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中央音樂學院吧?
它是中國最高的音樂學府!
你有可能不知道中央音樂學院在廈門有個「親生兒」
不僅是「親生」的
目前還是「獨生子」
它就是——
中央音樂學院鼓浪嶼鋼琴學校
中央音樂學院鼓浪嶼鋼琴學校(簡稱「央音鼓浪嶼鋼琴學校」)不在鼓浪嶼,現在在五緣學村,是廈門市人民政府和中央音樂學院聯合創辦的一所公辦藝術類音樂學校,招收從小學四年級到高三學生。
央音鼓浪嶼鋼琴學校2007年開辦,是中央音樂學院首次異地辦校。
目前,這個「第一」記錄還保持,央音鼓浪嶼鋼琴學校是央音在異地唯一一所合作辦學的學校。
今天出版的《廈門日報》介紹了這所學校👇
先從最近的職業教育周說起吧
↓↓↓
今年11月8日至14日是全國第六個「職業教育周」,主題是 「人人出彩,技能強國」。
「職業教育周」一個重頭戲是對外展示學校辦學。在廈門,央音鼓浪嶼鋼琴學校奉獻了琴弦上的「職業教育周」!最大亮點是:這所學校的26名鋼琴教師要用一個月時間,接力演奏貝多芬全套32首鋼琴奏鳴曲。
央音鼓浪嶼鋼琴學校校長李昕說,今年是貝多芬250周年誕辰,我們用了近一年時間籌劃這一接力演奏,既是我們對古典主義音樂大師的致敬,也是職業教育活動周的重磅活動。
李昕校長
由一所學校的老師完成貝多芬全套鋼琴奏鳴曲,在廈門肯定是首次,在全國應該也罕見。
那麼,這一馬拉松式的演奏稀罕在哪裡?
貝多芬的32首鋼琴奏鳴曲完成於1795年—1822年,其中,第8號悲愴、第14號月光、第21號黎明和第23號熱情等都為世人熟知,但是,能現場演奏全套作品的鋼琴家寥寥無幾,這是因為從作曲技法,藝術思想和人生哲學的角度看,貝多芬晚期奏鳴曲都有極高的難度——當時貝多芬也進入最成熟的作曲階段,作曲的構思和技法已經完全超越了他的時代,不光是在技術上,更多的是在於他宏大的篇幅,複雜的結構,超前的音樂理論和深邃的哲學思想。
舉個例子來說,貝多芬第29首,降B大調鋼琴奏鳴曲,簡稱」錘子」,被認為是貝多芬最難的一首鋼琴奏鳴曲之一,他把這首曲子給出版商時說:「現在你們有一首50年之內夠鋼琴家忙一陣子的曲子了」。
這就是央音鼓浪嶼鋼琴學校要完成的挑戰。演奏會從11月3日開始,之後的每周三和每周五晚上都有一場,預計要用8場才能完成全套,總時長十幾個小時。
李昕也是演奏者之一,承擔了最難的倒數五首之一的演奏。李昕畢業於央音鋼琴系和德國斯圖加特音樂學院鋼琴系。她的「學生「一度遍布全國甚至世界各地——李昕是中央電視臺音樂頻道《音樂告訴你——鋼琴課程》主講人之一。2018年,這位中央音樂學院鋼琴系女教授從北京來到廈門,出任央音鼓浪嶼鋼琴學校第二任校長。
不過李昕認為,自己帶領老師進行的馬拉松式演奏會的真正的意義不在於創造記錄,而在這是一次對教師教學技能的檢驗。
餘娜是央音鼓浪嶼鋼琴學校鋼琴老師,上周三,她剛參加第二場演奏會,她說,學校琴房晚上十點關門,最近很長一段時間,晚上十點,她走出琴房,發現從其它琴房出來的都是老師。這還沒有完,回到公寓,大家繼續練。她說,大家仿佛又回到學生時代,除了上課,每天至少五小時的練琴時間,每個人都沉浸在貝多芬音樂裡。
她說,其中的動力既有演奏會的壓力,更重要的是,貝多芬音樂又喚醒了每個人心中對音樂最美好情感。
央音鼓浪嶼鋼琴學校鋼琴學科主任汪洋則認為,對於學生來說,這是一種言傳身教——與其坐在教室裡用半個小時說教,倒不如讓學生來聽老師演奏,讓他們看看那麼多的老師,在離開學校一二十年後,每天仍然花那麼長時間練琴,那麼的愛音樂。
