的大佬欠下了巨額債務。
牆倒眾人推,當年的兄弟紛紛躲得遠遠的。
結果古天樂拿著一張1000萬港幣的支票出現在他家門口,沒有條件和還錢期限。
後來吳志雄轉向了投資漫畫和電影等產業東山再起,找到古天樂還錢,古天樂也不要。
這是什麼?不過是一個「義」字而已。
那麼他對港片又是什麼呢?其實,一個信字而已。
《使徒行者2》大結局,古天樂張家輝的角色互相為兄弟死,吳鎮宇飾演的角色在片中問:「你猜我有沒有懷疑過你們兩個?」
答案是沒有,從來沒有。
即便種種證據都會指向自己的兄弟是有問題的,他們還是依然選擇相信對方。
就像即便種種證據都會指向港片是有問題的,但古天樂懷疑過港片的未來嗎?
我想是沒有,從來沒有。
港片不行,那古天樂就讓它行。
沒人拍電影,古天樂拍。
古天樂扛起港片,不是他有多麼強,而是因為正好適逢這個時代。
以及他這個笨人,恰好命中了中國人最講究的五個字——忠,孝,仁,義,信!
這次新聞說古天樂聯合了10家公司,其實是9家。
因為10家公司名單裡的「天下一電影製作有限公司」,就是古天樂自己投資。公司扶持過幾十部香港本土以及合拍電影,很多都是別人不願拍,覺得不會賺錢的,比如講中年人划龍舟的《逆流大叔》、講變性群體的《翠絲》,張家輝當導演的《陀地驅魔人》等。
老實港,這些好電影,虧的比賺的多。
沒辦法,他只有更拼命賺錢。
他那張臉,橫跨2019一整年。
4月,他和張智霖、鄭嘉穎、林峰的《反貪風暴4》。5月,他和梁家輝的《追龍2》。
7月,他和劉德華的《掃毒2》。加起來105歲的兩代楊過,飆著車在搭建的地鐵站持槍互射。
8月,他和張家輝、吳鎮宇的《使徒行者2》。
10月,《犯罪現場》上映,為他拿到金像獎影帝提名。
注意一個細節,這些電影的導演和工作人員,都是本港影人。
大家說他是永動機,但那是因為他一停工,港片就要停產。他去拍《怪獸武林》,為招財做現場特效表演的,還是當年楊過時代,電視臺認識的老武行。
如果他不拍呢,是不是許多前期後期人員,就要停工失業?
接下來的《明日戰記》、電影版《尋秦記》、《風林火山》等等,依然是古天樂的身影。
他出道20幾年,拍片100多部。是真正的港片勞模,但如果他不做,劉德華不做,張家輝不做,港片恐怕就更沒人做了。
有粉絲說:古天樂是唯一一個演了爛片,也不會讓人反感的人。
但粉絲的原諒中,是否也有對港片真實的、清晰的、傷感的懷念。
有評論說,與古天樂們一起遠走的,是整個本港娛樂年代。
沒錯,一切終究是回不去了。
港片是個奇蹟,它們是那樣的不可思議,又是那樣的理所當然。奇蹟註定不長久。
但漆黑一片的暗夜,總需要有人,挽狂瀾於既倒。
這個人,就是大俠。
因為俠之大者,為國為民。
年初,疫情較嚴重的時期,不少老年演員及底層老年人,因為買不到口罩導致生活存在很大的風險。古天樂了解情況後,立馬出手撥調兩萬口罩以解大家的燃眉之急。
如今古天樂表示,希望善款可以為業內有需要的人解燃眉之急,「今次的苦況,整個業界幾乎停擺,開拍的戲寥寥可數,未來可見還會受疫情影響,不能很快恢復正常製作,所以未來的日子大家要繼續互相扶持,一同堅持,共同度過這個逆境。」
我想這一刻,一個港娛未解之謎終於有了答案。
1994年,在吳君如和黃偉文做的綜藝節目中,張國榮被問到誰能夠當他的接班人,他說:「如果說電影呢,你們可以留意一個人,就是現在還是很新,新到不知道如何去形容他。那個人叫古天樂。」
沒人明白,為什麼張國榮會說出古天樂的名字,那年古天樂才演了兩部無線劇的配角而已,根本沒演過電影。
26年後的今天,一切都有了答案。
《一代宗師》裡,葉問講話: 「功夫,兩個字,一橫一豎。」 寒冬來襲,也不過是那兩個字。 扛住的,站著,扛不住的,倒下。
一個人的命運如此,一個港片江湖的命運亦然。
張國榮說出那句話,就是為港片留一口氣,留一盞燈。
獲得人生中第一座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獎盃的古天樂回憶,楚原多年前對他的鼓勵:「他和我說,每一句臺詞每一場戲,都要用心去學,用心磨出來,永遠『唔好放棄』。
今天古天樂對港片做到,也不過這四個字而已。
張國榮生前最後一次露面說:「人說貓有九條命,而做電影演員可以超過九條命,每一部電影就是一條生命。」
港片,到底有多少條命?不知道,但若看懂了那些港片危急時刻的古天樂,也就該明白了——被說「港片已死」說了十幾年的那個港片,為什麼就是死不了。
古天樂還在,港片怎麼會死?
想不到這個故事到最後,古天樂成了港片的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