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布之死的隱秘細節:《三國演義》騙了你什麼? | 劉三解

2021-02-15 劉三解freestyle

三解按:這是一個「可以聽」的系列專輯,覺得文字麻煩,可以掃描二維碼。

上期節目,我們談到了呂布本人對於漢朝皇帝的忠誠,他在關東流竄的幾年間,一方面以「人中呂布,馬中赤兔」(歷史上真有)的大名,引得天下英雄恐懼,以至於袁紹的追兵,袁術的大軍都不敢輕舉妄動,另一方面,又一直不忘西迎天子,光復洛京。

這樣的人物,如果不看他殺丁原、誅董卓的歷史汙點,絕對算是一個忠義之士,然而,在當時人的眼中,他是反覆無常之徒,在史書上,他是唯利是圖之輩,在小說裡,他還加上了有勇無謀、聽婦人言的諸多毛病。


當然,他真正招當時諸侯厭惡的,還是「反覆」二字。

早在他殺死董卓,逃出武關投奔袁術時,袁術拒絕他的理由就是厭惡他的「反覆」,日後在白門樓上,呂布反覆告饒,仍舊被曹操所殺,劉備進言的原因,也是「反覆」。

這個過程咱們得細說一下,《三國演義》中的呂布之死,在《第十九回 下邳城曹操鏖兵 白門樓呂布殞命》之中,分成了兩段:

 

第一段是「呂布雖然長大,卻被繩索捆作一團,布叫曰:「縛太急,乞緩之!」操曰:「縛虎不得不急。」布見侯成、魏續、宋憲皆立於側,乃謂之曰:「我待諸將不薄,汝等何忍背反?」憲曰:「聽妻妾言,不聽將計,何謂不薄?」布默然。」

 

第二段是「布告玄德曰:「公為坐上客,布為階下囚,何不發一言而相寬乎?」玄德點頭。及操上樓來,布叫曰:「明公所患,不過於布;布今已服矣。公為大將,布副之,天下不難定也。」操回顧玄德曰!「何如?」玄德答曰:「公不見丁建陽、董卓之事乎?」布目視玄德曰:「是兒最無信者!」操令牽下樓縊之。布回顧玄德曰:「大耳兒!不記轅門射戟時耶?」」

 

這兩段,都出自對史書記載的改編,所以迷惑性極強,中間又夾雜著陳宮、高順之死,對比強烈,結合史書來看一下,這改編也很有趣味。

第一段裡有兩段信息,一段是呂布因為繩索綁得太緊,求曹操松一松,曹操回答綁老虎不能不緊。另一段則是問自己手下的降將,我對你們不薄,為什麼要背叛我?宋憲回答他,你聽妻妾的話,不聽我們的,憑啥說不薄?呂布默然無對。

 

第二段則是呂布對劉備求饒,求他幫助求情,劉備當時已然點頭。等到曹操來到,呂布告饒,你最擔心的,無非是呂布,如此呂布降服,你為大將,我為副將,天下可定。曹操問劉備意見,劉備說,你忘了丁原和董卓的經歷嗎?呂布大罵劉備,你這人最是沒有信用。等到曹操命人殺死呂布,呂布對劉備說到,劉大耳朵,你忘了轅門射戟時我救你嗎?


 

反觀史書,綁呂布的繩子出現了兩次,一次見《獻帝春秋》,一次見《三國志·呂布傳》,而《三國演義》把兩次的對話,合為一次,且去掉了曹操的反應,《獻帝春秋》中記錄呂布求劉備幫忙說話,曹操是接話了的:

 

太祖笑曰:"何不相語,而訴明使君乎?"意欲活之,命使寬縛。主簿王必趨進曰:"布,勍虜也。其眾近在外,不可寬也。"太祖曰:"本欲相緩,主簿復不聽,如之何?"

 

翻譯過來就是,你跟我說啊,和劉備說啥,想要留呂布一命,也派人給他鬆綁,結果,曹操的主簿王必出列說道,呂布是強賊,他的部眾就在外面近處,給他鬆綁很危險,所以,曹操說,本來想給你鬆綁的,可主簿不幹啊,咋辦呢?

 

這麼說完了,才有呂布對曹操的告饒,讓曹操統步兵,自己統騎兵,平定天下,結果並不差,說的是:

 

 

然後,劉備才「進」曰,也就是說,他主動勸阻曹操,而非曹操問他的意見,一個主動,一個被動,為人很是不同。

 

必須注意這兩個記載,前一個是呂布求劉備幫忙說話,鬆綁,後一個則是呂布求降乞活,而王必和劉備都不想他活,為什麼?

