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絲狂熱追星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但是最近的一條熱搜又把我嚇到了。居然有人在網上公開售賣明星使用過的輸液針頭,上面還帶著血。
失控的追星讓成年的人體面掉落一地,喜歡絕對不是肆無忌憚的藉口,相反地,喜歡是督促你變成一個更好的自己的理由。
最好的支持,不是多狂熱,而是把喜歡的品質留下來,讓別人知道,支持他們的人,是一群努力的人。來源 | 行動派DreamList(ID:xingdongpai77)
前幾天,有一個熱搜可以說是再次刷新了人們對「追星」的認知。10月26日,林俊傑的鎮江演唱會結束以後,因為感冒到當地的醫院打點滴。可是事後,網上居然出現了出售林俊傑的吊水針頭的照片:
「本人提供林俊傑爆款同款醫生,同款配套藥水,已經掛水的血針頭……有需要微信留言。」很快林俊傑用過的留置針也被曬了出來,有人將其當做戰利品在朋友圈大肆炫耀:甚至還有人,明碼標價——
帶血針頭7000塊,輸液袋3500塊。不僅如此,網上還流傳著一個小視頻,視頻裡面一群護士扎著堆排隊,激動地在林俊傑躺過的床上合影,滾完一圈後急忙換另一個人:公開售賣醫療廢棄物品?以買到明星使用過的帶血針頭為榮?瀆職嬉笑打鬧,翻滾別人躺過的病床,竟然還敢拍視頻發至朋友圈?說實話,作為一個林俊傑的死忠粉,我也無法理解,甚至感到很憤怒。雖然事後醫院澄清,並無醫療廢品流失,是個別醫護人員拍攝視頻發至朋友圈的行為,被有心人利用。但是洩露了患者個人隱私,違反了職業道德底線,卻是不爭的事實。
可是什麼時候,「追星」就可以隨意窺探他人隱私了?又是什麼時候,可以因為個人私慾而違法職業精神,失守道德底線?
救死扶傷的地方倘若裹挾著自私與衝動,還有誰敢放心地把自己交給你們。
前段時間,因為《陳情令》爆紅的王一博電話被洩露,每天都要接到無數個騷擾電話。不堪騷擾他的發了一條微博呼籲大家可以理智追星,希望事情可以就此結束。卻不想很多人並沒有意識到自己的錯誤,
還在網上公開承認自己撥打了騷擾電話,炫耀王一博在電話裡多麼溫柔。前段時間結婚的張若昀,也曾在微博上發文怒斥此類的現象。因為隱私洩露,他過去幾年換了兩次家裡電話。不僅如此,
在拍戲的時候,因發現酒店房間門口有人,被迫多次更換酒店房間。甚至還有半夜一點被人敲家門的事件發生,最後只能以搬家結尾。這位女子披散著頭髮每天坐在楊坤的門前,時而低頭時而玩手機。
有時還會起來,一邊敲門一邊對著門自言自語:「我真的喜歡你」、「我愛你」……口口聲聲說喜歡,卻大半夜帶著人去撬門,多次勸說、警告,甚至在報警之後依然不知悔改。這種事件不勝枚舉,旁觀者看著都頭皮發麻,天天蹲門口,是誰都要崩潰。其實追星本沒有什麼錯,生活中大多人都會為自己的生活中多數人都會為自己的情感找寄託,可能是一位明星一個偶像,也可能是某種愛好。當被生活壓得喘不過氣的時候,追求熱愛的東西可以成為我們情緒的出口。
錯的是把明星當成了生活支點,總想越過界限,侵犯別人的私人領域。盜用明星的身份信息取消了他的航班,就是為了逼他和自己坐一個航班;
蹲守宿舍,偷偷錄音,潛入酒店,安裝追蹤器,半夜打騷擾電話;
為了炫耀滿足自己的虛榮心,還不惜違反道德和法律……
最怕你明明有很多事情可以做,卻沉溺於表面的欲望滿足中,耗費時間、精力、金錢,將偶像當作全部的精神寄託而忽視了真實生活,迷失了自己。
靠近一個人最好的方式,
