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照鄰很美的一首愛情詩,中間14字如今人人會背,情侶都要看一看

2020-12-19 沉醉古詩文

盧照鄰是初唐四傑之一,但是好像存在感並不是很高。楊炯曾經說過「愧居盧前,恥於王后」,因為初唐四傑的排名是「王楊盧駱」,楊炯覺得盧照鄰的文學水平比自己要高。

但是我覺得他的話其實沒什麼借鑑意義,因為他的後一句「恥於王后」實在有些不知高低。王勃只活了二十幾歲,但他是初唐史上一顆繞不開的新星,代表了整體的初唐的氣象。

歷經了魏晉的亂世,隋末的割據,初唐早已奠定了盛世的根基,是一個朝氣蓬勃的時代,是一個聲雄氣壯的時代,所以會出現初唐四傑,所以會出現「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千古絕句。

說回盧照鄰,他的作品還是以前朝的歌行體為主,初唐的文學形式還沒有完全成熟,更多的是借鑑漢代和魏晉的文學風格。

他得以傳世的句子藏在一首長詩裡面,著名到什麼程度,著名到比肩李白的一夫當關和青梅竹馬,比肩杜甫的人生七十古來稀,比肩白居易的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文學形式的最高實現形式,就是融入到當時以及後世的生活之中,成為人們口語的一部分,看到一個場景,升起一種感情,想起了前人的詩句和由此而生的成語。

盧照鄰的詩正是這樣,直到今日,天下有情人想要表達對彼此的愛意時,都會不自覺的想起。

借問吹簫向紫煙,曾經學舞度芳年。得成比目何辭死,願作鴛鴦不羨仙。

節選的這一段出自《長安古意》,這是盧照鄰知名度最高,文學水平體現的最高的一首詩。

這裡是承上句,問當時的仕女是否學過吹簫,產生的雲氣飄飄搖搖的直往雲天而去;

她們回答說,在自己最美好的年華裡曾經學習過歌舞以充實時光;

在其後就是強烈的情感表達:

「得成比目何辭死,願做鴛鴦不羨仙。」

其實這是一首用了很大的篇幅描寫妓女和嫖客的詩,然而在這其中,卻埋藏著這樣一句感情真摯的話。如果能夠和喜歡的人雙宿雙飛,像比目魚那樣形影不離,自己就算是死了也甘心。

如果給我選擇的機會,我會選擇和心愛的人在一起,也不要做那三十三重天上孤獨的仙人;

因為「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因為「白兔搗藥秋復春,嫦娥孤棲與誰鄰」;做個仙人註定是要寂寞的,長生不老也就意味著太上忘情。

因為生命的本質是荒涼,而我們凡人要做的就是尋找到一個值得追尋的事物,在追尋中度過一生,實現個人的價值,完整個人的生命形態。

而一個人的生命想要完整,找「另一半」是一個很好的選擇,在兩個人的陪伴中溫暖的度過本該荒涼的一生,這一點不知道讓多少神仙羨慕。

盧照鄰在初唐寫下這首詩,應該也受了當時社會風氣開放的影響;人們可以大搖大擺的流連青樓,不用擔心社會道德的束縛,也不會有人拿這個說事兒挑理;男人可以自由地在這裡尋求自己所謂的真愛,尋找一段真正的感情,而不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真正的感情,對於今天的我們,也是一件很珍貴的東西呢。

