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圖:來自 Unsplash
2020 年即將過去,這是不平凡的一年,以一個人們始料未及的方式開始,至今在國外依然沒有看到好轉的趨勢。
我中間有好長一段時間沒有關注國外的數據,後來在一個群裡看到一位網友 @boyzcl 發布的截圖,才意識到:它讓全人類付出的代價實在是太慘重了。
數據是一串串冰冷的數字,但背後是一條條鮮活的生命,但願不好的數字能早一刻停滯下來。
按照去年的做法,我也想試著寫一下 2020 年的個人總結。
微信公開課
今年年初很幸運,通過微博抽獎,免費獲得了一張微信公開課的門票,原以為能見到張小龍本人,還進了一個叫「廣州市民張小龍個人演唱會」的微信群,但 1 月 9 日開場的時候,只看到了張小龍提前錄好的 VCR,雖然票是免費的,但其實我內心還是挺失落的。
張小龍原先就深居簡出,不怎麼接受外界的採訪,後來甚至連朋友圈都不怎麼發了,因為他的朋友圈耳目眾多,一不小心就給沒有道德操守的媒體截圖,解讀出各種自以為是的內容,而且張小龍還不能放下身段,主動去反駁他們,因為真理總是越辨越黑,所以最好的方式還是——不發朋友圈。
外界要想客觀地獲得第一手的張小龍產品心法,還得依靠一年一度的「微信公開課」,由於是自己親手打造的產品,張小龍出來演講,一方面是為自己的產品代言,看好自己對產品的規劃和設計,另一方面,其實也是想借這個機會,來澄清外界對微信這個產品、微信背後的這個團隊的誤解,解釋清楚:為什麼許多用戶想要的功能,他們不做?
來聽張小龍演講的人,其實也並不輕鬆,因為不少人可能都是抱著這麼一種想法:試圖從他的隻言片語中,解構出微信下一步的動向,找到新的流量窪地或者所謂的風口。
但我沒有那麼大的訴求,我只是想聽聽看,這個已經打造出一個 10 億級用戶的產品經理,他對產品的一些最新思考、對微信這個產品本身的看法(例如為什麼要推出某個特性或者某個 idea 是如何想到的)。
知識星球運營
今年 5 月份我創建了一個免費的知識星球「效率工具指南」,它可以看成是我的另外一個朋友圈,主要分享我遇到的各種效率工具、軟體使用技巧,以及有時回答一些朋友的提問,順便一提,它也是可以匿名提問的。
截至目前,這個星期創建了 211 天,有 497 位朋友加入,發布了 332 條動態,這裡的動態包含一些網友的提問、一些網友對我發布的作業的互動和一位網友 @Janenesome 發布的動態。
單看數據,我這個星球運營得確實不怎麼樣,互動量極少,尤其是前期的點讚和評論都非常少,但幸運的是,有三位朋友經常來給我的動態點讚和評論,其中一位朋友還對我發布的內容給了極大的肯定:
你那個星球早就應該收費了,要對自己的交付有信心。
年度 flag 完成情況
年初的時候,我立下了三個 flag,分別是:
脫單
能從寫作賺到更多的錢
高質量的輸出
目前我完成了一個,高質量的輸出成了一句空談,因為今年沒有寫出一篇自我感覺滿意的文章。
質量不夠,數量來湊。年中有一段時間進行了連續 30 天的日更,確實有些辛苦,閱讀量也沒有見長,但至少勉強做到了,以後有更充裕的時間,再立個新的 flag 挑戰至少 30 天的日更~
年度音樂
梁博 - 想念
李健 - 美麗生靈
達達樂隊 - 南方
五條人 - 夢幻麗莎髮廊
Eels - Ordinary Man
Banners - Shine A Light
約翰·列儂 - Imagine
White Cherry - MELANCHOLY
稜鏡樂隊 - 機場雷雨
失眠飛行(特供版)
