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尿布到約會》:性教育聖經,我讀過壓力最大的一本教育類書籍

2020-12-24 魔斯媽媽

文 / 魔斯媽媽

我讀過很多教育類書籍,《從尿布到約會:家長指南之養育性健康的青少年》是我讀過壓力最大的一本。

這部由美國性知識教育理事會會長黛布拉·W. 哈夫納博士結合30多年性教育工作和研究經驗創作的經典著作,在美國已經暢銷了20年,被譽為「性教育聖經」。

我讀起來壓力大不是因為內容有多專業,多難以理解,而是緣於內心的矛盾。矛盾點在於現實中有那麼多性侵害的事件讓我不得不警醒,但同時我又不知道該如何與孩子們溝通這個話題。

我就是那個一談到性教育,就如鴕鳥一般的家長。我想,像我這樣的家長在生活中有千千萬。即便現在「婚前性行為」已經非常普遍,但絕大多數人心中仍會有一個暗箱,裡面充滿了羞恥、內疚、恐懼等等關於性的錯誤信息。

既然覺得有壓力,那我姑且不用對自己要求太高。就站在一個普通接受能力的家長角度談談,我們該如何看待「性教育「這個話題,該如何說服自己內心的障礙。

一、真相逼迫我們必須要面對「性教育」的話題

1、性侵害無處不在

一名教育工作者曾在網上分享,她讀大學時一次女生宿舍聊天。其中一個女生說起小時候鄰居家有個露陰癖的叔叔老偷偷堵住她。另一個女生也講起類似的遭遇。她想起自己五六歲時也曾被鄰居家十二三歲的哥哥「特別」對待過,突然意識到這是一個很嚴重的社會問題。

按照這樣的推理,幼年時被猥褻過的孩子可能會超過半數。只是大量的真相因為難以啟齒被遮蓋了。儘管現在訊息如此發達,媒體上經常會爆出各種有關「性侵害」、「早孕生子」、「愛滋病傳染」的新聞,但這依然只是冰山一角。

無處不在的性侵事件,毫無保護的性行為,都源於受害人沒有受到正確的教育和引導,不懂得自我防禦,自我愛護。

2、各種情愛信息、暗示、蠱惑在媒體上無處不在

你以為只有色情網站才是對孩子有害的嗎?

哈夫納博士說,即便在正規節目中,有關性的內容也會被頻繁提及。50年前,美國的電視上才開始出現同床共眠的鏡頭。但是看看現在的電視節目,有哪一部愛情片沒有親吻之類的鏡頭?

並不是說這些內容健康不健康,而是在沒有正確的性教育指引下,這些常常會讓孩子們產生錯誤的認知:性關係總是非常美好、浪漫的,沒有風險的。大家都在這樣做。

最近看《乘風破浪的姐姐》總決賽。蔡徐坤的一首《情人》讓我著實有些震驚。據說這首歌連續兩個多月霸榜國內外多個榜單,收聽量高得嚇人。可是我只想說:要不要這麼「欲」啊?他的粉絲大多是未成年學生吧?

被官方允許的節目尚且如此,更不要說那些屢禁不止、無孔不在的違規網站。

3、孩子的信息甄別和自我認知能力嚴重缺失

未成年的孩子,對很多事物的認知都尚不清晰。美國一項針對7-12歲學生的調查結果表明,有11%的青少年不確定自己的性取向。想想現在國內盛行的耽美文學,不免有些擔心這會不會誤導很多學生。

不確定,是缺乏自我認知的表現。哈夫納博士在書中提到,一些孩子被同學語言暴力,說成是chippie,縱然是你試圖假裝沒聽見,但慢慢地自己都會這麼認為,變得自暴自棄。其實這樣的情況,在中國也非常常見。我記得在大學時,經常有人在背後說誰誰誰是「公交車」。

前兩天看到一個採訪深圳小學生的視頻。一個女生在談到戀愛問題時,她竟然說希望集齊12個星座的男朋友,這樣才知道哪個星座更適合自己。我聽了感到萬分驚訝,這是在召喚神龍嗎?

