懸疑劇情片——《燃燒》觀後感

2021-01-10 小秋故事會

韓國導演李滄東,幾乎所有他的作品,在豆瓣上的評分都能達到8.0。

影迷們對他推崇備至,他的電影無論從鏡頭、調度、色彩的純技術角度,到故事的內涵、深度,都配得上大家對他的認可。

我個人最喜歡的他的電影,是《密陽》與《薄荷糖》。

之所以提起他的這兩部作品,是想表明,在觀看他的最新的這部《燃燒》之前,我是抱有很大的期待,即使算不上李滄東的粉,但也很喜歡他的作品。

但在經歷了148分鐘的煎熬之後,我不得不承認,李滄東沒變,電影的鏡頭運用依然老辣,機位調度依然純熟,畫面的色彩與劇情相得益彰——電影的思想內核深度依舊。

可能是我更衷情於他十幾二十年前拍的片子,自己思想沒什麼進步,跟不上他的步伐,以至於觀影過後,除了感覺劇情悶到讓我自閉、昏昏欲睡之外,什麼都沒get到。

這部電影的劇情討論,在豆瓣上一抓一大把。關於女主究竟死或沒死,男主男配殺了或沒殺等等,各個立場都能從影片中找到證據來支持自己的說法。

我只能說在看的快睡著之後,完全提不起任何興趣去形成自己的觀點,或認同哪一方的看法——我真的不care,就像看了一場無聊的辯論賽,你們說得都對。

但我還是假模假式地談談吧。

關於一部電影的多種解讀歷來就有,而究竟過度與否完全憑你自己的判斷——這也是好電影的一個評判標準:因為有多種看法,證明導演拍的好。

因為它引起了廣大影迷的積極思考,而爛片肯定是不會有這種待遇的——誰會忍心探究剛剛吃過的屎究竟是什麼配方?——非常抱歉地說,看過《燃燒》之後再看它的影評,我就有這種感覺。

在我看來,這部電影之所以會有「一抓一大把的劇情討論」,完全是導演有意為之。把一個十分簡單的,或是報復性的情殺,或是變態連環殺手的故事,故意講得不明不白,每一種可能性,都在影片中留下證據,留下鏡頭。

而這些證據和鏡頭就如同偵探小說中的推理過程,只能構成完整的故事,而形成不了有力的證據鏈條。

所以在看關於影片的討論與解讀時,你會覺得他們說的都很有道理,但就是誰也說服不了對方——然後你也說服不了自己。

關於這種討論與解讀,舉個其他電影的例子,比如《讓子彈飛》。在當年上映之後,網絡上也有鋪天蓋地的電影解析。

《子彈》更多的是「隱喻」,姜文把自己想說的話,不直白地說出來,而是插科打諢顧左右言他地講,雖然會引來許多過度解讀,但大體方向是一致的,比如「站著把錢掙了」之類。

但到了這部《燃燒》,則完全不同。不說影片中直白的關於「階級」「孤獨」等話題的探討,完全沒有「隱喻」(韓國的電影氛圍也不需要藏著掖著),單單說影片的劇情,更像是導演的一個惡作劇玩笑——我不告訴你們她死沒死,他殺沒殺,可能我自己都不知道她究竟該不該死,他究竟要不要殺。

或者導演只是單純地認為,這些根本不重要,完全不影響思想的表達。

如果真的是這樣,我覺得關於電影劇情的討論簡直是無聊至極。但作為我們觀眾,誰都不想被人當作傻子一樣的騙著玩,我們需要讓自己「看懂」,或者是假裝「看懂」,要不然我們就不爽。

