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唱家張也:學習聲樂,不能只重技巧不顧颱風表演

2021-02-21 歌唱大講堂


張也,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國家一級演員。她的演唱甜美細膩、功力深厚、韻味獨特,無論是柔媚的民歌小調,還是音域寬廣的民族歌劇選段,她都能駕馭得非常出色。作為當代中國樂壇獨樹一幟的歌唱家,張也曾登上央視春晚的舞臺二十多次,深受聽眾的喜愛。

因為考學等方面的原因,當下的聲樂教學大都是以演唱技巧為主,致使學生在課堂上聽到的都是諸如氣息、共鳴、降喉之類的詞語。久而久之,學生一到唱歌的時候,注意力就全都放在了喉位是否穩定、咽腔是否打開、小腹是否收緊等問題上,從而避免了許多演唱中容易出現的問題,從這方面來看,似乎這樣做是相當合理的。

但從某些方面來看,這樣做卻有不合理的地方。對於歌唱,優美的歌聲當然應該放在首要位置,但舞臺表現同樣不容忽視。試想,一名歌手的演唱聲動梁塵,但聽眾一看,聲音如此動聽的人卻面無表情,甚至還塌腰駝背,那麼再動聽的歌聲也要在心裡打個折扣了。

張也對此同樣深有感觸,在她看來,歌手在舞臺上的演唱可以略有瑕疵,但颱風決不可無。

對於颱風的塑造,張也認為面部表情很重要。她表示:「一般來說,歌唱時保持微笑的狀態,給予觀眾的感覺最為親切,這也是我們歌唱時最容易做到的。而且我們保持微笑狀態時,歌唱會用到的器官基本都處於較為理想的位置。其中有一個連鎖反應,我們微笑的時候,笑肌會抬起來,當笑肌抬起來後,口腔內的上顎和軟顎也就同時抬了起來,而喉嚨在這種狀態下也會自然打開。除此之外,人在微笑時面部器官、肌肉也會較為放鬆自然,這有利於歌聲的傳導。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歌聲的傳導有兩種途徑,第一種是通過共鳴腔的共振產生共鳴來進行傳遞;另一種則是通過面部的骨頭和肌肉進行傳遞。如果面部器官、肌肉緊張,對聲音自然會有影響,通過微笑來放鬆肌肉,就可以有效的避免這種情況。」

除了面部表情,張也認為歌唱時保持正確的站姿也同樣重要。她表示:「人體就像是一件特殊的『樂器』,而我們所有的發聲器官就像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只有掌握了正確的站姿,才能使這些發聲器官相互配合。教學實踐告訴我們,站姿不正確,極大的可能性會造成發聲上的毛病,如站無重心,提肩伸脖,這種形體上的緊張,會使聲腔可變狀態受到抑制,導致呼吸不通暢,唱出的聲音聽上去像喊叫一般;又如某些人唱歌時喜歡挺著肚子含著胸,兩肩還向前攏合,這不僅影響肺部的充氣量,還會影響呼吸肌肉群和共鳴腔的活動,使聲音有擠壓、滯塞的感覺;還有的人喜歡側著頭唱歌,這會使左右兩側聲帶張力不平衡,時間長了容易造成單側聲帶損傷。當然,發聲問題的成因很複雜,歌唱姿勢不正確只是其中一點。但養成良好的歌唱站姿,有些毛病自然就會減輕甚至消失,這也為我們進一步掌握科學的發聲方法創造了條件。」

那麼,何為正確的歌唱站姿呢?張也表示,正確的歌唱站姿應該是身體自然直立,上身放鬆,下身穩而不僵硬,使整個身心處於精神飽滿、生氣勃勃的狀態;兩腳如肩寬,成丁字型分開站立,以保持歌唱時的重心;腰部直立,使胸部挺起,同時微收小腹,兩肩平放而略向後舒展,手臂自然下垂;頭眼平視,頸部放鬆,下巴自然下垂而微向後收,臉部肌肉放鬆,表情自然大方;演唱時可根據歌曲的內在情感加入少許動作,但動作要簡練自然,避免矯揉捏造,以免影響舞臺形象。同時,張也還表示當我們坐著唱歌時,務必不能坐滿整個椅面,而是要坐大約三分之一的面積,後背也不能靠在椅背上,腰部稍挺,感覺後背像被拉直伸長一般,從頭、頸、背到腰,要有通暢感。

