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1湖南衛視大屏生態共享會上,導演洪濤宣布《歌手2020》為歌手系列的最終季,那抑揚頓挫的語氣、慢半拍的停頓甚至讓看到這個視頻的我不僅產生了這是《歌手》宣布比賽結果的幻覺。
無論怎麼吐槽《歌手》,我對《歌手》多少還是有些感情的,或者說我對那些橫空出世的各類型的鼻祖們都有或多或少的感情,因為曾經的新鮮、因為每集不落的追過,也正因如此看待它們的消失時又無比唏噓。
時代風雲變幻之下,曾經的不斷逝去,新鮮的紛至沓來。
《歌手》對於湖南衛視來說是個頂好的招牌,有這個招牌在,每一年只要換一個組合就又能收割一次收視率,雖然是在下降的,但以湖南衛視營銷、策劃的能力,保本不成問題。
那《歌手2020》成絕唱,湖南衛視是壯士斷腕還是另有所圖?
今年對於湖南衛視來說絕對是有跨時代意義的一年,而創造這個跨時代的,僅僅只是一檔《乘風破浪的姐姐》。
中旬時新浪微博被審查,熱搜停更,在熱搜已經主導流量的今天來說,這對於娛樂圈是個極大的損失,因為熱搜已經成了一個常規的營銷手段,停止7天,這意味著白花花的銀子眼看著消失,更何況這還是在疫情這個本就減少工作的大前提下。
這一周,對於娛樂圈來說,無疑蒙了一層灰色。
可誰又能想到,真有人敢激流勇進,湖南衛視裹挾著這樣一檔帶著幾十位明星的節目在熱搜停更時開播,這不是傻就是極度自信。
而事實證明,湖南衛視不是傻,是真的有自信。
明星比賽,有;選秀,有;生活綜藝,有;明星衝突,有。可把這些元素都放在一起,並且找來三十位女明星做這件事的,國內也就只有湖南衛視敢幹、能幹。
創意、調度、剪輯、實時監測熱度、臨時反應分析...《乘風破浪》不是個簡單的明星選秀就能概括的,如此龐大的節目背後所需要做的工作是無比龐大的。
三十位明星聚在一起,拍誰?什麼值得拍?哪些點觀眾願意看?這些都需要實時根據檢測到的大數據進行臨時調整,觀眾是看個熱鬧,但從業者則是苦哈哈爆肝加班。
這個節目太難了,可難的背後卻是湖南衛視交出了一份滿意的答卷,不管如今觀眾怎麼說,罵也好、誇也罷,《乘風破浪》做下來沒有垮,相對完整、思路清晰、調整及時、落點明確、商業價值飆升、接洽流暢。
在《乘風破浪》之前湖南衛視就製作過《偶像來了》,其實與《花兒與少年》類似,都是數位明星在一起旅遊、做遊戲,可核心已經跟《乘風破浪》相差不大,可見敢做《乘風破浪》是因為之前有過相似經驗的。
如此難啃的骨頭湖南衛視啃了下來,這也代表著,湖南衛視擁有了更強的能力,以後再出現這種無比龐大的節目時別的衛視還在焦頭爛額,可湖南衛視已經可以應對自如,參與過這檔節目的內圍人員從此履歷上幾乎就是多了一行金燦燦的字。
「曾參與過《乘風破浪的姐姐》節目策劃、執行與錄製,並擔任XXX崗位」,不說在行業裡橫著走,至少走到哪都得被誇一句「真牛B」。
《乘風破浪》的完成對於湖南衛視來說是能力、視野、思路的全方位提升,人一旦站得高了,看的事情也就不一樣了,湖南衛視剛剛充滿了強大無比的自信和剛提升的全新能力,所以接下來的戰略計劃也一定會做出相應的調整,這是情理之中的。
可能有人會問,那為什麼是《歌手》?這個問題問得好。因為《歌手》如今對於湖南衛視來說,就是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縱觀如今湖南衛視近年來發展計劃,影視劇方面不說,單說綜藝節目,因為影視劇大多是買的或者湖南衛視下屬娛樂公司參與製作或發行,但綜藝節目卻從立項到播出平臺都是湖南衛視自己的。
綜藝節目大致分為幾個方面:
1、情感類,其中包括親子,如《爸爸去哪兒》《我家那小子》,婚戀《我家小兩口》《妻子的浪漫旅行》。
2、嘉賓訪談遊戲秀,典型代表就是兩大王牌節目《快樂大本營》和《天天向上》。
3、歌唱類,這類在我心裡可以將選秀節目也歸納在其中,其代表就是《超級女聲》《快樂男聲》《中國最強音》《聲入人心》《我是歌手》。
這三大類可以說是湖南衛視綜藝節目的大致方向,而其中又以情感類為最,因為明星隱私以獵奇、窺探隱私為噱頭,一直以來都有較好的收視率,所以湖南衛視近年來將主要精力都放在了明星情感這個話題上,推出不同階段、不同主題的綜藝。
其他兩類都很出色,可歌唱類卻一直都是湖南衛視的一塊軟骨。
之所以說是軟骨,是因為湖南衛視可以說是以選秀起家的(綜藝方面),開創了選秀時代,《超級女聲》當年可謂是超級巨無霸,可近年來湖南衛視歌唱類節目卻開始顯露疲乏,之前的《中國最強音》本想與《中國好聲音》對打,結果卻不盡如人意。
近年來《我是歌手》逐漸下滑,除了湖南兒童頻道針對兒童的歌唱節目之外,也就只有《聲入人心》有了些浪花,歌唱類如今百花爭豔,如果不分一杯羹,湖南衛視顯然是不會罷休的,畢竟市場還是很大的。
然而只憑藉《歌手》就可以麼?如今看來顯然是不行的,《我是歌手》雖然開創了歌手比賽的浪潮,可已經被後浪拍的差不多了,連年下滑的收視率和平庸的口碑已經是不爭的事實,雖然去年憑藉煥然一新的《歌手2019當打之年》挽回了些口碑,可在這麼搞下去,支出遠超獲利,對於如今的湖南衛視來說顯然不夠划算。
現在的華語樂壇青黃不接已經是既定事實,歌唱類節目也幾乎就是比咖位,可那些大咖們幾乎每個人都在不同衛視的不同類似節目中走過數個來回,對於觀眾來說已經沒有了當初的新鮮感,年輕一輩中佼佼者也就那麼幾位,所以歌唱類節目如何做,是個大難題。
湖南衛視這次宣布《歌手2020》為最終季,並且廣而告之,上了熱搜之後傳播熱度,顯然是想臨「死」之前賺夠熱度,對於湖南衛視來說,握不住的沙,還不如揚了,可即便是揚了,也要賺一筆,這就是商業思維。
《歌手》總導演洪濤在發布會上宣布《歌手2020》為最終季之後又說會有新的歌唱類節目出現,顯然是湖南衛視在《乘風破浪》之後重拾了信心,想憋大招玩一把大的,這種可能性極大。
我猜測很有可能是人海戰術,賽制更殘酷,也有可能是將《乘風破浪》中製造衝突的策劃用在這個新節目上,多位明星在一起自然會燃起觀眾的八卦之心,收視率就不用愁了。
回到主題,湖南衛視為什麼捨得?因為有更有價值的,因為現在的沒有那麼多價值,捨去了才有新的。壯士斷腕只是作態,另有所圖才是真。
(原創作者:老虎;娛樂磚家的後院 我們正在努力接近真相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違者必究)
圖片來自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