先說王必,這個人在《三國演義》裡基本沒存在感,但在歷史上的曹操集團卻是重要人物,他被曹操評價為:

是吾披荊棘時吏也。忠能勤事,心如鐵石,國之良吏也。

 

在曹操領兵在外時,以丞相長史的身份統兵鎮守許都,是曹操真正的個人親信,這種交情,是在共患難的過程中建立起來的,所以能「心如鐵石」。

 

他指出的問題是,呂布本人太強,又有部眾在近側,如果他再像殺董卓一樣,暴起發難,誰能擋得住?也側面說明了,呂布雖然被部將侯成、張遼等人叛變,在部隊中,應該有非常高的威望和號召力,你不殺他,他終究是一個獨立力量,一顆定時炸彈。

而劉備的進言,與其說是決定性的,不如說是順勢幫腔,因為曹操此時的態度是「有疑色」,也就是在天人交戰,劉備只是幫助領導下決心,在今天講,叫「高情商」。

從利益上講,呂布是朝廷任命的「左將軍、儀同三司、領徐州牧、平陶侯」,劉備則是「鎮東將軍、領豫州牧、宜城亭侯」,如果曹操只是要「千金買馬骨」,這具馬骨,是呂布合適,還是劉備合適?

倆人是百分之百的競爭關係,要知道,程昱早在劉備投奔曹操時,就曾勸說殺死劉備,而曹操的回答是:

 

劉備這樣的一代梟雄,能意識不到自己的危險嗎?他絕不會將自己最大的籌碼讓給呂布,此時進言,既是給呂布的棺材板釘釘,又向曹操表示了臣服,可謂一舉兩得。

 

除此之外,《三國演義》裡還有一處巨大的改動,往往會被忽略,那就是:

 

 

而在《三國志·呂布傳》中說的則是:

 

布雖驍猛,然無謀而多猜忌,不能制御其黨,但信諸將。諸將各異意自疑,故每戰多敗。

翻譯一下大義,就是呂布有勇無謀,多猜忌,卻沒有辦法按住自己的部屬,只相信部下的將領,而將領們各懷鬼胎且內生疑慮,所以,出戰總是戰敗。

 

也就是說,呂布對「諸將」很信任,《三國演義》完全是擰的,至於說「聽妻妾言」,有沒有呢?

 

確實有,那就是陳宮等人讓呂布出城遊擊,自己守城,呂布之妻對陳宮不信任,呂布就此作罷。

 

但事實上,呂布這聽得對,因為陳宮等人根本和呂布不是一條心,前有參與郝萌河內兵叛亂,後有曹操出徵徐州,呂布想早降,陳宮等人堅決反對:

 

 

也就是說,對於呂布本人利益最大化的選擇,被陳宮等人,直接破壞掉了,這時候再讓呂布出城吸引曹操兵力,成了死道友不死貧道了。

之所以呂布被扣這麼一頂莫須有的帽子,一方面是《三國演義》的尊劉貶曹傾向,呂布降曹怎麼也不算明智行為,陳宮的抗拒才是政治正確,另一方面則是宋明以來市井文化對於「聽婦人言」的絕對鄙視,正好呂布有這麼個經歷,順理成章地扣在了他的失敗原因上。

那麼,問題來了,《三國演義》將呂布的敗亡,歸因於他的德性敗壞、好色無謀上,到底對不對?

 