關於聲樂演唱中的手勢動作

上文中,張也就歌唱時的表情以及站姿闡述了許多觀點,相信從中大家一定收穫頗多。在舞臺演唱中,除了上述兩點外,手勢動作也是相當常見的,恰到好處的手勢動作,可以為歌唱增分不少。接下來,我們簡單地講一講聲樂演唱中的手勢動作。

歌唱中的手勢動作是輔助歌唱表演的一種手段,通過手勢的指示和描繪,往往能誘發欣賞者對形象內容細節的認識。例如《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陽》中「藍藍的天上白雲飄,白雲下面馬兒跑」一句,演唱者就可以通過手勢和眼神的配合,為觀眾描繪出「白雲飄」、「馬兒跑」的情景,從而喚起觀眾的內心視覺表象,加深觀眾對歌曲思想內容的理解。

演唱者的手勢起點應符合音樂的律動,一般情況下手勢是在強拍起,在弱起小節中進入時則應當柔和,而手勢的第一個落點應該放在強拍上。而且手勢的起、落運動還要考慮到 「換氣」,沒有呼吸的手勢必然是僵硬的,這樣容易導致歌唱氣息的僵硬,大大影響歌聲的效果。並且讓手勢參與到吸氣、呼氣運動中,也更有利於聲樂表演者歌唱發聲時控制氣息以及調整發聲的整體狀態。

同時,手勢的運用還需遵循「眼隨手轉」的原則,即手眼一致,不能手往東,眼往西。如一些表演者在做手勢時,指著一個地方看著另一個地方,不僅沒有增添歌曲的表現力,還影響了舞臺美感,適得其反。但對此也不可太過死板,要讓人感覺落落大方,這祥才能使「神」聚而不散。

