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獲取專業資訊請點擊藍色「攝像人網」關注
長鏡頭在當今越來越少被電影長片所使用,大部分的電影依靠短鏡頭來製造懸念,提升節奏,給予觀眾更高能量的視覺體驗。以《諜影重重》為例,其平均鏡頭長度為2.4秒,這太快了。即使它仍舊是一部成功的商業片,但它過快的節奏有如快餐,讓觀眾匆匆吃完而沒有回味。
我們看到越來越多的動作片用眼花繚亂的切換為觀眾打雞血,很多電影人也在思考,是否應該在某些時候適當地慢下來,用長鏡頭把支配權交還給觀眾?
長鏡頭是一種經典的電影手法,相比蒙太奇,它更顯真實從而從內心感染人。長鏡頭從電影誕生開始就已存在,但當時的長鏡頭只是機械的記錄,而非藝術的表現。之後,長鏡頭慢慢成為一種新的美學觀念。
不過相比今天,早期的長鏡頭拍攝還受到技術的限制。比如1948年的希區柯克電影《奪魂索》,為了實現「一鏡到底」的效果,費了不少腦筋。由於當時一盒35mm膠片的拍攝長度為10分鐘,希區柯克不得不把整部電影分成八個段落,即使如此所有演職人員還是進行了為期十天的排練,才能確保八個10分鐘長鏡頭的成功拍攝。在鏡頭設計上,該片用角色的後背或者事物特寫等進行銜接,達到一種「無剪輯」的效果。下面是《奪魂索》隱藏剪接點的大集合:
(請在Wi-Fi下觀看,以免流量過度消耗)
而今,長鏡頭拍攝的技術障礙幾乎已經不存在了,不但沒有了10分鐘的限制,更誕生了斯坦尼康這類強大的跟拍工具。但現代電影場景的複雜程度卻是半個多世紀前無法想像的,如今拍攝長鏡頭的難度則主要在於場面調度方面,只要一個環節出問題就得推倒重來。如果你想嘗試一段長鏡頭,下面幾個方面是你必須得考慮的:
首先思考一下,這個故事是否由長鏡頭表現會來得更好。
演員是否專業,是否敬業,因為他們需要耐心地不斷反覆排練。
照明如何隱藏,你如何布置才不會穿幫而同時又能保證布光效果。
是否要用穩定器,你可以選擇斯坦尼康或電子穩定器,通常你還需要無線圖傳。
你是否擁有充足的時間來一遍遍拍攝,其中還必須安排充足的休息時間,無論演員和攝影師都會很累。
團隊是否團結,是否對拍攝長鏡頭可能遇到的困難做好了心理準備。
最重要的是,動手之前思考完善,一旦開始,就不要中途放棄。長鏡頭的拍攝雖然痛苦,但會是一段有趣的體驗,下面這段視頻就告訴你用無刷穩定器拍攝長鏡頭的幕後:
(請在Wi-Fi下觀看,以免流量過度消耗)
相關文章:
6分鐘斯坦尼康鏡頭告訴你什麼是場面調度
零重力MV的拍攝手法大公開
30米超級大搖臂拍攝的超級長鏡頭
歡迎點擊右下方【寫留言】參與討論,我們每月都會送出紀念品一份。詳情:2016,我們將每月送出紀念品
版權說明:
本微信號每天推送文章,除特別標明來源外,均為攝像人網獨家稿件,喜歡本文可分享至朋友圈。未經授權,任何媒體和公眾號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參閱:抄襲行為會有什麼後果
攝像人網擁有行業最全的攝像機說明書庫,我們向用戶免費提供說明書電子版郵件服務,點擊這裡查看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