除了自我認知,孩子的信息甄別能力也嚴重缺失。青少年常常擁有「想像的觀眾」,他們認為每個人都在關注他們。所以他們會尤其在意外在的形象,包括自己的網名、頭像。但是她們不知道,正是你可愛的名字吸引了網絡上一些不法分子的注意。你以為遇到了一個心儀的同齡人,實際上可能正在掉入壞人的魔爪。

二、「性教育」為什麼必須要有父母的參與?

《從尿布到約會》這本書提到,很多家長都會迴避和孩子談「性教育」。能夠在孩子青春期,送給他們一本相關書籍讓他們自己閱讀,就已經算是很有覺悟的了。

1、整個社會都缺乏性教育的認知

相比較西方發達國家,中國學校的生理衛生課幾乎形同虛設。2011年出版的小學性教育讀本中,因為解釋了精子是怎樣傳輸的,更是被批色情。

社會上做相關知識普及的公益組織少之又少。因為太過隱晦,媒體的宣傳、引導也不足。對於絕大多數孩子來說,這方面的教育幾乎為0。就像林奕含的小說《房思琪的初戀樂園》中,思琪曾用試探性的口吻對媽媽說:「我們的家教好像什麼都有,就是沒有性教育。」對此,媽媽顯得非常詫異。但正是因為這類教育的缺失,成為了思琪走向悲劇的源頭。

因為教育的匱乏,一群懵懂的孩子才會對非正常傳播渠道中的那些視頻、文字更有窺探欲。青春期荷爾蒙的激蕩,讓他們對人的生理結構、情感欲望充滿了好奇。面對這樣的現狀,父母承擔起對孩子的心理和認知教育,責無旁貸。

2、父母教育更大的意義在於引領孩子認知自己,營造更具支持性的家庭關係

黛布拉·W·哈夫納博士在《從尿布到約會》中說,好的性教育課程不只是講生理解剖結構和生育,也不僅僅是講怎樣預防少女懷孕和性傳染病。性教育課程應該圍繞人類的成長和發展、個人能力、關係、性健康、性行為和我們文化中的性。

從這個角度講,最合適給孩子普及性教育的人就是父母。在孩子整個成長過程中,他們需要知道:不管自己遇到任何問題,都可以向父母求助。哪怕它多麼難以啟齒,父母永遠是自己堅強的後盾。他們需要父母為自己構建一個正確的人生觀,引領自己在重大問題上做出正確的抉擇,包括愛情觀、性的價值觀。

事實上,再大的孩子都希望得到父母的理解和支持。研究表明,大多數孩子到了青春期仍然希望獲得父母的肢體撫慰,比如說擁抱。之所以很多孩子出現青春期叛逆,是因為他們在尋求父母幫助這件事情上已經感覺到了絕望,因此拒絕溝通。這反而會給一些錯誤埋下隱患。

三、 面對青春期孩子,把握這幾個可教時刻,是父母「性教育」合格的底線

可能是由於中西方差異,這本書中提到的很多建議,在我看來都太難操作了。我依然無法做到坦然地與孩子溝通這個話題。但是,我從書中也學習到了幾個值得借鑑的溝通方式。

個人覺得,把握好這幾個可教時刻,運用正確的溝通方式,能夠有效幫助孩子解決成長中關於性和愛情的困惑。我相信這幾點絕大部分家長都能做到,也應該做到。

1、如何對待中學時期的早戀傾向

尋找一些能和孩子共同做的事情。比如一起去購物,打球、鍛鍊身體,或者共同培養某一個愛好。儘可能多的陪伴,單純的用心相處,能夠降低孩子向外尋求情感寄託的訴求。父母也可以花一些時間看看孩子最近愛讀什麼書,瀏覽哪些網站,覺察一下這些內容中傳遞了哪些信息?這並不是窺探孩子的隱私,是對孩子的思想動態保持必要的了解,並給予積極向上的解讀和引導。

如果明確孩子已經開始早戀,父母需要做的不是制止,而是首先承認並接納孩子的感受。事實上,對於青春期的孩子來說,任何專斷的限制都是毫無意義的。倒不如鼓勵孩子邀請她喜歡的人來家裡做客。這樣做有3點好處:

