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知道嗎?一部既感人又適合和孩子一起看的電視劇計劃在國慶上映,日前,這部電視劇的預告片一經曝光,立刻引起了網友共鳴,大家紛紛表示「感人」「好想哭」,這部戲就是年度抗疫劇《在一起》。
《在一起》用10個故事講述2020 年初最真實的狀態,一個個溫馨的故事講述著平凡人的偉大,一幕幕感人的鏡頭訴說著小人物的英雄壯舉。
他們是醫生、是護士、是外賣員、是警察,是誤入武漢的大連小夥……新冠疫情發生以來,發生在各行各業普通人身上平實而又感人的故事,匯聚成了一幅平凡而又宏大的抗疫畫卷。
該劇以疫情期間的真實人物事件為基礎,每兩集一個獨立故事,全劇總共10個故事20集,獨立單元包括《生命的拐點》《擺渡人》《救護者》《同行》《決戰火神山》《搜索24小時》《武漢人》《方艙》《我叫大連》《口罩》。
年初,疫情最吃緊的那段日子裡,無數的感人瞬間、無數的凡人故事感動著我們,轉眼時間過去了大半年,疫情帶來的陰霾逐漸散去,但是,這些感人的記憶要永遠留在我們的心裡。
和孩子一起看這部戲,對過去是一種回顧,對未來是一種警醒,對當下是一種珍惜。
01 告訴孩子:什麼是白衣天使的責任與擔當
在抗擊新冠疫情中,一線醫護、疾控人員是絕對的主角,影片也花了較多篇幅描寫「戰疫」的不同階段。
《生命的拐點》是這部劇的開端,講述的是疫情初期發生在武漢金銀潭醫院的事。
當時連「對手」是誰都還未弄明白,在各類醫療防護、救治器材緊缺的情況下,最先與新型冠狀病毒交手的武漢醫護人員義無反顧投入戰鬥。
導演張黎在拿到劇本後,用「戰爭」來形容整個故事,「實際上就是一次遭遇戰,一次不期而遇的遭遇戰。」
到後來,有女醫護們剪去長發,頭也不回走向「戰場」。
輕症患者入住方艙醫院最初時的不理解與恐慌,在醫護人員的悉心照料下逐漸平復。
4天3夜騎行300公裡回武漢的女護士。
疫情期間 ,他們抱薪赴雪、義無反顧;他們白衣執甲、救死扶傷!一個個閃光的名字照亮了他人的未來,一個個倒下的身軀撐起了患者的明天!劉智明、李文亮、夏思思、彭銀華……
他們奮不顧身、堅守一線,同時間賽跑,與病魔較量。正如武漢一位醫生在朋友圈裡說的那樣,「內心比較平靜,知道這是責任」。孩子,要記住這些名字,尊敬醫護人員、善待他們。
02 告訴孩子:什麼是平凡人的挺身而出
今年年初,在武漢疫情最嚴峻的時候,35歲的武漢快遞小哥汪勇「紅了」——有媒體開始稱呼他「平民英雄」,還有人尊他「義士」或者「大俠」,《人民日報》稱讚他是抗疫時期的「生命擺渡人」。
為了減少病毒傳播造成的影響,武漢封城了,生活物資成了一大問題,有的醫護人員甚至都吃不到熱飯。這時,一位外賣小哥挺身而出。即使不被家人理解,他始終堅持著。
《擺渡人》就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
他們冒險運送物資,接送醫務人員上下班,家人的反對最終也化為刀子嘴豆腐心的叮囑,「你逞完能,給我平平安安地滾回來。」
看著一輛輛從全國各地趕來的醫療隊,鬍子拉碴的小哥站在高速路上眼含熱淚呢喃道「武漢加油」,守望燭火的武漢人等來了希望。
《武漢人》講述了武漢封城早期,平凡的社區工作者們克服苦難、服務居民,保障隔離中的社區正常有序的生活。
武漢封城後,居民遇到了各種各樣的問題,這些問題都急需解決,這時社區工作者們站了出來,他們堅守基層,為居民解決生活困難。
疫情期間,我們常常被一些平凡小人物的事跡感動落淚,因為他們身份足夠普通,就如同你我一樣。往日裡過著朝九晚五、平凡的小日子。一場疫情,改變了一切。
疫情面前,他們沒有豪言壯語,面孔藏在了口罩後面。但是,在生死關鍵時刻,他們挺身而出。孩子,希望你也成為這樣的人,不逃避、不認慫。
03 告訴孩子:小人物也會成為大英雄
你還記得那個誤入武漢,被迫滯留,成為志願者的大連小夥嗎?
疫情期間,一個叫「大連」的東北小夥子火了,他本來要去長沙,卻陰差陽錯滯留在武漢,後來成為一名醫院志願者,他的故事被網友形象地稱為「漢囧」。《我叫大連》單元就是以他的故事為原型改編的,他本人還客串了一個角色。
誤入武漢的大連小夥,滯留當地後當上志願者。
《口罩》講述了為了防疫防控,一個服裝廠老闆轉產口罩的感人故事。
疫情中必備的就是口罩,所以最緊缺的也是口罩。但口罩市場良莠不齊,有些口罩甚至薄的像紙一樣。海清飾演的口罩廠商,不顧家人反對,不為個人利益,一定要做出讓大眾滿意的口罩。
不論是誤打誤撞到了武漢的「大連」,還是認真做口罩、認真救人的「老闆」,都值得我們伸出大拇指,說一聲「是個英雄!」
什麼是英雄?是指才勇過人的人,是指無私忘我、不辭艱險的人。有的人可能這輩子都沒想過要當英雄。但是,在疫情面前,他們的舉動、他們的選擇,讓自己成為「英雄」。困難激發了他們的才智,艱難鑄就了他們的勇氣。
孩子,你也可以成為這樣的人,只要你願意。
圖文轉自 | 中國教育報,以上內容來自網際網路,不代表小編觀點,如不慎侵害您的權益,請告知,我們將儘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