梁博,中國好聲音第一季的冠軍,2014 年打工的暑假第一次聽到他在好聲音翻唱的《私奔》,這幾年斷斷續續聽他的歌,例如《男孩》、《日落大道》、《表態》、《我不知道》,創作力旺盛。這首《想念》是今年元旦當天發布的,我喜歡這首歌的第一句歌詞「其實孤獨從來都和那些節日無關,像外面曾與我無關」。等情況穩定,梁博開演唱會,一定要去看一次。
盼了一年,李健拖了五年的專輯,還是沒見到影子,我都想脫粉了。《美麗生靈》是一首初聽不覺得驚豔,但越聽越覺得耐聽的歌曲。我發現我不只是喜歡李健寫的歌詞,還喜歡他在歌詞中加入的擬聲詞和「吟唱」,例如這首歌裡面的「嗯」,《風吹麥浪》裡面的「嗯啦嗯啦」。
達達樂隊、五條人是看了樂隊的夏天 2 後才知道的兩支樂隊:
達達唱的這首《南方》很民謠
五條人給我的感覺是人歌合一,自帶笑點,因為他們倆是汕尾人,聽他們用方言唱的歌,不會有陌生感,基本都能聽得懂
這周日要去長隆看五條人和達達的演出,想想就開心(辛苦了同事 @Cherry 苦口婆心說服了我一下午,詳見這裡《做人太有趣了,下輩子我還想做人。》)
《Ordinary Man》和《Shine A Light》這兩首是美劇《良醫》中的背景音樂,前一首滄桑的嗓音,一聽就是有故事的人哈哈哈哈,很對我的胃口;後一首聽著就覺得激動人心,至於那道光是什麼,每個人有每個人的理解。
《MELANCHOLY》是一首純音樂,最初是在室友刷的一條抖音視頻上聽到的,通過聽歌識曲就找到了歌名,舒緩的旋律,可以用作搖籃曲。
《機場雷雨》是何老師分享給我的歌,應該是我聽到的第一首稜鏡的歌,喜歡這種白描式的歌詞,一句歌詞就是一個畫面。來自四川的寶藏樂隊,還有其他好聽的歌,例如《總有一天你會出現在我身邊》。
好用的應用
滴答清單:把待辦事項 App 當成我的日記本。
一個比較欣慰的事情是,昨天有位滴答清單的工作人員加了我的微信,說要給我寄一份禮物,感謝我之前推薦過他們的產品,這可以算是在網上分享帶來的一個意外之喜。
Seven:一個付費的運動 App,它讓我養成了做每天做運動的微習慣,中途有間斷,但至少堅持下來了(比較尷尬的是,年底這 10 多天我又停下來了)。
小宇宙:即刻團隊推出的播客 App,雖然我使用小宇宙的次數不多,但這個應用的交互非常棒,就你一使用,可以明顯地感覺到它與其他同類應用的差別,別人還是在做一個湊合可以用的產品,而他們是在用心做產品。
Day One:這是一款日記軟體,有時想起來就會用,由於沒有購買會員,使用手機記錄的東西不會同步到電腦端。它會記錄下你寫日記時的地理位置,雖然定位不那麼精確,但以後走過(或待過)比較多地方的時候,看起來應該會有一種別樣的感覺,就像夜晚的天空,星星飄落在不同的地方。願你的生命有足夠多的星星,來造成一個璀璨的銀河。
OffScreen:它一定程度上幫我減少了手機的使用時間,因為每當看到這個 App 的「你在就寢後又玩了 XX 分鐘」、「今天已經拿起手機 XX 次」提醒時,多少會有一種「罪惡感」。
謎底時鐘:這是 OffScreen 團隊的另外一個作品,最吸引我的是時鐘的設計,顏值讓它在眾多同類應用中脫穎而出。
謎底時鐘的出現,可能也可以成為買蘋果產品的一個理由:蘋果生態吸引人的,不僅是好用的蘋果系統,更重要的是,上面有各種各樣好用、好看的應用。
良好的生態可以激勵更多的開發者到這上面來開發更好的產品,良好的生態包含:
開發者可以在這裡體面地賺到錢
開發者開發出來的產品,被他人盜版的成本較高
此外,蘋果在今年主動降低了對開發者的抽成比例:年收入少於 100 萬美元的應用,抽成比例由 30% 調整為 15%。
別說了,現在學 iOS 開發,還來得及嗎?
