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 孫莉小女兒多妹生日,孫莉好友曬出的照片中,黃多多的短髮紅唇照,自信從容,神採飛揚,太有氣質了。
果然,照片一經發布多多馬上就上了熱搜,底下很多網友覺得:
小小年紀,打耳洞、染頭髮,無名指竟然還帶著戒指。一點都沒有小女孩純真的模樣!
之後,孫莉在接受採訪中回應了女兒黃多多打耳洞、染頭髮的爭議,這是多多主動提出的想法,在和爸爸媽媽商量後得到了鼓勵支持。
孫莉還說:「愛美是女孩的天性,我們尊重她們。你現在阻止她,她將來也會更叛逆。她嘗試過了,可能過兩天就不喜歡了。」
不僅如此,媽媽還幫助多多找顏色,給參考意見。
8歲擁有自己的口紅,9歲打耳洞
11歲,被網友發現無名指上帶著小戒指
12歲,化濃妝參加學校舞臺劇
13歲,穿戴越來越成熟,各種特立獨行的發色來回切換:黃的、紫的.
對於行走在風口浪尖上的女兒,黃磊卻一直很淡定:
我從未把她當作孩子,她是一個有思想的人,她有她的秘密,她的想法,她的人生。
她不屬於我,我們之間是彼此獨立的個體,我不把自己的意志強加於她,我們像朋友一樣相處。
很多時候,我們只看到了孫莉和黃磊對黃多多出格行為的允許,卻忽視了他們這種充分尊重的教育理念下,教育出來的孩子有多棒,人生有多精彩!
9歲,多多想要打耳洞,孫莉不僅陪她去,還為女兒的勇氣點讚。
很多人不支持孩子染髮、打耳洞,多是怕孩子太臭美、太注重打扮而走上歪路,變成「壞孩子」。
但大家沒有看到的黃多多是:
8歲時,就和爸爸一起翻譯了英國大文豪託爾金的經典繪本《聖誕老爸的來信》;
9歲時, 就可以自己創作話劇劇本了;
10歲,對話史匹柏,大談寫作。
其實我們從多多身上就可以看到,這個看似「不乖」的孩子,其實是個非常優秀的別人家的孩子。
再次面對「你怎麼把女兒養成這樣了」,黃磊答:
「尊重孩子,不給孩子的未來設限,支持孩子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活下去。」
教育本質不是把孩子修剪成我們想要的樣子
而是把他們引導成他們想成為的樣子
著名企業家吳曉波從小就喜歡問女兒一個問題:
你長大後想要做什麼?
第一次問,小學一年級的她回答是,遊戲機房的收銀員。
後來,吳曉波一次又一次地問這個問題,你長大後喜歡幹什麼?
她一次又一次地更換自己的「理想」。有一次是海豚訓練師,還有一次是寵物醫生,還有文化創意、詞曲作家、花藝師、家庭主婦……
又過了一年,吳曉波帶女兒去臺北旅行,在臺灣大學的校園裡,他又問道,你以後喜歡幹什麼?
這回她女兒突然說,我想當歌手。
作為一個常年與數據打交道、靠理性分析吃飯的父親,我提醒你說,如果按現在的成績,你兩年後考進排名全球前一百位的大學,大概有超過七成把握,但是,流行歌手是一個與天賦和運氣關係太大的不確定行業,你日後成為一名二流歌手的概率大概也只有百分之十,你得想清楚了。
你的目光好像沒有游離,你說,我不想成名,我就是喜歡。
我轉身對旁邊默默無語的媽媽說,這次是真的。並且我認同她的想法。
就拿火爆全網的「口紅一哥」李佳琦來說,剛開始的時候遭受了很多的謾罵和嘲笑,有人說他「太娘了」,甚至有人說他是「人妖」。
開始直播之後,質疑聲就更多了,李佳琦說:「當時直播,第一個,沒人看,第二個,被人罵。」
很多親戚朋友也會說閒話:一個大男人,偏偏要幹這種事,不男不女的.這時候,換做一般的父母,礙於面子,可能會直接把孩子拖回家了。
李佳琦說,其實自己聽到那些流言蜚語的時候,也不免難過,但有了媽媽這句話,他更加堅定了要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
沒有母親的支持與肯定,就沒有今天的李佳琦。
孩子從來都不是父母的附庸
他們有自己的思想和靈魂
父母應該做的,是尊重孩子
而不是肆無忌憚的改變孩子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