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廷慘案:2萬波蘭軍人慘死,真相被強權碾壓50年

2021-02-13 戰爭藝術

《卡廷慘案》電影海報

最近找電影《卡廷慘案》時,發現很多資源都沒法下載了,理由不是版權問題,而是其他。

10年前就看過這部電影,但當時對電影背景不甚了解,有點囫圇吞棗,唯一印象深刻的片段,是蘇軍槍決波蘭軍人的場景。如今想重溫電影,觀摩細節、品味內涵,只能在線觀看非高清影片,有點遺憾。

卡廷慘案無疑是一個悲劇,但悲劇之外,相關各方對事情的態度,比悲劇本身更令人絕望。

事情從發生到得到一個正式的說法,其間整整50年,在蘇聯的隱瞞和威脅下,在國際社會的妥協和沉默下,真相被強權壓制,直到這個強權毀滅,真相才浮出水面。

《卡廷慘案》劇照

 

01

1920年的蘇波戰爭(1920年蘇波戰爭:大波蘭計劃與世界革命浪潮的碰撞),是畢蘇斯基的大波蘭計劃和列寧世界革命的碰撞,結果撞了個兩敗俱傷。戰後,蘇俄不再提世界革命,集中精力搞建設,波蘭也老實了下來,默默醫治戰爭創傷。

時間流逝,到了20年代中期,一戰中被打趴下的德國,逐漸崛起。崛起的德國令波蘭和蘇聯很不安。(1922年12月30日,蘇維埃俄國加入新成立的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從此改叫蘇聯)

波蘭夾在兩個強大的鄰居之間,而這兩個鄰居歷史上曾多次瓜分波蘭,歷史重現,怎能不令波蘭人恐懼?

德國對波蘭的直接威脅,也間接威脅著蘇聯,因為波蘭是西方強國進攻俄國/蘇聯的必經之路。

二戰爆發前的歐洲

共同的威脅,拉近了波蘭和蘇聯的關係,兩國籤訂了邊界條約,貿易額也蹭蹭上漲。1932年,兩國籤訂了互不侵犯條約,規定:一方若遭到第三國進攻,另一方應嚴守中立。

和蘇聯改善關係的同時,波蘭也不敢冷落德國,都是大佬,得罪不起。當時波蘭實行「均勢」外交政策,力圖與德國和蘇聯保持等距離,1934年,波蘭也與德國籤訂了互不侵犯條約。

然而,樹欲靜而風不止,德國和蘇聯對波蘭兩邊搞平衡並不滿意,波德籤訂互不侵犯條約後,蘇波關係急轉之下,與此同時,希特勒也大力拉攏波蘭。一拉一打,波蘭漸漸偏向了德國。

當德國興風作浪時,波蘭跟在後面混水摸魚。比如1938年德國吞併奧地利,波蘭就很支持,並趁機向立陶宛提出了領土要求,德國搞捷克斯洛伐克時,波蘭也對捷克斯洛伐克提出了領土要求。確實有點作死。

劇照

此時,波蘭大概沒想到,它自己很快也成了被摸的魚。1939年8月23日,德國和蘇聯籤訂了《蘇德互不侵犯條約》,波蘭突然被判了死刑。

蘇聯和英法一直談不攏,而德國則不斷拉攏蘇聯,阻止英法與蘇聯結盟,以避免未來兩線作戰的局面。而波蘭,則是德國拉攏蘇聯的誘餌之一。

1939年9月1日,德軍閃擊波蘭,17日,蘇軍也出手了,烏克蘭方面軍和白俄羅斯方面軍共出動了46.6萬人、近4000輛坦克、5500門火炮、2000架飛機,以泰山壓卵之勢進入波蘭東部,與德軍夾擊波軍。

