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大為先生是國家男高音歌唱家、國家一級演員、國務院特殊津貼獲得者,許多業內人士將蔣大為先生稱為是中國民族聲樂「裡程碑」人物。
他曾經訪問北美、東歐和東南亞的許多國家並進行演出,在法國和日本還成功地舉行了他的個人演唱會。海外華僑評論他是中國當代民歌的代表人物;歐美的專家讚譽他為中國的巴伐洛蒂……。
蔣先生之所以取得如此成功,一是來源於他的天賦,說白了就是從娘胎裡下來就有一副天生的好嗓子,底子厚。二是來源於他的勤奮,如果不學習,整天吸菸(據說他是海量,可能他的嗓子對酒抵抗力強),估計金嗓子就廢了。三是來源於機遇,就是老百姓說的撞大運。因為蔣先生學生時代搞了八年美術,學習的是西洋畫,後來唱歌成名後,蔣先生又繼續練習書法,所以他的繪畫、書法功力也很雄厚。
雖然蔣先生學的是美術,但他也沒讓嗓子白廢,因為他也喜歡音樂。1968年,在席捲全國的知識青年上山下鄉運動中,他響應號召離開故鄉,到內蒙古呼和浩特近郊插隊落戶。所謂插隊落戶,就是把戶口從他的老家天津遷到內蒙的農村,從一個知識青年轉身變為一個農民,接受貧下中農的再教育。因為他有一副好嗓子,唱歌唱得好,經常在公共場合一展歌喉,1969年吉林省森林警察文工團就「慕名」把他調走了,從此成為一名光榮的解放軍戰士,正式開始他的歌唱生涯。因此他的農民身份保留時間沒多長,可能後來他就把這段當農民的經歷忘了。
運氣來了什麼也擋不住,如同倦鳥歸林,蔣先生憑著他的美好歌喉,一路放歌,就此開啟了自己的「大為」生涯。1971年,蔣大為作曲並演唱《採伐工人心向黨》,這是蔣大為的第1首歌,從此也奠定了他的主旋律基調。
1975年,他被調入中央民族歌舞團,並一直做到團長。1978年,蔣大為去軍隊慰問演出,演唱了自創的《駿馬奔馳保邊疆》,開始為人所關注。1980年,蔣大為憑藉一首《牡丹之歌》迅速成名。1984年,蔣大為首次參加央視春晚,演唱《在那桃花盛開的地方》,這是蔣大為的第2首代表作,後來的他幾乎每隔幾年都要在央視春節晚會上重複唱這首歌。1986年,演唱《西遊記》片尾曲《敢問路在何方》,這首歌隨著《西遊記》在中國大陸甚至海內外的廣泛熱播,迅速傳遍海內外,《敢問路在何方》也成為蔣大為最後的終極代表作。
但蔣先生在中國歌壇一時風頭無量,廣大觀眾也習慣了他那身裝束:白西裝、金絲邊眼鏡、白皮鞋、腰間纏一金黃色的腰帶。只要上舞臺,蔣先生基本是這樣的裝扮。
說句體外話,蔣先生唱過上千首歌曲,其實真正由他原唱的只有8首。正因為如此,蔣大為在網上有一個別名「蔣八首」!
蔣先生不僅歌唱得好,而且還很有經濟頭腦,因為他是中國最早一批走穴的人。所謂走穴就是在體制內當好演員、團長,領取國家發的薪水,同時利用自己的名氣到全國各地進行商業演出,就是俗話說的撈外快。通過幾首代表作在各地頻繁走穴演出,蔣大為不僅在北京買了新房,並且至少有幾百萬的積蓄!那個年代幾百萬絕對是一筆巨款,在北京的二環外,至少可以買十幾套房產。
但到了1998年,這一切戛然而止。因為女兒去加拿大留學,蔣先生毅然放棄自己在國內辛苦創下的大好事業,甘心做孩奴,夫婦二人決定去陪讀,同時,抱著促進中外文化交流的美好願望,賣掉了在北京的房產,全家移民加拿大。
開始蔣先生在加拿大度過了幾年非常愜意的生活,練練書法,打打球兒,健健身。但是海外生活的艱辛程度超出了他們的想像。加拿大雖然有不少的華人,但實際上多數人已經聽不懂母語,再加上蔣大為這種男高音,「本身就屬於市場上的小眾」,人家也不管你是不是中國的巴伐洛蒂,所以蔣大為根本得不到什麼像樣的演出機會,一家人的生活迅速陷入了困境。據他說:「幹我們這行在國外生存很難,直觀地說就是經濟問題,可以賺錢,但是賺不到大錢。「藝人去加拿大絕大部分都改行,好一點的,能做教員就不錯了。不是排斥,是沒有市場。因為內地去的人都在奮鬥,經濟條件不太好,一般不太會去娛樂。只有老的從內地去的移民是民族藝術的觀眾,也就是在華人聚會時把你請出來,還是義務的。所以要是真靠這個生存,不太可能。」