相關焦點

  • 大唐最「喪」的詩人,寫下一首千古絕唱,中間14字成男女愛情金句,人人都會背
    在影視作品中,它更是頻繁出現,成為有情人之間堅貞不渝愛情的見證。詩句裡所表達的那種轟轟烈烈、死生契闊的痴情,不知賺取了多少痴男怨女的眼淚。但很少有人知道,這首詩的作者正是「初唐四傑」裡的盧照鄰——這個長安最好的歌者,也是大唐最「喪」、最「悲催」的詩人。四傑的命運其實都不怎麼好,官小而才大,名高而位卑,一生功名無著,身世坎坷。他早年間在高祖李淵第十七子鄧王李元裕的手下作典籤。
  • 陶淵明最著名的一首詩,幾乎人人會背,其中四個字卻幾乎人人讀錯
    陶淵明最著名的一首詩,幾乎人人會背,其中四個字卻幾乎人人讀錯文丨歷史小扒皮在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歷史之中,出現的有名的詩人不止只是一兩個,但是我們可以看到在大部分的詩詞之中,他們多為表現的就是自己懷才不遇,或者是人生處處不得志的鬱悶,他們大多都在為國盡忠,都在官場之中
  • 這位詩人籍籍無名,寫了一首詩卻傳唱千古,現如今人人都會背
    中國是一個擁有著上下5000年歷史的文明古國,同時也擁有著在深厚的文化底蘊,而唐詩便又是其中的桂冠,因此也造就了一批千古留名的詩人,比如說寫出「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的李白,還有感嘆於「國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的杜甫,以及「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的王維,盛唐造就了一批又一批的天才詩人。
  • 王維最美的一首詩,標題僅一個字全文僅20字,小學生會背卻不懂
    小學生偏愛王維不是說他的風採比之李白,杜甫稍遜一籌,而是他的作品要更加的簡短,李白是寫意派的詩人,他寄情山水有感而發,他的作品讀起來是很美,但是背起來因為字數太多,小學生很頭疼;杜甫的作品太過現實,和朝代相關,小學生並不了解歷史,讀起來會覺得晦澀難懂;王維的作品字數簡短,意思也不難懂,是小學生最喜歡的了。
  • 古詩詞中很經典的一首情詩,短短4句,便驚豔了千年,人人會背
    愛情是古詩詞創作的一個永恆主題,千百年來,永唱不衰。無論是《詩經》中「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純真無邪,還是漢樂府《上邪》中「天地合,乃敢與君絕」的至死不渝,亦或是柳永《蝶戀花》中「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的專一執著,都牽動著一代又一代人的心弦。古詩詞中的愛情多種多樣,但每一種都是我愛你。
  • 盧照鄰:貧病交加 情債難還
    盧照鄰自己也認為這癲狂中有愛情,「比目鴛鴦真可羨,雙去雙來君不見」,「得成比目何辭死,願作鴛鴦不羨仙」,愛情宣言倒很有震撼力:只要能和心愛的人在一起,就是死了也心甘情願;只要能和心愛的人在一起,願做凡人不羨慕神仙!
  • 盧照鄰:從無盡的煎熬中,向死而生
    他曾代郭氏向其傳遞了一封豔情詩,盧照鄰在萬丈紅塵裡,得到的不是責問與謾罵,而是苦難之中的一束希望與光明!而在這愛情與苦難之前,一切還曾是那麼的美好。盧照鄰出生於幽州範陽,祖上即是大名鼎鼎的範陽盧氏。到了他這一代,若說徹底衰落,倒還稱不上。比起駱賓王來條件要好得多了。盧照鄰和普通學子一樣,勤奮刻苦,讀書上進。
  • 秦觀寫了首連環詩,只用14個字便構成一首28字七絕,只有蘇軾能解
    今天這個故事,或許會刷新你的認知。秦觀大家想必都知道,字少遊,北宋文學家、儒客大家、著名詞人,被尊為婉約派一代詞宗,《鵲橋仙·纖雲弄巧》便是他最家喻戶曉的名作: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
  • 李白很狂的一首詩,描寫「赤壁」之壯闊,中間14字豪邁無人能及!
    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時至如今,在敲下這些字的時候,我的心中仍舊有著熱流湧過,嚮往著那豪傑輩出,英雄相惜並逐天下的戰火紛飛。歷史中經歷千年之久還能夠如此打動人心的力量,無非如此了。這樣一個地方,有一個人是絕對不會錯過的,他的名字叫李白。
  • 盧照鄰:千古第一死亡筆記