德軍和蘇軍會師後雙方軍官握手致敬

面對蘇軍的進攻,波軍統帥雷茲-西米格威命令部隊不要與蘇軍作戰,儘快向羅馬尼亞和匈牙利撤退。9月28日,華沙淪陷。蘇軍在12天內佔領了19萬平方公裡土地,俘虜了約25萬波蘭軍人。

為了管理戰俘,蘇聯內務部專門組建了戰俘管理局,從1939年9月19日起,戰俘管理軍組建了138個轉運站和8個戰俘營,來管理波蘭戰俘。

卡廷慘案,就是在這些戰俘營中醞釀的。

蘇聯宣傳海報,將進攻波蘭的行為稱之為「解放波蘭奴役下的西烏克蘭人民」

 

02

由於準備不足,8個戰俘營最多只能關押68000名戰俘,為了緩解壓力,蘇聯對戰俘進行了分類處理:

原居住在西烏克蘭和西白俄羅斯的烏克蘭族、白俄羅斯族以及其他民族的士兵戰俘,約17萬人,遣散回家,4.3萬出生於西波蘭的戰俘轉交給德國,再挑2.5萬戰俘去修公路,剩下的14700人分類關押——這是重點關注對象。

剩下的人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軍官,一類是反動分子,包括:間諜、憲兵、獄吏、警察等。

蘇聯戰俘營設有特別科,負責對戰俘的甄別。

蘇軍運送戰俘(劇照)

內務部長貝利亞指示:「對進行反蘇活動、有間諜活動嫌疑、與波蘭社會黨、畢蘇茨基分子、國民民主黨分子、社會民主黨分子、無政府主義者及其他反革命政黨和組織有聯繫的戰俘,以及所有軍官。都要建立履歷檔案卷,這些案卷要登記在一個專門的簿冊裡。」

審查如此多的戰俘,工作量太大,最簡單的辦法是按階級原則分類,這也是蘇聯人最擅長和最先想到的。評價一個戰俘好和壞很難,但確定他的階級屬性很容易,一旦打上階級標籤,命運已然註定。

審查(劇照)

歷史上俄波關係很複雜,波蘭社會中的反俄心理很普遍,蘇聯對此也瞭然。所以在審查戰俘時,如果戰俘無法被引導出親蘇聯的態度,那麼他們將被宣布為「蘇維埃政權的死硬敵人」。

而敵人,自然是要被消滅的。

1940年3月5日,貝利亞就處理戰俘的問題,給蘇共最高層寫了一封信,建議處決他們。史達林第一個在信上簽名並寫下了「同意」,莫洛託夫、米高揚、伏羅希洛夫也籤了名,加裡寧和卡岡諾維奇也寫了同意的字樣。

籤字文件

這樣,一份來自最高層的決議形成了:

對戰俘營中14700名戰俘的案件,以及關押在西烏克蘭和西白俄羅斯監獄中的11000名反動分子,如地主、工廠主、官員、間諜分子、破壞分子、越境分子的案件(這批人有不少大學教授、醫生、律師、工程師、作家、記者、飛行員),特事特辦,一律處以極刑;走特別程序,不須傳喚、不用公訴、不出示判決書;成立3人小組負責處理案件。

貝利亞的理由是:「所有這些人充滿了對蘇維埃制度的仇視,是蘇維埃政權的萬惡敵人」,他們只要一有機會,就會從事反蘇活動。意思就是這些人是死硬分子,冥頑不靈,必須斬草除根,以絕後患。

史達林之所以同意,除了上述考慮之外,還有消滅波蘭精英、從而削弱波蘭的考慮——波蘭雖然亡國了,但總會重生的,而重生的波蘭必然對蘇聯不友好,有必要未雨綢繆。

《卡廷慘案》劇照

處決流程是這樣的:到了晚上,戰俘們挨個被帶到小房間內,房間設在森林裡,四周蒙上羊毛氈子,以隔絕聲音。行刑者用德制手槍,抵近射擊戰俘後腦勺,屍體很快被轉移到卡車上,然後拉到不遠處掩埋,坑滿後填一層土,種上小松樹和小樺樹,剩下的交給大自然。

