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昨天,2019年8月30日周六,楊洋、江疏影領銜主演的電競題材超級劇集《全職高手》已經放出全部四十集內容。在一個月時間裡,27億的點擊量,大結局日依然屈居第二,略低已經先期播完的另一部次元類劇集《陳情令》的結果,顯然並不能算很完美,而且這一切都還是在擁有楊洋、江疏影等諸多大牌IDOL,並且製作方很下了一番功夫,拿出了非常逼真的真人捕捉技術,可說是從技術上很好地補全了現實與遊戲兩個世界的次元關係,在擁有如此優渥的條件前提下,《全職高手》依然沒有成為率先打破次元壁的那部超神劇集,實在可說是非常遺憾!
當然,到目前為止,世界範圍內,能夠成功打破二、三次元世界嚴格壁壘的影視作品,除了日本之外,大概也就只有技術更先進,同時還花去11年時間的漫威宇宙。在更加豐富、殘酷的三次元世界,讓觀眾沉浸,並且相信二次元裡所謂的熱血,至今仍然是世界影視領域的一大難題。
一方面可以說,《全職高手》原作書粉基數過大,而且信念感太強大,眾口難調,始終無法接受真人版,導致了劇集在宣傳方面畏首畏尾,甚至出現部分鐵桿書粉對劇集採取抵制態度的出現,導致劇集宣傳無法形成合力;另一方面,熱血電競的冷門導致觀眾無法很好地融入劇情,而完全遵從原作風格,缺少對女性共情感的建立,只靠並不完備的熱血信念和兄弟情感,也很難讓《全職高手》達到出圈的效果。
楊洋表現令人滿意,女性角色普遍缺乏信念感!
楊洋飾演的葉秋作為《全職高手》一劇的靈魂人物,平心而論,確實已經足夠令人滿意。因為不需要製造CP,所以楊洋臉上的迷之笑容變得足夠符合葉秋這位成竹在胸的榮耀戰略大師的性格。而劇集為葉秋這個角色製造的幾次情感高點,如對蘇沐秋的緬懷,千機傘碎裂時的落淚等等,楊洋完成的也很好。
但是,全片最符合原作的表演顯然並不是葉秋,而是從唯唯諾諾沒有自信到終於敢打出陣詭之道的喬一帆,是痞氣十足,「人老」心不老的魏琛,甚至是韓文清、王傑希、喻文舟這些榮耀大神。當然,後三位因為戲份並不多,而且人物性格相對簡單,扁平化,所以表演難度也要低得多。最為可惜的是,原作中號稱聯盟第一帥,明顯對標《灌籃高手》流川楓的周澤楷,猥瑣大師方銳等性格鮮明角色的缺席,也是《全職高手》的一大遺憾。
而劇版《全職高手》裡的女性角色,明顯就要弱了很多,攏共三位重要的女性角色,陳果、唐柔和蘇沐橙,目前來看,江疏影的陳果就顯得很游離在整個劇情之外,蘇沐橙則顯得太簡單,只有唐柔算是表現尚可。我猜測,江疏影的游離一方面很可能是對於電競,以及原作小說缺乏真實的認同感,而始終捕捉不到陳果這個角色的神韻;另一方面,也有很大的原因是劇本改編時給陳果這個角色加了和改了許多戲,這些不必要的戲讓江疏影更難捕捉到陳果作為一個戰隊經理,而且是和隊員沒有感情戲份的戰隊經理,在表演時的分寸感。
同樣有這個問題的,還有「包子」包榮興和「拾荒者」莫凡。包子的問題在於演員似乎錯誤理解了這個角色的天然呆,表演過火,顯得非常跳脫,不真實,把肉麻當有趣了。而莫凡,更多是因為對原作的刪改太多,莫凡沒有拾荒的過程,很容易就接受了葉秋的一套,並且很快融入到興欣體系裡,反而顯得這個角色很雞肋。
技術是《全職高手》的亮點,但不是全部!
