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小文
銀河是指橫跨星空的一條乳白色亮帶,古希臘語中銀河又被稱為「乳之路」,而我國古代則將其稱為「天河」。
人們將銀河在天球上勾畫出一條寬窄不一,約為30度寬的星帶,並稱之為銀河,它只是浩瀚銀河系中渺小的一部分而已,並不能代表整個銀河系。
中國自古就對這條閃耀的星帶充滿了好奇,甚至還流傳出《牛郎織女》等悽美的愛情故事,可見,銀河在中國古代歷史中的地位是多麼地重要。
而在廣袤無垠的銀河系中,擁有的恆星數量就超過了4000億顆以上,除此之外,還有數不盡的行星、彗星、以及星雲等等,其直徑就超過了15萬光年。
銀河通常出現在夏日的夜空之中,在九十年代以前,人們可以欣賞到燦爛的銀河,但在此之後,銀河似乎就從天空中「消失」了,這又是怎麼一回事呢?
光汙染是一個重要的原因,其實,在許多遠離城郊的偏遠地區,人們還是能夠看見銀河的,但在大城市中,由於光汙染嚴重,不要說銀河了,就算是星星也看不見幾顆的。
銀河還是在原來的位置,它一直沒有改變,改變的是人類的生活方式和節奏,現在,無論是哪一座城市都被耀眼的霓虹所包圍著,有了燈光以後,黑夜幾乎就不存在了。
而在日漸嚴重的光汙染中,人們不僅在白天需要戴太陽眼鏡,就算是晚上出行,為了防止被刺眼的燈光刺到眼鏡,也不得不帶上夜用太陽眼鏡了。
此外,遮擋星光的另一個因素則是布滿天空的衛星,目前,在航天科技發展勢頭越來越激烈的今天,每個國家都在搶著將最先進的衛星發射到太空。
但除了能夠在軌道上正常運行的衛星以外,一些航天設備掉落的零件、漆面,以及一些報廢的衛星等等,卻成為了大量的軌道垃圾。
超過40萬噸的軌道垃圾圍繞著地球近軌道飛行著,而據計算,在100年後,軌道垃圾的數量還會再翻幾倍,屆時,人類想要看到天上的星星就等同於痴人說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