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從文:我還以為自己是個受得了寂寞的人

2021-02-23 文軒九月讀書會

■ 按:

當張兆和的父親同意她與沈從文的婚事時,張兆和拍了一封電報給沈從文,「鄉下人,喝杯甜酒吧。」電報員不解,原來是沈從文追求張兆和四年的日子裡,總覺得自己是一個鄉下來的毛頭小子,深深的自卑令他極度渴望得到張兆和的肯定和接納。沈從文曾跟張兆和說:「如爸爸同意,就早點讓我知道,讓我這鄉下人喝杯甜酒吧。」

張兆和是沈從文的美女學生,沈從文對張兆和一見傾心,甚至請當時中國公學的校長胡適幫他勸勸張兆和。但是張兆和起初卻並不理睬沈從文,更別提鍾情於他。二人的愛情故事,就在沈從文真摯動人的一封封情書中慢慢展開。 「我行過許多地方的橋,看過許多次的雲,喝過許多種類的酒,卻只愛過一個正當最好年齡的人。」這大概是我聽過最美的情話。

今天是沈從文誕辰115周年,我們一起重溫經典。

by Walker

只有你,那麼懂我 / 沈從文

我原以為我是個受得了寂寞的人。現在方明白我們自從在一起後,我就變成一個不能同你離開的人了。三三,想起你,我就忍受不了目前的一切。我想打東西,罵粗話,讓冷氣吹凍自己全身。我明白我同你離開越遠反而越相近。但不成,我得同你在一起,這心才能安靜,事也才能做好!

這船已到了柳林岔。我生平還是第一次看到這樣好看的地方——千方積雪,高山皆作紫色,疏林綿延三四裡,林中皆是人家的白屋頂。我的船便在這種景致中,快快地在水上跑,什麼唐人宋人畫都趕不上,看一年也不會厭倦。奇怪的是,本省的畫家,從來不知向這麼好的景物學習。學校中教員還是用個小瓶插一朵花,放個橘子,在那裡虐待學生「寫生」,其實是在那裡「寫死」!

三三,我這時還是想起許多次得罪你的地方,我的眼睛是溼的,模糊了。我先前對你說過:「你生了我的氣時,我便特別知道我如何愛你。」我眼睛溼溼地想著你一切的過去!我回來時,我不會使你生氣面壁了。我在船上學會了反省,認清楚了自己種種的錯處。只有你,方那麼懂我並且原諒我。

我就這樣一面看水一面想你。我快樂,我想應同你一起快樂;我悶,就想你在我必可以不悶;我同船老闆吃飯,我盼望你也在一角吃飯。我至少還得在船上過七個日子,還不把下行的日子計算在內。你說,這七個日子我怎麼辦?我不能寫文章就寫信。這隻手既然離開了你,也只有這麼來折磨它了。

為了只想同你說話,我便鑽進被蓋中去,閉著眼睛。你聽,船那麼「呀呀」地響著,它說:「兩個人儘管說笑,不必擔心那掌舵人。他的職務在看水,他忙著。」船真的「呀呀」地響著。可是我如今同誰去說?我不高興!

夢裡來趕我吧,我的船是黃的。儘管從夢裡趕來,沿了我所畫的小鎮一直向西走。我想和你一同坐在船裡,從船口望那一點紫色的小山;我想讓一個木筏使你驚訝,因為那木筏上面還種菜;我想要你來使我的手暖和一些。我相信你從這紙上可以聽到一種搖擼人的歌聲,因為這張紙差不多浸透了好聽的歌聲!

一切聲音皆像冷一般地凝固了,只有船底的聲音,輕輕地輕輕地流過去。這聲音使你感覺到它,幾乎不是耳朵而是想像。這時真靜,這時心是透明的,想一切皆深入無間。我在溫習你的一切。我稱量我的幸運,且計算它,但這無法使我弄清一點點。為了這幸福的自覺,我嘆息了。倘若你這時見到我,我就會明白我如何溫柔!

一切過去的種種,它的結局皆在把我推到你的身邊和心邊,你的一切過去也皆把我拉近你的身邊和心邊。我還要說的話不想讓燭光聽到,我將吹熄了這隻蠟燭,在暗中向空虛去說!