相關焦點

  • 女高音歌唱家張也
    1991年畢業於中國音樂學院聲樂系,師從聲樂導師金鐵霖教授。1995年獲聲樂碩士學位。現為中國音樂學院聲樂系青年教師。1988年獲全國青年歌手電視大獎賽第三名,全國優秀歌手邀請賽金獎;1995年中央電視臺春節晚會演唱《萬事如意》獲獎,同年獲「金唱片」獎。1998年她的一曲《走進新時代》唱響了祖國大地。與劉詩昆,盛中國,朱逢博,蔣大為等並列中國著名優秀藝術家。
  • 【藝術人生】張也:被譽為「在當代中國歌壇獨樹一幟的歌唱家」
    【藝術人生】國家一級演員張也:被譽為「在當代中國歌壇獨樹一幟的歌唱家」張也的演唱甜美細膩、功力深厚、韻味獨特,被譽為「在當代中國歌壇獨樹一幟的歌唱家」,無論是柔媚的民歌小調,還是技巧高超,音域寬廣的民族歌劇選段,她都能駕馭得非常出色。
  • 歌唱技巧:「微笑」在聲樂歌唱訓練中的特點與作用
    所以,在歌唱時要經常保持「微笑」狀態,這是很多聲樂教師經常在教學中提到的問題,特別是我國戲曲界的藝術家們在道白和演唱時大都保持「微笑」狀態,因此「微笑」對於民族聲樂的演唱更有其重要的意義,但在現實生活中,有很多歌唱著並不了解「微笑」在歌唱中的重要性,總是不願做或做不到位。  在聲樂培訓教學中,「微笑唱法」被列為聲樂教學的基本方法之一。也是我們常說的抬笑肌。
  • 松崗聲樂培訓 成人 兒童歌唱培訓 唱歌學習 聲樂考級 音樂培訓...
    成人、兒童沒有音樂基礎能不能學聲樂?能不能學習歌唱?松崗哪個培訓琴行教的會好一點?松崗哪裡學聲樂(音樂)最便宜?等等問題,這些問題一直困擾著很多學員,更有:「我不會音樂,我想做酒吧駐唱歌手,可以嗎?為什麼我不會唱卡拉OK等等?」
  • 內地歌唱家張也:德藝雙馨三十載,為人低調謙和贏讚譽
    前言平時大家看多了娛樂明星的新聞,好的壞的都算上,不免有些視覺疲勞,那麼今天我們暫且說一說內地歌唱家大家顯然也在張也的臉上看到了尷尬,但是誰也沒有看到張也火藥味十足地「還嘴」,反而平靜了幾分鐘後,張也衝著大家淡淡地笑了。可以說,那一抹含而不露的嫣然一笑足以融化世間所有紛爭。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 百年樹人培育聲樂人才,中國傳媒大學音樂表演(聲樂演唱)專業歌唱...
    中國傳媒大學的音樂表演(聲樂演唱)專業建立於2012年,僅短短八年間,培養出眾多聲樂領域的優秀學子。,年內即將首發原創單曲/MV《地球,Ta太熱了》;依然在校的,曾經的「超女」十強鍾穎在年內即將強勢「出道」……還有諸多畢業生活躍於鐵路文工團、中央音樂學院合唱團等專業團體,成為職業歌唱演員。
  • 說說內地歌唱家張也的「那些事兒」:曾因選手得分被「母親」批評
    前言平時大家看多了娛樂明星的新聞,好的壞的都算上,不免有些視覺疲勞,那麼今天我們暫且說一說內地歌唱家大家顯然也在張也的臉上看到了尷尬,但是誰也沒有看到張也火藥味十足地「還嘴」,反而平靜了幾分鐘後,張也衝著大家淡淡地笑了。可以說,那一抹含而不露的嫣然一笑足以融化世間所有紛爭。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 星河聲樂「快樂歌唱」「寶貝歌唱」2021年春季招生啦!
    將音樂理論知識、舞臺表演與歌唱技巧相結合,以小組課的形式展開音樂活動,以歌唱訓練為主線,激發學生的表演欲望和情感表達。增強學生對音樂的理解,表現、感悟和創造力。本著「幸福歌唱、快樂歌唱」宗旨,把歌唱融入生活、提升孩子的自信、氣質及藝術修養。
  • 學習聲樂的小技巧,教你快速入門
    聲樂,是指用人聲演唱的音樂形式,是以人的聲帶為主,配合口腔、舌頭、鼻腔作用於氣息,發出的悅耳的、連續性、有節奏的聲音。按音域的高低和音色的差異,可以分為女高音、女中音、女低音和男高音、男中音、男低音。每一種人聲的音域,大約為二個八度。
  • 實拍著名歌唱家張也
    貴州,一個美麗的地方……」一曲《貴州戀歌》通過張也的歌喉傳遞出來,是那麼的悠揚動聽,那麼的舒緩靚麗。張也和閻維文一樣,也是在全國青年歌手電視大賽中脫穎而出的,後就讀於中國音樂學院聲樂系,在金鐵霖的打造下又獲得碩士學位,經她演唱的《走進新時代》、《天上流雲》、《萬事如意》的歌曲被廣為傳唱,在獲得了無數的獎項之後,她選擇作「園丁」,任中國音樂學院的青年教師,培養新的音樂人才。
