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的心》學習:勇氣
故事的背景無非是一個舞臺,用來讓導演表達自己內心的舞臺。我們喜歡這部影片,也是因為我們喜歡純粹的英雄:率真、勇敢、機敏、大義凜然,敢恨敢愛。縱觀整部影片,至少片尾的處理是符合影片中華萊士的性格的。「如果你為自由而戰,你就是一個自由的人」,類似的豪言壯語片中其實很多,絕大多數情況下它讓人覺得鼓舞而不是矯情。這是一部好萊塢式的英雄片的巔峰之作,幾乎包括了此類影片的所有元素,戰爭、英雄行為、愛情,背叛。難得可貴的是,影片從始至終洋溢著的充沛情感,張弛有度,高潮迭起。我們大可為自己喜愛的英雄鼓掌,而不必苛求他更像哪國人。
《肖申克的救贖》學習:信念
一個人最大的敵人是自己,一個人最好的朋友也是自己。在絕望的環境當中,在遇到困難的時候,只有自己能夠依靠,這部電影說白了很簡單,就是自己救自己。但是這個過程確實非常艱難的,首先得有一個完整的計劃,想法,再者,自己要有能力一步一步去實現,並且能夠應付任何突發情況。這部電影,我個人認為最大的價值和看點就在於主人公在基本沒有任何幫助的情況下,突破了常人難以突破的困難。讓我記憶最深刻的就是最後逃走的時候,下水道是唯一的通道,到這個下水道又臭又長,想想就有嘔吐的感覺,到他依然堅定的選擇了,這也說明了一個人的求生欲望,不管多麼困難,是什麼也阻攔不不了的。
《美國往事》學習:人生
「這部電影融合了童年友誼、愛情、失去、貪婪、暴力、時間的逝去、關係的破裂,昔日美國犯罪團夥等等主題。」在這裡所描述的所有主題中,顯然除開最後一項,其餘的主題都直指人物的內心。作為一部將近四小時的電影,它確實有著所謂「獨白型」長篇小說所擁有的一些顯著特徵。 它將眾多人物性格和個人命運編織到一個統一的世界中,層層展開,鴻篇巨製。縱使電影的確刻畫了朋友之間的愛與恨、背叛與復仇。當我今天再次翻出這部《美國往事》,重新細讀品味的時候,我看到了更多,這部電影靠著一眾優秀的演員和完美的故事結構最終遠遠超越了導演最初對它的預期
《教父》學習:處世
1972年由弗朗西斯-科波拉指導,馬龍-白蘭度、阿爾-帕西諾主演的《教父1》在美國上映。電影一經上映便取得了無數的榮譽,甚至直到今天這部黑幫史詩級電影仍被稱作男人的「聖經」教父身上體現了許多成熟男人該有的特質和處世智慧。 首先,要保持冷靜,不要去恨對手,這樣只會影響你的判斷。 第二,要細心。女人和孩子可以不細心,男人必須細心,這樣才能保護家人。 第三,幫助身邊的人。有一天你也會需要他的幫助。電影中經常出現教父舉重若輕地說著身邊棘手的問題,這份沉穩,成為了教父最大的特點,也是男人該有的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