之所以使用德制手槍,是因為蘇聯自己生產的手槍不好使,後坐力太大,打幾十槍後手臂震得受不了。

據內務部首席行刑員布洛欣回憶,他在28天之內親手射殺了7000名戰俘。算下來,平均每晚殺250人,工作量還是很大的。

事後,為了安撫這些工作人員,內務部給41人漲了工資,給81個人發了800盧布的獎勵。

 《卡廷慘案》劇照

03

人類歷史上演了無數次戰爭,也產生了無數次屠殺,那些被歷史記住的屠殺,只是九牛一毛。時間才不會理會人類的善惡、正義與真相,它只會新陳代謝,不停用新事物替換舊存在。

如果不是蘇德戰爭爆發,蘇聯處決波蘭戰俘的事,會在何時何地以及何種面貌出現在世人面前,誰也不知道,或許永遠是一個謎。

1943年4月初,德國軍隊在斯摩稜斯克市以西15公裡的卡廷森林,發現了幾千具波蘭軍人的屍體。很快,德國組織了一個包含刑事學家和病理學家在內的調查組,前往卡廷森林調查。

專家組根據墳坑上面的樹齡,以及從屍體上發現的日記、信件、報紙,確定這批波蘭軍官被殺於1940年春季,其中最近的一份報紙上面的日期是1940年4月22日。

德軍調查卡廷慘案

顯然,這些波蘭軍人是蘇聯槍殺的。德國當然不會放過這樣一個從宣傳上打擊蘇聯的機會,4月13日,柏林電臺向全世界廣播,通報了這件事,並稱其是「猶太——布爾什維克獸行」的一個典型例子。

消息一出,舉世震驚,其中最激動的是蘇聯政府和波蘭流亡政府。

4月16日,蘇聯發表公告,說「德國法西斯惡棍在自己新的荒謬絕倫的臆想中並沒有停止散布最荒誕不經和卑鄙下流的謊言,他們企圖利用這些謊言掩蓋由他們自己製造的滔天罪行,這一點現在已經很清楚了」。

根據蘇聯的解釋,1941年夏,蘇軍撤出斯摩稜斯克地區,在這裡從事建築工作的波蘭戰俘落入了德軍手中,然後被殺了,嫁禍給蘇聯。

德軍調查卡廷慘案

波蘭流亡政府並不相信蘇聯的解釋,他們打算向國際紅十字會提交申請調查此事。恰好此時德國也向國際紅十字會提交了申請,史達林指責波蘭和德國沆瀣一氣,挑釁蘇聯,並以此為藉口斷絕了與波蘭流亡政府的外交關係。

波蘭亡國過後,波蘭政府並沒有投降,他們流亡到了英國,繼續領導逃出來的殘餘軍隊繼續抗擊德國。蘇德戰爭爆發後,面對共同的敵人,波蘭流亡政府恢復了與蘇聯的外交關係。

蘇聯還同意特赦境內的戰俘和囚犯組成波蘭軍隊,與蘇軍一起抗擊德軍。之後,流亡政府在蘇聯成立了波蘭軍隊司令部,並著手尋找當年失蹤的波蘭軍官。

德軍調查卡廷慘案

找來找去,人數怎麼也對不上。1941年11月,波蘭流亡政府總理西科爾斯基訪問蘇聯,當面問史達林一萬多名波蘭軍官的下落,史達林回答說,他們早就被釋放了,跑掉了,可能跑到滿洲裡了。1942年3月,波蘭方面再次向史達林提出尋找波蘭軍官戰俘,史達林含糊其辭地說:「他們可能在德國佔領區。」

活不見人,死不見屍,能怎麼辦?還能去德佔區找人?