 

致張兆和 / 沈從文


三三:

 

船在慢慢的上灘,我背船坐在被蓋裡用自來水筆來給你寫封長信。

 

這樣坐下寫信並不吃力你放心。這時已經三點鐘還可以走兩個鐘頭。應停泊在什麼地方,照俗諺說「行船莫算打架莫看」我不過問。大約可再走廿裡,應歇下時,船就泊到小村邊去,可保平安無事。船泊定後我必可上岸去畫張畫。你不知見到了我常德長堤那張畫不?那張窄的長的。這裡小河兩岸全是如此美麗動人,我畫得出它的輪廓,但聲音,顏色,光,可永遠無本領畫出了。

 

你實在應來這小河裡看看,你看過一次,所得的也許比我還多,就因為你夢裡也不會想到的光景,一到這船上,便無不朗然入目了。這種時節兩邊岸上還是綠樹青山,水則透明如無物,小船用兩個人拉著,便在這種清水裡向上滑行,水底全是各色各樣的石子。

 

舵手抿起個嘴唇微笑,我問他:「姓什麼?」「姓劉。」

「在這條河裡劃了幾年船?」

「我今年五十三,十六歲就划船。」

來,三三,請你為我算算這個數目。這人厲害得很,四百裡的河道,漲水乾涸河道的變遷,他無不明明白白。他知道這河裡有多少灘,多少潭。看那樣子,若許我來形容形容,他還可以說知道這河中有多少石頭!是的,凡是較大的知名的石頭他無一不知!

 

水手一共是三個,除了舵手在後面管舵管篷管纖索的伸縮,前面艙板有兩個人。其中一個是小孩子,一個是大人。兩個人的職務是船在灘上時,就撐急水篙,左邊右邊下篙,把鋼鑽打得水中石頭作出好聽的聲音。

 

到長潭時則蕩槳,躬起個腰推扳長槳,把水弄得譁譁的,聲音也很幽靜溫柔。到急水濉時,則兩人背了纖索,把船拉去,水急了些,吃力時就伏在石灘上,手足並用地爬行上去。

 

船是只新船,油得黃黃的,乾淨得可以作為教堂裡的神龕。我臥的地方較低一些,可聽得出水在船底流過的細碎的聲音。前艙用板隔斷,故我不被風吹。我坐的是後面,凡為船後的天、地、水,我全可以看到。

我就這樣一面看水一面想你。

 

我快樂,就想應當同你快樂,我悶,就想要你在我必可以不悶。

 

我同船老闆吃飯,我盼望你也在一角吃飯。我至少還得在船上過七個日子,還不把下行的計算在內。你說,這七個日子我怎麼辦?天氣又不是很好,並無太陽,天是灰灰的,一切較遠的邊岸小山同樹木,皆裹在一層輕霧裡,我又不能照相,也不宜畫畫。看看船走動時的情形,我還可以在上面寫文章,感謝天,我的文章既然提到的是水上的事,在船上實在太方便了。倘若寫文章得選擇一個地方,我如今所在的地方是太好了一點的。

 

不過我離得你那麼遠,文章如何寫得下去。「我不能寫文章,就寫信。」我這麼打算,我一定做到。我每天可以寫四張,若寫完四張事情還不說完,我再寫。這隻手既然離開了你,也只有來折磨它了。

 

我來再說點船上事情吧。船現在正在上灘,有白浪在船旁奔馳,我不怕,船上除了寂寞,別的是無可怕的。我只怕寂寞。但這也可訓練一下我自己。我知道對我這人不宜太好,到你身邊,我有時真會使你皺眉,我疏忽了你,使我疏忽的原因便只是你待我太好,縱容了我。

 

但你一生氣,我即刻就不同了。現在則用一件人事把兩人分開,用別離來訓練我,我明白你如何在支配我管領我!為了只想同你說話,我便鑽進被蓋中去,閉著眼睛。你瞧,這小船多好!你聽,水聲多優雅!你聽,船那麼軋軋響著,它在說話!它說:「兩個人儘管說笑,不必擔心那掌舵人。他的職務在看水,他忙著。」船真軋軋的響著。可是我如今同誰去說?我不高興!

 

夢裡來趕我吧,我的船是黃的,船主名字叫做「童松柏」,桃源縣人。儘管從夢裡趕來,沿了我所畫的小堤一直向西走,沿河的船雖千千萬萬,我的船你自然會認識的。這裡地方狗並不咬人,不必在夢裡為狗嚇醒!

