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是內在感受(心的感覺)的外顯。當心中有未滿足的期待,又不知該如何面對時,便有了情緒。——題記
現代社會如此忙碌與煩躁,有情緒、情緒大真不是一件怪事情。前段時間,網絡上流傳顧客在火鍋店因出言不遜而被燙傷事件,讓「垃圾人」一詞再度熱了起來。
我不是很喜歡「垃圾人」這個詞彙。因為人都是一樣的,沒有如此優劣之分,行為有對錯,但感受沒有,內在的感受都應該得到尊重。如果把那些情緒很大的人比作一個火藥桶,或許早一點處理掉情緒,他們就不會爆炸,也不會傷及自己、他人和社會。
每次類似的事發之時,總會一些網友發表意見:「 他們為什麼沒有管理好自己的情緒?」「怎麼能讓情緒支配自己的行為?」「為什麼他們會如此暴力?這麼社會怎麼了?」說起來仿佛很容易,聽起來卻是對當事人一致的指責。其實這種大規模的網絡評論,也是一種情緒暴力。
情緒管理容易嗎?不容易。一個失戀的人,他(她)明明知道失戀不是世界末日到來,但是他(她)就是會痛,就是會在那個當下有強烈的被拋棄感。不吃飯、不見人、不說話都是會有的。但如果一直在這個情緒裡,覺得「我被拋棄——我好可憐——全世界都拋棄我——我更可憐——都是我不好——我什麼事情都幹不成——我是沒有價值的人」,這樣便進入了情緒死胡同的輪迴中,在不好的情緒裡越陷越深,陷入情緒的牢籠,情緒就成了我們的主人。
要管理情緒,先要從認識情緒開始。情緒是內在感受(心的感覺)的外顯現象,是我們的一部分。情緒沒有好與不好,所有的情緒不是在指引方向,就是給我們力量,都有其正面價值。只有當我們正確的認識情緒時,才能合理疏導、管理情緒。
生活中當有些事情,未能依照自己的想法、預設進行時,心裡便會有失望或失落的感覺。有了感覺,又不知如何面對,或者根本無法接納這種感覺,總覺得是別人的不是,需要為自己的這份感覺負責;亦或把矛頭指向自己,覺得都是自己不好,忽略、壓抑著自己最初的感受,進而責怪自己,把不能自控的情感宣洩於外,就成了情緒。
從小的教育或社會整體認知的原因,有些情感,我們是不願意讓他們出來的,是被壓抑的部分。比如悲傷、憤怒、沮喪、嫉妒、憎恨等,這些感受常常被認為是不好的;被定義為不好的情感,往往不被允許表達出來。因此,每個人的心裡都會有一個情緒的「秘密盒」,這個盒子裡,專門負責儲存和堆放這樣一些不被喜歡和允許的情感。當他們一直被壓在盒子裡,總有一天會滿,這時就會暴發出來,變成火藥桶。這種爆炸的火藥,根據不同人在不同情境下,就變成了傷己或傷人的利器。
處理情緒,首先要學會向內看。情緒只是原始情感的副產品,所以,最需要理解的是內在。我們內心沒被滿足的真正期待是什麼?如何能去滿足它?當向外求無法滿足時是否有能力自己滿足或者放低期待?在這個過程中,要誠實面對自己的內在,並且加以處理。
當我們發現並且接納由未滿足的期待帶來的感受時,並決定為之負起責任,就不會有情緒發生。再回到開始的那個失戀的例子,「我失戀了——他(她)拋棄了我——我好痛——我的確有些痛——我可以允許自己痛一會兒——世界上不是只我一個人那麼痛——我可以做點什麼讓自己不那麼的痛」,一個失戀的人,如果他(她)的心理軌跡是這樣的,也許就不會陷進情緒裡爬不出來,就可以成為情緒的主人。
佛,弗者非也。佛非人也,我們是人不是佛。即便我們認識的情緒產生的過程,還是會有情緒大的時候,這和學識多寡、年紀長幼無關。
當情緒來臨的時候,可以怎麼辦?大禹治水,疏而不堵,堵不是辦法,只能疏。心煩意亂,可以去找個卡拉OK吼一晚上;內心有氣快爆掉了,男人可以去踢球去跑步,女人找個閨蜜一起開「傾訴大會」;心裡憋屈,不妨大哭一場……這些都是轉化情緒的方法。情緒是種能量,當它被接納,轉化的時候,就被安全地釋放掉了。
「心有猛虎,細嗅薔薇。」每個人的內心深處都穴居著一隻猛虎,只是在虎穴之外仍有薔薇叢生。情緒猛於虎,但管理好了也會有溫柔愛境。請接受人性的兩面,安然享受這份美好。
▼
近期開課
臺北 | 2016年賴杞豐博士臺灣高階成長工作坊
時間:2016年6月30日—7月3日
地點:臺灣三金焿子坪溫泉會館, 新北市萬裡區磺潭裡坪頂3號
報名及諮詢電話:於露 13611199433
北京 | 2016年賴杞豐博士經典個人成長工作坊
時間:2016年7月21日—7月24日、8月18日—8月21日
報名及諮詢電話:於露 13611199433
上海 | 2016年賴杞豐博士經典個人成長工作坊
時間:2016年9月17日—9月20日、10月27日—10月30日
報名及諮詢電話:麗華 13916217876
凌枝 13382765658
—END-
原創文章,歡迎分享,轉載請聯繫後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