(1)對孩子喜歡的人多一些了解,評估這個人是否真誠地關心和尊重你的孩子,識別潛在的問題。

(2)讓對方看到你非常珍惜和愛護自己的孩子,這等於在向對方表明:請善待我的孩子。

(3)當然,如果覺得自己的孩子在與對方相處時存在問題,比如不夠尊重對方,也不妨借這樣的機會和孩子探討健康的戀愛觀。

青少年經常會在初戀中失去自我,懈怠學業、冷落家人或其他朋友。對此,父母需要讓孩子明白:初戀很美好。但這不代表全部。更積極的方式是把喜歡化為動力,互相學習對方的優點,一起努力共同進步。

2、如何與熱戀期的孩子談性教育

國家衛計委2015年的統計數據顯示,我國年度新增15~24歲青年學生愛滋病感染者在相應感染總人群中的佔比已由2008年的5.77%上升至2014年的16.58%。大中學生愛滋病病毒感染者每年以35%的速度遞增。

這就是我們必須面對的現實。

如果您的孩子即將步入大學開始獨立自主的生活,或者正處在熱戀期,專家建議您認真地與孩子聊聊關於性的話題,交流下彼此的看法、能夠被接納的行為以及必要的保護措施。父母需要讓孩子明白這幾點:

(1)不論做什麼,都必須做好承擔結果的準備

每個人都應該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任,年輕不是藉口。當你打算和戀人發展更親密的關係時,必須要慎重思考這有可能帶來的結果。比如身體的傷害、心理的影響、懷孕墮胎的危險以及染上愛滋病的可能性等等。如果覺得自己還不能對性的後果負責時,一定不要試圖去嘗試。

(2)為愛付出全部,並不一定能維繫更長久的愛情

大多數青少年的戀愛關係只能維持幾個月,這與該年齡段的孩子心智尚不成熟有關。戀愛中的青少年看起來對愛情如飛蛾撲火,能付出一切。但其實並不能如實看到自己所愛的人,接納對方的一切。對方更像是一面鏡子,只是折射出自己所欽佩的那些品質。

要讓孩子明白,愛情中更應該追求共同的價值觀、共同的願景。能夠彼此信任、彼此包容,相互鼓勵、相互扶持。在一段戀情還沒有超過6個月之前,不要投入太多。試圖通過獻身來鎖住愛情的,最終都是徒勞。只會讓自己在失戀的時候更加悲痛。

(3)任何時候,都要保護好自己

告訴孩子必要的避孕措施和愛滋病的防範知識。風險無處不在,每一個青少年都必須懂得自我保護。數據表明:如果家長明確告訴青少年戀愛中什麼是不被允許的,與沒有和父母進行過類似討論的青少年相比,他們會持有更健康的戀愛觀。

當然,萬一孩子偷嘗禁果,父母也需要懂得接納。讓孩子有勇氣告訴父母,避免因擔心被責罵,而造成更嚴重的後果。

3、如何鼓勵孩子勇敢走出失戀期

美國的一項統計數據表明:33%-40%的青少年自殺都與戀愛失敗有關。

要認真地對待孩子的愛情,同樣也要認真地對待孩子的傷心。大多數青少年在分手後幾周內,就會開始恢復正常,但也有可能面臨抑鬱症的開始。

失戀,可能會讓孩子沉默寡言、沮喪、失眠、食欲不振。對此,父母應該提供額外的溫柔與愛護,比如擁抱、坐下來認真聆聽他們的傾訴。或者安排一些出遊項目。

面對失戀,父母都不要迴避孩子的感受。一些「天涯何處無芳草」、「她不值得你這樣」的勸慰是無法解決根本問題的。認同孩子的感受,讓孩子能夠感受到自己被理解、被關愛,才能逐步減輕她的痛苦,有勇氣走出來。

寫在最後:

《從尿布到約會》有兩本書,我的這篇書評感想主要是基於「從初中到成年之後」這本書。還有一本書是專門針對「從嬰兒期到初中」的孩子來講述如何進行「性教育」。兩本書都引入了大量運用場景和溝通方法,非常實用、操作性極強。而且哈夫納博士還在書中提到了很多心理學和教育學知識,能夠幫助父母站在孩子整個人格發展的高度上,引領孩子的成長。

一篇文章無法道盡一套權威教育著作全部的精華。如果大家想了解更多,不妨親自讀讀這套書。

我是魔斯媽媽,倆寶媽。財務金融領域混跡多年,後因孩子投身教育領域。感謝孩子,讓我擁有不斷成長的動力!原創不易,喜歡我的文章,請點擊關注、轉發!為回饋粉絲,魔斯媽媽免費向大家開放海量英文啟蒙歌曲、遊戲(學齡前)、繪本、國家地理兒童百科全套。如有需要可關注我,私信發送「國家地理」或「歌曲」或「繪本」。

相關焦點

  • 一本一直陪伴我成長的書籍
    說到書籍,有一本書我不得不提,至從有了它,我就覺得自己找到了閱讀的寶藏,人生的方向。只要是離家超過兩天以上的,無論去到哪兒,我都要帶著它,它就是我的「聖經」,我的指路明燈!有一次電視機裡傳出一個聲音,那個人叫陳丹青,他講到了他的老師木心,大概內容就是談到木心如何如何的愛文學,如何給他們留學生講文學課,我就感覺到木心是那麼的熱愛書籍,愛書籍如生命,就對木心特別親切。而我當時並不了解木心,也不了解陳丹青,全憑心靈的感覺,就想買關於木心的書。當聽到陳丹青老師說木心《文學回憶錄》,我就在網上去找這本書,找到之後就馬上買回來了。
  • 專訪|男孩和女孩,需要接受相同的「性教育」
    不久前,新京報記者曾經就「性教育」方面的問題,採訪了被譽為美國家庭「性教育聖經」的《從尿布到約會》一書的作者黛布拉·W.哈夫納(Debra W. Haffner),哈夫納是美國性知識教育理事會(SIECUS)前會長兼執行長,曾經創立了全美支持性教育聯盟、全美青少年性健康委員會,擁有著四十多年的性教育經驗。
  • 《聖經》為什麼是全世界出版量最高的書籍
    ⑤《聖經》世界上流傳範圍最廣、對人類影響最大、全球發行量最多的一部書,不僅是一部宗教經典,也是整個西方文明的基石,對西方社會、政治、教育、思想等方面產生了深遠影響。《聖經》大衛王的故事2.為什麼說聖經是最偉大的書?①浩瀚的書海中,聖經是其中的一種。但是聖經和其他書是不一樣的,尊重聖經過於其他任何書籍,承認聖經對人有絕對的權威。這是為什麼呢?
  • 推薦書單之投資類書籍
    不過,說實話,這些問題我往往不知道怎麼回答,一是投資需要看的書太多了,僅是講投資本身的書籍就多如牛毛,一說起來話就長了;二是我平時會在每月小結中對讀過的書中我認為對我有啟發的、值得推薦的書進行推薦。根據我的體會,並不是讀一本或幾本投資書籍就能做好投資的。讀書,只是做好投資的第一步。但,讀一讀投資書籍,對投資的理論多一些了解,是做好投資的前提。
  • 你讀過新譯本聖經嗎?
    這種誤解和迷信,深植人心,曾經有很長的一段時期;華人教會甚少正視之,且任其漫延。漸漸造成信徒迷信習慣與傳統,不再深耕神的話語。感謝主,祂終於借著許多有識之士、資深神學教育同工,著書立說側面予以導正。我從一開始就坦誠道出,也曾遭到無情的圍剿;正義真誠的火花,幾乎熄滅。幸有更多同工一齊苦口婆心坦誠相告、力舉實例證明,終將這種危勢挽回,並把誤解逐漸消除。
  • 《智慧學習》一本非常有意思的學習解法類書籍