 

04

種種現象表明,蘇聯嫌疑極大。

然而,此時蘇聯已經贏得了史達林格勒保衛戰,國際地位和聲望大漲,是被寄予厚望的反法西斯主力,而波蘭政府寄人籬下,實力弱小,鬧不贏。這就像《九品芝麻官》裡,戚秦氏告常威強姦,反被常威倒打一耙一樣。

《九品芝麻官》劇照

英國艾登外相對西科爾斯基說,戰爭關鍵時刻,如果我的「兩個盟國陷入了一場嚴重的公開爭吵,這場爭吵將會削弱我們共同的利益,分裂聯盟」。他還要求西科爾斯基撤回邀請國際紅十字的申請,並公開發表聲明,稱『卡廷事件』是德國人宣傳造勢的產物。

艾登意思很明顯,追究蘇聯的責任,會導致盟軍分裂,影響反法西斯大業,波蘭應該講政治,顧大局。

邱吉爾也對西科爾斯基說:「唉,德國所披露的大概是真的 ,布爾什維克是很殘忍的。」但反過來他又向蘇聯表態:「我們必須堅決有力的反對國際紅十字會和其他組織在德國統治區下進行的任何調查活動,這些調查將成為一種欺騙,它的結論是由恐怖統治所給出的。」

1942年,在英國訓練中的流亡波蘭傘兵

英國的態度如此,美國的態度也差不多,羅斯福在給史達林的電報中作了進一步說明:「在我看來,西科爾斯基沒有與希特勒相勾結,但他卻犯了一個錯誤,就是把國際紅十字會牽扯進來」。

總之,兩國都認為:「沒有波蘭,盟軍也能贏得戰爭,但沒有蘇聯卻不行。」

此後,英美兩國情報人員都搞出了完整詳細的卡廷事件分析報告,判斷事情是蘇聯幹的,但為了維護與蘇聯的同盟關係,他們都將正義拋在了一邊,選擇隱瞞真相。英國不僅禁止波蘭媒體報導事件,還將這一事件納入了言論審查範圍,以避免刺激蘇聯。

1943年7月,一直討要說法的西科爾斯基,在直布羅陀因飛機失事死亡,引發了波蘭人的遐想,他們認為這是蘇聯人幹的,還說「他們什麼都幹得出來」。

德軍找當地人了解情況

1944年初,蘇軍收復了摩爾曼斯克地區,蘇聯政府組織了一個調查組赴卡廷森林「調查」,然後,他們發表了「確定與調查德國法西斯侵略者在卡廷森林槍殺波蘭被俘軍官情況的特別委員會」的報告。這個報告只是對當初蘇聯辯白的細化和修補——立一個牌坊而已。

二戰結束後,蘇聯在紐倫堡國際法庭上指控德國製造了卡廷事件,並要求法庭認可蘇聯1944年發表的調查報告,想把這個事情搞成鐵案,但被英美審判員駁回。

1946年蘇聯在卡廷樹立了一塊紀念碑,上面赫然寫著:「紀念1941年被希特勒匪徒槍殺的波蘭軍官」。

 

05

時光流轉,轉眼進入了冷戰時代。

波蘭是蘇軍解放的,後來由蘇聯支持的波共統治(波蘭流亡政府一直留在倫敦),在這種情況下,波蘭政府不敢提卡廷事件,也禁止民眾談論,但是民眾心中關於這段歷史記憶從未被抹去。

 《卡廷慘案》劇照

美英雖然和蘇聯走向了敵對,但他們沒有必要為了別國的歷史問題而刺激蘇聯。因此,雖然民間要求追究卡廷事件,但官方幾乎無所作為。

1972年1月波蘭人想在英國皇家公園裡建一座卡廷事件紀念碑,但遭到英外交部堅決反對,理由是紀念碑會妨礙英蘇關係。果不其然,蘇聯聽到風聲後,指責倫敦公開挑撥波蘭與蘇聯的關係,並在國內掀起了聲勢浩大的宣傳活動,向英國政府提出了強烈抗議。

強悍霸道,可見一斑。

80年代,波蘭經濟和改革出現困境,民眾不滿情緒高漲,對波蘭政府形成了強大壓力,關於卡廷慘案的話題才慢慢鬆動。1985年,波蘭領導雅魯澤爾斯基向戈巴契夫提出,要求談談波蘇關係,特別是談談卡廷慘案問題——這在以前是不可想像的,反了天了!

