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科學之秦宣太后「羋月」大起底(秦惠文王篇)

2021-02-13 文史宴

這兩天火得不要不要的羋月傳大家看了有木有?前幾集劇情,讓醞釀在胸中的那一口槽要吐吐有木有?然而卻發現很多字不認識有木有?小編竊笑中要給大家獻上一單最強歷史梳理,順便為各位騷年的裝13做點貢獻。嗯,不用謝我,我叫雷鋒。

劇中宮廷鬥爭的部分主要是作者的文學創作,與歷史的聯繫不用太去糾結,我們主要介紹一下羋月的時代,秦國的國勢以及相關的天下局勢,方便大家更輕鬆愉快的追劇。

羋月,楚國宗女,入秦後經歷秦惠文王、秦武王、秦昭襄王三代國君,秦國在他們手上由弱轉強,奠定統一天下的格局,而羋月作為一度掌權的宣太后,既是這個鐵血時代的見證人,也或多或少的是參與者。

秦楚基情
楚國的宗女羋月為什麼會入秦呢?這是因為楚國和秦國的友誼源遠流長,可以追溯到戰國時代之前的春秋時代。
春秋時代的格局是晉、楚兩個超級大國爭霸,類似於冷戰時的美國和蘇聯,齊、秦兩個一流大國參與,類似於英、法,此外的一大幫小國被四大國揉捏擺弄。


晉楚爭霸中,晉國因為山西易守難攻的地理形勢、選賢任能的卿士制度以及持續發酵的軍國主義,實力強大,到晉悼公時代,晉國執政智武子築城虎牢,晉楚霸權的晴雨表鄭國再不敢叛晉事楚,標誌著晉國在爭霸中獲勝。
在此前後,秦國因為東進中原的道路被晉國阻擋,長期是楚國的親密盟友,但也不能阻止晉國的霸業,哪怕後期再加上齊國,依然不是晉國的對手。要是巨無霸晉國沒有分裂為韓、趙、魏三國,那戰國時代估計就是晉國的獨角戲,沒秦國什麼事了。
後來東南的吳國崛起,吳王闔閭用孫武、伍子胥為將,千裡奔襲,攻入楚國都城郢都,把楚平王的屍體挖出來鞭屍,楚國面臨亡國之災。楚國大臣申包胥到秦國求救,哭了七天七夜,眼淚流幹了,眼睛裡甚至流出血來,秦國被他打動,發大軍救楚,擊退吳軍,對楚國可以說有存亡繼絕的大恩。
韓、趙、魏三家分晉以後,魏國率先變法,實力暴漲,作為三晉的帶頭人,繼承了晉國的霸業。魏國率領韓、趙兩國持續不斷地攻打秦、齊、楚三國,高調擴張,魏國成為戰國初年的超級大國,霸王龍一般的存在。在與魏國的艱苦對抗中,秦、楚也時有合作,續寫了春秋時代以來滿滿的基情。還有一點就是秦國染西戎之風,楚國本身就是南蠻,都被中原諸國瞧不起,所以心理上比較容易有認同感。
可以說,直到秦惠文王晚年,派張儀欺楚之前,秦、楚兩國的邦交相當不錯,很少有直接衝突,羋月正是在這個背景下,成為秦惠文王的妾侍,被封為八子(侍妾的封號),所以史書上稱她為「羋八子」。

天下抗魏
秦國在春秋戰國之際,出現了長時間的動亂,這時正好碰上魏國崛起,魏國名將吳起率領馳名天下的魏武卒把秦軍打得滿地找牙,奪取秦國大片國土,並且繼續進攻,意欲消滅秦國。若不是吳起被政敵陷害逃亡,秦國差點被打到甘肅、青海去做野蠻人了。