    可以說在教育行業裡摸爬滾打了這麼久,也算對教育有一點自己的認知和見解了。這些年受工作影響也看了很多書,但我可以這麼說,這本《智慧學習-智能時代不一樣的學習方式》絕對是我這些年來讀到的最有意義的教育類的書籍。
  • 從「青春期教育」到「性教育」,32年時間我們進步了嗎?
    1988年,原國家教育委員會、國家計劃生育委員會聯合發布《關於在中學開展青春期教育的通知》,第一次明確對學生開展「青春期教育」。從「青春期教育」到「性教育」,從1988年到2020年,中間用了32年的時間。
  • 衡量一本知識類書籍好不好的標準有哪些?
    衡量一本知識類、財經類書籍的好壞,文字功底、排版編輯這些並不太重要,關鍵看是否學以致用,看能否給讀者帶來啟迪、感悟。滿足目標顧客的需求是市場營銷的核心,書籍也一樣。《營銷基本功》一書最大的創新是:真正的目標讀者適用性導向! 每一個讀者的營銷理論、策略需求不一樣;不是每個理論、策略都適合每一個讀者。許多理論/策略都有自身的假設前提,應用邊界。甲之蜜糖 ,乙之砒霜;甲之精華,乙之糟粕。
  • 基督徒只需要讀聖經,而不用讀其他的書籍嗎?
    經常會聽到有的信徒,特別是那些「很屬靈」的人講:我只讀聖經,從來不讀那些「亂七八糟」的書,並以此為榮,炫耀自己的信仰堅定。隱隱的我看到了極左思潮「讀書無用論」和「書讀得越多越反動」的幽靈在晃動。在《幸福365》中,他既把新舊約聖經從創世記到啟示錄全文「串起來」,每天一篇文章,而且從他的書中我們可以看到他是「飽讀詩書、學養深厚,旁徵博引」(陝西省基督教三自愛國會副主席李世崢牧師語)。這說明什麼?人非生而知之,讀書無疑是人獲取知識、信息的最主要的途徑之一。一個信徒,神學再好、聖經讀得再熟練,如果不去再讀其它類的書籍,從中吸取更多的營養,那就是「單打一」,猶如一隻鳥只有一隻翅膀,很難飛起來。
  • 杭州舉辦少年性教育夏令營 媽媽:尺度是不是太大了
    孩子們在性教育夏令營上學習。  浙江在線7月26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吳朝香)關於性,你覺得6到10歲的孩子都懂什麼?  「開黃車」「性高潮」……這是在杭州舉行的「貓頭鷹」少年性教育夏令營上,小學員們喊出的詞語。  「很多家長總覺得孩子太小,什麼都不懂,現在談性教育,是不是太早?實際上,孩子懂得並不少,如果家長不主動去引導,孩子就會通過他們自己的渠道去獲取這些知識。」這次夏令營的組織者、性教育講師李雙雙說。
  • 靈異大爆料:《惡魔聖經》傳說:流傳自中世紀被邪惡力量所詛咒的神秘書籍
    在瑞典斯德哥爾摩的國家圖書館內,收藏著一本神秘書籍,它邪惡的聲名已成為傳說。這本厚厚的神秘書籍流傳自中世紀,許多人相信它被惡魔施過咒。這部惡魔聖經應該算是世界上現存最大的中世紀手稿。它包含了大量的基督教文字——包括一部完整的公認版本的聖經在內,這部聖經後來成為了天主教的官方拉丁文版聖經。
  • 運營人必讀的十本書籍,你讀過幾本?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此話放到如今依然不過時,而知識改變命運也是鐵板釘釘一樣的真理,那麼適合運營人讀的書籍有哪些呢?這裡為大家推薦十本不錯的書籍。六、《麥肯錫思維》作者:洛威茨講麥肯錫方法論的書籍有很多,這是我認為比較有代表性的一本。如果大家在運營工作中經常摸不著頭腦,做事沒有思路,是可以讀下這本書,學習麥肯錫的標準化工作流程。如以事實為依據、結構化拆分、表格管理等等,若學成,對各位的成長會大有裨益。
