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了幾年的《戀》,也和朋友練過很多次這首歌曲的舞蹈,但卻沒看過這部,當年在日本播放量第一的,《逃避雖可恥但是有用》。現在有點後悔,應該早點看。
其實能傳授一個正常的情感態度的電視劇,實屬少數。詳情可參考往期的聊聊|520三觀震碎指南。而日韓劇也長期作為純愛劇情的出處,更是充斥著很多專情專一的完美人物,看多了更會讓人產生懷疑,畢竟和現實生活太不一樣了。雖然,這部劇依然保持著日劇的純愛路線,但是整體劇情卻真實的多,也更容易讓現在的年輕人產生一些共鳴。
故事的開頭,就在我的心上敲了重重的一擊:
誠然,這種情況不管是在日本,還是在中國,其實都很普遍,糾結了很多年輕人。一方面,研究生博士生的擴招,讓本科生的含金量持續下跌。就像玩俄羅斯方塊一樣,當最底下的那一層滿了,就會消失掉了,第二層又變成了最底層:這就是義務教育普及之後的中國。大學生們,為了在社會上,使自己的身份更有競爭力,不得不選擇繼續深造,而深造花費的時間,又讓自己不再年輕。另一方面,大學生們也都明白的一個道理,就是工作經驗和時長,是對一個人職位的基本要求。有很多本科畢業後繼續讀研的年輕人,畢業後就業時,自己的大學同學已經成為了自己的領導。主人公森山實慄,就是一個考取了臨床心理諮詢師證書,還拿到了心理學碩士學位的高材生,然而,她找不到工作,自然而然也產生了一種就職恐懼症,被自卑感充斥。
找到的一兩個工作,也只是實習打雜一類。運氣不好的是,在老闆決定二選一的時候,她是那一個被辭退的,理由竟然是:你既然研究生畢業,肯定會有更好的去處。這樣的高情商無力反駁。一向把工作看得比愛情重要的實慄,萬不得已在父親的介紹下,去做了家政,又再一次,萬不得已的情況下,與程式設計師僱主津崎平匡,籤署了契約婚姻的合約。
契約婚姻的橋段屢見不鮮,大概是由偶像劇始祖《浪漫滿屋》引領了這樣一個,先婚後愛的劇情熱潮,比如幾年前的韓劇《今生是第一次》,同樣也在豆瓣成為了八分以上的高分劇,可見現在這一類劇情,還是讓現在的(單身)年輕人感受了一部分的觀念認同。
但《逃避》比他們高明的地方,就在於其劇情發展是合理的。在日本,作為一個被開除了的高齡女研究生,沒有「按時」成為家庭主婦,是很難再找到工作的,這一點,在他們的社會,已然相當於怪胎。所以實慄非常珍惜這一次的工作機會,甚至對家政,這個與自己所修專業無關的方向,也產生了研究的興趣。
而男主角平匡,作為一名高材生,一名靠腦子吃飯的程式設計師,有著穩定收入。但卻不喜社交,是個悶葫蘆,仿佛隔著一副眼鏡就想隔離整個世界。這樣的人,就更別說能夠有人照顧他的生活起居了,(招人喜歡的人格設定)。實慄的出現,讓他發現自己的生活也可以這樣的有條不紊,他也可以這樣去信任一個人。
這一切的轉機,就在實慄的父母要搬去鄉下,為了留住這份工作她提出了「契約婚姻」的提議,而平匡確實覺得自己需要一個盡職盡責的鐘點工。於是,一拍即合。
合理的劇情發展,不得不讓觀眾開始思考,也許婚姻並不是人生的必需品。由於這一份合約,實慄成為了一名帶薪家庭主婦,每天工作七小時。平匡根據日本的工資法算出家庭主婦的工資,(不愧是腦子好),換算為時薪,年收入可達304.1萬日元,大概為19萬左右人民幣。不僅如此,周末加班加薪,還可以去賺外快,即在別人的家裡做家政。
所以,婚姻的本質到底是什麼?是否也只是一個契約而已。
在第二集,男主角解釋了《逃避雖可恥但是有用》這一名字:
這裡的逃避需要辯證。如果說逃避有用,我想我們可以將逃避最為一個工具。比如客觀因素帶來的不可抗力,疫情期間無法出門的憋悶,可以選擇逃避,去做更有意義的事情,而不是直面,磕破頭也要解決行不通。這些自己力量過於渺小,無法抗衡的事情,逃避是最好的方法。但是逃避是沒有用的,這句話應用在一切非客觀因素中。比如契約婚姻,沒有感情的兩個人生活在一個屋簷下,不可避免會產生各種各樣的摩擦。拿朋友的話來說,兩個人都會「斤斤計較」,在互相無休止的計較利益得失的時候,怎樣的生活都是不幸的。比如學習成績不好,工作業績不好,遇人不淑等等,這些都是需要自我反思的事情。逃避永遠不能解決這些因為自己的問題,而招致的結果。
作為日劇的基本套路,男女主角自然是感情日漸升溫,最後真實地步入了婚姻的殿堂,」從此幸福地生活在了一起「。雖然現實中出現這樣的完美結局的概率大概為5%,(*數據是我編的),但我們仍應該飽含希望。即使是一個找不到工作的研究生,即使是一個找不到愛情的單身漢,也一樣需要默默前行。要記住,逃避永遠不能解決問題,只有時間,勇氣,與資歷,才是我們最需要的🔧。
撰文:心肌女一號
公眾號:心肌
合作郵箱:u571yq259@163.com
囈語|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AND I'LL CALL YOU BY MINE
囈語|豆瓣9.0,這部《義大利製造》我看了三遍,依然熱血沸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