卡廷慘案紀念碑

戈巴契夫表示,會儘快查清楚這些問題。這意味著以改革和新思維著稱的戈巴契夫,不打算隱瞞這段黑歷史了。

1988年,戈巴契夫向雅魯澤爾斯基坦言,卡廷慘案是史達林下令幹的,同年蘇聯允許波蘭人赴卡廷森林掃墓祭奠(除了卡廷之外,還有兩個埋藏點:梅德諾耶和皮亞季哈特卡)。

1990年4月13日,塔斯社在雅魯澤爾斯基訪問蘇聯之際發表聲明,正式承認卡廷慘案是蘇聯幹的。這一天,距卡廷慘案發生已經過去了整整50年。

1992年10月,葉爾欽派代表到華沙,向波蘭總統華勒沙移交了有關卡廷慘案的兩包絕密檔案複印件,華勒沙說:「我捧著檔案的手在顫抖,心在滴血」。

普京參加卡廷慘案紀念活動

【參考資料】

《蘇波關係史上的「芒刺」——評1939年蘇聯出兵波蘭》

《蘇波關係:從卡廷事件到十月事件》

《論波蘭三次被瓜分與卡廷慘案》

《「卡廷慘案」後的大國綏靖》

相關焦點

  • 卡廷慘案:2萬波蘭軍人慘死,真相被強權碾壓50年
    事情從發生到得到一個正式的說法,其間整整50年,在蘇聯的隱瞞和威脅下,在國際社會的妥協和沉默下,真相被強權壓制,直到這個強權毀滅,真相才浮出水面。蘇軍在12天內佔領了19萬平方公裡土地,俘虜了約25萬波蘭軍人。為了管理戰俘,蘇聯內務部專門組建了戰俘管理局,從1939年9月19日起,戰俘管理軍組建了138個轉運站和8個戰俘營,來管理波蘭戰俘。卡廷慘案,就是在這些戰俘營中醞釀的。
  • 二戰蘇軍活捉25萬波蘭戰俘之後,為什麼要製造卡廷慘案?其實很簡單
    1940年,突然發生了卡廷慘案,它也被稱為卡廷森林大屠殺,據資料揭露,這次事件主要是蘇軍對被俘的波蘭精英階層,如知識分子、公務員、軍官等上流階層進行的有組織的大屠殺,導致波蘭精英階層損失殆盡。那麼我們不禁要問,蘇軍為何要屠殺波蘭的精英階層呢?其實這還要從二戰爆發時說起。
  • 卡廷森林事件:蘇聯抓了25萬波蘭戰俘,為何只對這2萬人下毒手?
    1943年4月13日,納粹德國向全世界發布一條震撼消息:在蘇聯卡廷森林發現一批巨大的墳墓,裡面埋著成千上萬名波蘭軍人,很顯然是被人有組織地集體處決,並稱此舉為「猶太——布爾什維克獸行」的典型例證。納粹電臺所說的這個事件,就是歷史上有名的「卡廷森林慘案」,約2.2萬波蘭戰俘被有預謀的屠殺。不過,納粹德國此時是全世界的公敵,即使證據確鑿,公信力也會大打折扣;再加上蘇聯與美國的刻意隱瞞,這起事件也就成了一樁謎案,直至20世紀90年代才漸漸浮出水面。那麼問題來了,蘇聯當初抓了25萬波蘭戰俘,為何只對這2.2萬人下毒手呢?
  • 卡廷慘案:謊言寫下的血淚魔咒
    蘇聯紅軍佔領了波蘭東部地區,俘虜及逮捕了波蘭軍人、警察等大約25萬人。其中有1.5萬人被關押在蘇聯西部的三大集中營裡(即前文所述的「三大戰俘營」),均為波蘭的各級軍官、軍政要員、間諜人員、憲兵、知識分子等。人你們抓走了,還慘死在你們的領土上,波蘭人怎麼可能不懷疑蘇聯人。然而,歷史的迷霧越來越濃,真相也在短時間內成為奢望。此時,唯一真實的,就是卡廷森林裡曾經上演過屍山血海的屠殺。