後來,秦惠文王的爺爺秦獻公重用墨者,父親秦孝公任用商鞅變法,秦國國力才慢慢的強起來。大家都知道商鞅變法讓秦國脫胎換骨之類的說法,但現在商鞅變法的效果是不是那麼好已經有一些爭議,而且就算很好,這國家層面上的變法也不像大力水手吃菠菜,一吃就有勁那麼簡單,秦國也不是一變完法就龍傲天、吃遍天了,只能說在這之後與魏國有了一戰之力,不再是幹挨打不還手的局面了。

而魏國這段時間因為自恃強大,過度囂張,跟原來同出於晉國的盟友韓、趙掰了關係,在跟韓、趙打的時候又被齊國偷雞,楚國也三天兩頭來扔一錘子,特別是在馬陵之戰中,大家耳熟能詳的魏將龐涓被齊國軍師孫臏擊殺,十萬魏武卒全軍覆沒,魏國被弄得十分狼狽。秦國在這個時期也頻頻向魏出擊,趁機收復了不少失地。
而劇中的男主角之一秦惠文王就是在這個時候即位的,他當太子時候,商鞅為了變法順利,曾經找他的茬,拿他立威,所以他懷恨在心,同時為了爭取保守派的支持,一即位就把商鞅五馬分屍,大卸八塊。不過秦惠文王很明白商鞅那一套尊君卑臣、富國弱民的法令對他這個秦王最有利,所以延續了商鞅的政策,再者國家政策一但推行,就有了自己的內生邏輯,即便他想改也不一定能改得了。總之秦國就沿著商鞅制定的路子一路小跑下去了。

鎖閉關中
秦惠文王即位之初,除了燕國,戰國七雄裡剩下的國家都在跟魏國隔三差五的交戰,在全天下幾十年如一日的亂刀群插之下,魏國再是超級大國也終於跪了,早早稱王的天下霸主魏惠王只好向齊威王低頭,也尊齊威王為王,想跟齊國結盟。
魏國的地勢本來就不好,處於中原正中,四面受敵,被大伙兒一擁而上揍趴下也屬正常。不過這時的魏國依然是一個強國,只是以前牛逼的時候可以一挑三、一挑四,現在只能玩單挑了而已,所以想要找個盟友喘口氣,以便捲土重來。
不過秦、齊、楚對春秋時代晉國的霸權,及其在戰國的繼承者魏國的囂張印象深刻,又怎麼會真的給魏國再起的機會。於是,楚國因為齊魏稱王不帶他玩,進攻齊國,秦國則趁魏國為齊攻楚,攻打魏國,魏國雖然戰勝楚國,卻師老兵疲,只好割讓黃河以西的土地,秦國從此鎖閉關中。
取得黃河以西的土地,對秦國的影響巨大。秦國的核心國土在今陝西南部的關中平原,今天山西、陝西交界處的黃河中遊水流湍急,不好渡河,而黃河拐彎處只有一條狹路通向東方,南邊就是大片的山區,難以行軍,秦國只要守好這條狹路上的函谷關就萬事大吉,東南部對楚國的一側,則還有一個類似函谷關的關隘武關。


也就是說,秦國從此只要守好黃河、函谷關、武關,山東六國就攻不進秦國的本土。秦國進可攻,退可守,哪怕敗了,往函谷關裡一縮,敵人就無可奈何,可以避免一時的失敗導致國家土崩瓦解的局面。這是秦惠文王為秦國建立的第一個大功業。

中原衰落
這時魏國感覺到危機了,於是舔齊國更加賣力,還想修復跟韓、趙的關係。因為魏國的帶動,國際外交頻繁起來,縱橫家們就登臺了。
俗話說花花轎子人抬人,魏國對齊國卑躬屈膝,齊威王卻不僅不投桃報李,反而飄了起來,耍起了派頭。這讓魏惠王那脆弱的心靈受到了巨大的傷害。於是魏惠王又讓公孫衍(又名犀首)組織了一次「五國相王」,跟趙、韓、燕、中山四個弱國結盟,把齊國撇在一邊,自己當老大爽一把。
這下齊威王不幹了,不帶我玩也罷了,中山國算什麼玩意,北狄建立的國家都跟我平起平坐起來了,當場就要發飆。秦相張儀抓住機會跟齊、楚兩國會盟,楚國隨即攻魏,魏的盟國想起以前魏國的「光輝事跡」,也沒人來救。魏國感到空前孤立,只好接過秦國遞來的橄欖枝,用張儀為相,跟秦國結盟,劇中說的「秦國的後宮簡直成了魏國人的天下」,大概就是以這時為背景的,不過這時秦惠文王已經即位十五年了。