2005年,無奈的蔣先生只能告別加拿大那段愜意的生活,回到國內,重新參加商演賺錢養家,而夫人張佩君留在了加拿大陪女兒,她們也有幸成為加拿大公民,但蔣先生毅然保留了中國籍,開始「在國內掙錢,然後拿到國外花」的生活。
但早已經過氣的蔣大為,在國內很難得到像樣的演出機會,即使有,也多數是一些老少邊窮地區,演出商也知道蔣大為的實際情況,所以趁機把他的出場費壓得很低。不過在妻女國外高消費巨大壓力之下,蔣先生只能硬著頭皮去接這些實際上他根本看不上的商業演出,甚至一度飢不擇食,為此鬧出「蔣大為欠債不還」新聞,不過好在經過7年的不消停,終於把詐騙他的姚曼送進她該去的地方。
由此可見,作為曾經歌壇上的大佬,為了女兒,蔣先生可以說是忍氣吞聲、忍辱負重,成為一個父愛無疆的光輝形象,比那些屢屢劈腿、做頭髮、擁有小三小四的國內娛樂明星,不知要好多少倍?蔣先生通過自己的辛苦勞動,一直把女兒供到大學畢業,又送進婚姻的殿堂。
也許好運到頭了,屋漏偏逢連陰雨,船行正遇頂頭風。姚曼事件還沒完,蔣先生與農民歌手朱之文的糾紛,再一次把他推上了風口浪尖。
這起事件的起因是,2011年,農民草根歌手朱之文參加山東電視臺的《我是大明星》一舉成名,後來大衣哥又轉戰中央電視臺的《星光大道》和《我要上春晚》,均獲得了極大的關注。在此情況之下,當時《星光大道》的主持人畢福劍在電視上現場撮合,蔣大為收了朱之文為徒。當時的朱之文作為全國矚目的頂級流量歌手,拜一個「過氣的老藝術家」為師,其實蔣大為是沾了光的,實際上是通過此事,被媒體熱炒了一下。
蔣大為曾經深感中國民族音樂的發展最大的掣肘是師資水平的落後,曾大發「老師都唱得不明白,學生怎麼會唱好?」之慨,懷有教書育人遠大胸懷的蔣先生,如果就此正式收朱之文為徒,悉心教授,兩人教學相長,相得益彰,說不定會成為一段歌壇佳話,豈不美哉?
可能年齡大了,沒了當年走穴的好頭腦。不知當年短暫的農民生涯是否使蔣先生受了什麼刺激,更不知他當年插隊落戶貧下中農是否對他認真進行了再教育,本來一手好牌卻被他打得浠爛,因為他犯了眾怒,他以高高在上、居高臨下的姿態「俯視」農民歌手,看不起自己的徒弟朱之文。
蔣先生在接受採訪時,拒絕承認是朱之文的老師。如此也就罷了,偏偏他言多必失,言語之中充滿了鄙視,尤其是反覆強調朱之文的農民身份,「農民就該幹農民的事兒」,「農民歌手即使唱得好,也不配稱之為藝術家」,「哪一首歌是你創作的,你不就模仿了兩句別人唱的歌老百姓就喜歡你了,你不是什麼了不起的人物,不是因為你們唱的好讓你農民上去唱歌。你出了名了掙大錢了,你別想錯了這個問題。你得把歌唱好了。」
蔣大為後來在接受其他媒體的採訪之時更加過分,將打擊面由「大衣哥」朱之文一人擴大到整個農民歌手群體。
在一次節目中,蔣大為對主持人說:農民歌手不要自稱藝術家,因為你們是農民,連藝術家的門邊都沒沾到。
「這些草根歌手有原創嗎?他們只是模仿幾首歌曲走紅而已!」
蔣大為甚至認為農民不配坐飛機頭等艙。
網友對於蔣大為的言行,認為是其嫉妒,嫉妒有些草根農民歌手賺的錢比他多,得到的演出機會比他多。
此事件經過媒體報導之後引起巨大風波,使蔣大為徹底得罪了中國的幾億農民,蔣大為也成為那英之後「網絡上最不受歡迎的歌唱演員」!
可能「鴨梨」山大,曾經當過農民又看不起農民的蔣先生不得不為此道歉。但借用武漢市委書記王忠林一句抗疫熱詞:「說出去的話,潑出去的水,是收不回來的!」
幸運的是,蔣先生的這段視頻再度爆火,這恰好發生在全國抗擊疫情,而大衣哥朱之文捐了巨款之後。
許多網友紛紛認為:國家有難之時,一個一毛不拔的「鐵公雞」根本不配批評捐了巨款的農民歌手朱之文。
而大衣哥抱20萬現金為武漢捐款的視頻在網上熱傳,很多網友為大衣哥的愛心點讚的同時,也出現了不少人質疑他作秀。
質疑的原因可能是因為很多明星基本上是轉帳捐款,而朱之文選擇了現金捐款,還和工作人員拍照錄像。而這次一向低調的朱之文這次沒有選擇沉默,而是霸氣回應「沒關係啊,我也歡迎你抱著20萬也作秀去!」這句話說的老霸氣了,也是典型的很質樸的農大實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