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能50/1.2交鋒50/1.8 STM

2021-02-14 蜜罐網

 

  測試條件:

 

  1DX手持拍攝

  ISO auto(限制最低快門1/250,基本排除手抖的影響)

  人像模式(關閉一切銳化)

  兩個鏡頭都是裸奔(不帶UV也不帶遮光罩)

 

  眾所周知,佳能在5018的規格上有3代產品,第一代EF5018做工跟口碑不錯,但價格較高,跟EF5014定位有點衝突,所以很快便被停產。佳能隨後推出了「低質低價」的EF5018II,由於價格僅為上一代產品的1/2,因此5018II在市場上大受歡迎,同時也因為惡劣的做工,不可靠的對焦跟醜陋的外形獲得了「小痰盂」這般噁心的綽號。

 

  作為5018規格的最新產品,佳能50stm也無可奈何的繼承了5018II的一切遺產,也包括這個噁心的綽號:「鐵痰盂」……

 

  其實一開始看到50stm的MTF跟光學結構圖,我對50stm是抗拒的。光學結構跟MTF完全看不出多少提高,就換個馬達跟鐵屁股就出來騙錢?好歹尼康的5018G還帶了一片非球面,50stm啥特殊鏡片都沒有,這尼瑪就是「新瓶舊酒」的忽悠人啊!但後面群裡幾位朋友入手之後對它的評價都非常不錯,尤其一位專用85L拍妞的兄臺居然也對50stm的色彩頗多讚賞,更是勾起了我的好奇心。

 這次試玩,第一印象便是佳能低端鏡頭的做工真的全面提高了,鏡頭不再松松垮垮,雖然塑料感比較強,然而不失精緻。「狗頭不狗」這一曾經屬於尼康的美譽看來成為了佳能的新形象。不過49mm的濾鏡口徑比較討厭,其實完全可以做成52mm,與24stm、40stm通用的。不知道佳能為什麼將5018stm做成49mm,是為了幫附件廠家多賣一些49mm的濾鏡嗎?

 

  在這裡也說說對焦,5018stm有朋友說在7D2上跑焦,但這次隨手玩,在光照不錯的情況下,6D的中心點非常靠譜的對焦,邊緣點偶爾略有猶豫,但也基本能對上,而且不跑焦。而在1DX上,5018stm的對焦非常靠譜,我基本上61點全區域自動對焦,拍了100來張吧,在電腦上看,沒有跑焦的圖片。

 

 

  這次試玩,第一印象便是佳能低端鏡頭的做工真的全面提高了,鏡頭不再松松垮垮,雖然塑料感比較強,然而不失精緻。「狗頭不狗」這一曾經屬於尼康的美譽看來成為了佳能的新形象。不過49mm的濾鏡口徑比較討厭,其實完全可以做成52mm,與24stm、40stm通用的。不知道佳能為什麼將5018stm做成49mm,是為了幫附件廠家多賣一些49mm的濾鏡嗎?

 

  在這裡也說說對焦,5018stm有朋友說在7D2上跑焦,但這次隨手玩,在光照不錯的情況下,6D的中心點非常靠譜的對焦,邊緣點偶爾略有猶豫,但也基本能對上,而且不跑焦。而在1DX上,5018stm的對焦非常靠譜,我基本上61點全區域自動對焦,拍了100來張吧,在電腦上看,沒有跑焦的圖片。

 

  嗯,大概可以這麼說:光線好的情況下,50stm的對焦速度似乎略快於50L,而準確率方面,在1DX上,兩者對焦都很準,而在6D上,50L會跑焦,而50stm依然很精確。

 

  黃昏時刻漫步在深圳花卉小鎮的林蔭道上,也順便為兩個鏡頭測試一下逆光表現,50stm表現非常出色。雖然也無可避免的出現了炫光,但大家可以發現,50stm的畫面並沒有出現起霧、偏色、反差嚴重下降的情況。這說明佳能的鍍膜技術又有了新的提高,而50L受限於當年的技術,不僅炫光嚴重,畫面反差大幅下降,而且還影響了機器的對焦。(這個場景下,50stm輕鬆合焦,而50L出現拉風箱,最後用1DX的中心點移動對焦才搞定)