秦魏結盟,屬於背棄了秦、齊、楚一起進攻中原的默契,不但背棄,簡直是玩弄,齊、楚不能容忍,於是跟韓、趙、燕一起支持公孫衍合縱(不是蘇秦,《史記》記載有誤,蘇秦這時還在玩泥巴),魏國頂不住壓力,又趕走張儀,用公孫衍為相,加入合縱。除齊國之外,其他五國還組織了「五國伐秦」,並且推楚國為老大。

可以看到,佔據中原的魏國,這時國策已經難以自主,從國際賭局中的賭客逐漸淪為秦、齊、楚三大國的籌碼,在夾大國的縫中苦苦爭取生存空間和大國尊嚴,而同處中原的韓國國力還不如魏國,所以這時中原已經衰落了。
中原一旦衰落,東南西北四極就要興起。春秋時代,中原的周鄭聯盟衰落以後,東齊西秦南楚北晉就逐次興起,現在魏國衰落了,東齊西秦南楚北趙就要唱主角了,只不過趙國崛起比較晚,現階段還是秦、齊、楚唱對臺。

智囊樗裡
上面說到的五國伐秦,聲勢極大,關中羌人建立的義渠國也趁勢攻秦,秦國一下子內憂外患,進入了危急存亡之秋。這時卻有一個將星橫空出世,挽救了秦國的危局,這個人就是秦惠文王的異母弟弟樗裡疾,號稱「智囊」的一代名將,同時又是堪輿風水的大師。

這時就看出奪取函谷關的好處了,秦軍憑函谷關消磨五國聯軍的銳氣之後,樗裡疾出關突擊,因為楚、燕軍隊在遠處打醬油,勢孤的魏、趙、韓三晉聯軍大敗而歸。次年,樗裡疾又與三晉大戰修魚,斬首八萬,義渠的侵襲也被秦國擊退。


這次秦、齊、楚三大國沒什麼損失,陪玩的三晉被坑得有苦沒處說,中原暫時形成均勢,三大國看向邊角地帶,秦國趁巴、蜀相攻,滅亡兩國,奪取四川,齊國也趁燕國內亂,一舉滅燕,楚國雖然也對巴蜀有意,但其政治比較落後僵化,動作一向比較慢,啥也沒撈著。

奪取巴蜀,是秦惠文王為秦國建立的第二個大功業,此後,秦國慢慢的將巴蜀建設成後方的大糧倉,在兼併戰爭中起到極大的作用。巴蜀地處偏僻,被秦國滅掉,天下也沒啥動靜,齊國生吞了同為大國的燕國可就炸開了鍋。趁著各國一致打算對付齊國,樗裡疾出其不意,把三晉挨個揍了個遍,韓、魏不得不向秦國屈服,魏國徹底淪為二流國家,國際局勢又回到了五國伐秦前的原點,但秦國卻比那時強了不少。

這下齊楚不幹了,楚國想吞巴蜀被秦國搶了先,齊國吞了燕國被逼著吐出來,唯有秦國又吃巴蜀又收韓魏,滋潤得不要不要的。於是大詩人屈原趁機促成齊楚同盟,與秦韓魏展開大戰。

第一回合,齊楚通力合作,大佔上風,打穿魏國,殺到秦魏邊境。秦國派張儀玩弄楚國,拆散齊楚同盟。樗裡疾趁機在丹陽大破楚軍,斬首八萬,奪楚國漢中地六百裡。齊國回過味來,與楚國恢復同盟。

