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自一人就能撐起整個宇宙
唯一的問題是,一旦你單身太久
就越來越不想跳出這個舒適區了
曾經有人提出一個概念,叫做「太單身」。顧名思義,就是太長久的單身,天荒地老無人問津,連自己都默默想像過那個孤獨終老的場面了。
一個長期單身生活的人,枕邊無人,亦無關係的牽扯,連身上的氣味都是清爽的。他們會有不少愛好和朋友,大多數看起來也很陽光、很正能量。但不知為何,卻難以激起想要與之展開一段生動活潑的戀愛的欲望。可能是因為長期缺乏有規律、和諧的性生活,身上有關荷爾蒙的魅力已揮發殆盡的緣故吧……
如果去相親,聽到這種回答,不知你會作何反應?是我的話,心裡會咯噔一聲,隨即腦補出許多畫面:靠」五姑娘「嗎?到處」約「or穩定「約」?或者,沒有「需求」?……無論哪一種,好像都很難接受。因為單身的生活實在太自在了,不必遷就配合別人,lonely planet 獨自就能撐起整個宇宙。唯一的問題是,一旦單身太久,你就越來越不想跳出這個舒適區了。突然間讓一個人闖入你的世界,已經沒有多餘的空間了,你會感到尷尬、擁擠、窒息、不自在。
但其實,私底下跟好幾個曖昧著,還有固定的SP(你懂的)。
這種不叫「太單身」,算「偽單身」——只是不想過早在一棵樹上吊死,或是良人未出現,閒著也是閒著,沒人戀愛還不能找人「練愛」了嗎?
但是你要曉得,不健康的意圖會吸引不健康的關係。你以為自己只是在等真愛的空檔裡解決一下寂寞而已,但其實只要發生了親密行為,你就會「黏上」對方的催產素。根據美國荷爾蒙研究報告顯示,當男女剛開始相處,逐漸拉近距離時,兩人體內都會產生一種叫做催產素的荷爾蒙。催產素是一種促使人類連結的荷爾蒙,就像生完小孩的母體內就會產生大量催產素,使母親自然地想要跟嬰兒有強烈的連結。
所以你(尤其是女性)會發現,當你和曖昧對象或SP走得越來越近,發生親密關係之後,即便心裡告訴自己」別當真「,但你還是會不自覺地開始想念對方,產生心理上的依賴,並享受在一起時那種類似戀愛的錯覺。在分開之後獨自回家的路上,你會倍感寂寞,對這段關係黯然神傷。
女人只能做到表面灑脫,男人卻可以真灑脫,這是由生理因素決定的。因為催產素對男人的效果恰好相反,當催產素升高時,男人的睪酮素會降低,當睪酮素低於一般濃度時,他們就會覺得不對勁,自然會想要抽離,跟你保持距離。這時候,就會讓你感到受傷。
不是說在關係內的男人就不會有這種反應,也會有。但是因為你們之間的戀人關係,還有其他方面的連結,你可以理解為他需要空間,暫時躲進自己的」洞穴「裡,釋放完了就會來找你。
可曖昧對象SP們,如果分開的日子裡根本不聯繫,聯繫你只為一件事,你會對他、對自己有雙重的厭惡。這種關係雖然讓你保持荷爾蒙活躍,可到底是一種有毒的生活。而且更嚴重的是,你可能意識到了卻無法輕易擺脫這種關係,因為每在一起一次都是在重複刺激多巴胺,讓你在那個當下心軟,屈從於快感且心滿意足。
長期重複這種行為,就在你的腦海中形成神經元迴路,你不得不重複同樣的行為來獲得快樂的回饋。如同上癮般,很難戒掉,戒的時候也會痛苦。除非,你找到了替代品,可能是真愛出現了吧。
但是想一下,如果你一直待在這樣不健康的關係裡,有機會遇見良人嗎?
婚內怎麼可能單身?看似矛盾,其實一點兒也不。喪偶式婚姻比比皆是,無名指上那個指環沒有任何意義,它只是把你禁錮住了,卻沒有給你與另一個人的連結感。
為什麼要結婚?你竟然想不出理由,好像只是被人生KPI推著往前邁了一步而已。
可能交往幾年了,到了給說法的時候,你無法 say no;或許曾經愛得比翼雙飛,卻不知何時起一方跟不上另一方的舞步,開始疏離,雙方都沒有想過要去補救,任其荒蕪;也可能對方做了對不起你的事,你無法原諒和再信任,現實讓你也無法離開,於是囿於婚姻的樊籠,淪為同一屋簷下生活的兩個單身的人,精神獨立,經濟交纏。
在撐場面的日子裡,才不得不上演出雙入對,離開應酬場合即刻歸位各顧各。平日裡的對白,僅限日常溝通,再無話可講了,連吵架的心勁兒也漸漸提不起來。
夫妻生活或許還有吧,懷著盡義務的屈辱和厭惡。更可能的是,任何肢體接觸都會讓彼此尷尬了,早就關上了這扇門。
婚內單身是比太單身更悲哀的啊,連清爽都做不到了。不得不對牢一張早已陌生的臉孔,夜以繼日地凌遲。
等想明白了「人生苦短」時,所剩時日也不多了,一輩子就這麼在眾人眼裡的有家有室,實則形單影隻中走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