 

  在佳能的L頭寶典裡面,也有過對三枚50鏡頭的逆光炫光測試,同樣是5018II最佳,佳能的解釋是5018II的首枚鏡片直徑最小,有利於消除炫光,而50L的鏡片最大,強逆光的情況下建議使用遮光罩。當然,50L的這個情況對我而言,並不完全是缺點,因為50L的逆光可以很輕鬆的拍出比較日系風格的感覺。

焦外:50L的焦外非常柔和,但由於口徑蝕的原因,50L在大光圈的時候,邊緣區的焦外會變形,產生旋焦的感覺。但50L的口徑蝕在F1.8便非常輕微了,而在F2.2便完全消失。幾位說50L焦外亂糟糟的,明顯是沒玩透。

 

  暗角:50L在F1.2時候的暗角非常強,但稍微收1.4,暗角就消失掉7~8成。在1.8下,自然暗角非常輕微了,這種情況下還把大暗角的圖片當成50L的圖片,確實不應該。

 

  很多人從色彩方面考慮,進行選擇的,基本都錯誤了。這一方面說明了50stm本身素質並不差,而另一方面則是相當一部分人忽略了測試的條件限制:日光白平衡。

 

 

  拍攝是在花卉小鎮的林蔭道拍的,太陽光從狹縫中投射進來,場景3面都是綠色植物,所以漫反射光會呈現一定的青綠色,這就是50L圖片膚色發青的原因。其次,我們平時說佳能的L頭色彩好,有很大一部分是佳能機身自動白平衡對L頭優化的功勞。下面放一下DPP設置自動白平衡並調節曝光的圖片對比,大家便可以發現50L的圖片膚色又變白皙紅潤了。

 

 

  50L近攝受球差影響,解析度不佳,但焦內部分我覺得是半斤八兩吧。軟體的銳化我都關閉了,1DX的低通濾鏡塗抹得太厲害,一銳化就覺得圖片很生硬。

 

 下面的幾張圖是50stm完全DPP直出,除了曝光外沒有做任何修改,供大家參考。

 

 

 

 

  最後說幾點:

 

  1、50stm在1.8的透光率明顯不如50L收縮F1.8,大概差了20~25%左右。

 

  (中心區差距大概15~20%,而邊緣區由於50stm的暗角,差距超過40%)

 

  2、50stm在1.8的虛化也明顯不如50L收1.8的虛化。

 

  (小圖的焦外很明顯看出區別,拍攝距離是差不多一致的,對比娃娃在畫面的高度比例就可以看出來。)

  (同樣的問題在50art對比50L上也出現,50art的1.4=50L的1.6虛化。)

 

  3、這枚鏡頭足夠出色,原廠的40stm、5014、以及各個副廠的標頭我認為都會受到強烈衝擊。無論您使用aps機身還是FF機身,如果想選一枚標頭玩玩,我認為50stm肯定是最佳選擇之一。

 