  • 「卡廷慘案」後的大國綏靖
    波蘭方面一直詢問這批軍人的下落,蘇聯對外聲稱,俘虜營已被取消,波蘭戰俘已經回國。史達林說,他們都跑了,可能是跑到滿洲裡繞道回國了。1942年,波蘭方面再次要人,史達林說我們把所有的人都釋放了,他們可能在德國佔領區。注意:西部的德佔區與滿洲裡差不多快上萬公裡,一萬多人的被俘軍官在這麼大的地域上移動,能不留下痕跡嗎?
  • 揭秘:蘇聯「卡廷森林大屠殺」事件
    可是出人意料的是蘇聯也進行過所謂的屠殺事件,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卡廷森林大屠殺事件。卡廷森林大屠殺事件又被稱為卡廷慘案,其發生在斯摩稜斯克州的卡廷森林。卡廷森林事件是在1940年4月至5月期間由蘇聯對已經繳械的波蘭戰俘進行的一場慘無人道的血腥屠殺事件。這場大屠殺完全顛覆了人們對於以往歷史的認知,也逐漸使得霸權主義的危害深入人心。
  • 卡廷慘案:兩萬波蘭戰俘,知識分子,商人,政客被蘇聯槍決!
    1940年4月至5月,蘇聯的秘密警察部隊在卡廷森林,有組織的分批次處決了2.2萬餘波蘭戰俘、知識分子、政客、商人,並將其屍體就地掩埋在卡廷森林。1943年,德國進軍至卡廷森林,才發現了深林中的埋屍坑,為了製造輿論,德國將蘇聯的這一大屠殺公之於眾,但是立刻就遭到了蘇聯當局的否認,並反咬一口是德國納粹所為。
  • 震驚世界的蘇聯卡廷大屠殺真相
    1943年4月13日,納粹宣布,在卡廷森林發現被蘇聯殺害的上萬具波蘭軍人屍體。(視頻截圖)德國公布的消息引起了在倫敦的波蘭流&亡政府的高度關注。其實,在1990年4月波蘭總統雅魯澤爾斯基訪蘇時,戈巴契夫已經承認卡廷慘案是「斯&大&林&主&義的罪行」。他並且向雅魯澤爾斯基轉交了一部分卡廷事件的檔案材料,不過,當時密檔第一卷仍然被鎖在鐵櫃中。1992年10月14日,葉爾欽的特使、國家檔案館館長魯道爾夫‧皮霍亞前往華沙,將俄羅斯總統密檔第一卷的副本轉交給波蘭政府。
  • 卡廷森林的詛咒——波蘭悲慘的民族史及其二段連擊
    波蘭流亡政府始終不承認蘇聯對西烏克蘭和西白俄羅斯的佔領,並持續關注被俘在蘇的波蘭軍人的命運。法國與德國開戰後,波蘭流亡政府與法國立約,大約8.4萬軍人與英法聯軍協同抗德。1940年6月,法國貝當政府戰敗後,流亡政府遷往倫敦,波蘭軍人後來參加了盟軍在多個戰場的軍事任務。
  • 電影:《伊萬的童年》、《史達林之死》、《卡廷慘案》.
    《伊萬的童年》是由莫斯科電影製片廠於1962年出品的戰爭類劇情影片,該片由安德列·塔科夫斯基執導,由尼古拉·布爾雅耶夫、瓦倫丁·祖布科夫
  • 神秘死亡的波蘭士兵——卡廷森林事件
