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有人抱怨自己的人生充滿艱辛困苦,似乎一分一秒也撐不下去了,但所有的苦難都是暫時的,只要咬牙堅持住,說不定下一秒就是柳暗花明。與大多數人相比,陳衝的前半生過的未免太苦了,她原本擁有一個幸福的家庭,外公是藥理學家,後來被哈佛大學聘為教授,爺爺是醫學博士,父母都是醫生,儼然是一個中產家庭。
1966年,由於時局變化,陳衝的祖父家與外祖父家接連被抄,父母被批鬥,外公不忍其辱自殺身亡,外祖母也決然的吞下曲別針自殺(後被救回)。不過苦難並沒有導致陳衝的性格變得軟弱,反而異常堅強,從不肯吃虧,秉持著「先下手為強」的思想捍衛自家的權益,這才能有驚無險的長大。
其實那時陳衝對自己的未來並沒有規劃,對藝術沒有絲毫興趣的她更是從未想過自己將來會成為演員,那年上海電影製片廠的負責人來到陳衝的家鄉選演員,抱著看熱鬧的心態,陳衝與幾位夥伴一起報名面試了,不過她很快就把此事拋到九霄雲外,沒放在心上。
結果兩個月後,她就接到了電影廠發來的複試通知,14歲便考入製片場演員培訓班學習,從此踏上了不一樣的人生道路。陳衝並不是標準意義上的東方美人,她的五官有些粗獷,氣質既算不上大家閨秀,又算不上小家碧玉,反而帶著一股男子的野性。可謝晉導演卻偏偏看上了她的這股勁兒,讓當時還是新人的陳衝在電影《青春》中飾演女主角啞女,隨著《青春》大火,陳衝也藉此機會一舉成名。
不過由於當時形勢特殊,陳衝剛剛上完初一就輟學了,文化水平有限,這勢必會為她的事業發展埋下不少隱患。在父母的建議下,陳衝決定報考上海外語學院,因為她要兼顧學業和事業,根本沒有時間跟隨老師系統的學習,只好利用拍戲的間隙自學。
考入上海外語學院之後,陳衝除了學習專業課,依舊不停的奔波於各大劇組,不知大家有沒有看過《小花》這部電影呢?飾演女主的她力壓女二劉曉慶獲得最佳女主角獎,並在此後接連得獎,成為了罕見的三屆影后。
與大多數演員相比,陳衝的心思比較活泛,機緣巧合下,她有幸結識了美國電影藝術代表團的諸位演員,了解到美國已經將電影作為重要的學問來研究了,與當年的中國相比,美國電影業起步時間較早,發展的自然更加完備。於是陳衝決定隻身一人前往美國學習電影藝術,放下國內大好的事業,重新開始。
對於演員來講,不拍戲意味著無法獲得片酬,失去生活來源,陳衝自然也是如此,為了填飽肚子,她不得不在美國靠刷盤子、做圖書管理員維持生計。從受人追捧的影后到餐廳的小服務員,極大的落差感並沒有打倒陳衝,反倒是激勵著她成就了自己。
現如今陳衝不僅是三屆影后,還憑藉98年導演的《天浴》榮獲最佳導演獎,不得不說,陳衝真是個厲害的女人,拿得起放得下,真讓人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