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稱伊朗首座核電站遭受震網蠕蟲病毒攻擊

2021-01-17 騰訊網

新華網德黑蘭2月27日電(記者杜源江何光海)伊朗常駐國際原子能機構代表蘇丹尼耶26日突然宣布,伊朗將暫時卸載其首座核電站——布希爾核電站的核燃料。

蘇丹尼耶當天說:「應俄羅斯要求,核燃料將從核反應堆堆芯中取出,以便進行多項試驗和相關技術工作。試驗結束後,核燃料將被重新裝入堆芯。」

那麼,伊朗為何要在布希爾核電站即將發電前卸載其核燃料?分析人士認為,原因是核電站系統遭受震網(Stuxnet)蠕蟲病毒攻擊。但伊朗對此予以否認。

去年7月,德國專家發現震網病毒後,伊朗、印度尼西亞、印度和美國等國均遭到這一病毒攻擊。西方媒體當時猜測,震網病毒的目標是伊朗布希爾核電站。計算機專家認定這種病毒是專門為襲擊離心機而設計的。專家分析,震網病毒能突然更改離心機中的發動機轉速,這種突然的改變足以摧毀離心機運轉能力且無法修復。

事實上,自去年8月以來,布希爾核電站的啟動時間被一再拖延就引發了輿論猜測:布希爾核電站受到震網病毒攻擊。今年1月,英國《每日電訊報》、美國《紐約時報》等媒體報導,震網病毒侵入了布希爾核電站的計算機系統,對該核電站反應堆造成嚴重影響。但俄羅斯原子能公司及伊朗原子能組織均對此予以否認。

布希爾核電站位於伊朗南部港口城市布希爾附近,設計裝機容量為1000兆瓦。20世紀70年代,伊朗與德國籤署合同建造布希爾核電站。1979年伊朗爆發伊斯蘭革命後,在美國反對下,德國停止了與伊朗的合作。1995年,伊朗與俄羅斯籤署了總額為10億美元的布希爾輕水反應堆核電站項目合同,俄方負責向伊朗提供核燃料、設備、技術以及人員培訓等。由於涉及核能技術等問題,伊俄核電站合作一直受到西方國家指責,核電站的建設工期被一再拖延。

布希爾核電站原定去年8月21日開始裝載燃料棒,去年10月底或11月初開始併網發電。但去年8月底,伊朗原子能組織表示,由於布希爾市天氣炎熱,「出於安全考慮」,伊朗方面決定推遲裝載燃料棒。

去年9月底,伊朗國內數萬個網際網路終端感染蠕蟲病毒。3天後,時任伊朗原子能組織主席薩利希宣布布希爾核電站須推遲兩個月至今年1月前後供電,但未說明原因。有伊朗官員之前證實,布希爾核電站部分工作人員個人電腦感染這種病毒,但否認核電站主要計算機系統遭受病毒攻擊。

去年10月4日,薩利希重申,布希爾核電站推遲供電與蠕蟲病毒攻擊沒有關聯。但他第二天承認布希爾核電站核反應堆附近一個燃料貯存池發生輕微洩漏,導致該電站啟動過程延遲。當月26日,布希爾核電站開始正式為核反應堆裝載核燃料。薩利希當天表示,伊朗希望今年2月中旬看到核電站併網發電。一個月後,薩利希又表示,布希爾核電站已經完成燃料加載,將在今年1月底前開始發電。然而,1月28日,薩利希又宣布,伊朗希望布希爾核電站能於4月9日併網發電。他說,核電站設施的安全比急於併網發電更重要。

針對有媒體稱美國和以色列是對布希爾核電站進行網絡攻擊的幕後主使一事,薩利希說:「西方不顧人們的健康和安全,它們會想方設法達到自己的目的,即便這會對人類社會造成威脅。」

一些外媒當時報導說,伊朗布希爾核電站大部分離心機均受到震網病毒攻擊,如果伊朗堅持啟動核電站,則會釀成重大核災難。但薩利希再次否認感染病毒的說法。

分析人士認為,伊朗宣布在布希爾核電站併網發電前夕這一「節骨眼」上卸載該核電站核燃料,一定是遇到了重大安全問題,否則一直急於推進該核電站項目的伊朗不可能採取這樣的「倒退」措施。