所以我們在網絡上大肆地發表自己的觀點,既需要別人的認同,也是在說服自己——但這種情況會讓我們顯得更傻。

就像「皇帝的新衣」,沒人願意相信皇帝竟然真不穿衣服,所以我們編造出各種各樣的理由,吹捧皇帝的新衣服。

「影迷整體審美在下降」。

一部優秀的,甚至偉大的電影,一定是有深刻的內涵,導演表達的,觀眾反思的現實意義在裡面,至於拍攝手法、運鏡技巧、配樂剪輯色彩等等,都是輔助的功效。

無論如何,以上的一切都得建立在一個優秀的、能夠抓住觀眾眼球、沒有尿點的更不至於讓他們玩手機的故事情節之上——恰巧《燃燒》的故事足夠無趣。

這種自以為站在了審美制高點,而指責別人庸俗的行為實在讓人難以認同,你一個喝咖啡的非得操我們吃大蒜的人的心。

你喜歡研究藍山摩卡曼特寧那是你的事兒,我只想關心大蒜髮芽了還能不能吃。

所以無論文青與偽文青們如何吹噓《燃燒》的長鏡頭、場景調度,女主全裸在夕陽下舞蹈的雋永意境,甚至是「對著燈塔打飛機」都能看出各種意向,也掩蓋不了這個悶哧講了148分鐘的,孤獨失意小青年失戀故事的無聊。

精神世界再怎麼耕耘二十多年也就耕成這樣了,我精神的這塊不毛之地恐怕是長不出達文西米開朗基羅梵谷莫奈了。

但還饒有興致在網上發帖的文青們使使勁,加把油,雖不至再來個文藝復興,但看這架勢,接班周立波說個「海派清口」還是足夠的。

不過有一點倒是可以肯定,跑到田間地頭教人唱維也納金色大廳的歌劇男高音,繼而諷刺陝北民歌、東北二人轉的下作——把這二者混淆,在網絡上好為人師、勸人多讀書多思考的人,要麼是精神病,要麼認知水平也高不到哪去。

也許你能欣賞橋牌、高爾夫、馬術等運動的競技之美,但這也不代表四年一次足球迷的徹夜狂歡毫無意義;

也許你說羅浮宮中的畫作才是藝術之精華,但這也不代表在街頭巷尾畫像的人的勞動不值得尊敬;

也許你聽到的國家大劇院的交響樂與美聲是天籟之音,但這也不代表音樂節上,大家的肆意狂歡只是消磨時間。

所以,也許你認為《燃燒》是載入影史的經典,但也不妨礙我只看到建立在無聊故事上的說教狂想——幸運的是,坎城電影節的顆粒無收表明,至少這世上除我之外,坎城評委也與你有不同的看法。