  4、50L是一枚非常有特色、有爭議的鏡頭,如果你沒用過它,請不要人云亦云的詆毀它或者吹捧它。

相關焦點

  • 佳能RF 50mm F1.8 STM鏡頭(附實物上手圖)
    佳能RF 50mm F1.8 STM鏡頭】新鏡採用5組6片光學結構,包含1片非球面鏡片,最近對焦0.3m,最大放大率0.25x,7片光圈葉片,濾鏡接口43mm,尺寸φ69.2 x 40.5mm,重量160g,要價199美元,約折合人民幣1300元、 預計12月正式開售。暫時國行價格還沒出爐。
  • 佳能正式發布EF 50mm f/1.8 STM
    佳能EF 50mm f/1.8 STM將於5月下旬上市,售價130美元,約合807人民幣。新聞稿 經典襲來,佳能EF 50mm f/1.8 STM新登場2015年5月11日,佳能(中國)有限公司宣布推出EF系列標準定焦鏡頭新品EF 50mm f/1.8 STM。
  • 寧靜小痰盂 佳能EF 50mm f/1.8 STM評測(全文)_佳能 EF 50mm f/1.8...
    說起佳能的50mm鏡,從f/1.8到f/1.2都可謂是有著相當年份和歷史的經典鏡頭了。而在經過了多年的等待後,我們終於等到了佳能在數碼時代帶來的50mm新鏡——EF 50mm f/1.8 STM。作為佳能EF卡口的第三代50mm f/1.8鏡頭產品,新鏡頭加入了STM馬達技術、並全面提升了鏡頭的做工和質感。
  • 經典襲來 佳能EF 50mm f/1.8 STM發布
    作為佳能EF 50mm f/1.8 II的升級產品,新的EF50mm f/1.8 STM通過應用數碼時代的鍍膜技術,實現了畫質的進一步提升,而搭載的佳能STM步進馬達則帶來從照片拍攝到視頻記錄過程更安靜、快速的對焦表現,此外金屬材質卡口設計進一步強化了鏡頭的可靠性。
  • 漫步五道營 佳能70D+50mm F1.8 STM試用
    此次我們採用佳能EOS 70D搭配50mm F1.8 STM鏡頭來進行掃街拍攝,我們之所以選用EOS 70D是因為對於大部分APS-C畫幅單反用戶來說,在有限的預算內若想再添置一支鏡頭的話,佳能50mm F1.8 STM鏡頭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 小痰盂更新了 佳能發布EF 50mm f/1.8 STM
    2015年5月11日,佳能(中國)有限公司宣布推出EF系列標準定焦鏡頭新品EF 50mm f/1.8 STM。EF 50mm f/1.8 STM在與佳能EOS全畫幅數碼單眼相機搭配時,可在50mm標準焦距下拍攝,適合多種題材;而搭配APS-C畫幅EOS數碼單眼相機時,可獲得相當於約80mm視角,十分適合人像攝影。新鏡頭繼續保持了小型、輕量的特點,方便攜帶,拍攝者可輕鬆進行創作。
  • 十足進步 佳能發布EF 50mm f/1.8 STM
    佳能EF 50mm f/1.8 STM鏡頭佳能EF 50mm f/1.8 STM鏡頭拍攝樣張 EF 50mm f/1.8鏡頭於1987年3月與EOS系統一同發布,EF 50mm f/1.8 II鏡頭作為後繼型號推出。
  • 漫步五道營 佳能70D+50mm F1.8 STM真實試用
    此次我們採用佳能EOS 70D搭配50mm F1.8 STM鏡頭來進行掃街拍攝,我們之所以選用EOS 70D是因為對於大部分APS-C畫幅單反用戶來說,在有限的預算內若想再添置一支鏡頭的話,佳能50mm F1.8 STM鏡頭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 人像新神器 佳能50mm f/1.8 STM人像體驗
    50mm定焦鏡頭:50mm f/1.8 STM,這支鏡頭和上一代產品50mm f/1.8II相比間隔了25年,這25年可以說是等待了太久,所以這款鏡頭一發布,我們在第二天就放出看這款產品的評測《時隔25年的升級 佳能50mmF1.8STM深度評測》,同時還對這支鏡頭和上一代產品做了詳細的對比解析《或更值得買 佳能兩代50mm F1.8對比解析》。
  • 【攝影器材】超高性價比 佳能50mm f/1.8 STM使用體會