相關焦點

  • 伊朗遭蠕蟲病毒攻擊 目標或為核設施
    新華網北京9月25日電 伊朗媒體24日報導,伊朗原子能組織專家本周召開會議,商討如何應對大規模入侵各地工業設施計算機系統的Stuxnet蠕蟲病毒。  伊朗學生通訊社報導,伊朗各地工業設施遭到這一惡意代碼攻擊。報導沒有說明遭到攻擊的具體設施。
  • 伊朗核心工廠接連爆炸,疑似震網病毒再立功,空襲已非以色列首選
    ◎發生爆炸的伊朗納坦茲核設施,伊朗的核計劃遭受重大打擊這兩起離奇的爆炸事故發生之後,伊朗媒體和外界紛紛把幕後黑手指向了伊朗的死對頭以色列。以色列一直強烈反對伊朗研發核武器,儘管伊朗還沒有自主研發核武器的能力,但是以色列始終堅稱伊朗將把核技術用於開發核武器。
  • 美國曾利用蠕蟲病毒進攻伊朗
    美軍網絡司令部司令基思·亞歷山大12日的一番證詞,終於揭開美國近來大肆炒作「網絡威脅論」的底牌,為中國遭受的一系列誣衊提供了最好註腳。亞歷山大在美國參議院軍事委員會聽證會上說,美國正在組建13支「進攻性」網絡戰部隊,以便在網絡空間保護美國利益。
  • 隱藏的真相:震網病毒
    今天要說的第一個故事是:襲擊伊朗的震網蠕蟲。很多人都說,21世紀的戰爭是網絡戰爭,兩個國家對抗的最前沿是網絡戰場,原因很簡單,現代社會的運轉,高度依賴計算機與計算機網絡,看似強大,卻也脆弱,稍有不慎,他人輕點一下回車,就有可能導致你的基礎設施陷入癱瘓。
  • 《閒話網空》:伊朗核設施爆炸:事故,破壞,「震網病毒」重現?
    閒話網空》第6期:伊朗核設施爆炸:事故,破壞,「震網病毒」重現?最新消息伊朗證實受損的核設施是離心機,此前伊朗官方拒絕透露爆炸原因。兩名美國的分析人士周五對美聯社(Associated Press)說,他們根據公布的圖片和衛星圖像,確定受影響的大樓是納坦茲在伊朗新建的離心機組裝中心。
  • 從傳統戰爭到信息戰爭,「震網」病毒之震撼
    這12款武器中,我國上榜的3款武器昭示了我國科研實力的進步,而打敗眾多先進武器位列第一的震網(Stuxnet)病毒更是讓人大跌眼鏡。震網(Stuxnet)病毒作為一款非傳統意義上的武器為什麼能夠位列第一?其背後又包含什麼更深刻的意義?「震網」病毒之震撼震網病毒是一種典型的蠕蟲病毒。
  • 讓全球安全界目瞪口呆的「震網事件」全揭秘
    全球安全業界迅速展開了對這個病毒的分析和破譯。同時,微軟給它起了一個新的名字:震網(Stuxnet)。通過全球安全專家幾個月的接力研究,發現震網病毒的隱蔽性、複雜性遠超人們的想像。可以說,它的出現,是病毒進化過程中的一次劃時代"基因突變"。安全業界中很多人都感到心神不寧、不知所措。
  • 波利維亞總統證實伊朗擬幫助玻建核電站
    玻利維亞總統莫拉萊斯訪伊期間和內賈德總統在一起據法國媒體10月31日報導,玻利維亞總統莫拉萊斯30日證實,玻利維亞計劃在伊朗的幫助下興建一座核電站,他同時強調該設施將完全用於和平目的「對此沒有什麼可撒謊的,建造一所核電站的確包括在我們與伊朗合作的項目之中,我們的目的就是發電,」莫拉萊斯說,「與此同時,肯定有人會污衊該項目與核武器有關,但是事實上我們沒有討論過任何與核武器相關的議題。」莫拉萊斯近日剛剛對伊朗進行了國事訪問。莫拉萊斯表示,玻利維亞擁有豐富的鈾礦資源,可以將這種原材料出口到其他國家供核電站之用。
  • BlueHero蠕蟲病毒再現最新攻擊方式
    一周前,騰訊智慧安全御見威脅情報中心披露,BlueHero蠕蟲病毒利用永恆之藍漏洞在企業區域網內傳播擴散,並利用中毒電腦組網挖礦,被安全軟體查殺後,該病毒「賊心不死」又啟用了新的攻擊手法,通過LNK漏洞加速擴散,利用企業中毒電腦組網挖取門羅幣,給企業網絡安全構成極大的威脅。
  • 從紀錄片看伊朗:《蘇萊曼尼和他的祖國》《伊朗與西方》……
    除了旁觀美國和伊朗互相放狠話外,我們也可以通過以下幾部紀錄片補一補伊朗與西方的角力史。這個系列紀錄片著眼於伊朗和西方國家間的關係,採訪了與1979年伊朗GE命相關的伊朗、美國和歐洲各國的關鍵人物。《伊朗與西方》(截圖)第一集《改變世界的人》講述了伊朗的政治和精神領袖魯霍拉·穆薩維·霍梅尼逐漸奪權,伊朗國王穆罕默德·禮薩·巴列維被推翻並流放,以及與伊朗人質危機相關的一系列事件。GE命早期時期的影像資料。