答案究竟是什麼,請聽下回分解。

相關焦點

  • 《三國演義細節解密》之二十一:丁原死亡之謎
    大錘的三國演義細節解密,前幾期為列位讀者聽友,講述了十常侍之亂和大將軍何進之死。大錘專門說過,何進的死亡,直接原因就是此人不夠狠、沒料到對手是瘋子(也就是沒有估計到對手的下限)。 在何進死後,何進手下的袁紹曹操等梟雄還沒來得及登場,漢末著名的狠人、被後世人看作是混世魔王的董卓董太師,就帶著他的西涼羌胡軍人馬,浩浩蕩蕩登場了。
  • 《三國演義細節解密》之四:劉備的老婆們
    我們 「BT歷史零售」 公眾號正式更名 「大錘說史」 大錘為大家推出全新系列《三國演義細節解密》,在每周一晚,大錘都會為你揭秘三國,希望各位讀者老爺多多支持!本期第四回!關於老婆這個話題,《三國演義》中有一段經久流傳的話語。這是在劉備佔據徐州期間,呂布與曹豹裡應外合,偷襲張飛守衛的徐州得手。張飛跑回去見劉備,因為劉備老婆孩子都被呂布一勺燴給抓住了,張飛很羞愧,在劉備面前拔劍要自刎,劉備上前阻止張飛時,說了下面這段話:「古人云:『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
  • 《三國演義細節解密》之九十四:張邈與曹操為何從生死之交變生死之敵
    咱們一起暢聊古今歷史八卦,分享有趣的故事,大錘在這裡等著您~最近,大錘的三國演義細節解密,一直在講述古典小說《三國演義》中出場或沒出場的東漢末年各地諸侯。這段時間,大錘已經講到了曹操作為兗州第二代霸主,在第二次徵討徐州陶謙時,本來這次局面是曹操軍摧枯拉朽,把陶謙劉備聯軍打得到處逃竄。
  • 別被《三國演義》的呂布騙了,為你還原一個歷史上真實的呂奉先
    說起小說《三國演義》裡出名的三姓家奴、虎狼之徒,相信很多人會不約而同地認為是呂布。
  • 趙荔紅 | 下邳故事之呂布
    三國時,下邳最著名的事件是呂布被吊死在白門樓。小說《三國演義》對此事也有演繹,只是細節與歷史有些不同。《三國演義》中,呂布甫一出場,即挨罵。張飛這廝,性情暴戾,濫殺無辜,可只要碰到呂布,即可自居道德正義,罵呂布是「三姓家奴」。呂布終其一生,貼著這個標籤。
  • 三國演義第一猛將呂布,在歷史上是個什麼樣的人,肯定不是第一
    提起呂布,你第一個想到的是什麼?對,就是那句:「人中呂布、馬中赤兔」的名句,然後馬上就會想到呂布是三國第一名將,三國第一猛將,什麼三英戰呂布,曹營六將戰呂布,呂布之勇,天下無敵,不論是在三國演義中,還是在電視劇中,或者是在遊戲中,呂布都是妥妥的三國第一武將。
  • 曹操與劉備,誰是呂布覆滅的最大贏家? | 劉三解
    而《三國演義》這本地理盲作品,本身就連祁山的位置都搞不明白,更別說徐州了。直接將小沛搬到了下邳附近,自然是無論如何都說不明白的。 之前的節目裡,我們提到了呂布佔徐州的時代,實際控制的區域,只有下邳一郡之地,其實不完全正確,曹操和劉備聯軍進攻徐州的第一戰,實則是在彭城打的,《三國志·武帝紀》原話是: 一聽到「屠」字,很多人一定聯想到了屠城,就是殺光城中老少,實則漢魏史書中「屠」也有攻克的意思
  • 論呂布之死
    在《三國演義》中,呂布武功蓋世,風流倜儻,天下英雄大多敬畏仰望。
  • 呂布活了多少歲,呂布是怎麼死的?
    那麼呂布到底是哪年呢?大貂蟬多大呢?真值得人去查查啊,要知道貂蟬可是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啊,要是嫁給了一個老頭子,真是為之可惜啊,對不對?如果說呂布出生161年,別忘了他的女兒,已15、6歲(年已及弁),他可能10歲有三個老婆嗎?顯然不可能嘛,對不?如果說呂布出生於170年,那呂布死的時候才28啊,太可憐了吧!三國第一武將,30沒出頭就掛了,這可能嗎?
  • 人品一般的呂布,兩次叛亂,在三國演義中為何被誇張為神勇?
    呂布在《三國演義》中被羅貫中給強化了,他的戰敗經歷也都被加上了各種因素幹擾,為的就是襯託他的勇猛無雙,為了三英戰呂布這場戲份,在正史中擊敗呂布的孫堅,被弱化成了一個有勇無謀的莽夫,那麼為什麼羅貫中為什麼會強化呂布這樣一個不算正派的梟雄角色呢?
  • 呂布之死!