  • 頂尖私校媽媽分享:性啟蒙教育,「堵」不如「疏」
    記得一個媽媽曾經跟我說過,11歲時跟爸媽去北京,她的胸發育得較早,在公廁外面洗手臺,被一個陌生男人「襲胸」,她當時面紅心跳,趕緊跑開,但卻沒有馬上跟媽媽匯合,怕媽媽發現這件事,她在一個角落平撫了一下自己的情緒,那情緒除了害怕還有痛恨,痛恨的不是那個襲胸的陌生人,而是為什麼自己的胸大!這件事被她封在記憶裡三十年,我是第一個聽眾。
  • 性教育羞於啟齒?中英文書單/影單來救急
    (「過來人」對這類事情描述的高頻詞為「童年陰影」、「嚇傻」) 這一點我感同身受,有時候這類人真的是防不勝防,據相關統計,80%左右的猥褻性侵都是熟人作案!我閨蜜年幼時曾遭同街的大叔猥褻,長大後也不敢將這件事告訴父母,甚至青春時期秘密計劃,想要將那位大叔解決掉。
  • 8.9分,島國這性教育劇,我們也該拍一部
    從小對性教育的逃避,導致很多青少年乃至成人對這方面的相關知識來源,都是一些不堪入目的小電影。這種歪曲的教育不僅讓性變成了一種更加扭曲而隱晦的東西,也給在這種環境下成長的人的未來生活埋下了悲劇的種子。也正因這種弊病,直到近幾年,性教育這個詞才逐漸走到陽光下供人審視。同時,相關的青少年性愛教育片也開始相繼出現。最為典型的就是英國的《性愛自修室》。
  • 書籍推薦:那些讓我相見恨晚的育兒書籍(一)
    我是一個喜歡讀書的人,有了孩子之後,各種搜集育兒書籍,知乎上、小紅書上各種大V推薦的,這一年多看了很多書,確實很多非常有幫助,也有很多很火的書個人不是很喜歡,下面列個單子,都是我認真讀過,做過筆記的,分享給大家。
  • 終於有了一本原版聖經
    書架上是一排排雜誌,全是些不著寸縷的美女,伸腿翹臀地看著我,後面玻璃櫃中,擺放著粗大的假陽具。這原來是間色情書店,賣的都是花花公子,好色客這樣的裸體畫報和情色用品。上這兒來找聖經?難怪人家以為我是來砸場子的了。我用力吞了口唾沫,艱難地邁出店門,摸了摸鼻孔,還好,幹的!「不就是本聖經嘛,等到了美國,姐幫你!」
  • 什麼是性教育?在小學階段進行性教育有沒有必要?
    我校自2010年起,逐漸給教師、家長進行性知識的系統「脫敏」,構建性教育成長課程,聘請專家進行培訓和過程性督導,確保性教育的科學實施。組織教師共讀《善解童貞》系列書籍,開展讀書沙龍活動,使教師獲得科學解讀性知識的能力。
  • 最大的手抄本聖經,傳說是修道士出賣靈魂而完成的《魔鬼聖經》
    最原始的聖經已經無從考證,今天我們看到的都是眾多的抄本,其中今天我們講的《聖經》是眾多版本中,最神秘的一本,據說是魔鬼參與了寫作。北歐瑞典斯德哥爾摩的皇家博物館裡,存放著一本現今世界上最大的一部手抄本聖經,《魔鬼聖經》,此書內容相當有衝擊力,裡面有聖經也有魔鬼的插圖,有新約舊約也有古老的詛咒。圖書的本體《魔鬼聖經》本名(拉丁語,Codex gigas)巨大的密簿,全書長度92釐米,寬50釐米,厚度為22釐米,重量75公斤,目前全世界最大的手抄本書籍。
  • 從中國的「熔爐法案」到欲說還羞的家庭性教育!
    同時,良好有效的性教育也不是學校裡單純生理衛生知識介紹那樣簡單的。另一個原因是,當年我們(家長)就是這麼(沒有性教育)過來的,所以孩子也可以。可是,現在的複雜環境遠遠不是我們小時候的環境可比的。你知道嗎?從未成年人中採集到的受侵人數比例是家長報告的8倍之多,男孩子比例比女生還要高2.7%。