相關焦點

  • 被懸疑元素耽誤的青少年心理教育片【流暖觀後感】
    泰國電影我基本上很少看的,這部《借來的100天》的導演是泰國懸疑、恐怖片出身。所以,拍這種青春溫情片,風格上可能有點混亂。  下次老闆們無論是想找人拍懸疑、恐怖還是溫情、偶像,還是高端特效,都可以找他。但如果真的是思維邏輯有問題......那可能就沒救了。  這部電影就是由於太過雜亂而且作為翻拍作品,有一部8.2分的原版作品《意外的幸運籤》珠玉在前,所以導致評分偏低。在我看來《借來的100天》還是有一些優點的,評分也不至於才6.1分。沒辦法,我喜歡的東西,我就喜歡給點高評價。
  • 今年口碑爆棚的韓國電影《燃燒》,值得一看
    今天給大家介紹的是韓國導演李滄東的新作《燃燒》,電影的故事源自於日本作家村上春樹的一部短篇小說《燒倉房》,但同時又糅合了美國作家威廉·福克納的小說《燒馬廄》,講述了兩男一女身上發生的懸疑故事。在剛結束不久的第71屆坎城電影節,李滄東的《燃燒》入圍主競賽單元,並且憑藉場刊3.8分的高分(滿分4分)成為坎城場刊史上最高分。僅隔不到一個月時間,《燃燒》的好評便在評分網站上呈兩極分化態勢,有人大呼這是傑作,也有人批評它「淺陋低級」、「直白拖沓」,「坎城場刊最高分根本名不副實」。
  • 《神秘拼圖》觀後感
    《神秘拼圖》是一部由菲利普·諾伊斯執導,丹澤爾·華盛頓 / 安吉麗娜·朱莉 / 奎恩·拉提法主演的一部犯罪 / 劇情 / 恐怖 / 懸疑/ 驚悚類型的電影,特精心從網絡上整理的一些觀眾的觀後感,希望對大家能有幫助。
  • 韓國懸疑驚悚電影《電話》觀後感
    那天晚上,我和先生又一起觀看了一部新出的驚悚懸疑片《電話》,在韓劇TV裡面可以搜索到,英文名《Call》,主演金鐘瑞,樸信惠。女主書研(樸信惠飾演),與自己的媽媽關係很不好,因為小時候因為媽媽忘記關煤氣而出現火災,爸爸因此喪命,書研的腿也因此燙傷。
  • 懸疑刑偵劇《燃燒的DNA》 演員張譯丹在劇中飾演燕子
    2020-10-26 23:39:40 來源: 東方新在線 舉報    電視劇《燃燒的
  • 8.2分懸疑劇化身劇情片,高能反轉不過是語言遊戲,水軍太多
    作為懸疑劇,很顯然這更像是一部劇情片,滿滿的教育意味。整部劇一直都是在說謊,拆謊再說謊,不免會讓人視覺疲勞。所謂的反轉再反轉隨著劇情的進展也沒有什麼驚喜可言。即使不用看的,似乎也不影響整部劇的發展。因此,在第五集來了一段cosplay,在第七集裡突然來了一段動畫,統計一下動畫時長有20多分鐘。
  • 無關劇透,解密《燃燒》中的六大懸疑,有沒有你想知道的點?
    經超、張佳寧、奚美娟共同出演的刑偵劇《燃燒》正在熱播,你有追嗎?因為劇情比較燒腦,而且反轉不斷,所以極大地激發了小夥伴的追劇熱情。隨著劇情的深入,觀眾也會被劇中的一些謎團困擾,那就讓我們一起來說說《燃燒》中的十大懸疑,看一看有沒有你想知道的點!
  • 韓國衝奧高分電影,《燃燒》一部讓人血在燃燒的電影,有什麼理由不看呢?
    李滄東作為韓國首席藝術片導演的名聲和坎城好評如潮的前奏,配合著劉亞仁、斯蒂文·元兩位人氣青年演員的名氣,被行業內的觀察家寄予了很高的期待,《燃燒》被認為會成為「票房最高的李滄東電影」,超越2007年《密陽》拿下的一百六十萬人次應該不在話下。
  • 11/6 周五電影夜 |《燃燒》 버닝
    歡迎你們的加入喲~~(暑期特飲,美式、拿鐵、抹茶牛乳、焦糖瑪奇朵等任你挑選,前門為你們敞開 )導演: 李滄東編劇: 李滄東 / 吳政美 / 村上春樹主演: 劉亞仁 / 史蒂文·元 / 全鍾瑞 / 金秀京 / 崔承浩 / 玉子妍類型: 劇情 / 懸疑 / 犯罪製片國家/地區: 韓國語言:
  • 2018坎城最高分電影,燃燒或許存在另一種可能
    2018年 · 豆瓣7.9關注「分派電影」回復 燃燒 獲取資源《燃燒》是由李滄東執導,劉亞仁、史蒂文·
  • 張佳寧+經超,懸疑劇《燃燒》528雙臺同步播出