  • 曾多次榮登春晚,被稱為「春晚常客」,今52歲張也仍孤身一人
    在張也的歌唱事業上,乾媽也竭盡所能的幫助她。除了歌唱得好以外,張也的學習成績也很優秀。張也有很多成名曲,比如《聽春風》、《萬事如意》、《家和萬事興》、《祖國頌》、《遠方的家》等等膾炙人口的歌曲。張也被他的才華深深吸引,後來二人還一起同框表演節目,可以說是「郎才女貌」。
  • 學聲樂8點建議:送給愛好歌唱的你
    自從全民k歌等唱歌軟體的興起以來,歌唱隊伍日益壯大,原先被判為「五音不全」,「缺乏音樂細胞」的人也敢一試歌喉,歌唱愛好者都有一個很關注的問題,那就是自己的嗓子究竟是好是壞?不要被表面的「好聽」和「難聽」的現象所迷惑,嗓音是可以通過學習後天塑造的,可以通過方法來改變,只要把自己的嗓音潛能發揮出來,條件就不是絕對的了。
  • 52歲的張也,為何到現在為止還是單身
    這位老師畢生獻身於非藝術,這種精神也很值得後輩學習,而她也有另一個身份,那就是「乾媽」張也。可是張也學藝術卻不耽誤文化課的學習,反而兩者齊頭並進,各科成績也十分優異。之後長大後,她便想要報考藝校,最後在家長的同意下,她如願以償地開始學習戲劇,當她看到李谷一的表演後,更堅定了自己走藝術之路的決心。
  • 國家一級演員張也:25次登春晚,享一生榮耀,今52歲卻孤身一人
    只是,張也幾乎將一生都奉獻給了歌唱事業。如今的她已經52歲了,還是無兒無女,過著孤獨的生活。而這個小女孩則正是張也。因為父母都從事文藝工作,所以張也在這樣的環境薰陶下,也是格外喜愛表演和唱歌。加上母親和歌唱界李谷一關係很好,張也也是從小在李谷一的教誨下長大。甚至,在之後還認了李谷一為乾媽。
  • 國家一級演員張也:登25次春晚,享一生榮耀,晚年生活悽涼無靠
    在張也的歌唱事業上,乾媽也竭盡所能的幫助她。張也的學習成績也很優秀。張也有很多成名曲,比如《聽春風》、《萬事如意》、《家和萬事興》、《祖國頌》、《遠方的家》等等膾炙人口的歌曲。張也被他的才華深深吸引,後來二人還一起同框表演節目,可以說是「郎才女貌」。
  • 初學聲樂常見氣息問題解析:有雜音、不知深淺、搭不上氣、漏氣
    養成良好的歌唱姿態歌唱者養成了良好的歌唱姿態, 不僅可以使其表演時具有較好的颱風和儀態, 而且能夠幫助歌唱者靈活自如的運用氣息。培養良好的歌唱姿態, 首先就要求歌唱者要保持積極飽滿的精神狀態, 富有充沛的情感, 身體挺拔站立, 目光平視前方, 雙手自然下垂, 能夠根據歌曲情感的變化而恰如其分的調整表情和加入身體動作。
  • 「春晚紅人」張也:與李谷一情同母女,至今為何孤身一人無兒無女
    當時跟張也一家住在一個大院裡的,還有著名的歌唱藝術家自然,李谷一也成為了張也歌唱道路上的「領路人」。,從而得到了進入中央音樂學院,學習聲樂的機會。在校期間,張也非常珍惜在這裡的學習機會,很是刻苦努力。對於張也來說,她的歌唱事業無疑是成功的。對於父母,雖有愧疚,但確是個孝順懂事的好女兒。
  • 孫媛媛:中西聲樂藝術的融通與回歸
    在這些條件的綜合要求下,歌唱中的「氣口」如何正常運用,如何能夠平穩、更深地「換氣」,在多音階多小節的長樂句中如何能夠在演唱中不易被人察覺地「偷氣」,這些技巧和方法需要歌者在不斷訓練和舞臺實踐探索中學習積累。所以,訓練和保持良好的呼吸支持和氣息控制是中外歌唱家一生都需要修煉的基本功。
  • 吳碧霞:一切技巧都是為了全身歌唱這個「無」的目標!
    記者:對一個歌者來說,你認為技巧、表演和代表作哪個更重要?為什麼? 吳碧霞:我認為技巧、表演和代表作是相輔相成的。一個歌者如果技巧高超,但缺乏表演,自然不行,更談不上有什麼代表作了;如果只有表演,但缺乏演唱技巧,那就更不行了。 記者:可是很多學子都在技巧上遇到了問題。 吳碧霞:有這方面的原因,但我覺得:恰恰是我們在技巧上遇到困難,才更應該嘗試做減法。歌唱最重要的是用音樂感覺來選擇技術。
  • 國家一級演員張也:登25次春晚,享一生榮耀,晚年生活卻悽涼無靠
    為了練好聲樂,小時候的張也沒少吃苦。&34;這句話是父母告訴她的,也是她這一路走來所一直堅持的。打算走上音樂道路的張也,並沒有偷懶不學習。張也喜歡助人為樂,遇到學習上有困難的同學,她常常會選擇伸出援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