    謎團重重的死亡疑案、疑雲密布的神秘刺殺、血腥的真實現場、迷霧的事件真相。驚天迷案——我慢慢寫,您慢慢看。1943年4月13日,納粹德國宣布在卡廷森林發現數萬具波蘭軍人屍體,矛頭直指蘇聯。對此蘇聯矢口否認,指責德國嫁禍於人,並同要求查明真相的波蘭在倫敦的流亡政府斷交。
  • 程序正義的價值:兩場人類慘案背後的反思
    但是法庭也沒認定卡廷森林屠殺是蘇聯人幹的。紐倫堡法庭最終未就誰製造了「卡廷森林慘案」做出結論,使該案成為當時怪異詭秘的懸案。正義有時會遲到,但絕不會缺席。1991年12月23日,蘇聯總統戈巴契夫向俄羅斯聯邦總統葉爾欽移交權力時,一起打開了一份印有「永不開啟」的蘇共中央政治局特級絕密檔案。
  • 灰燼中的鑽石 電影《卡廷森林》
    1989年之後,瓦伊達和波蘭人民等了將近20年,來描述這個曾被謊言遮蓋了50年的慘案。但在瓦伊達這裡,苦難是這樣被描述的。那一場苦難中,最深沉的真相,不是我們被蘇聯人屠殺,而是基督被人類重新釘上了十字架。  當妻子跨越大半個波蘭,在波蘭軍官團被押送之前,找到她的丈夫,波蘭最年輕的騎兵上尉。她勸他逃走,丈夫拒絕了。
  • 卡廷大屠殺是納粹德國嫁禍於蘇聯的偽造事件
    這些證據表明,「卡廷事件」是納粹德國為嫁禍於蘇聯而精細策劃的一個偽造事件。  [關鍵詞]卡廷事件;波蘭軍人;納粹德國  一、關于波蘭人「被集體屠殺」的證人證詞  1943年德國納粹揭露布爾什維克「暴行」的最主要依據是12名卡廷當地蘇聯公民的證詞。
  • 湄公河慘案真相,警方存在內鬼潛伏多年
    湄公河慘案真相內鬼是否存在,也是個很嚴重的問題。一、湄公河慘案回顧2011年10月5日上午,「華平號」和「玉興8號」 兩艘商船在湄公河金三角水域遭遇襲擊。經證實,「華平號」上的6名中國船員和「玉興8號」上的7名中國船員,共13人,已全部遇難。2011年10月10日,緬甸政府否認佤邦毒梟劫殺中國船員,並稱泰國警方槍擊中國船員。
  • 俄國公開一份「永不開啟」的檔案,史達林隱瞞50年的秘密終被揭開
    在二戰期間的「卡廷事件」就是如此,對待一群手無寸鐵的俘虜,蘇聯軍隊選擇將他們全部殺害,並隱瞞事件的真相,給波蘭乃至世界人民造成了極大的憤慨。1939年9月,蘇聯攻入波蘭,並俘虜了兩萬餘名波蘭戰士、知識分子、警察和精英,翌年3月,史達林通過了處決戰俘申請,決定了這些俘虜此後的命運。據悉,這些戰俘全都是波蘭的精英、社會的中流砥柱,蘇聯此舉的意義不言而喻。
  • 周末觀影指南 | 冷戰特輯|二戰|卡廷|東德_網易訂閱
    看點  本片上映於2018年,翻拍自1981年的老片《擺渡人》。導演花費五年時間多方考證,還多次拜訪兩個家庭的親歷者,為觀眾奉上如此佳作。  攝製組認真的考證精神使這部帶有濃厚政治色彩的逃亡電影,更像是一部自製熱氣球教程。片中那個高達30多米,能夠容納8個人的自製熱氣球剛一出場,便叫人眼前一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