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時候擁有一張好看的側臉確實會營造出「側顏殺」的效果,前段時間微博熱門中就出現了一個叫#側顏最好看的明星#的話題。
被提名的美人們各有千秋,或明豔或古典,雖然都是美,卻也各有各的美法。
比起正臉時把五官、眼神、表情綜合在一起產生的複合感,側臉更強調線條的純粹美感,一個人側臉營造的氣質也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他整體氣質的基調。
一般分析側臉,我們都會引入「三低四高」的概念。四高指:額頭高、鼻尖高、唇床和下巴高;三低則是:眉下部和額部交界處低、人中溝低、下唇下方也就是下巴往上的一小塊陰影部低。
雖然有人說這是整形醫院的營銷手段,但這所謂的「三低四高」帶來的基本錯落感,的確可以粗略評判一個人五官的立體度。五官立體,光打上去就能劃分面部明暗邊界,整個臉在鏡頭前就會更有可塑性。
比如被各個名導演認證過好拍且拍出來好看的章子怡,從側臉可以看出她的顱頂雖飽滿但沒有顯幼態的前凸,鼻尖收尾秀氣且有延伸感,下頜尖也是恰到好處的角度。往外一分就過於西式,往內則少了精緻感,會顯得下巴後縮,讓下庭變得笨重。
就是因為線條利落且有足夠的立體度,所以她的臉怎麼打光都是有明暗有分界感的,不會說光打上去就糊成一張大餅臉,所以才有了「無死角」的美譽。
有意思的是,大多數的明星幾乎都符合這個概念(畢竟娛樂圈顏值門檻高),但就算在這麼一個框架內,她們的美也各有不同
立體度其實分幾個方面,一是四「高」的地方都有很明確突出的高點,比如迪麗熱巴,談到五官立體度絕對繞不過她,看看那些美出圈的側臉圖就知道了。
她的正臉其實是屬於五官量感、曲度都大的豔麗型;
但側臉看上去,她的額間起點很高,且山根處也不像普遍亞洲人一樣會凹下去,墊起的高度有種古希臘的雕塑感。
這樣刀削般硬朗的鼻部線條有一種很強硬的氣勢,和她正面與豔麗款眉眼的組合觀感很不一樣,所以她的風格才可以能攻也能豔,很多變。
同樣的因為鼻梁線條奠定了整個人強勢感的還有趙薇。年輕時因為她臉上膠原蛋白比較多,削弱了鼻頭的周正感。
再加上那時她演的角色大都是比較靈動的型,所以大家對她外形的關注點基本都在大眼睛和偏方的臉盤骨架上。
一直到現在她的雙頰變薄,顴弓逐漸明顯,加上年齡、轉型和氣質的一系列變化,側臉的這種強硬感才顯示出來。
還有一種立體則偏向於整個面中的飽滿感,比如郭碧婷她的眉骨立體,鼻根很低,這之間的高低錯落襯託出了面中的立體感。
秀氣、靈巧
這一類的女星通常五官都不是偏歐式的大開大合,而是更為內斂的東方美。
比如李沁,她臉雖有方正的骨架但側臉從下頜角開始線條收的快、窄,看上去特別骨感。
唇頦溝明顯,下頜線非常清晰,這種利落的線條感加強了她整個人五官的精緻度,側面剪影會很驚豔,有種古典美。
同樣靠側顏出圈的萬茜也有一個出眾的鼻子,鼻小柱高度及其優秀,但與前兩者不同的是她的鼻子瘦而有肉,飽滿挺翹,有一種中性的正氣感。
她深知自己這一優勢,所以側顏照很多。
林允則勝在「驚喜」,因為她側臉和正臉風格完全不同。正面看,她是很軟的一個小女生,寬眼距、肉嘴唇、鼻頭有點肉,總的來說攻擊性不強;
而她側臉時,卻完全不見的正面的鈍感。可以看出,她鼻背坡度較大,與規整的頜面之間形成的高差讓她看著像個主意很正,有點倔強的女孩。
下頜角也很標準,正面看不外擴,側面則有乾淨利落的轉角。
影響側臉的後天原因
皮肉緊實度
除了本身的骨相會影響側臉輪廓外,後天皮膚的緊緻度也會對側臉有很大影響。年輕時,蘋果肌是一個優勢,但如果皮肉開始鬆弛它就會模糊原本的邊界,讓骨骼線條變得不明顯。
因此,只把側顏殺的重點放額頭鼻子下巴上顯然是不夠的,下頜緣線更要算進綜合因素中,這個很少被人重視的地方常常會變成拖顏值後腿的致命點。
方臉的下頜是有骨骼支撐,囤積脂肪的能力比較弱,而圓臉的下頜是比較向內收的,面部軟組織又比較厚。
在這樣骨骼感弱、脂肪又多的情況下,皮膚與骨骼之間的結合度就很低了,雙下巴/無下巴的現象也更容易出現。
所以如果想要側臉好看,除了先天一幅好骨相外,後天的保養和修正更是不能缺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