友情推薦
這裡還要給一位朋友推薦一下他們家的產品——點讚抽獎,這是微信上的一款抽獎小程序,可用來創建紅包抽獎,也可參與他人發起的抽獎。
年底到了,如果你想給支持自己的關注者或小夥伴等發放福利,可以考慮使用這個工具。
購物清單/一些值得的投資
微信周邊「阿綠」:好幾次出現在我拍的照片中,就是那隻綠色萌萌的狗狗,在微信上有它和「阿白」的官方表情包
iMac 2020
威騰電子 2TB 移動硬碟
喜馬拉雅買 1 送 13 會員:價格好像是 200+,和我家的姐姐弟弟一起分攤的,送的會員各取所需,我拿了其中的網易雲和騰訊視頻
小米衝牙器:剛買沒多久,只用了一次,設計有點醜,體積有點大,帶出去有些佔地方
值得的投資:
洗牙
得到電子書年度會員
Seven App
工作
去年一起工作的同事,不少都走了,最開始有些不舍,但後來想了想,這就有點像是大學畢業時的情況,有些人選擇繼續升學,有些人選擇工作,有些人選擇回家繼承家業……有緣相聚,同時也意味著會有告別的一天。
各自為戰
以前我會以為,一個公司的所有部門會主動聯合起來,齊力斷金,一致對外,但後來發現是我想多了,不管大公司小公司,到了某個階段,不同部門明面上是一個整體,但實際上是各自為戰,錦上添花不多見,部門間甩鍋才是稀鬆平常的事,工作得越久,這種體會越深刻。
之前看過 caoz 老師寫的一篇文章《談談巨頭的邏輯》,其中談的也是這個現象:
巨頭(內的各部門)從來不是一個整體,也會存在不同部門的利益訴求……巨頭內部很多時候也會有一種尷尬,就是為什麼明明我們是一家公司,我跟其他部門提個需求,還沒有外部合作夥伴的優先級高,這在巨頭,是常態,如果你在巨頭打工時間比較長,你會有很多類似這樣的案例體會。
工作的焦慮
每次開始寫新的文章,可以說是一個新的輪迴或者說開始。每個周末都要想一下,下周要寫點什麼,其間有過焦慮和抓耳撓腮的時刻。
焦慮的是,有時我覺得自己陷入了一種套路式的重複,總是在重複過去的東西,寫工具文章給我帶來的新鮮感和刺激變少了,覺得自己停止成長了;抓耳撓腮是因為發愁要寫什麼東西,其實我從今年年初就開始考慮「選題枯竭」的問題,但僥倖的是,這一年我還是勉強撐過來了。
工作與生活
在上一家公司的時候,我會主張工作與生活要有明顯的界限,而且還非常認同在豆瓣日曆上看到的一句話:
既然為了活命而工作,為什麼又要為了工作而賣命?
但後來我的工作換成了寫東西,這也是我的興趣所在,即使是在沒事的周末,我有時也會想著寫東西的事情,選題也好,還是發在自己公眾號上的文章,我並不會說刻意區分哪些是工作內的事情,哪些是自己的事情,當然這些事情之間存在著優先級。
重要的是,現在做的事情,和自己的長期目標(建立自己的個人品牌和影響力)是統一的,就還有值得做下去的理由。
說這些並不是想誇自己,因為自己也是個普通人,也會有犯懶、不想工作,只想鹹魚葛優躺的時候,但想著人生漫長,家裡無礦,還是要保持一個積極的心態,時不時給自己加油打氣。
末了,前兩天還看到我喜歡的一位 Up 主 @極地手記 發布的一個視頻《寫給三年前辭職拍視頻的自己》,視頻的形式比較簡單,就是這位 Up 主讀著一封寫好的信,回顧辭職三年以來做全職 Up 主的經歷,沒有刻意突出自己一路走來有多麼不容易,就純粹是在講故事,沒有過多的敘述技巧,其中提到:
很抱歉,現在的我對於如何過好這一生,依然沒有什麼明確的答案,但是找到一份讓你熱愛的事業,遇到一個人生伴侶,做對別人有價值的事情,是我用這三年的時間寫給自己的回答。
對了,還有一個非常奇妙的事情是,這位 Up 主和我是同一天生日。
2020 年幸運的事情
公眾號有一段時間來了好多新的關注者,從最初的 3000+ 增加到現在的接近 7000(感謝各位朋友的支持)
遇到了何老師
同事們幫我過生日,準備了一個蛋糕,給了我一個驚喜
拿到了期待已久的駕駛證(我是 2018 年上半年報名學車的,看到這如果有還在上學的朋友,請在校就把駕照拿了,不要拖。工作之後再來練車,不但費時間更費錢)
2021 年的 flag
把公眾號做到 1 萬關注,希望能接到廣告
多做一些視頻內容,不然對不起自己買的 Mac
培養一個習慣,早睡早起
多出去走走,看看這個大世界
寫在最後
如果你有幸看到了這裡,那我還是想提一個和去年一樣的建議:請試著寫一下自己的 2020 年度總結。
這個總結可以比較正式,也可以比較隨意,重要的是,它是你寫給自己的,你不要擔心它寫得好或壞,開始寫就起了一個非常好的頭,跟隨自己內心的想法寫下來,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