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應該是篇說明文,不喜歡的就別看了,另外很遺憾這篇文章的圖片非常少,因為我確實沒怎麼拍。
作為一名錘友,通常我不會購買其他品牌的智能家電,但這次情況不同。首先是臨時起意,前陣子和夫人在一個茶館(錘友開的)無意間看到了這款攝像機,經老闆的介紹,以及另外一位錘友的講解,發現功能挺適合我們。其次是急需,近幾天就要裝好,雖然市場上的攝像機很多,但我也沒什麼時間去了解,首先能想到也就是小米。再次是我個人希望可以藉此機會,體驗一下小米的產品在軟體方面的性能,雖然我對硬體不抱太大的希望(199元還想怎樣),但是本著小米也是國貨的理念,就下單買了兩個。
京東有貨,而且速度還很快,第二天就收到了。開箱以後連接攝像機,檢查各種功能都正常,我還特意放在家中運行了一個晚上,以體驗軟硬體是否正常。
但是當晚杯具就誕生了,事情是這樣的,我先找了一張32g的tf卡存儲錄像,結果只存了大約幾分鐘的錄像就沒動靜了。我查看了tf卡,還有很充足的空間,就懷疑是否卡與攝像機不匹配,於是就用攝像機格式化了tf卡,然後呢,就沒有然後了,tf卡依舊無法存儲錄像。最後將tf卡取出,用電腦也無法格式化,經多方驗證,此卡已報廢。怎麼說呢,也許是我運氣不好吧,反正我以後再也不用攝像機格式化存儲卡了。
事情還是要幹的,第二天我還是強忍著悲痛,前往工廠安裝攝像機。
安裝的前提條件:房間裡有wifi,安裝位置附近有電源,自備簡單的安裝工具,比如十字螺絲刀,有電鑽更好,省力。
下面介紹攝像機的安裝步驟。
1、在手機上安裝「米家」app,把存儲卡插進攝像機,並用手機連接攝像機。特別是要倒裝攝像機的用戶,這一步建議先做,因為在連接的過程中,有一個環節是用攝像機掃描手機上的二維碼,如果你先把攝像機裝在了天花板,那麼掃描時的難度……你懂的。
2、選擇安裝位置,如果是像我一樣需要看到整個房間,建議裝在兩面牆的銜接處。正裝或倒裝都可以,如果是正裝,建議先擺好攝像機,用app看看視角是否滿意;如果是倒裝,可以用手機在同一位置從同一角度拍幾張照片,看看是否滿意。因為倒裝是要先裝底座的,如果位置不滿意,改來改去很麻煩,而且天花板鑽得到處都是洞,顯然也不美觀。
2.1、安裝底座。這個步驟是倒裝用戶額外要做的,底座和膨脹螺絲都是贈送的。由於是倒裝,底座必須緊貼天花板,考慮到安全因素,最好能用梯子。如果想要省點力氣,就用電鑽先在天花板鑽孔,再把膨脹螺絲連同底座一起擰上去。當然了,螺絲的孔位是必須先定好,否則打歪了裝不進就鬱悶了,可以先打一個孔,然後裝上底座用螺絲刀定好另一個孔的位置,再打第二個孔。需要注意的是,兩個鑽孔的連線方向,正好是攝像頭的默認方向,為了讓攝像機擁有更寬泛的觀察角度,應該根據實際需要合理選擇打孔位置。
3、上述準備就緒後,即可放置攝像機了。攝像機自帶的電源線長度約為2米,如果還是不夠長,那只能想其他辦法了。我裝的位置比較高,有一根線不夠長,所以自己專門拉了一根線,做了一個插座固定在攝像機附近。
4、打開攝像機,並用手機查看畫面,如果對角度不滿意,可以用app上下左右旋轉鏡頭。但是鏡頭每次旋轉都有一個最小角度,如果你像我一樣悲催,用app調不到最佳角度的話,還可以手動旋轉攝像機,注意是旋轉整個攝像機,而不是單獨的鏡頭,否則可能損壞鏡頭。因為底座與攝像機之間的接觸面積較大,具有一定的寬容度,小角度地轉動攝像機並不會導致掉落。最後輕微地搖一搖攝像機,沒有明顯的晃動就可以了。
安裝就此結束,可以開始在手機上體驗了。
下一篇我寫一寫在米家app上操作攝像機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