    張飛的戰鬥力自然不用說了,蜀國五虎將之一,長坂橋橫槍立馬,嚇退曹軍,人稱猛張飛,大吼一聲嚇破了曹軍夏侯傑的肝膽,致其墜馬而死,你就知道這傢伙有多厲害了。為什麼花這麼長的篇幅說關羽和張飛呢,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嘛,就是這麼厲害的兩員猛將聯手也不過和呂布一人戰成平手。
  • 三國演義與三國志13被高估的陳宮
    而且陳宮根本沒有自己的傳記,就是在曹操和呂布的傳記中出現幾回,不仔細看都發現不了。所以陳宮在真正的歷史當中可以說就是一個無足輕重的小人物,最後在白門樓,呂布求劉備救命,劉備來一句「明公不見布之事丁建陽及董太師乎!」這些《三國演義》裡的情節在正史當中都有,但陳宮跟曹操的對話在歷史當中卻是子虛烏有。最後《三國志》只是說「布與宮、順等皆梟首送許,然後葬之。」就是說呂布和陳宮、高順一起被斬首。
  • 呂布之死
    今天我給小朋友講的,是《呂布之死》的故事。劉備受到徐州百姓的擁戴,在陶謙死後接任徐州牧。一年後,還接納了被曹操打敗的呂布。可是呂布卻不懷好意,他和謀士陳宮趁著劉備、關羽帶兵去徵討袁術、留守的張飛醉酒的時候,偷襲徐州。打仗回來的劉備,只得將徐州讓給呂布,自己駐到徐州旁邊的小沛去了。
  • 《三國演義細節解密》之九十五:曹操在兗州做了什麼,激怒了張邈
    咱們一起暢聊古今歷史八卦,分享有趣的故事,大錘在這裡等著您~最近,咱們的三國演義細節解密,一直在講述古典小說《三國演義》中涉及的東漢末年各地諸侯。我們已經講到了,曹操在佔據兗州之後,迅速跟自己的生死之交張邈以及股肱之臣陳宮翻了臉,結果就是在徵討徐州陶謙順風順水的時候,在張邈及陳宮的籌劃之下,呂布殺入曹操後方,兗州突然全境造反,把曹操陷入極其危險的地步。大錘上一期已經介紹了後世對曹操與張邈這次翻臉事件的幕後分析。
  • 《三國演義細節解密》之七十六:劉備與丹陽兵之間為什麼會反目成仇
    在後臺回復「三國演義」,查看更多三國的精彩故事!最近咱們的三國演義細節解密,一直在講述古典小說《三國演義》中涉及的東漢末年各地諸侯,其中最近幾個章節,我們一直在說割據徐州的人們,上一期我們已經從徐州第一任長官、全能戰士陶謙,講到了接受徐州的第二任諸侯,劉備。
  • 太慘了,呂布之死真相大白,內容顛覆歷史,學者:難怪史書不敢寫
    曹操沒有回答呂布,而是問了劉備的意見。都說三國演義尊劉貶曹,將劉備硬生生扯成一個哭鼻子老好人,其實羅貫中在塑造劉備時,把這水攪和得很深。他對劉備「善權謀」的刻畫,實際入木三分,但卻非常隱晦。劉備聽了曹操的問,思忖了片刻,道:「君不見丁原董卓之事乎?」一句輕描淡寫的疑問句,實際是在陳述一個斬釘截鐵的事實:如果曹公免死呂布,那自己就要火燒眉毛了。如何?劉備的陰險狡詐,是否躍然紙上?
  • 三國演義之「關公」
    再看這個例子:「玄德聽令,撥關公、張飛各引軍一千,伏於山後高岡之上,盛豬羊狗血並穢物準備。」(第二回)這裡,關羽稱「關公」,劉備和張飛沒能得到這個榮譽。桃園結義的時候,「劉、關、張」各多少歲?據《三國演義》的交代,劉備是28歲。那麼,二弟關羽可能是25歲上下。
  • 《三國演義》呂布:縱有萬人不敵之勇,卻窮途末路,知其人者無不惋惜
    ▲ 三英戰呂布油畫欣賞(網絡圖)▲ 新版《三國演義》劉備一句話,點醒唯才是舉的「夢中人」▲ 舊版《三國演義》:白門樓呂布願歸降曹操,但劉備的話斷了他的念頭迎接命運的最後安排呂布在白門樓被綁,送到曹操與劉備跟前,等待最後的命運安排
  • 三國演義:同樣是綁呂布,老版很有喜感,你看新版被綁成了啥樣?
    電視劇《三國演義》中有很多能徵善戰的將軍,他們的活著的時候都是一個時代的王者,可臨死前的畫面卻形態各異,下面我們就來說說吧!今天要說的是呂布,在老版《三國演義》中,呂布戰後靠著一個柱子睡覺,手裡還握著方天畫戟,隨時做好戰鬥的準備!
  • 呂布之死真相大白,內容顛覆歷史,學者:太慘了,難怪史書不敢寫
    呂布之死真相大白,內容顛覆歷史,學者:太慘了,難怪史書不敢寫       《三國演義》在寫到呂布為曹操所擒後,說曹操望著呂布,沉默不語,劉備在一旁,耷拉著大耳錘子,雙手叉在袖口中,兩個眼皮微微下垂,儼然一副活佛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