    然而,自1987年第一代小痰盂發布至今已有28年之久,隨著人們使用要求提高,老款的小痰盂的短板也一直為人們所詬病,2015年,佳能推出了新一代小痰盂EF 50mm f/1.8 STM,可謂又是佳能粉的福音,下面將和各位攝友分享一下使用體會。本次使用的機身為佳能EOS 5D Mark III。
  • 佳能EF 50mm f/1.8 STM鏡頭體驗
    而Canon 近期推出全新50mm f/1.8 鏡頭,繼承上一代輕巧而成像優秀的特質,加入更多全新設計,生產出新一代的 EF 50mm f/1.8 STM 大光圈定焦鏡頭。  EF 50mm f/1.8 STM 拍攝人像攝影  擅於拍攝人像作品的Ming N,今次就以EF 50mm f/1.8 STM進行人像創作。透過鏡頭的f/1.8 大光圈,照片呈現出迷人的淺景深效果,令人像作品更為吸引眼球。
  • 人像新神器 佳能50mm f/1.8 STM人像試拍
    為了更好地體驗這支鏡頭的成像、畫質、對焦速度、色散、畸變等各方面的表現,我主要在戶外進行兩組人像的拍攝,一組使用閃光燈以及反光板進行拍攝(攝影師:鐘樓怪人),另外一組則使用自然光進行拍攝。焦距:50mm  光圈:f/3.2  ISO感光度:100  曝光時間:1/320s  曝光補償:0EV  白平衡:自動
  • 【器材試用】迷人大光圈 佳能EF 50mm f/1.8 STM試用
    EF 50mm f/1.8 STM鏡頭作為佳能最新一款標準定焦鏡頭受到很多攝影愛好者的關注和喜愛,主要原因是其性價比很高,幾百元的價格在成像方面卻一點都不含糊
  • 【神器】 佳能EF 50MM f/1.8 STM開箱 — 超高的性價比
    佳能宣布在5月11日推出EF系列標準定焦鏡頭新品EF 50mm f/1.8 STM,然而當時未上市,就一直關注著。
  • 佳能RF 50mm F1.8 STM鏡頭開箱體驗
    2020年11月初,佳能推出了RF 50mm F1.8 STM鏡頭。
  • 玩兒轉「小痰盂」——佳能50mm 1.8 STM使用心得
    剛過年那會兒,買了一臺佳能80D+EF-S 18-135mm USM套機,順便入手了一個「小痰盂」——EF 50mm 1.8 STM
  • 807元,佳能正式發布EF 50mm f/1.8 STM鏡頭
    2015年5月11日,佳能(中國)有限公司宣布推出EF系列標準定焦鏡頭新品EF 50mm f/1.8 STM。  佳能EF 50mm f/1.8 STM鏡頭  佳能EF 50mm f/1.8 STM鏡頭拍攝樣張  EF 50mm f/1.8鏡頭於1987年3月與EOS系統一同發布,EF 50mm f/1.8 II鏡頭作為後繼型號推出。
  • 日課 | 萌新首選標頭,佳能50mm f/1.8 STM體驗
    本文的主角佳能50mm f/1.8 STM就是這樣一款鏡頭,小編相信這支鏡頭應該是大多數佳能用戶購買的第一支定焦鏡頭,它在用戶手中的保有量絕對數一數二。雖然選購這支鏡頭的初衷大多是因為預算有限,但這支50mm f/1.8 STM鏡頭之所以如此受歡迎,不僅是因為其便宜的價格,更是因為這支鏡頭的畫質的確出色。
  • 佳能RF 50mm F1.8 STM、RF 70-200mm F4 L IS USM兩鏡待發
    據可靠消息,佳能將會在2020年底前發布RF 50mm F1.8 STM、RF 70-200mm F4 L IS USM兩款RF卡口全畫幅無反鏡頭
  • 小痰盂的全面蛻變,50 1.8STM新一代上市
    佳能新一代50 1.8STM鏡頭於5月23日到貨,到貨後即受追捧,第一批到貨鏡頭給已經提前預定的影友提貨後,僅剩少量存貨了,有關注此鏡頭的影友請快下手。歡迎您帶著您「鐵痰盂」來俱樂部,電臺將為您介紹如何將這款鏡頭畫質提升100%的秘籍。佳能這次50 1.8STM鏡頭髮布的相當的低調,這款新鏡頭作為「小痰盂」EF 50mm f/1.8 II的升級產品,應用了數碼時代的鍍膜技術,進一步改善畫質,並且搭載STM步進馬達,使得照片拍攝和視頻記錄中對焦過程更加安靜、平滑。此外,金屬材質卡口設計進一步強化了鏡頭的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