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以為張庭是明星,應該會很慣自己的女兒,畢竟當初張庭生女兒,做了8次試管嬰兒,遭了很多罪。可是在一檔節目中,張庭談到自己女兒不好好吃飯的問題,令我很意外。
張庭說:「在女兒兩歲的時候,有一次晚餐她不願意好好吃,然後我問她一句話:你要不要吃?」
女兒任性地說:「我不吃,我晚餐都不吃,然後就下去玩。」張庭說:ok,那你下去玩。
結果玩完到8點,女兒肚子很餓,然後一直在那裡哭,說我要喝奶,要喝奶。然後張庭就堅決不給她喝,林瑞陽就一直抱著女兒,哄了一個鐘頭才睡著。
等女兒睡著後林瑞陽就走到張庭的面前,生氣地說:「有需要這麼殘忍嗎?她才兩歲,她聽得懂嗎?」
結果張庭還是狠心沒有給女兒喝奶,從此以後她女兒就知道了,如果這個晚餐你不吃,你就沒得吃了。就算女兒只有兩歲,她也是懂的。
看到這個視頻後,網友們紛紛表示贊同。想起我侄女今年才3歲,也很調皮,每次都不按時吃飯。我姐特別寵溺她,每次別人吃飯的時候她要玩,不吃飯。
別人不吃飯的時候,她要吃飯,簡直被我姐寵的無法無天。其實這種做法真的很不好,不僅影響孩子的健康,而且讓孩子養成了不好的行為習慣。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教授李玫瑾曾經說過:"父母要在孩子3~6歲立威於她,就是當孩子第1次跟你任性的時候,一定不要遷就她,就要給她立規矩。如果你第1次遷就她的話,她就會有第2次、第3次任性、第4次任性。"
因為孩子都是聰明的,她越知道你愛她,她就越會利用你對她的愛來達到目的,來跟你較量。所以父母給孩子立規矩時,要狠下心來。
①認為孩子還小
有的父母認為孩子還小,不需要遵守規矩,等等孩子大一點了,再讓孩子守規矩。其實這種想法是錯誤的,如果不能在幼年時期給孩子立規矩,那麼孩子長大之後,一些不好的壞習慣就很難改變了。
②打罵孩子
有時候孩子調皮任性,父母往往會忍不住火氣,來打罵孩子。其實這種做法是不對的,要知道孩子在2~6歲之前,他是沒有規則意識的,有時候難免會做出一些沒有規矩的行為,父母要跟孩子好好溝通,讓孩子做一個守規矩的人。
☆規矩要有針對性
父母在給孩子立規矩時,要有針對性的去訂立非常具體的規矩,而不是隨意的、想當然的去立規矩。
☆規矩要有可操作性
打個比方,孩子不睡覺,父母就要給孩子定立規矩,比如幾點鐘睡,睡前要刷牙,熄燈等。
☆規矩要保證客觀性
首先所訂立的規矩要符合孩子的實際情況,孩子要能夠做得到。其次,要有人能夠監督孩子踐行規矩的情況,並作出客觀的評價。
☆父母也要守規矩
父母在給孩子制定規矩的時候,自己首先也要守規矩,給孩子樹立良好的榜樣,這樣孩子才會更願意去遵守規矩。
①敢於拒絕孩子的不合理要求,不溺愛孩子
孩子大概會在2~3歲左右會提出各種不合理的要求,比如孩子有時候不想睡覺,非讓爸爸媽媽跟他玩遊戲;或者去超市的時候看見一些玩具就想買,不買的話就躺在地上撒潑打滾。
當父母遇到這種情況之後要堅定而溫柔地拒絕孩子的不合理要求,收起自己的軟心腸,堅定自己的立場。
②表揚和批評一個都不能少
父母之所以要給孩子立規矩,就是為了糾正孩子的某些錯誤或者不良行為。如果孩子做錯了事,父母該批評的時候就要批評,但如果孩子做對的事情,父母該表揚的時候還是要表揚。
要知道獎勵是為了給孩子肯定,而懲罰是為了讓孩子敬畏。不能一味的批評,也不能一味的表揚。
③讓孩子學會承擔後果
在孩子在兩三歲時便已經具備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所以有一些責任完全可以讓他自己來承擔後果。比如孩子弄壞自己的玩具,就要告訴孩子玩具壞了,是你自己弄壞了,所以你以後再也玩不了這個玩具了。
這樣孩子就會明白,如果他以後再不心對待其他玩具,那他可能還會承受以後不能玩其他玩具的後果。
你對此事怎麼看?歡迎關注,留言,點讚。
【本文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則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