 

你們為我預備的鋪蓋,下面太薄了點,上面太硬了點,故我很不暖和,在旅館已嫌不夠,到了船上可更糟了。蓋的那床被大而不暖,不知為什麼獨選著它陪我旅行。我在常德買了一斤臘肝,半斤臘肉,在船上吃飯很合適……莫說吃的吧,因為搖船歌又在我耳邊響著了,多美麗的聲音!

 

我們的船在煮飯了,煙味兒不討人嫌。我們吃的飯是粗米飯,很香很好吃。可惜我們忘了帶點豆腐乳,忘了帶點北京醬菜。想不到的是路上那麼方便,早知道那麼方便,我們還可帶許多寶貝來上面,當「真寶貝」去送人!

 

你這時節應當在桌邊做事的。

 

山水美得很,我想你一同來坐在艙裡,從窗口望那點紫色的小山。我想讓一個木筏使你驚訝,因為那木筏上面還種菜!我想要你來使我的手暖和一些……

 

   一九三四年一月十三日下午

【沈從文詩兩首】

 

▎我喜歡你

 

你的聰明像一隻鹿, 
你的別的許多德性又像一匹羊, 
我願意來同羊溫存, 
又耽心鹿因此受了虛驚, 
故在你面前只得學成如此沉默; 
(幾乎近於抑鬱了的沉默!) 
你怎麼能知?
我貧乏到一切: 
我不有美麗的毛羽, 
並那用言語來裝飾他熱情的本能亦無! 
臉上不會像別人能掛上點殷勤, 
嘴角也不會怎樣來常深著微笑, 
眼睛又是那樣笨—— 
追不上你意思所在。
別人對我無意中念到你的名字, 
我心就抖戰, 
身就沁汗! 
並不當到別人, 
只在那有星子的夜裡, 
我才敢低低的喊叫你底名字。 

 

▎情書

一個白日帶走了一點青春,
日子雖不能毀壞我印象裡你所給我的光明,
卻慢慢的使我不同了。
一個女子在詩人的詩中,
永遠不會老去,
但詩人他自己卻老去了。
我想到這些,
我十分猶豫了。
生命是太脆薄的一種東西,
並不比一株花更經得住年月風雨,
用對自然傾心的眼,
反觀人生。
使我不能不覺得熱情的可珍,
而看重人與人湊巧的藤葛。
在同一人事上,
第二次的湊巧是不會有的。
我生平只看過一回滿月。
我也安慰自己過,
我說:
我行過許多地方的橋,
看過許多次數的雲,
喝過許多種類的酒,
卻只愛過一個正當最好年齡的人。