    詩中所表達的那份長相廝守的痴情,感天動地;而那句「得成比目何辭死,願作鴛鴦不羨仙」更是擊中無數少男少女的心;詩的結尾處「獨有南山桂花發,飛來飛去襲人裾」後來被陸遊化用為 「花氣襲人知驟暖」,最終成為了《紅樓夢》中花襲人的名字。大唐氣象,在盧照鄰的筆下熠熠生輝。此詩一出,傳抄京城。
  • 寫給兄弟的豔情詩
    寶寶心裡苦,連個傾訴的人都沒有,只能每日獨守空床,對著池塘發呆。可是池塘裡還比目魚,岸邊還有拔心草。請注意,駱賓王神乎其神的懟人才華使出來了。比目魚是愛情忠貞的象徵,是古人常用的套詞,原本不稀奇。但這次不一樣,因為盧照鄰有一首震驚大唐的名篇,也是他的成名作,叫《長安古意》。
  • 16歲少女愛慕蘇軾終生未嫁,為此他寫下一首詩,最後一句人人會背
    他的每一首詩的背後,都有著一個詩人對現實的提煉描繪,或是民生百象,或是馬踏飛燕,或是千軍萬馬,或是刀光劍影,亦或是愛恨情長。而今天,我們說的這首詩《卜算子.黃州定慧院寓居作》很多人聽說過,這首詞中有兩句最為著名,一句是「揀盡寒枝不肯棲」,另一句是「寂寞沙洲冷」,這一句更是作為現代流行歌曲的名字為大家所熟知,人人會背。
  • 若不是急紅了眼,本不愛寫詩的小官也寫不出這人人會背的千古名句
    本期筆者要和大家介紹的,也是一首三流詩人的即興所作,若不是當初急紅了眼,本不愛寫詩的小官也寫不出這人人會背的千古名句。此人名叫蘇麟,曾任杭州屬縣巡檢,是個任勞作怨的老實小官。當年範仲淹在杭州做官時,舉薦了不少身邊的部下,但卻獨獨沒有舉薦蘇麟。這倒不是因為蘇麟不被賞識,而是因為他長期不在範仲淹跟前,被遺忘了。
  • 喜鵲才象徵著愛情?
    唐代詩人盧照鄰的千古名句讓大家都認為鴛鴦是美好的一對夫妻形象,但在更早的時候,其實鴛鴦是用來形容兄弟之情。鴛鴦是兄弟嵇康在詩中描述了自己與兄長陶醉於山水之間的自在與快樂,那長滿蘭草的小洲,一汪清澈的湖水,聲聲相和的水鳥……由此,這首詩也是用「鴛鴦」來比喻兄弟和睦友好的。晉人陸雲,字士龍,年輕時與其兄陸機齊名,號曰「二陸」。晉人鄭豐有《答陸士龍書》四首,第一首題名《鴛鴦》,序文曰:「鴛鴦,美賢也,有賢者二人,雙飛東嶽,揚輝上京。」此處是以「鴛鴦」比喻陸機、陸雲兄弟的。
  • 朱元璋大殺開國功臣,劉伯溫巧用一首詩保命,今此詩幾乎人人會背
    在朱元璋大殺功臣的時候,劉伯溫則憑藉一首詩保住了自己的性命,如今這首詩幾乎是人人都會。劉伯溫是一個不一樣的存在,小時候就展現出了自己的與眾不同。3.朱元璋猜忌劉伯溫,劉伯溫因一首詩保全了自己其實對於朱元璋的想法,劉伯溫早就已經猜到了劉伯溫是何等的人物,怎麼會不知道?朱元璋是不可能如此輕易放過自己的。
  • 倉央嘉措風靡世間的一首詩,20多個字,卻傾注所有愛,美到心坎
    倉央嘉措風靡世間的一首詩,短短28個字,卻傾注所有愛,美到心坎作為雪域最大的王,倉央嘉措是個失敗者。14歲被帶入布達拉宮,他身不由己,不能拒絕。而後他成了一個傀儡,最後死於押解途中,年僅23歲。作為一個男人,倉央嘉措也是個失敗者,因為他無法保護好自己心愛的女人。
  • 盧照鄰:一代天才償情債 麻風顛狂投水亡
    皇帝遇到不懂的字,就遣使問他,可見多麼受李唐王朝重視。」名師出高徒「,盧照鄰在兩位大儒恩師處學成後,就來到了帝都長安。不久後,他參加科舉考試,雛鷹新揚就高中進士,這時年方十八歲。陳子昂是第三次應試才中進士的,相比子昂近乎自學成才,盧照鄰基礎卻實要紮實很多。
  • 中國古代的「懶」詩人,一生連一首詩都沒寫完,詩句卻人人會背
    比如詩仙李白、詩聖杜甫,詩王白居易等,都留下了成百上千首膾炙人口的詩歌。寫得多了,自然會有一些精品出現。但爆史君今天給大家介紹的這位詩人卻有些另類,他一生只寫了兩句詩,結果卻流傳千古,被後世爭相傳頌,幾乎到了人人會背誦的地步。這位詩人是誰呢?他又寫出了怎樣的佳作呢?咱們接著往下看。
  • 黃庭堅很瀟灑的一首詩,8句話盡顯文人清高,最後14字美到極致
    宋初的文學有三派,分別是白體,晚唐體和西崑體,都是對古人的模仿。畢竟文化經歷過浩劫,廢墟中的人們要站起來,第一步也只能是模仿,文學自信那是後人的事情了。歐陽修是一代宗師,他的文學風格甚至為人都很大程度上影響到了蘇軾,正是在前人的基礎上,蘇軾才有了如此高的文學成就,稱他為宋代文學史的第一人也不為過。
  • 王勃寫下一首詩,全詩無一「愁」字,卻句句都是愁,讀完令人心碎
    王勃,字子安,為唐代文學家,是古絳州龍門(今山西省河津市)人,王勃與楊炯、盧照鄰、駱賓王並稱為「王楊盧駱」、「初唐四傑」。王勃是個非常聰明好學之人,他在六歲的時候就能夠寫文章,文筆流暢,因此被稱為「神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