第二回合,齊楚各自為戰,被秦韓魏各個擊破。樗裡疾先在濮水擊敗齊國名將匡章,楚國趁虛發傾國之兵攻破武關,殺到秦國都城鹹陽附近的藍田,秦國危急。因齊軍退走,韓魏抄襲楚國後路,楚軍鎩羽而歸。

至此,樗裡疾把齊、楚、趙、魏、韓揍了個遍,出道以來幾乎沒有敗績,成為戰神一般的存在,秦國流傳著「力則任鄙,智則樗裡」的諺語,而秦惠文王也在此戰之後壽終正寢,享年43歲,在位26年。

小結

秦惠文王任用張儀、樗裡疾等賢才,外交與軍事雙管齊下,先後擊敗當世大國魏、楚、齊,將秦國從一個地區性強國,帶到當之無愧的天下第一,是秦國的一代雄主,讓我們期待方中信的演技。


但此時秦國離統一還差得遠,不但沒那個實力,而且還沒那個意識,秦國欲望的膨脹,要留待秦武王來完成。

相關焦點

  • 歷史上的秦宣太后——羋月
    一、羋月和她的弟弟們 秦宣太后姓「羋」,史稱「羋八子」。《資治通鑑》這樣記載:公元前307年,「昭襄王母羋八子,楚女也,實宣太后。」據司馬遷《史記·穰侯列傳》記載,「宣太后者,惠王之妃,姓羋氏,曰羋八子者是也。」「其先楚人,姓羋氏。」「羋」姓是楚國王族的姓氏。「羋月」的名字是根據兵馬俑上的殘字「羋月」和阿房宮筒瓦上秦惠文王妃子「羋月」的合體陶文而來。
  • 羋月的原型秦宣太后是「中國的伊莉莎白一世」嗎?
    在一些新聞稿中,我們可以看到不少媒體直接將秦宣太后的名字認定為羋月,導演鄭曉龍甚至還視其為歷史上「第一位女政治家」,是「中國的伊莉莎白一世」。再加上「羋月」其名的來源,牽涉到兵馬俑主人到底是誰的問題,使得《羋月傳》比單走後宮權謀的戲說劇多了些「走近科學」式的厚重性和神秘感。
  • 《羋月傳》:真實的秦宣太后羋月,與黃歇並不是青梅竹馬
    哦,還有兩位寵愛女主的霸道總裁——秦惠文王贏駟和義渠王。對此,筆者只能說,小說作者和編劇的腦洞很大,現實很骨感。這部劇其實的女主原型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皇帝秦始皇的高祖母——秦宣太后。宋代高承《事物紀原·卷一》云:「《史記·秦本紀》曰:昭王母羋氏,號宣太后。王母於是始以為稱。故範睢說秦王有獨聞太后之語。
  • 電視劇錯了,《羋月傳》中的秦宣太后原來是這樣的人!
    《羋月傳》中的秦宣太后到底是個怎樣的人?文/安文本文首發於2017年5月15日總第803期《中國新聞周刊》  作為一部虛構的電視劇,《羋月傳》一度火爆螢屏,但是這部號稱「史詩劇」的故事和真實的歷史卻差之千裡。而「羋八子」即秦宣太后的一生,也絕非電視連續劇中所編造的那樣。
  • 秦宣太后的男寵魏醜夫,羋月到底有多喜歡他?
    戰國時的秦國秦宣太后羋月,在電視劇《羋月傳》熱播之後,成了家喻戶曉的歷史人物。羋月雖是一介女流,卻具有很多男子都沒有的雄才大略。而且,她還是一個真性情的女子,其情史不比武則天遜色。羋月在中華歷史上,至少創造了兩個第一。
  • 歷史上真實的羋月——秦宣太后
    原標題:歷史上真實的羋月——秦宣太后   近一段時間,隨著歷史劇《大秦帝國》和《羋月傳》的熱播,秦宣太后這位歷史上傑出的女強人成為人們街談巷議的熱門話題。當然,文藝作品虛構一些情節和故事,在所難免。那麼歷史上真實的秦宣太后到底什麼樣呢?