點擊原文閱讀進入購買,品讀好書,就在文軒網

相關焦點

  • 從前書信很慢,我只愛你一個人:沈從文與張兆和
    10分鐘過後,待他平穩過後,在原先備稿準備的1個小時的內容被他10分鐘急促地說完了。無奈的情況下,他在教室黑板上寫上:「我第一次上課,見你們人多,怕了」。儘管遭受了學生們的取笑,但是過後的沈從文在課堂上更為自如了。那時候在課堂上有個皮膚黑黑的女孩,她對這位「鄉下」來的老師極為不感興趣,但是沈從文卻不然。他看中了這個小他八歲的張兆和。
  • 沈從文的情話,到底能有多浪漫?學學大師是怎麼撩妹的
    導語:沈從文的情話,到底能有多浪漫?學學大師是怎麼撩妹的這個世界上最美好的,便該是愛情了,而愛情中最深刻的,應當是表白了,無數種人,無數個晝夜,無數朵山花爛漫,都不及那一瞬間的對方美好,就像是頭頂漫天星辰,腳下重山萬座,這世上日升月沉,花開花落,都不及你笑意盈盈,從我身旁走過。
  • 沈從文中年割腕的背後:與不愛自己的女人結婚,把一生過成了寂寞
    在1995年出版的《從文家書》後記中,張兆和寫道:「從文同我相處,這一生,究竟是幸福還是不幸?得不到回答。我不理解他……真正懂得他的為人,懂得他一生承受的重壓,是在整理編選他遺稿的現在。過去不知道的,現在知道了;過去不明白的,現在明白了。他不是完人,卻是個稀有的善良的人。太晚了!為什麼在他有生之年,不能發掘他,理解他,從各方面去幫助他,反而有那麼多的矛盾得不到解決!悔之晚矣。」
  • 沈從文中年不幸的背後:與不愛自己的女人結婚,把一生過成了寂寞
    我不理解他……真正懂得他的為人,懂得他一生承受的重壓,是在整理編選他遺稿的現在。過去不知道的,現在知道了;過去不明白的,現在明白了。他不是完人,卻是個稀有的善良的人。太晚了!為什麼在他有生之年,不能發掘他,理解他,從各方面去幫助他,反而有那麼多的矛盾得不到解決!悔之晚矣。」
  • 鄉下人沈從文 聶華苓
    回到卞之琳的《斷章》:你站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人在橋上看你。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你裝飾了別人的夢。也回到馮至的《南方之夜》:燕子說,南方有一種珍奇的花朵,經過二十年的寂寞才開一次——這時我胸中忽覺得有一朵花兒隱藏,它要在這靜夜裡火一樣地開放。也回到沈從文的《鄉下人》:這些人生活卻仿佛同自然已相融合,很從容的各在那兒盡其生命之理。
  • 卞之琳為何埋怨沈從文?
    沈從文一聽,二話沒說,提筆就題寫了「三秋草」幾個字(後來該詩集出版,封面就用了沈從文這灑脫的三字題名),並馬上從抽屜裡取出三十元錢來,交給卞之琳,讓他快快將《三秋草》印出來。開抽屜時,卞之琳看到裡面有幾張當票,知道沈從文自己還在典當東西過活,覺著不該接這錢,可沈從文堅持讓他拿上。卞之琳後來說:「我終於未能違命。」卞之琳拿了錢,出版了自己的處女詩集。作品很快在北京印出。
  • 北漂的辛酸,我懂,沈從文也懂
    他是個不被北京接納的鄉下人。他投出的稿子,杳無音訊;身上的錢越來越少,他僅有的財產便是兩條棉被。多年後,他回憶起這段歲月,還是感慨萬千:「我到北京,當時連標點符號也不曉得,去那裡,是想擺脫原來那個環境,實際上打算很小,想賣賣報紙,讀讀書。一到這個地方,才曉得賣報紙沒有機會,賣報紙是分區分股的,賣報不行。
  • 識人先讀詩,沈從文為何對卞之琳高度評價?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這前後兩部詩集的編輯或問世,均與已廣有聲譽的小說家沈從文有直接關係。識人先讀詩卞之琳在《〈雕蟲紀曆〉自序》中,這樣敘述他開始寫詩的動因:「我從鄉下轉學到上海,經過一年的呼吸荒涼空氣、一年的埋頭讀書,我終於又安定不下了。說得好聽,這也還是不滿現實的表現吧。我彷徨,我苦悶。有一陣我就悄悄發而為詩。」
  • 沈從文晚年:與妻子失和、轉行不再寫作,墓碑上是她寫的這十六字
    這樣的結果,讓瑞典漢學家馬悅然怒了,他將他的怒氣寫進了《中國人,你可認得沈從文》的悼念長文裡。 而這篇悼念長文,竟成了沈從文死後唯一的長悼文。 相比死時的備受冷落,沈從文的晚年更加令世人唏噓感嘆。然而,讓人分外嘆服的是:沈從文畢竟是沈從文,他終在孤獨、寂寞、備受爭議和排擠的境況下,開創出了新的人生。