蝴蝶藍創作《全職高手》時,在借鑑那一時期網遊類網文的同時,最大的高明之處就在於借用了《灌籃高手》式的聯賽制度,把網遊上升到熱血電競的高度。而葉秋等分別代表各個戰隊的大神級選手,其實也對應著灌籃高手裡諸如櫻木花道、流川楓、仙道彰、藤真等等在內的球員形象,單一卻鮮明的人物形象,看似駁雜,但在網文中卻是獨樹一幟的,也是能夠成功吸引到眾多書粉的關鍵。
可以理解,為了改編劇集,刪繁就簡是必要的工作,所以周澤楷、方銳沒了,(對了,第37集,黃少天、喻文舟解說的時候,那個缺席的解說嘉賓就是周澤楷,最後一集也預告了進入聯賽後即將面對輪迴戰隊的周澤楷和孫翔聯手。)包子、莫凡,甚至藍河等人物都削減、改變了戲份,本來無可厚非。但是《全職高手》在沒有建立好每一個角色的獨特性時,還是佔用了大量篇幅去表現他們,最終導致整部劇集只有在進入榮耀系統的時候特別燃,在日常生活中變得如一盤散沙,缺少恰當的凝聚力。
這一點,要單說一下《親愛的,熱愛的》,我也很不能理解為什麼《親愛的熱愛的》非要把電競改成網絡攻防大賽。但是那部戲電競的熱血和燃,是很好地跟男女主角之間的情感戲份糾葛在一起的,要燃有燃點,要甜寵有甜寵。成功的避免了電競題材讓大部分不熟悉這一領域的女性觀眾走開的難點。雖然,我並不覺得這是最好的改編方式,但至少它成功了!
當然,歷時這麼多年,《全職高手》在打造現實世界和榮耀世界兩個次元方面的確實做得很好,真人捕捉技術成功地避免了現實人物和遊戲人物的疏離感,也製造出《全職高手》不同於其他劇集的動作場面,這一點很棒!
但是,首先,作為一部劇集,《全職高手》受經費限制,不可能做出特別惟妙惟肖的真人捕捉場面,遊戲世界的場面還只能說是能看,並沒有達到讓人驚豔,瞠目結舌的地步。其次,蝴蝶藍自己說過,他設想的榮耀遊戲其實是取材自DNF(騰訊著名的《地下城和勇士》)的,所以無論遊戲角色、技能、裝備還有地圖,都有其獨特性,尤其是地圖。目前劇版《全職高手》裡的榮耀遊戲,角色、技能和裝備還算過關的話,地圖系統真的差的太遠,沒有做出獨特性來。目前劇集裡的幾場比賽還好,假如到後期,那場著名的羅輯拆城的那一場比拼的話,真不知道該怎麼寫,怎麼表現了。沒有榮耀的獨特性,自然也就沒了這部劇的獨特性,《全職高手》最終變成一部講述普通網遊的真人次元劇,該如何出圈?
同時段,動漫版本《全職高手》前傳也在影院上映,雖然取得了八千多萬票房成績,已算不俗,但是相對如今已經成為華語票房榜第二名的《哪吒》來說,這點成績顯然是遠遠不夠的。並且,原作者蝴蝶藍因為給動畫版站臺,還惹來書粉的吐槽,認定動漫前傳改編不夠理想。當然,我本身並沒有看動漫版大電影,所以不好評價具體的好壞。但是中國次元類產品到底該怎樣出圈?尤其是動漫、網文這樣的次元類作品,改編成真人版影視作品,既不能損失掉原作的次元感,否則難以取得原作粉的認可,又必須迎合現實向觀眾的喜好,在這兩種需求截然不同的觀眾中間尋找平衡點,確實是件難以完成的任務!希望後來者,繼續努力吧!同時,也期待《全職高手》的第二季,在保持現有的好處前提下,能夠再上一層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