「職業教育周」的一個重頭戲是學生們要走進社區,用自己所學一技之能服務居民。在這方面,央音鼓浪嶼鋼琴學校學生的社區服務也是獨一無二:上周五,學校派學生到廈門二中和五緣實驗學校,為兩所學校的鋼琴「義診」——提供調律和保養服務。從2010年開始,央音鼓浪嶼鋼琴學校開設鋼琴調律專業。
趙羚君是這所學校鋼琴調律專業的老師,她說,學生們都有點小興奮,除了服務別人的快樂之外,對於鋼琴調律學生來說,很多人最初對這一專業一無所知,通過社區服務,他們看到自己所學的價值。
林曉樂就是其中之一,他從小學鋼琴,去年中考報考調律專業,這是他之前從未接觸過的領域,但是,經過一年多的學習,他看起來已經入門了。面對廈門二中的一臺鋼琴,他不是馬上進入調音階段,先進行排查和調整,對鋼琴進行標準音的音調拉幅提升,最後才是正常的調音階段。
不過,和鋼琴調律相比,這所學校帥玉玲上周五展示的公開課更加冷門,講授自己是如何製作提琴。帥玉玲是央音鼓浪嶼鋼琴學校提琴製作專業老師,她讀了十年的提琴製作,是央音提琴製作碩士研究生。她說,提琴製作專業,連小提琴的油漆製作都要學。
今年,央音鼓浪嶼學校首次開設提琴製作專業。上周五的公開課,帥玉玲告訴學生,提琴製作的訣竅之一在於在忍受孤獨,因為大多數時間你是在和木頭對話。
李昕說,很多人都以為鋼琴學校只招收鋼琴專業學生,其實,不是這樣。除了鋼琴,學校還有開設電子音樂(製作、錄音、作曲三個方向)、音樂教育、鋼琴調律等專業。兩年前李昕從央音調任鼓浪嶼鋼琴學校後,學校還開設聲樂,小提琴,大提琴和提琴製作。
有人說,這是不是鋼琴學校「不務正業」?李昕說,新增的專業,最終還是為了鋼琴——小提琴和大提琴的加入,是為了發展室內樂,室內樂重奏是一種很好的課程,孩子們不用再單獨關在琴房裡無趣地反覆練習技能,通過鋼琴與弦樂,鋼琴與聲樂的合作交流,學生們會明白,音樂是需要對話、是要交流、是要傾聽的。
應該說,央音鼓浪嶼鋼琴學校在「職業教育周」展示的意義在於,顯示中央音樂學院的「獨生子」和過去不一樣了,越來越有「料」。
從現在看,央音鼓浪嶼鋼琴學校辦學13年,辦學進入佳境,特別是近幾年來,在鋼琴賽事、音樂高考、職業技能比賽,優勢在增強。
央音鼓浪嶼鋼琴學校辦學迄今,共計有 150名學生在各類國內外鋼琴賽事中獲獎,獎牌數達 215 枚。最近三年僅鋼琴專業學生在12個國內國際重大比賽中,摘取36個獎項,教師2人國際比賽取得2個獎項。
今年高考,央音鼓浪嶼鋼琴學校鋼琴專業學生被中央音樂學院和上海音樂學院兩所國內頂尖音樂學院錄取人數,是建校13年以來最高的——畢業班26名學生考入國內外22所著名音樂學府,其中6人通過中央音樂學院的院校考核並進入正取線,佔央音的三分之一,9人通過上海音樂學院的院校考核,其中陳昊同學的專業成績位列上音鋼琴專業成績第一名。
名師教學
在綜合學科,今年央音鼓浪嶼鋼琴學校畢業生專業通過中央音樂學院、中國傳媒大學等雙一流院校校考達18人,佔該專業人數的65%,為近年來專業最高水平。今年福建省藝術控制線較往年提高10%,該校參加高考考生文化課最高分為539,超省控線190分;平均分392分,超省控線43分。
福建省的職業院校技能大賽,連續六年,中職組藝術專業(鍵盤樂器演奏)比賽的第一名和第二名,都被央音鼓浪嶼鋼琴學校學生包攬。
……
李昕說,
我們要努力辦成央音合作辦學的典範,
通過職業教育周的展示,
外界也能更多地看到我們的變化。
意思是:
這個央音在廈門的「獨生子」
大變樣了!
還會越來越好!
那麼,
它會成為央音的附中嗎?
李昕說,
我們是以央音第二個附中為目標!
等著央音鼓浪嶼鋼琴學校更多好消息吧!
廈門日報社新媒體中心出品
記者:佘崢 攝影:林銘鴻
部分圖片由中央音樂學院鼓浪嶼鋼琴學校提供
編輯:蔣含 審核:蔡文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