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堅信,疫情是暫時的,因為這裡是中國。」11月14日,大型新創現代柳琴戲《口罩後面是春天》的尾聲,鏗鏘有力的話外音在人民舞臺迴蕩,感同身受的全場觀眾報以熱烈的掌聲。謝幕之時,許多人仍沉浸在輕喜劇的劇情裡,笑中含淚。
此為這部江蘇省柳琴劇院原創大戲的第三次公演。全劇吸收了前兩次公演後的各方意見,在近半年時間中又經過了五六次大的調整,成功入選2020年江蘇省基層院團優秀劇目展演,作為徐州唯一入選劇目,將於本月25日在南京的江蘇大劇院演出。
以輕喜劇形式表現重大主題
《口罩後面是春天》創作於今年4月。江蘇省柳琴劇院院長韓梅介紹:「當時正值疫情防控關鍵時期,大家克服困難,帶著口罩在劇院裡創作排練,在一個月內就完成了整體的錄像和網上宣傳,收到各方好評。此劇在全省劇本論證會上受到了肯定,被專家們認為是『具備良好的基礎和前景,是全省目前比較成型、創作進度最快的抗疫大戲』。」
全劇通過今年初中國北方某地農村抗疫故事的講述,塑造了黨員衝鋒一線、醫生奮勇支前、青年志願者奉獻友愛、群眾配合支持的鮮活立體的藝術群像,以小見大地從三個家庭為切入點,表達了只要堅持黨的領導就一定能夠攻堅克難、實現經濟社會發展的主題思想。
雖然這是一部以抗疫為主線的劇目,然而內容又不局限於抗疫本身。據介紹,為了讓這部劇走得更長遠、有更深的內涵,主創人員將全劇集中於全民抗疫、脫貧致富奔小康和慶祝建黨100周年的三大主題,劇中未出場的副縣長、醫生妻子以及劇中的主角即他們的女兒都是黨員,全家三口同時奮戰在抗疫的不同崗位,突出了黨員的引領作用。
「這部大戲的創新之一,是以輕喜劇形式表現重大主題。」編劇尹老師說,「我們希望把它寫成一個適合各個年齡層次人都喜歡看的劇目,而不僅是老年群體。過去的傳統戲節奏多是非常慢的,咿咿呀呀地唱了半天,且通常只有4到6幕劇,而這部戲多達13幕。我們力求在簡單的場景裡增加情節、增大信息,並通過一對年輕人的愛情故事、電子商務等細節,增加溫暖和時代感,在高立意中,集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
向抗疫一線各界勇士致敬
14日下午的演出,聞訊而來的熱情市民自覺戴好口罩,接受體溫測量,文明觀劇。演出之後,徐州軌道交通項目黨支部的黨員們表示,大家以「守初心 擔使命 做抗『疫』先鋒」為主題,在這裡上了一堂生動的文藝黨課。
「《口罩後面是春天》記述了大家共同的記憶。」市民王先生說:「全劇通過溫暖有趣的細節來表現疫情這一沉重話題,讓觀眾沒有悲觀壓抑的感覺,對未來生活充滿了期望,劇中人物對話精彩,形象鮮明,好看,耐看。」
用傳統戲曲與話劇藝術形式相結合的手法為觀眾提供沉浸式審美體驗,強烈的帶入感獲得了柳琴戲票友陳女士的認同:「劇情中春節期間相親、批判吃野味和哄抬物價等不良現象,貼近群眾的現實生活,讓觀眾看後,在身心輕鬆中感受社會和諧、受到教育。」
雖然在上半年疫情防控期間劇場演出都已停止,然而江蘇省柳琴劇院為更好地打磨《口罩後面是春天》,以文藝的形式激發和鼓舞全國人民抗擊疫情的信心和決心,全劇院人員加班加點排練。今年五一小長假,主創人員根據前期劇本修改和提升情況,在劇院裡進行了「朝九晚六」式的加班排練。隱在舞臺幕後的演職員們努力地為觀眾打磨優質的精神產品,等待疫情結束後率先對公眾演出併到全國進行巡演,向抗疫一線的各界勇士致敬。
排練期間,劇中飾演男一號的青年演員楊誠膝蓋水腫,走路一瘸一拐的,仍堅持排練不缺席。他說:「在疫情最嚴重的時候,我們在單位戴著口罩創作排練這些作品,我自己在演唱的時候,從英雄人物身上得到了無窮力量。」
用文藝記錄時代弘揚正能量
以文藝的形式記錄時代,記錄冒著生命危險奮戰在一線的英雄們,江蘇省柳琴劇院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鬥中,肩負起時代賦予文藝工作者的責任,交出了豐厚的答卷。
戲曲演員的演唱需要用足氣息,然而《口罩後面是春天》中整部戲裡都需要戴著口罩進行表演,這對江蘇省柳琴劇院的演員來說還是第一次。剛開始戴口罩排練時,大家在唱念做打中往往憋得不行,但是每個人都沒有畏難,堅持調整出最佳的狀態。後來,劇組想盡辦法,訂製了一批透氣的演出專用口罩,很好地解決了這個問題。
除了這部大戲之外,今年3月疫情最緊張的時期,全院便完成了4部抗疫文藝作品:戲歌《越是艱險越向前》、柳琴彈唱《共建和諧家園》、詩朗誦《禮讚文廣旅局抗疫》和歌曲《同一個家園》,通過主流媒體的傳播收到了良好的宣傳效果。
6月,隨著疫情緩和線下演出的鬆動,劇院重啟惠民演出日程,於每周日晚上8點在回龍窩進行漢樂駐場演出。
8月,參加了「我們的小康」2020國潮漢風徐州文旅惠民及南通站的演出,隨市文廣旅局赴宿州、淮北和商丘3市開展「淮海經濟區周邊城市徐州旅遊推介」演出。
9月,大型新創柳琴戲《礦湖情緣》赴泗陽、沭陽兩地進行江蘇省基層院團優秀劇目巡演,小戲《爸爸的詭計》入選參加長江三角小戲小品展演。
時至2020年年尾,江蘇省柳琴劇院根據疫情情況與市各大中小學聯繫開展「高雅藝術進校園」演出活動、進行新創劇目《好人》前期創作準備等工作,以期更好地傳承和發展傳統戲曲,擁抱這一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春天。
來源:今日徐州
編輯:阿布
【來源:徐州市文廣旅局官微】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