  • 「羋月傳」揭秘宣太后羋月為何殺死情夫義渠王
    待秦國國力強大足夠與義渠相抗衡時,羋月將義渠王引至甘泉宮,埋伏在此的士兵將其殺死。正史上說是宣太后城府積蓄力量三十年將義渠一舉殲滅,為秦國統一六國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野史上說宣太后迫於她兒子秦昭襄王的逼迫不得已殺死義渠王。
  • 大秦宣太后羋月 羋月和秦始皇的關係
    秦惠文王的妾室,秦昭襄王贏稷的母親,大秦宣太后。歷史上著名的政治家、謀略家。
  • 宣太后和義渠王相愛多年,還生有孩子,為何宣太后要殺義渠王?
    秦宣太后羋月在沒有成為太后之前只是個羋八子,位分比較小。羋月是千古太后第一人,雖身為女子卻有雄才大略,政治上也很有見地。她兒子繼位後繼子年幼於是她身為太后掌握秦國朝政幾十年,秦始皇能夠統一天下,也是因為這個時期秦宣天后把國家治理的國富民強。
  • 【睡前故事】| 秦宣太后,幾千年歷史上的第一太后!
    今天,歷史劉老師就和大家聊一聊發生在戰國時期的「羋月」傳奇。「羋八子」的原型是古代歷史上第一位太后秦宣太后,出生於楚國。她是戰國時期的傑出女政治家,劇中的她是楚威王最寵愛的女兒,但歷史上的她只是一個貴族之女,具體身世不詳。唯一和歷史記載沒有區別的是,秦宣太后真的跟義渠王有過一段錯綜複雜的愛恨糾葛。《史記·匈奴列傳》中:「秦昭王時,義渠王與宣太后亂,有二子」,證明兩人卻有私情。
  • 羋月:秦宣太后有個「羋八子」的綽號,你知道怎麼來的嗎?
    這女主就是大秦宣太后羋月,今天我來講講她這個「羋八子」綽號的來歷。話說,秦惠文王嬴駟自從對羋月一見傾心之後,一連數月都流連於她的寢宮,完全將自己的原配惠文后給遺忘了。天不負有心人啊,羋月終於誕下一龍子。對於秦王而言,羋月還是很旺夫的。
  • 宣太后羋月的情夫:最後一任義渠王,真的給秦惠文王戴帽子了嗎?
    宣太后是歷史上少有的具有政治才能的女人,在此之前從未有人自稱王后,而在她之後,呂雉、武則天、慈禧都嘗試著把權力的權杖從 男人的手裡接過來。當然作為一代女強人,自然不是什麼冰清玉潔的女人,尤其是在秦惠文王死了之後,秦昭王登基之後,作為秦國大權獨攬的宣太后與義渠王有過勾結。
  • 秦宣太后和義渠王恩愛多年,還育有子嗣,為何最終卻殺了義渠王?
    關於羋月的容貌歷史上沒有具體的記載,但是她肯定長的不醜,因為她深受秦惠文王的寵愛,育有三個兒子,後來公元前311年,秦惠文王去世,太子即位,可惜沒多久秦武王就在一場比試中去世了,他沒有子嗣,王權的爭奪又是一場腥風血雨。
  • 宣太后羋月,為什麼讓秦惠文王忌憚,在死前吩咐樗裡疾殺了羋月?
    宣太后羋月,為什麼讓秦惠文王忌憚,在死前吩咐樗裡疾殺了羋月?《羋月傳》相信大家都應該看過,是15年上映的一部爆火的電視劇,算是一部改編得比較成功的宮鬥劇。在劇中,秦惠文王在即將去世之前,寫了一份遺詔,大意是若是長子嬴蕩行為不端難以成為一個合格的國君,那麼就讓更加優秀的嬴稷來當秦國國君,再由羋月羋八子輔佐嬴稷。當然這只是電視劇編劇為了提高收視率改編的。在歷史上,秦惠文王絕對不可能做出這種荒謬的事情。
