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聖》這部電影是1991年周星馳和毛舜筠搭檔完成的喜劇,其中有老戲骨午馬、元華,配角王張耀揚,著名的光頭佬麥嘉,還有我心中的波霸女神葉子楣。很早以前就看到了這部電影,當時還是一個朋友順手給我看著玩的VCD碟片。自從我看了以後至今,已經說不上看了多少遍了,反正是感到累了、鬱悶了、無聊了,就看看,很多時候也不是看完整,就是圖一樂呵。
後來我發現,在談論周星馳喜劇的時候,很少有人提及這部影片,好像這部影片被施了什麼魔法,難道因為中間有那麼幾個涉嫌低俗小鏡頭不受待見,要不然就是格調不高?好了,不說這個了,關於低俗的解釋,還是「床前明月光,我叫郭德綱」說的對。接下來我們還是說說,為什麼我覺得這部喜劇被低估了,或者說,被忽略了。
《情聖》是周星馳喜劇當中,非常輕鬆的一個,就像一支比較歡快的輕音樂,全程搞笑無尿點。故事構思完整,布局和坑點設置也比較巧妙,推進有序而且不緊不慢,收尾收得也不錯,有點兒小「懸疑」。也許是因為比較純粹,沒有設置悲劇性的效果或者其它什麼五迷三道的反思橋段,所以在喜劇的深刻性上很欠火候。說白了,這部電影的故事總的來說沒什麼值得一說的內容。
但是如果論表演,那就有的一說了。這部電影在表演上,仍然遵循著周氏喜劇一貫的精緻作風,每個角色的表現都是槓槓滴。周星馳本人不用說了,從開局就散發出喜劇之王的氣質,還有什麼可說的。
來看看當時青春可人的毛舜筠。在所有和周星馳搭戲的女星當中,至今還沒有誰能達到她的合作水準,尤其是對《情聖》中的毛舜筠來說。表情、動作和臺詞能夠非常細膩地呼應周星馳的表演。在前四分之一的戲裡,從初遇到相救,再到共謀等等,每一個橋段都可以說是絕對精彩,聲情飽滿,細節刻畫自然,與周星馳可以說是天生一對活寶。
其餘和周星馳搭戲的,除了《喜劇之王》中的張栢芝拿捏得精道,能當仁不讓的女的只有苑瓊丹,男的只有陳百祥。不過二人沒什麼大戲,也許二人的表演太暴力四射了吧——尤其是苑瓊丹,只能放在配角上小配一下,否則,也許就翻天了。
另外,至於其他明星大腕,新星新秀之類,至少在表演上,都缺乏相應的份量,無論是喜劇味的,還是悲情味的。如果不是周氏喜劇的工匠作風,有更多其它角色的細節補充,很難說他們能有多好的表現。可以在演技表現上,比較一下鞏俐的秋香姐和苑瓊丹的石榴姐。
《情聖》的表演陣容也不算小。
老戲骨午馬對小人物的刻畫老道生動,幾個小眼神玩得不錯,可憐相和盛氣凌人相中的切換也是小菜一碟。元華呢?還是透著那股喜歡裝腔作勢的江湖喜劇味,一幅看似牛掰,其實很蠢的扮相,雖然沒有在《呆佬拜壽》中表現得那麼豐富,但是在表演上,也不失行雲流水的灑脫感。也許這是香港演員的地域特色。
對於配角的處理,濃眉大眼的張耀揚可謂輕車熟路,拿捏有度,雖然戲份少得可憐,但只要露個臉兒,你也能記住他的壞,他的毒和他的狡猾。
光頭佬麥嘉,這個港式喜劇專業戶也和張耀揚一樣,幾乎都套路化了,利用幾個僅有鏡頭就能給人留下印象,何況他還是《情聖》的監製。女人味十足的恬妞也不錯,電影中始終不忘透露她夜店江湖大姐的氣質,即便是假冒富太太時,我最歡她在夜店那場戲,以及剛從購物中心買衣服出來的那場。
說說曾經讓人夢牽魂繞的葉子楣姐姐。在整個表演陣容中,葉子楣的表現可能是最機械的,可儘管如此,她還是很好地把握了幾個機會,尤其是在和午馬商量如何擺平周星馳的那場戲,還有和張耀揚商討買賣合約時的應急表現,也算恰到好處吧。
表演成績不俗,臺詞設計和表現也還不錯,雖然從頭到尾都沒有什麼走紅的臺詞,也沒有像石榴姐那樣霸氣側漏的表達,但是絕大多數都含有悖謬性、荒誕性的喜劇效果,單一拿出來可能沒什麼,可一旦嵌入電影,效果立即就出來了。周星馳和毛舜筠夜盜豪宅的那一段,沒有爆笑的地方,卻會讓人時時發出被類似冷幽默所觸發的會心之笑。
再加上鏡頭表現上的幾個腦洞設計,比如張著大嘴也能說話啦、衝水系統通向太平洋的廁所啦、爬到樹梢俯瞰胸部啦,等等。這些不可能變現的腦洞所代表的想像力正是如今很多喜劇電影所欠缺的。
【本文為流浪的筷子原創 轉載請標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