  • 集團近千噸核電鋼建功我國西部首座核電站
    日前,我國西部地區首座核電站――廣西防城港核電站3號機組進入設備安裝階段。在該核電站的建設過程中,集團近千噸高端核電鋼用於3號機組和4號機組的常規島及核島設備製造。  集團深入推進「兩個結構」再優化,充分發揮全球技術研發平臺優勢,全力打造核電鋼等「單打冠軍」產品。
  • 阿聯向以色列開火:力挺伊朗,擔憂自己核設施被炸
    來自阿聯方面報導稱,阿聯譴責一名伊朗核工程師被殺害,呼籲衝突各方保持耐心。對此,美國方面認為,這是阿聯也擔憂自己核電站:阿聯在韓國的支持下,建造了屬於自己的第一個核電站。而阿聯發展核技術也是提心弔膽,對以色列恐懼之心不亞於伊朗。
  • 蠕蟲病毒如何防範
    &nbsp&nbsp&nbsp&nbsp席捲全球的WannaCry勒索病毒的影響仍在持續,目前至少有150個國家受到網絡攻擊。近些年,蠕蟲病毒的每一次大規模爆發,都給網際網路帶來沉重的災難。
  • ICS工業控制系統安全風險分析
    據權威工業安全事件信息庫RISI(Repository of Security Incidents)統計,截止2011年10 月,全球已發生200 餘起針對工業控制系統的攻擊事件。2001 年後,通用開發標準與網際網路技術的廣泛使用,使得針對ICS 系統的攻擊行為出現大幅度增長,ICS 系統對於信息安全管理的需求變得更加迫切。
  • ...伊朗有人「創建網站發布對美選舉官員的死亡威脅」,伊朗反擊!
    【環球網報導 見習記者 邊子豪】美國繼續將攻擊矛頭對準伊朗。據路透社消息,當地時間23日,美國安全部門宣稱,他們有「非常可信的證據」表明,伊朗網絡黑客在本月早些時候創建了一個網站並發布對美國選舉官員的「死亡威脅。」
  • 美政府指控伊朗有人「創建網站發布對美選舉官員的死亡威脅」,伊朗...
    【環球網報導 見習記者 邊子豪】美國繼續將攻擊矛頭對準伊朗。據路透社消息,當地時間23日,美國安全部門宣稱,他們有「非常可信的證據」表明,伊朗網絡黑客在本月早些時候創建了一個網站並發布對美國選舉官員的「死亡威脅。」對此,伊朗常駐聯合國代表團明確反擊稱,伊朗沒有參與在美國煽動暴力、製造混亂。
  • 《無敵破壞王2》之蠕蟲病毒丨專欄
    大東:其實熟悉網絡安全的朋友應該能很快看出,這其實就是一種典型的蠕蟲病毒。很早的時候,當蠕蟲病毒在計算機上發作時,屏幕上會出現一條類似蟲子的東西,胡亂吞吃屏幕上的字母並將其改形,所以稱之為蠕蟲病毒。小白:哈哈,那還真挺形象的呢。
  • 比如:攻擊核電站
    後來,水母已經不滿足於襲擊漁船,它們將目標鎖定到了核電站,核電站的發電機組須有大量的海水冷卻,以防止電擊過熱,而有水的地方,自然就少不了水母。 日本島根核電站的海水冷卻喉管就曾遭到過水母的堵塞,發電量因此減少了6%,工作人員不得不著手去捕撈出大量黏糊糊的水母,而據不完全統計,當時裝載在塑料桶中的水母重量就超過了150噸。 位於英格蘭東海岸的託內斯核電站也曾遭到過水母堵塞核電站過濾系統的事件,當時還導致了核電站被迫停堆。
  • 鈾濃縮廠附近突然爆炸,伊朗特種部隊火速集結,封鎖多個關鍵路口
    伊朗鈾濃縮廠附近突發爆炸,特種兵火速集結近段時間來,伊朗方面壞消息不斷,先是有核科學家當街遭到暗殺,隨後又有高級將領遇襲身亡,近日,伊朗一所鈾濃縮廠附近突然爆炸,隨後伊朗特種部隊火速前往集結,並封鎖了多個關鍵路口。
  • Docker Hub鏡像中首次發現名為Graboid的加密挖礦蠕蟲病毒
    儘管也發生過以蠕蟲病毒形式傳播的加密挖礦惡意事件,但這是我們首次在Docker Engine(社區版)中發現藉助容器傳播的加密挖礦蠕蟲病毒。由於多數傳統端點防護軟體都不檢測容器內的數據和活動,因此很難發現這一類型的惡意活動。攻擊者首先通過不安全的Docker Daemon站穩腳跟,然後在受感染的主機上安裝一個Docker鏡像並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