  • 揭秘:秦宣太后羋八子竟然還有鮮為人知的兩段風流韻事!
    ,除掉了秦惠文王的眾多兒子和結髮妻子,開始了對秦國政權長達四十一年的控制,開啟了中國歷史上后妃執政的先河,她還被認為是秦兵馬俑的主人,她就是秦宣太后,又稱羋八子。 羋八子,楚國人,秦惠文王眾多后妃之一。根據史料推算,在秦惠文王去世之時,羋八子也就剛剛三十出頭,正是女人性情比較旺盛的時期,而她的兒子秦昭王即位之時,年齡還不到十歲。但是,此時的秦國卻面臨著一個巨大的威脅,那就是來自於自己西邊的老鄰居——義渠國。
  • 歷史上的宣太后,真的私通義渠王?
    最近,《羋月傳》熱播,對於羋月這個歷史人物話題不斷,大家對歷史中真正的宣太后非常好奇。為此,小編特意問了度娘,度娘如是說:宣太后本是楚國人,後成為秦惠文王的姬妾,稱羋八子。前306年,秦武王因舉鼎而死。
  • 羋月到底有多愛魏醜夫?她對秦惠文王是真愛嗎?一生有4段愛情
    魏醜夫當時就被嚇傻了,自己這麼年輕,本來等著宣太后一死,就分家產逍遙自在去,沒想到把自己給搭進去了。那這該怎麼辦呢?於是魏醜夫就找到了一個叫庸芮大臣,希望他能幫幫他。庸芮腦瓜子一轉,就跑過去問宣太后:你相信人到了地下還能有感覺嗎?秦宣太后愛魏醜夫。太后病將死,出令曰:「為我葬,必以魏子為殉。」魏子患之。
  • 歷史名女人之秦宣太后
    是她,是她,就是她,歷史上第一位太后秦宣太后——羋八子羋八子,楚國貴族之女,丈夫是秦國秦惠文王嬴駟。當時秦國後宮分為八級:王后、夫人、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長使、少使。但羋八子貌美如花,很對得起她的封號,一口氣給秦惠文王生了三個兒子,在情敵兒子秦武王死後,其中一個兒子公子稷更是成功晉級繼位為秦昭襄王。羋八子也誅殺情敵惠文后及公子壯、公子雍,還將秦武王后驅逐至魏國,肅清了與秦昭襄王不和的諸公子。因秦昭襄王年幼,由宣太后以太后之位主政,成功晉升為前朝後宮的一把手。
  • 來來來,告訴你真實的秦宣太后羋月是如何上位的!
    羋月,楚威王的小女兒,自小姿容出眾,備受寵愛,但是從楚國小公舉化身「戰國伊莉莎白一世」秦宣太后,可並不是單純依靠那張人見人愛的臉!公元前310年,秦惠文王去世,羋姝的兒子嬴蕩(好名字)即位為秦武王,被視作眼中釘的羋月母子被馬不停蹄的發配到遙遠的燕國做人質,那個年代沒有高鐵,從陝西到河北,也相當於穿越半個「世界」了…...
  • 秦宣太后為何要等到30多年後才殺義渠王?原來宣太后那麼狠
    秦宣太后與義渠王的情事秦昭襄王元年(公元前306年),這一年秦宣太后相當開心,因為他的兒子繼位成為秦王,但作為一個母親,她又開始為兒子憂慮起來。她愁的就是秦國的北方敵人——義渠國,這個國家雖然是個遊牧民族,並且還不大,但是卻困擾了秦國很多年,在秦惠文王時期,甚至還擊敗過秦國,佔領過秦國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