是變得和他一樣優秀
有一集《明星大偵探》探討了偶像和追星之間的關係,何炅說:我不是因為追星而失去了我自己的人生,而是我因為追星,我可以成為跟我的偶像同樣優秀的人。現在很多人追星,總以為一定要付出點什麼,才能證明自己的愛。甚至還有極端的人,認為愛就是佔有,想方設法地接近他,想要參與跟他有關的一切事情,擁有一切跟他有關的東西。其實並不是這樣的,
喜歡一個偶像並不意味著要失去自我,而是要被激勵著變成更美好的自己。有一名8歲的俄羅斯小男孩波羅諾夫,是花滑界傳奇羽生結弦的粉絲。為了成為像偶像那樣的奧運選手,更靠近偶像,波羅諾夫小小的年紀就開始了連大人都難以承受的艱苦訓練。每天5點多就要起床,輾轉兩個多小時的車程去參加訓練。常一練就是十來個小時,為了一個動作跌倒無數次,還要兼顧作業。雖然因為年齡太小,做旋轉跳躍的動作時體力不足,可他仍然一遍又一遍地練著。
因為有個想要成為的人在前面,所以路上一切的努力和辛苦都是值得的。為了能和偶像交流,波羅諾夫還學習了日語,將鼓勵的話寫在了親手製作的紙櫻花上,畫了羽生結弦的畫像。因為成績優異,波羅諾夫擔任花滑賽場的送花小童,有了近距離和偶像接觸的機會。當他們在走廊相遇,波羅諾夫終於用日語說出了曾在內心中重複了很多遍的話:羽生結弦蹲下,溫柔地回應了這份喜歡,相信波羅諾夫以後無論遇到什麼困難,波羅諾夫都能從中得到鼓勵和力量。
有一檔電視節目《等著我》也曾講述了一個感人的追星故事。劉淑媛,一個摘獲護理界極高榮譽獎的
南丁格爾獎章獲得者,在節目中尋找曾經的偶像,如今76歲的她,早已在61年前踏上追星路。14歲的她只是把護士當成一個謀生的職業,直到見到吳老師,看到她給新生兒洗澡,動作嫻熟,態度親切,把這項工作做成了一門賞心悅目的藝術,不由心生佩服與嚮往。為了成為一名胸外科的護士,劉淑媛曾經白班夜班輪著上,
每天休息不足三個小時,把腳踝都熬腫了,依然堅持四十餘天。因為看過最好的樣子,心裡有了光的方向,做什麼都有了力量。
即使你不在我身邊,依然能朝著記憶裡光的方向,一往無前。
你會喜歡一個偶像,多半是因為那個偶像教會了你以前你不懂的道理,而他身上閃閃發光的那些屬性是你也想要擁有的。
你想要變得更溫暖,所以你喜歡溫暖的人;你還相信夢想,所以你聽關於夢想的歌;你想要變得倔強,所以你喜歡倔強而努力的人。
對於偶像最好的支持,不是多狂熱,而是讓別人知道,支持他們的人也是一群努力的人。
追星不是追一個人的顏值,而是追一種品質、一種精神。喜歡一個人,是因為他身上那些閃閃發光的屬性令人嚮往,我們想要變得更跟他們一樣。如撒貝寧說的一樣:
追星其實是在追自己,在追一個理想中的自己。這一面鏡子,
讓我們看到了更多的可能性,但同時也照出了許多的不足。大部分時候,我們看到的只是偶像光彩奪人的這一面,孰不知他們背後付出的辛酸努力。沒有人可以隨隨便便成功,想要變得和他們一樣優秀,就要付出比常人更多的努力。一步步腳踏實地,為了目標努力奮鬥,只有這樣,才能成為像他們一樣的人。追求偶像,其實就是要讓他身上的光芒照到自己的人生。最好的喜歡,應該是
「借著你的光,看到了沒有看過的世界」,然後努力向著那個世界靠近。
點個「在看」,願你終有一天,可以站在偶像旁邊,平視著告訴他:我喜歡你好多年。*作者:湯湯,行動派DreamList(id:xingdongpai77),敢行動,夢想才生動。關注我們,一起成為行動派。
推薦閱讀(點擊標題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