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蔡英文就任新一屆臺灣地區領導人,開始其第二個任期。過往的四年,兩岸關係嚴重倒退,臺灣在蔡英文治下深陷政治分裂、經濟乏力、社會焦慮的重重困境;鑑往知來,未來的四年,如果民進黨在「臺獨」危途上不能及時回頭,臺灣走不出困境,兩岸關係也難以復歸和平發展。
2016年蔡英文上臺執政,其施政表現被島內輿論稱為政見跳票,政績不及格。上臺之初,她宣稱推動務實的「對外交往」,結果4年斷了7個所謂「邦交國」;宣稱兩岸要維持現狀,在實際作為上卻大踩剎車、大開倒車;宣稱要拓展「國際空間」,但連續4年無法參與世界衛生大會。然而,蔡英文如此糟糕的施政表現竟然得到連任,不禁令人慨嘆臺灣選舉政治恐怕只有民粹操弄和政黨私利,民生福祉不過是競爭工具罷了。
蔡英文執政四年來,兩岸關係複雜嚴峻,根源在於民進黨當局拒不承認體現一個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單方面破壞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政治基礎。就職當天,蔡英文發表了以臺灣未來的生存發展策略為主軸的「5·20」講話,其中,別有用心地將涉及兩岸關係的部分放到「國際層面」,提出以「和平穩定」為兩岸關係目標,重申所謂「和平、對等、民主、對話」八字原則,一面強硬表態不接受「一國兩制」,另一方面承諾遵循「中華民國憲法」和《兩岸人民關係條例》來處理兩岸關係。
與年初勝選時的亢奮狂妄相比,這一講話在兩岸政策的論述上略有收斂,刻意平衡,這與疫情危機對全球經濟與政治秩序的嚴重衝擊有一定關係。但是,彰顯「主權國家臺灣」的表述仍然隨處可見,兩岸政策中的「臺獨」路線仍然清晰明確。
這份表面低調、實質強硬的講話透露出蔡英文未來四年在兩岸關係上的僥倖心態和精心謀劃。首先,在政治層面保持對抗和不示弱的姿態,無意尋求兩岸共識,繼續拒絕面對一個中國問題。蔡英文將「一國兩制」誣衊為矮化臺灣、改變現狀的做法,聲稱要遵循的「憲法」和《兩岸人民關係條例》僅僅是臺灣單方面的規定,所謂的八字原則在缺乏一個中國共識的前提下只是一種虛偽的開放態度,無助於解決兩岸的對立與分歧。
其次,在經濟層面保持距離,圖謀部分脫鉤。蔡英文在經濟合作方面提新南向、提與美歐日等國深化關係,獨獨不提大陸;但是她又深知兩岸完全脫鉤對臺灣經濟有百害而無一利,希望維持遠而不斷的兩岸經貿聯繫,繼續享受ECFA的優惠與紅利。今年10月,ECFA將屆滿十年,是終止還是延續,將對臺灣經濟產生重大影響。
再次,在社會層面持續地疏遠、隔斷兩岸民間關係。在日益嚴苛的法律法規約束下,不僅島內統派團體將大受打擊,而且退休公務員、普通民眾的正常交流活動都將受到管控、幹擾。同時,民進黨當局對於「一國兩制」的攻擊與汙名化不會停止,製造「仇中」「恐中」情緒也不會停止,在「5·20」講話,她提出一個用意頗深的「兩千三百萬人命運共同體」概念,試圖強化以臺灣主體性為核心的「臺獨」認同。可以想見,未來四年兩岸民間的社會文化交流將面臨相當艱困的處境。
當下,肆虐全球的新冠疫情仍未消退,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成為各國各地區面臨的重大使命。然而,民進黨當局「以疫謀獨」的種種作為不僅製造了政治對立,甚至已有違道義與人性,使對立的兩岸關係失去了一次合作與和解的機會。「未來的路不會一片順遂,挑戰只會越來越多」,蔡英文「5·20」講話中這句話的唯一解讀是,「臺獨」之路不僅不會順遂,而且是逆流,是絕路,兩岸關係漸行漸遠,蔡英文的「挑戰」只會越來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