  • 《我喜歡你》:沈從文告訴我們什麼是最好的愛情
    他說:「風大得很,我手腳皆冷透了,我的心卻很暖和。但我不明白為什麼原因,心裡總柔軟得很。我要傍近你,方不至於難過。」遇見愛情,可以是靈丹妙藥,讓人起死回生,也可以是致命毒藥,讓人痛不欲生。這本書被稱為「民國四大情書」之一,曾兩次入圍「諾貝爾文學獎提名」,感動了文壇半個世紀。世界這麼大,還好遇見了你。
  • 魯迅和沈從文的「兩條路」
    何以日俄兩軍在中國的領土廝殺而中國人仍甘為其所役,打探偵察?何以自己同胞受戮,而中國人仍張口垂涎,津津有味地欣賞砍頭大觀?魯迅的憂憤,莫可言喻。16年後,在小說集《吶喊》的序言中他寫道:「凡是愚弱的國民,即使體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壯,也只能做毫無意義的示眾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為不幸的。所以我們的第一要著,是在改變他們的精神,而善於改變精神的是,我那時以為當然要推文藝。」
  • 沈從文評魯迅文:大部分是罵世文章
    這且不說,他還將周與魯迅作比,對魯迅用了「充滿對於人事的厭憎,感情有所蔽塞,多憤激,易惱怒……」「冷嘲熱諷」、「充滿與人與社會敵對現象,大部分是罵世文章」這樣的語彙,這就不能不引起讀者,尤其尊崇魯迅人格作品者的反響。1940年四五月間,當時還年輕但已在文壇頗有名聲的聶紺弩,來到抗戰時期風雲際會的桂林。在這裡,他寫出了雜文名篇《韓康的藥店》,讀到了沈從文這篇比較魯迅周作人的文章。
  • 沈從文家書中的稱謂
    想想,大約因為妻子張兆和在家排行第三之故,而沈從文的自己的落款卻是「二哥」,這也是沈從文在家的男子排行。這些絕妙文字,沈從文有時專門標註「三三專利讀物」,意味深長。數十年後,除這些信,受信人的幾封回信還存留著。張兆和的稱謂,應和著沈從文自署的「二哥」「從文二哥」「親愛的二哥」,落款由「兆和」而變為「三三」……    之後多年,沈從文夫婦多有別離。
  • 沈從文:我一生不相信權力,只相信智慧
    身體瘦弱的沈從文,在軍隊裡只能做文書。 後來,他遇上了對他一生影響最大的人——湘西王陳渠珍。 陳渠珍雖是軍人,但也是性情中人。他珍藏了大量書籍,還開放自己的書房給沈從文看。從各地搜來的古書孤本,還有很多珍貴文物,勾引起了沈從文的強烈好奇心。
  • 跟潔癖婆婆一起住,房子住了6年還跟新家一樣,除了我沒人受得了
    第一次去老公家時,對我婆婆印象非常好,因為家裡不管哪個角落,都被婆婆收拾得乾乾淨淨的,當時我還在慶幸沒有遇到一個邋遢的農村婆婆。可是生孩子後,當婆婆搬來和我們住一起後,我才發現,太愛乾淨,也是一種毛病,讓人覺得不舒服。跟潔癖婆婆一起住,房子住了6年還跟新家一樣,除了我沒人受得了!
  • 張兆和與沈從文—愛情的牙齒
    在夫妻的兩地書中,張兆和絮絮叨叨的是,家裡的米可以吃到幾時,節衣縮食錢可不可以用到年底。城內的治安,忐忑的心情,周圍的動靜,還有那些人情往來;小孩子如何的可愛,以及對沈從文行路的叮嚀。而沈從文的回信中,對於生活瑣事說的很少。
  • 絕世單戀—悲情沈從文
    在信中,沈從文用他那簡單而又樸素的文字滿懷深情地向新婚妻子述說著沿途的見聞,述說著家鄉的美景,述說著對生活的感悟以及述說著他對她那濃得快要溢出水來的思念。凡是讀過《湘行書簡》的人,都無不為裡面的脈脈溫情所感動、所溫暖,這種溫暖會使你覺得自己像掉進了一個完美的聖境之中。在這聖境中,有幸福的丈夫,有幸福的妻子,有完美的愛情。然而,聖境終究只能是個幻覺,是無法存在的。是夢,終究就要醒來!
  • 細讀《湘行散記》,沈從文的散文技巧是什麼?3個關鍵詞讓人頓悟
    想必大家都有這樣的寫作經歷:不知道寫什麼,於是就寫自己的故事。可是,自己的故事,想起來有意思,寫出來就好像不那麼吸引人了。事實上,這是一個「如何加工好有限的素材」的問題。要找到解法,其實不難,就是拆解名家名作。
  • 人的寂寞,有的時候很難用語言來表達!
    讓人耳目一新的視覺感,電腦合成的一些神奇畫面都會讓人流連忘返。然而看慣了這些高科技電影的同時,當你看到以前老電影的時候,讓你心靈產生震撼的往往是演員和故事的真實!沈從文老師寫的小說《邊城》我看完之後,又找到了這部電影仔仔細細的看了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