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VB拍攝的續集多半不僅毀了名聲,還被批評為了開拍而開拍。續集從來都不容易,就因為觀眾容易先入為主,人物與悲歡離合的關係也寫過一次。如何創新而不重複又不改變口味,難度極高,不過,《降魔的2.0》可能是個例外。在第一個系列之前,已經提前公布了三個藍圖。這一次,第二個系列中的人物連貫一致,保持了前一個系列有趣而溫馨的風格。他們被稱讚有同樣的品味。即使不是同步劇,豆瓣網的得分也高達8.8分,擺脫續集的魔咒非常罕見。
這部劇最大的特點是與上部結尾的無縫銜接,是真正的延續。上一季第21集的結尾,本季第一集實際上是第22集。這種設定很少見,但卻保證了故事的統一性。其次,什麼是上一季留下的最大懸念?誰是豪仔?他去哪裡了?為什麼現在會出現?這個第二部有一個合理的解釋:原來豪仔是掉進了魔道,為修煉放棄人世親情,但由於小馬變成了降魔人,他不得不現身警告他,可惜小馬不放棄,於是轉身協助他訓練。第一部的另一個伏筆是,林凱恩懷有魔胎,也隨後解謎。編劇在第二部開始時就積極填坑,對觀眾負責。可以說他很有良心。
劇集風格雖然不以製作取勝,但仍比第一部進步。鏡頭畫面更加明亮,特效得到了改善,花費了金錢和精力的用心製作。就像小馬家的布局和之前的第一部一樣,花足心思。值得一提的是,第一部《到此一遊》的主題曲和片尾曲《遙不可及》深入民心。當配樂再次響起時,對觀眾來說就是回憶殺。新歌有主題曲《十字路口》和另外三首插曲,加上兩首老歌,共有六首歌曲可供選擇,配合不同的情節,且還未計賴慰玲和謝雪心唱的《哪兒》,與其他劇集相比(一般一兩首),這一集在配樂上相當大方。
馬國明再次扮演麻甩計程車司機,他就是小馬的化身,駕輕就熟,觀眾也特別親切。不過,馬國明略顯消瘦憔悴。不知他當時是否受到「安心事件」的影響?胡鴻鈞上一次以精靈石敢當爆紅,這次他再次挑戰非人類角色,演出亦正亦邪的角色豪仔,很腹黑,而小馬有很強的CP感,至於其他的角色如芷若醫生(黃智雯)和(劉佩玥)啤啤都是實力派女演員,前者是醫生,後者是已死去的人,都十分稱職。相信隨著新角色如撲朔迷離的譚凱琪、富二代降魔人鄧佩儀和麥凱程加入,新老角色都會產生火花。
《降魔的》風格大眾化,曾被年輕網友喜愛,如今,社會風氣緊張,網民對各大電視臺的看法也發生了變化,但一些良知電視劇無論在哪個平臺,仍然值得支持。
續集最難的部分是觀眾期望管理。觀眾對上一季的故事投入越多,就越會腦補自行創作第二季的劇情。當編劇交出不同的故事時,觀眾很容易感到不滿意,沒有比較就沒有傷害。一些觀眾可能預計馬季會在上一季結束時甦醒過來,當然,這一季已經成為降魔大師,劇情應該上天堂下地獄,殺妖打怪不斷升級,最後使出大絕打BOSS,這一猜想並不奇怪,不過,可以預期,這種方式成本高昂,難以在TVB的製作條件下實施,這就迫使編劇開闢了一條新路,把主線還給人,借神怪說人事.
小馬沒有一朝覺醒便成為超級英雄,依然為生活奔波,依然愛看AV,依然庸俗,依然吊兒郎當,面對各種誘惑不懂進退,但這正正代表著凡人,神性之中不離人性;馬季幾乎在無盡的道路上放棄了自己的生命,最後是魔鬼把他鞭撻,是精靈鼓勵他。大話魔比利以謊言迷惑人心,以正義之名行惡,讓人聯想到當前社會紛亂,何謂絕對正義?新聞主播Ivy姐用生命追求真相,出乎意料的是,真相是她自己已經死了。對啤啤和觀眾來說,這都是一記當頭棒喝,風獅爺以玩鞦韆教訓芷若,執著容易放手難,豪仔的初戀嘉嘉是失明少女,正因為她看不見,她才誤以為豪仔是天使,直到她復明了,才知道恐懼,逼使豪仔暴露魔性,悲劇收場,諷刺人性的無知無明。
《降魔的》系列一直走親民貼地的路線,輕鬆搞笑,卻總是在不經意間給觀眾一點感動和反思。這也是可以理解的。畢竟,電視觀眾的主體是大眾,娛樂是至高無上的,所謂的教訓是點到即止,也不會長篇大論,當然,有興趣的人自然會領略的,領略不到也不妨,當作通俗劇集欣賞便可,起碼保持笑中有淚,感動點一隻手數不完,親情、愛情甚至人狗情盡網,尤其徐榮暗戀林淑敏的浪漫,都令人印象深刻,意猶未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