    現在提起《燃燒》這個名字,可能很多文藝青年都會想到一個韓國電影。這部韓國電影是得過國外著名的電影節獎項的電影,但是它更多的是一種文藝的形式在探討著人生為什麼,情感又是什麼,人是不是痛苦的。男主是劉亞仁,劉亞仁在演技上幾乎是無可挑剔了,從和黃政民一起演的《老手》,一直到現在的《燃燒》,大大的好演員啊。
  • 《燃燒》:一部可媲美《白夜追兇》的懸疑劇播出,你看了嗎?
    《燃燒》是最近新播出的一部犯罪懸疑劇。目前才播了8集,但是看情況似乎可以媲美《白夜追兇》,劇情很精彩。《燃燒》主要講述的是主角高風在處理一個案件時,意外發現一樁可能與爺爺和父親有關的案件,為了洗清爺爺和父親的清白,高風對這個案件進行了深入的調查。從劇情上看,和《白夜追兇》有一丟丟相似,主要都是為了洗清親人的清白,對舊案進行了調查。劇情總體上看還是比較簡單,這類的作品要出彩不容易。
  • 讓人驚悚的韓國高分懸疑電影——《燃燒》
    今天帶大家來認識一部經典的韓國電影《燃燒》豆瓣評分8.0,本片全長148分鐘,是由韓國著名導演李滄東執導的劇情懸疑片。 以上就是我對《燃燒》這部電影的理解
  • 《糖衣陷阱》觀後感
    《糖衣陷阱》觀後感(二):電影影評:糖衣陷阱  7分。天才青年律師遊走在洗黑錢的無良律師社和罔顧線人安全的FBI兩大勢力之間。最終在幾乎絕望的境地裡絕處逢生,漂亮地走起了鋼絲。前半段的故事有些太拖,還好後半段節奏足夠緊湊,可惜結局的設計上有太多的巧合,比較讓人失望。
  • 李滄東最巔峰的一部韓劇懸疑大作:《燃燒》
    這部在豆瓣評分7.9的韓國懸疑電影《燃燒》,來自於改編村上春樹的一本小說《燒倉房》。大概講得就是男主機緣巧合下遇上女主,然後女主突然發現男孩是她的青梅竹馬。兩個人莫名其妙就有了肌膚之親,但是男主對女主已經投入感情,可誰知女主卻只是那這份感情隨便玩玩而已。
  • 《似是故人來》觀後感
    《似是故人來》是一部由喬恩·阿米爾執導,理查·基爾 / 朱迪·福斯特 / 比爾·普爾曼主演的一部劇情 / 懸疑/ 愛情類型的電影,特精心從網絡上整理的一些觀眾的觀後感,希望對大家能有幫助。  《似是故人來》觀後感(一):建議多看一遍  還是在沒有DVD的年代,從外面租來的VCD。。。  第一遍,隨著故事的慢慢展開,覺得故事中的人物越來越美。  到最後哭的是稀漓譁啦。。。唉。。  第二遍,你會為導演精心安排的每一個小細節而感動。。。
  • 《你的名字是玫瑰》別被懸疑所迷惑
    想看懸疑的繞道走,這是一部講述母愛的劇情片!想看懸疑的繞道走,這是一部講述母愛的劇情片!想看懸疑的繞道走,這是一部講述母愛的劇情片!想看懸疑的繞道走,這是一部講述母愛的劇情片!想看懸疑的繞道走,這是一部講述母愛的劇情片!想看懸疑的繞道走,這是一部講述母愛的劇情片!想看懸疑的繞道走,這是一部講述母愛的劇情片!
  • 《請尋找我》觀後感
    好,這部電影到底是普通劇情片還是犯罪片,不用看完已經可以確定。除了對胖子的復仇乾脆利索,其他時候,母親都被打的很慘。這裡讓我形成一個反差,警長這個時候越囂張,他後來被淹沒在大海裡的時候,我心裡越痛快。最終,母親帶著另外一個孩子逃脫了釣場,並成為了一家人。警察到現場後,釣場的其他人下場如何,母親是怎麼帶著另外一個孩子回歸生活的,電影沒有明說。但至少結局裡充滿陽光。
  • 《悽豔斷腸花》觀後感
    《悽豔斷腸花》觀後感(一):音樂特別驚悚  下載的英文原版,準備拿來練聽力。沒想到男主是這個熟悉的帥哥哥。雖說這部片子是破案情節,但場景一點也沒有恐怖的感覺,反倒是音樂,每個場景的音樂配的讓人身臨其境,感覺不好的事即將發生。
  • 懸疑刑偵劇《燃燒》你一定想知道的幕後故事,說出來你可能不信
    《燃燒》是由陳育新執導,經超、張佳寧領銜主演的懸疑刑偵劇。《燃燒》以一件橫跨三十年的大案為線索,劇情涉及三大家族的恩怨糾葛,展現了祖孫三代隔世追兇的堅守。在《燃燒》開篇,高風在山洞中對屍骨的一番分析,可謂高能亮眼,連經超都忍不住笑稱自己一出場便開啟了「炫技」模式。在表現這個人物時,經超也加入了自己的知識積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